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想剧场家庭版 | 来Family Lab,玩一场赛博亲子大冒险!

鄂兰 苇草智酷 2022-08-31

1

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漂流十年,最终回到故乡
互联网时代,父母和孩子各有不同虚拟人格和世界那么父母如何认识赛博世界的演化?如何看到与未成年人世界的深深鸿沟?如何在赛博鸿沟上实现惊险的一跃?如何与孩子们实现互联网“奥德赛”?
前段时间,“给周杰伦打榜”的事情上了热搜,这件事起源于一个年轻网友发问:


这个问题激起了周杰伦粉丝的好胜心,自称“中老年人”的周杰伦粉丝,在不用上班的周末开始学习什么是微博数据,怎么做微博超话,怎么打榜:

(图源:萝严肃)


这件事也吸引了“吃瓜群众”纷纷前来打榜,几天后,在各路人马的不懈支持下,周杰伦登上了微博明星榜的第一名,同时成为首位微博影响力超一亿的明星。


不过,我们要说的,不只是周杰伦歌迷打榜这个事件。


而是这次周杰伦歌迷的短暂狂欢,只是互联网上两个平行世界出现了一次偶然的相交。

周杰伦歌迷称再也不打榜。图源:萝严肃


如果说“给周杰伦打榜”成为微博用户的一次狂欢,那么这次狂欢背后隐含的是不甚外显的傲慢:
“平时我们不屑打榜,但即便在你们的规则里,我们依然可以成为无冕之王”。


平时不做数据的周杰伦歌迷,在这一次狂欢过后,回归首页,在个人的赛博世界中畅游,“给周杰伦打榜”成为一次可以作为回忆和谈资的集体事件。而以00后为主的打榜粉丝,在被成年歌迷冒犯了一次追星世界后,重新回到追星社区,选择外表美好、人设各异的偶像,通过手中的微博选票打造一个个赛博次神。


经此一役,成人世界获得了一次如网络爽文般的打脸体验,达到了网络事件的集体高潮。


但赛博世界中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鸿沟只是隐隐约约进入大众视线,便匆匆失声于铺天盖地的喧嚣里。


两个平行世界本有可能趁势进行一次对话,达成一场互相理解或互相谅解,但在成人的自傲与狂欢中,两个世界可能会有的交流也胎死腹中。


有人用“蔡徐坤没有作品”作为嘲讽新时代偶像的合法性,但却没有发现,在偶像工业时代,所谓音乐作品已经不在粉丝的评价体系内,或者说不是主要的评价指标。


如果说以前的歌手之争只是听众对作品的评价分裂,也就是审美的分裂,那么现在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世界之间的分裂已经是全方位的分裂。现在的粉丝甚至可以通过自己手中掌握的账号来选择造神。


当对偶像的评价体系和话语权都不一样了,两个世界就开始格格不入,对话也显得鸡同鸭讲。


这次事件只是分裂的赛博世界的缩影,在赛博世界里,不同代际之间充满了数字身份的分裂、对世界理解的分裂,甚至心灵的分裂。


孩子们在互联网上肆意地发挥想象力,创造着“扩列、nss、养火、共药、语C”之类的日常用语,在成年人看不到的地方,解构一切、重构一切。而这些解构和重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面对这种分裂,作为父母,如何认清互联网世界的演化?如何看到互联网中与孩子的深深鸿沟?如何实现鸿沟上的惊险一跃?如何与孩子们实现互联网“奥德赛”?


在《赛博空间的奥德赛》前导课中,跨界艺术家岳路平为了回答以上问题,首先带领家长们和孩子们,用一个三角形的故事,进行了一场轻松愉快的艺术史之旅。


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在象形文字中诞生了,当它跳到建筑上,就成为了立体三角,当它进入达利的梦中,变得奇异与超现实。到了毕加索手里,三角形开始流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三角形终于可以跨越屏幕,在赛伯空间里流动。最终在人类和屏幕的“眼里”,三角形“回家了“,完成了它的奥德赛。 

那么,当艺术终于回家,人类的家庭如何实现团圆?作为父母,又应该如何与孩子们共同探索互联网呢?
为此,我们特别筹备了思想剧场家庭版,8月24日,艺术家岳路平将带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进行一场赛博大冒险,演绎赛博空间的千与千寻,一起探讨如何在赛博空间成就父母与孩子的心灵奥德赛,欢迎关注。

扫码开启赛博团圆之旅


渠道合作



By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