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生 | 中国当代艺术2021年度报告
作者 | 朱青生 艺术史家、艺术家
转自 | 艺术批评家网
2021年“文献”以网络文献为主,截止至11月7日,共有“文献”2542篇,按主题词分类共分为36类,分别为:版权、博览会、策展、抽象、档案、雕塑、公共艺术、行为、绘画、机构、机制、建筑、教育、跨界、美育、女性艺术、批评、青年、区域、全球化、设计、摄影、生物艺术、市场、书法、数字艺术、双年展、文献、新媒体、新水墨、性别、艺术介入、艺术乡建、艺术驻地、影像、装置。2542篇文献中撰写“内容提要”的文献有196篇,其中公众号推荐176篇,主要集中在以下主题词:策展、雕塑、公共艺术、机构、机制、建筑、教育、跨界、批评、青年、区域、全球化、摄影、生物艺术、市场、双年展、文献、乡建、新媒体、艺术介入、艺术乡建、艺术驻地、影像。
2021年“文献” 主题词数据图(截止至2021年11月7日)
0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工作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2021年度报告》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各个工作组进行日常的基础材料收集和积累,累积之后,每年在元旦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开启新一年《年鉴》的编辑。所以对2021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年度情况的调查还没有完毕,整体的总结和回顾还没有开始。
年鉴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并针对一年中年各家发表的意见以及各个艺术家所做的贡献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叙述,把情况和问题都集中起来表达清楚,但述而不作。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全面反映一年里整个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情况,尽可能避免调查中主观的干预和编辑者的个人意见1。因此,内容的获取总体经过了三个层次。
第一,《年鉴》的调查工作量是一个尽可能全面的基础调查,包括工作人员到各个现场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因为人手有限,所以来自798、雅昌等同盟单位的转手资料也会用作艺术资料。
第二,由中国社会科学调研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数据统计研究中心)的专家帮助对基础调查的信息进行统计,进行回归方程的测算以及数据分析,不断改进如何统计才能反映事实是关键的技术和方法所在。
第三,在调查和数据统计工作之后,由编辑委员以及当年最活跃的学者和评论家用他们的经验和见识对机械统计进行鉴别和补充。编辑委员是20位左右来自各方面的当代艺术研究的资深人士,当年在艺术评论和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和评论家是根据本年搜集的文献统计后显示出来的前10位专家。
在此基础上,根据《年鉴》艺术家的情况将问题呈现出来并且说清楚,每年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最终以“年鉴展”的形式呈现出来。《年鉴》的两个功能,一是对当代艺术的观察调查作用,二是它本身作为史料见证一个时代的作用。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跟国史档案的合并想强调的是后一种作用。
02《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9组关键词
在《年鉴》编辑的过程中,对前一年的总结是在2021年的年中以后才完成,所以对于总结是2021年的工作,所以有一些参考价值。下面主要来报告这方面的问题。
2020年是从疫情中走来的一年。一切已经改变。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这样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发生了如何的情况,是《年鉴》所要记录和追问的问题。通过档案调查工作可以看到,疫情肯定加剧了国际政治和文化艺术格局的“艰难和微妙”的变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首先显示为影响到了艺术生态的规模,大量的活动因为疫情而停止。
其次,疫情政治化的相关事件,致使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形势的压迫下开始紧缩。但是疫情并没有过去,中国的当代艺术的转折点还未到达,改变尚在继续。
(1)激活与重置
对新时期进行艺术探索的中国艺术家来说,文化传统是文化基因中天然存在的强大而深厚的对话者。他们对于艺术当代性的构建始终与伟大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也持续性地通过作品材质、创作方式、展示方式等因素的解构性呈现,不断反思这些传统元素及门类的边界和法则。
