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明:如何让艺术 VR 起来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
虚拟现实,首先必须是 3D 的才有体积感、空间感;其次,它一定要有动捕,把动作的信号整到电脑里面去,让画面随时刷新,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独立的物理世界在环绕着我们。VR里面每一瞬间,你所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都是从来没发生过、再也不会发生的,是独一无二的,这不能靠拍摄的视频,而是要建模后让计算机实时计算出画面和声音,以后还有触觉。这样的一个虚拟世界,我们怎么把它与艺术联系起来呢?
我把 VR 看做是艺术的逆向运作,或干脆把它叫做逆向艺术。
最简单的艺术分类与感觉器官对应,比较多见的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其实,每种感官都对应着一种艺术,而艺术家的创作是诉诸我们的各个感官所对应的直感(aesthetic)质料的。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实体,承载着与我们五官各自的感受特性对应的属性,我们的眼、耳、鼻、舌、肤各自都可以感觉到它们,各感官的感觉相互印证,使我们肯定了外物的实体性。
但是,视觉艺术家只诉诸人们的视觉、音乐家只诉诸人们的听觉、美食烹调家只诉诸人们的味觉等等,他们把单一的感觉质料从物理实体中剥离出来,并借助技法将自己的情感体悟或智性理知渗透其中。这样,自然或人工的物理对象原有的与环境的因果关联就被截断,其物理作用或实用功能也就被弃置一边,留下来的只是其提供直感刺激的(或曰审美的)“无用”功能。
举例来说,真正的老虎,既有颜色、又有气味、更有体重,还会发出咆哮声,作为一个实体,它能与你发生物理因果作用,将你撕裂。但是,画布上的“虎”,你只能用视觉感受它,因为只有老虎的可视特征被艺术家从实体中剥离并记录下来,其它的直感质料(如咆哮声)都被弃置了,其原有的物理因果层面的伤害力,在画布上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说,直感剥离,是所有艺术的共同手法。就是概念艺术或抽象艺术,也不过只是在剥离中舍去了直接的对应性而已。
但是,从多媒体艺术开始,被剥离开来的东西,又开始会聚了。其实,传统的影视艺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多媒体的特征,在多媒体艺术那里,同一个作品,会要求你既看又听,甚至连摸带嗅都一起来,给你一个多感官的综合体验。在这里,我们开始看到了逆向运动的基本态势。但是,多媒体绝对不是我们所说的虚拟现实艺术的一种,因为它缺少对“实在”进行再创造的理念。
仅仅就体验层面讲,多媒体就缺少了一个最关键的东西,那就是赛伯空间中的“浸蕴”感。没有这种浸蕴感,你就不会把各种感官刺激的体验在意向性中对应于依附在单一实体中的可感属性。因而,只有在赛伯空间里的虚拟现实才可以真正获得逆向艺术的资格。如果我们抛开其实用的功能只取其在我们的意向性中形成的“实在感”,并在其中创造性地融入我们的情感体悟或智性理知,虚拟现实就是地道的逆向艺术了。我们每一种感官就对应一种艺术,视觉有视觉,听觉有听觉,还有触觉,雕塑就是连触觉和视觉连接在一起的等等。
原来是剥离,现在不同种类的感觉一个一个做好,然后聚在一起造出一个对象世界。从艺术开始造世界,原来从世界剥离出来搞艺术,这个逻辑很简单,就是逆向艺术这个概念中“逆向”的涵义。
我们的视觉获得的信息最多最强烈,因而视觉艺术是最流行最丰富的。听觉呢,也有它的优势,可以主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在时间的维度上绵延,所以欣赏音乐可以在各种场合发生。我们讲 VR 绘画、VR 雕塑怎么实现?现在都有工具,谷歌最近公布的 VR 应用 Tilt Brush,在 VR空间中从事 3D 绘画创作,将是崭新的体验。VR 雕塑呢,我们的手戴上某种传感器,就可以做雕塑,直接对着 3D 对象捏,当然创作者要戴上 VR 眼镜或一般的 3D 眼镜。投影投出来的话,大家还可以旁观你创作。
我想,作为 VR 中特有的艺术形式,多人之间的视觉融合或交换,应该是不错的想法。比如说我沉浸在一个世界,你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我们两个世界相互调换,我这个头盔把你视角中的世界整合进来,你也整合了我的,一交叉,就是人际通灵的感觉了。直接看到的这个现实世界,我们也可以交换,我把我看到的整合到你的视频里面去,你也整合我的,交融,很多人之间配合起来交融后创造一个东西,固定下来变成一个作品,这个一定很有新意。
此外,VR 作为装置艺术的创作或保留空间,也大有用武之地。威尼斯双年展很多装置作品,看完就没了,收藏装置是很被动的一个概念,东西杂物有什么好收藏,用 VR 记录下来那真的是收藏,材料可以扔掉。
现在讲讲“VR 电影”的概念。其实,VR 和电影最终是不可能真正融合在一起的,但电影可以借用 VR 的部分功能进行改良。原来的电影,我们只能被动跟随设置好的故事情节观看,而 VR是让观者完全变成参与者,这怎么还会是原来意义上的电影呢。
如果真要搞“VR 电影”的话,预先设置好的只能是场景,而不是故事本身,原来的蒙太奇剪接技术等,几乎要全部被抛弃。这种新型电影可以让观者有不止一种的故事线选择,但最终电影还不可能全面 VR 化。全面 VR 化的话,就变成游戏,而不是电影了。我猜,所谓的“VR 电影”,360 度可能不是最佳选择,210度左右可能更适合讲故事的需要。
最后,是 VR 与音乐。在 VR 环境中以与视觉直接互动的方式来创作音乐或演奏音乐,早就有人尝试过,前途很好。我估计,以后实体乐器基本上会被虚拟乐器代替,创作和演奏出来的音乐会丰富到超出任何人现在的想象。
我们可以把整个 VR 都看成一种艺术,一种从感觉建构开始的造世艺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从一开始就给 VR 注入鲜活的人文理性,才有可能防止野心家把新技术系统当作奴役大多数人的工具。
苇草智酷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长期从事互联网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家所组成一个的思想者社群组织,其前身是已运营 5 年的互联网思想者社区—网络智酷。
苇草智酷秉承“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让思想流动起来”、“让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愿景,在泛互联网思想领域中,立足全球视野,感知时代脉搏,聚焦思想前沿。
苇草智酷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