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伟:健康码与社会智能治理

苇草智酷 2022-08-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Author 刘伟


【虽然是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产品,但健康码的出现及应用,被一些专家视作可能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苗头性产品。】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新生事物引发好奇和关注,健康码就是其中之一。从2月开始,互联网企业腾讯和阿里巴巴先后在深圳、杭州等地推出健康码相关服务。居民在申报身份证、住址、健康状况、接触史、旅居史等信息后,会得到一个有颜色的健康码。


有分析说,全国居民健康信息平台,是继“资金流”“物流”“人口流动”“商业流”等高度发达的“信息流”之外,另一个很具数据价值的“健康信息流”。


//有助社会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健康码主要有两个用途:它是居民出入公共场所的凭证,也是一些省份复工复学的通行证;企业、小区等根据健康码的颜色来判断人们的健康状况,以进行精准疫情管控。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当前健康码尚未实现全国统一,各地推出的健康码的相关规则、功能等均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地区规定,居民亮出绿码即可进出小区、上班打卡以及搭乘地铁公交;黄码则仅限于上下班通勤使用,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红码人员则必须处于隔离状态。有的地区则通过大数据系统分析个人信息,然后发放相应的颜色码。使用绿码者可在市内通行;使用红码和黄码者,分别要接受14天和7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此期间连续申报健康打卡正常后,才能转为绿码。


因此,社交媒体上有人反映:近百种健康码存在名目繁多、认证标准不同、互通互认难等问题,“数据孤岛”现象依旧存在。此外,还有人反映自己的健康码颜色变化异常、私人信息不时被泄露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采取行动。比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会同有关方面快速推动各省(区、市)全面建立健康码信息跨省互认机制,升级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同时,还完成了各省(区、市)健康码技术对接和数据汇聚,可支撑跨地区互通互认功能,可实现健康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可支撑“一码通行”实际应用。


不过,对于“健康码”的一体化也让人产生了一些担忧,“健康码”这一类大数据应用会不会因此泄露用户的行动轨迹、身份信息、健康数据等隐私。一般而言,隐私泄露的隐患主要与人——涉及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有关。“健康码”的服务提供者主要是政府机构和腾讯、阿里巴巴等有严密信息保护措施的大型企业,推行该码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使用时若不获取通讯录,不要用户填写银行账户、银行密码,也不触及一些生理信息等隐私数据,可大大降低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同时,作为服务接受者——用户自己也需要注意,比如,现在绝大多数人员所持有的健康码页面均设置了加密措施,但最好也不要随意在朋友圈晒出,防止知道健康码所有人出生日期的人,试出完整身份证号信息等。最后,政府监管部门在健康码数据分析使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法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措施,切实加强监管,防范健康码数据的泄露、数据的滥用等违规行为,例如及时发现和处置泄露、滥用健康码数据的行为,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虽然是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产品,但健康码的出现及应用,被一些专家视作可能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苗头性产品。


//“健康码”背后的多种技术//


当前,现代智能社会治理技术主要是指信息流动管理的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洞察智能方面综合运用,其基本运行流程包括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等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瓶颈之处就是输入信息的表征。作为表征之一的健康码不但涉及客观的时间、空间事实,还关联着主观的行为、信任价值,这种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事实与价值的弥聚尺度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是理性智能与感性智慧的有机统一。“健康码”背后其实是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信、云计算、区块链等多种技术在为其保驾护航,这也是这些技术综合运用的一次实战练兵。



健康码技术就是充分利用人和机器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人机融合智能形式。一方面,人能理解健康码并在适当的限制内有效地进行决策,与其配合的他人并与其形成默契;另一方面,健康码将人有效的信息输送给机器,使机器符合人的个性与习惯,并随时随地随环境而变化;进而形成一种将输入数据与知识处理统一起来的健康码,实现“人+机>人或机”的效果。


