北大院长:“牛孩”太完美,就像流水线上的家具

秦春华 一迢路

两年前针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解读的谣言被翻出来重新包装,再次引起焦虑。如果做家长的连独立思考的习惯都不具备,又何必非让子女选择追求批判性思维的教育项目呢?小孩子独立思想有P用 ?当“牛孩”,进名高中、好大学才是王道?


作为一名资深的升学指导老师,接触过多少有无数光环的牛孩往往印象不深;反而是那些能清晰表达思想并特立独行的年轻人让人惊艳。这也许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吃掉我们的往往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自己...


教育改革不易,源自我们功利主义的培养心态。所幸,越来越多的高级知识分子站出来发声,表达对于当下教育的独立观点。


北大心理中心总督导徐凯文教授有一篇刷屏的演讲稿《30%北大新生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清华工程物理系教授程曜写过《救救清华大学这些学生吧》;人大新闻学院院长高钢教授也看到了同样的问题:“ 我在中国的的大学中看到了束缚孩子天性教育的后果。我发现大学生们在刚刚赢得可以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航行的机遇之际,却普遍无精打采,行动怠惰,无所事事,手足无措...


这些在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转载素材源自“中国青年报” 作者北京大学考试院秦春华院长,原标题《这些“牛孩”的人生方向呢?》




秦春华院长


上半年我去上海面试学生。学生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


我也隐隐有一丝遗憾:他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包括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一个学生上来就说“子曰……”我打断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之后,接着说“子曰”,我再次打断他,告诉他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他却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还有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坐在我面前,等着我问各种可能的问题,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她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几乎要哭了出来。


显然,所有的学生在来之前都经过了某种程度的面试培训,至少看过一点儿如何应对面试的“宝典”,但可能没有人告诉他们,我并不感兴趣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谁,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们是谁。


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问他们,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很少有人能答上来。学生们告诉我,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吗?其实不是。这个问题他们曾经想过,只不过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连他们自己都忘记了而已。


小时候,每当大人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回答:科学家、宇航员、飞行员、警察叔叔(阿姨)……然而,当孩子们上学之后,这些问题就再也不曾被提起,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上课听讲,回家做作业,上辅导班,这些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至于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即使孩子自己也不关心。几乎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一件事: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


一个被公认为好学生的成长轨迹,或者家长想象中的完美教育路线图看起来是这样的: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在上小学之前已经认识很多汉字,会做复杂的数学题,能够大段背诵很多经典名篇,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之后上当地最好的小学和中学;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本科毕业后去世界最好的大学—哈佛,等等。且不说这些目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的,即使全部都实现了,那之后呢?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


考上北大以后怎样?这不是我的想象。这些年我在世界各地见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个个天资聪慧,勤奋刻苦,一路过关斩将,从未失手,总处于同龄人最顶尖的群体之中,挑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是其他人艳羡的“人家的孩子”。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能体察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


有不少北大或哈佛的学生告诉我,上北大或哈佛是他们从小树立的目标,但有一天当他们真的置身于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校园时,常常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仿佛一个登山运动员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困惑:下一座山在哪里?



人生需要目标,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而且缺乏想象力。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成功,要比别人强,要考上最好的学校,但很少告诉他们成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


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难道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不会遇到诸般烦恼、困厄、艰难?1923年,鲁迅先生曾经发人深省地问道:“娜拉走后怎样?”我也很想问一句:“考上北大以后怎样?”


上学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但正如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肩负了一个独特的使命,这是独立的个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发现使命不能依靠“天启”—虽然很多人的确是在梦中或灵光一闪之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手段。


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一件事情。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进的道路。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特殊潜质呢?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要像那个只为苹果而生的乔布斯一样,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意识到你的一生将为何而来。


判断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是否为之痴迷,是否能够心甘情愿、不计功利地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始终坚持。“不疯魔不成活”,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就算不上痴迷,也就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我建议,每一个学生无论课业多么繁重,每天一定抽出一点儿时间独处,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儿空间,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听听内心深处的渴望。


有人说,我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感觉,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那该怎么办?一个好办法是试错。不停地尝试所有的事情,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去掉那些不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列一个负面清单,不要害怕失败。


还记得美国那位77岁时才拿起画笔的摩西奶奶吗?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那么在任何时候开始都来得及,哪怕你已经80岁了。


摩西奶奶作品


人生不仅是一段生命,还应当是一段有质量的生命。判断一段生命是不是有质量,就看每一天是不是你真正想过的日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找到了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即使只有一天,那也是幸福、有质量的生命。


最后,我们专门请到各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认可自身存在价值的职场人士,录制了职业启蒙课程,希望能帮助你早些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照亮前进的道路。长按下方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




适合对象:

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中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




更多职业&专业详解尽在@一迢路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长按二维码关注



    Added to Top Stories

    S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