不管将中国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大传统追溯为文人画抑或其他,都不可否认,在这之外,还有丰富多元的小传统。它们有的保存在包含民间手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或是流传于民间传说中,甚或残存于民间信仰的观念和仪式中,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对这些传统的关注和现代性转换,同样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自我构建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这部分探索中,他们以文化精神性作为内在出发,在材质、展示方式等可见的方面进行着持续的挖掘。同时,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和反思,在创造和批判中诉求与文化传统的呼应和对话关系,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延续的线索之一。
(2)社会应变
社会与社会关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从来都是显著、重大的,与此同时,当代艺术对于当代现实遭遇的反映和反思,亦是当代性和实验性为之而存在的重要根基。
在2020年的创作中,对于社会现实的呈现主要体现为两条路径。一条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活跃,针对现实处境和遗留历史议题进行正面拆解,通过艺术的社会性表达,刺激着对于“常态”的再思考,传递一种对于持续批判的集体性潜能。另一条则着眼于新冠疫情对于个人经验和社会全方位的冲击。疫情作为2020年度最核心、最直观且最迫切的关键词,其影响辐射之广、渗透之深,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对于疫情所引致的社会现实的应激与回应,在2020年被赋予了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从疫情初期的现实禁锢到疫情常态化的全新模式,个体与集体在重大危机下的被动转变与能动应对、公共和社会体系的构建和动态稳定、艺术家身份阈限的模糊与自身的生命感怀、新型合作与共同生活的方式……多元且全新的社会状态成为新的问题意识和切实议题,并被置于新的语境之中。
(3)媒介的可能
中国当代艺术在创作媒介与媒材的运用上逐步走向多元,但仍有部分艺术家在其长期深耕的既定门类和形式领域,如雕塑、装置、抽象等,进行深入挖掘和不断探索,且在2020年作出长时段的总结或全新的思考。
“艺术”作为诉诸视觉而通达人类精神自由的途径,从其产生之初直到当代艺术,仍然绵延而在。虽然当代艺术的登场是以对既存艺术内涵的颠覆性否定为特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对于艺术家来说,一个与他们精神世界相连的“艺术本体”未必总是指向某种社会批判或生存焦虑。
有异于在题材上对当下生活的直接描摹或写实表现,与此相关的作品继承了当代艺术产生之初的特征;不同的是,它们不全部以破斥的姿态出现,而是也尝试构建新的形式上的自洽。早先与此相关的创作往往延续了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路,同时也可能是从文化贡献的角度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性的尝试。进一步地,当媒介作为表达的工具和思考的方式渐趋成熟后,媒介物质性的本体与边界则将成为颠覆与实验的延伸方向。
(4)观念呈示
一定意义上,当代艺术的反思指向了艺术观念本身。艺术家在手法、媒材、展示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突破,在审美观念方面尝试不同的跃动。观念方面的变革也很清晰,常常以对经典的解构方式来实现。这种延续和变革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对比关系。
与此同时,这一类型的艺术创作在近年尤其凸显出一种特质,即以多媒材、跨学科为创作形式,以综合型展览及个人项目作为呈现面貌,对某一特定主题或具体的问题意识作出揭示。在此,它们所揭示的意涵并不需要强有力地对社会洪流的血肉和褶皱予以激烈的回馈,而是可以柔和、微观、审慎、敏感却动人地叙述与人有关的思考和议题,以想象和叙述构建一类假设,成为这一阶段跳脱出宏大历史叙事的一种新的呈示。
(5)绘画的扩展
尽管在从产生之初到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作为传统文化的反思者、批判者,但是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实践上往往通过在审美意义上具有建设性的工作来实现当代性,这个方向的探索从未停止。绘画仍然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门类,在当下处于持续的探索状态,并以迅猛且多元的方式扩展其图像语言的边界与法则。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当代艺术追求的理念中就包含了人们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绘画的自由。在抽象绘画的表现中,超越常态的理性、无处可依的虚空、理性缺席的宣泄成为疫情影响下精神状态的出口。非抽象的作品则更多建立在对情绪和想象的裸露上。
再现人物和景象的面貌不再成为主要目的,而画面中可辨的物象亦可能是基于画面意义成立的前提,或是作为画面世界的入口。这两类绘画表现,共同在2020年封闭且相对非流通的社会环境下,为绘画这种基本的方式作了某种意义的延伸,对形式作出拓展,也是对中国艺术的当代性的贡献。
(6)科技与试验
从2020年往回看的十年,中国当代艺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呈现出跃进式的迭代。在疫情造就的实体隔离中,既往“新媒体艺术”的讨论热度逐渐转向“科技手段及其思维模式”的实验。远程媒体、电子终端、线上创作与展陈等一系列可能性被推至艺术实践与批评反思的最前线。