健康码是以个人自行申报健康信息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分析判定的,是政府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诚信体系、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不仅打通了区域内政府、社区、医疗、交通各部门数据,同时实现了跨地区跨平台的数据联通,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各部门防疫信息采集表单不统一、系统不统一,数据孤岛造成的反复报送,跨地区数据缺失无法有效同步等各方面的问题,实际实现了通行管理、复工审核、医疗健康信息采集核验等多个方面的应用落地。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共识-信任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智能网络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除了比特币之外,区块链技术从诞生起就让许多人感到很难落地,这次疫情期间,“健康码”的使用让更多人看到区块链好处的一次实际应用,即通过结合区块链技术,提出新的技术思想和框架,解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数据共享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区块链技术,基于联盟链提出健康链架构,构建健康链平台。新架构能够发挥联盟链特性,更好地适应医疗领域发展,可有效解决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


简言之,健康码揭示了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发展方向。一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要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单纯计算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综合认知,健康码要求把人类认知模型引入人工智能中,使其能够在推理、决策、记忆等方面达到多目标弹性协同——即能够处理矛盾的自然智能水平。二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伦理问题任重道远,目前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伦理概念仅仅是人类强加在机器身上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人类伦理中可以进行结构化处理的部分,唯其如此,才可能进而让机器学习,以形成人机共生、携手共赢的伦理体系。


//“人—机—环境”协调发展//


社会治理说到底关乎“人”,因此,人文层面的考量必不可少。健康码本身是一个符号,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中介。


当前,现代认知智能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流动,包括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等环节,其最重要的关键之处就是输入信息的表征。作为表征之一的健康码不但涉及客观的时间、空间事实,还关联着主观的行为、信任价值,这种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事实与价值的弥聚尺度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是理性智能与感性智慧的有机统一。



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人—机—环境系统如何在高速运行的同时保持协调发展。这里的“人”涉及管理者、设计者、制造者、营销者、消费者、维护者等;“机”不但指智能装备中的软件、硬件,还涉及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衔接的机制机理;“环境”则涉及诸多领域的“政用产学研商”合作协同环境。


一个理想的社会治理体系,应该同时实现精准治理和人文关怀。如何实现呢?可通过人—机—环境系统三者之间态、势、感、知的相互作用,在人性与机性之间实现有机平衡。


此次疫情是对各国社会治理的一次大考。目前看来,“数据孤岛”等现象仍广泛存在——数据在不同部门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彼此间相互孤立。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目前正在布局的“新基建”与过去的传统基建明显不同,聚焦领域倾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希望在“健康码”后,进一步开启发展“人文码”“环境码”和“科学码”的数字时代。


众所周知,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产物,而是人—物—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生态产物,既包括客观数据也包括主观的信息和知识,是主客观融合的结果。有效的智能社会治理一般不仅是场景的,而且是加入了人文关怀情境的。


中国是战疫最早、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态势,我们可以通过诸如健康码这样的智能管理方式,建立起从“芯心相联”到“心心相印”的通道,抓住机遇,主动谋划,引领世界社会智能治理发展新潮流。


同时,我们还可加快开展社会智能治理实验,在对社会智能治理综合影响进行持续观测和数据收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全球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中国方案”,促进各种智能技术、产业要求和治理理念的良性发展,建设不但有科技“高度”而且有人文“温度”的智能治理社会。


本文发表于新华社《环球》杂志2020.4.13


苇草智酷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长期从事互联网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家所组成一个的思想者社群组织,其前身是已运营 5 年的互联网思想者社区—网络智酷。


苇草智酷秉承“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让思想流动起来”、“让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愿景,在泛互联网思想领域中,立足全球视野,感知时代脉搏,聚焦思想前沿。

苇草智酷好文推荐:

梁春晓:新基建务必关注老龄化,避免新数字鸿沟和新贫困

朱嘉明:关于此次疫情的几点看法

图解机器学习:人人都能懂的算法原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