自2016年被视为中国“新媒体艺术”新纪元开始,截至目前,科技降低了创作的门槛,多元背景成为新一代艺术家的特征,媒介与观看方式被不断寄予厚望,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始终未能完成一次突破性的质变。但一定意义上,当前技术的限制以及合作方式的单一并非全部。
在疫情的强制暂停中,“科技可以做到什么”的不断回问使得科技与艺术的下一阶段合作不再虚浮,而是趋于务实的设想和推演。这意味着,传播中的注意力与知觉的自由可以被界面端口处的个体牢牢掌握;VR和AR技术的普及虽仍迟缓,却依然彰显出连接云端非物质世界与线下物质世界的能动性;输出与获取之间信息流的平等与去中心化不断凸显,成为未来个体成其为独立个体的基本权利。
未来,人的能力与创造性在持续的高频激发下对“数字世界”的观察与反省,也将为科技与艺术的试验留下广阔的空间。
(7)全球与地缘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可以视为一个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框架为社会带来的改变,这是当代艺术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语境。移动与流动的加速、深入和扩展不断松动着“全球/本土”的陈旧二元框架,将其重塑为“全球—本土”这样更具弹性,侧重于“之间”(between)、“跨越”(trans-)与“泛化”(pan-)的视野。而新冠疫情之年的“隔绝”与“停滞”,反复强调了直面全球、本土、边界、流动等议题的必要与紧迫。
在2020年的作品和展览活动中尤为显著的状况主要有二:其一,“去中心化”、“逆全球化”、“在地全球化”成为当下艺术创作的一类主要关注点,涵盖海外发生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系统中的海外当代艺术与海外华人艺术的范畴,进而延伸出对于地缘问题的一系列回应。其二,聚焦本土和地缘的深耕,以人类学/社会学为倾向和方法,开展在地田野实践或跨媒介、跨学科调研,使得一种对于地区的、城市的人文视角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与叙事中被放大、激活。
整体上,聚焦于“地方”的各种“到达方式”在实体封闭的大环境下提供了向外延伸媒介、向内回溯历史、向当下反思面对“自然、生命、技术”共同挤压下人的立场与尊严这三条道路,在过去一年逐步“常态化”的过程中各自定位与突破。
(8)性别的反省
本年度社会环境下的性别问题在批评和讨论方面将性别艺术推至近三年来新的高峰。但在2020年的女性创作、展览和活动方面,既往强调的“打破男性凝视”、“关注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觉醒”已不再成为前卫诉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去中心化和多元联结的方式,强调两性观看与感知方式的融合,而非单方面强调女性视角对男性话语权的反抗与突围。
这亦是本年度延续这一议题的讨论时,以“性别”代替“女性”来推进反思的考量。性别差异带来的对自身感知及身体媒介的运用和表达、对跨性别意识的态度和回应等独有特质在此次入鉴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自然流露,并置成为线索,为性别在当下艺术创作与探索中的发展方向作出提示。
(9)介入与自组织
艺术介入作为一种策略和方法,正在从公共艺术领域延伸到更广泛的艺术实践之中。艺术介入的具体实践已从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逐步扩散到城市街巷和社区、乡村,在中国本土发展成为具有实践先行意义,继而渗透至艺术生态的在地特征。
中国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和社区的具体实践在疫情的影响下,多集中于下半年恢复开展,但纵观全年,对其理论和方法的探索进程相较往年反而更为集中。较早起步、持续进行的项目开始总结既往的经验模式,来自个人或官方的实践被置于更广大的、相同的语境之中,艺术工作者的角色不再相对边缘,而是逐渐向主流靠拢。
与此同时,艺术家自组织的项目实践也成为近年有别于机构组织的一种介入路径,它们以个体和机构的组织合作或是艺术家群体组织的形式,探讨公共空间的边界与边缘、参与性与在地性、策展的体系与机制等议题。
2021年“展览”收录(截止至2021年11月14日)
03做《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目的
中国有三个艺术界,当代艺术不是学院美术,也不是传统美术。我们只是记录当代艺术这一部分,它又叫探索性艺术、前卫艺术、现代艺术或者实验艺术。其他部分有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其他单位在做。
这个概念和时间意义上的“当代的”并不是一个意思。所以文化部建立的两个国家研究机构,一个是称为“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一个称为“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互不相混。
我们收录的对象是每天在中国发生的艺术实践和在全世界发生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事件,主要是研究当代艺术的问题,观察一年里发生的当代艺术、理论、思潮和活动。当代艺术整体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思潮和心态变化,当然也从艺术史专业角度考察中国的当代艺术如何为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的当代艺术进程提供贡献和创造。
传统艺术就不一定必须反映正在进行的思潮和思想的变化,比如书法和写意画,重大题材历史画跟当下关系不大,只有当代艺术是直接关系到当下现实和当代的审美意识的活动。唯独心态和思潮这种变动不拘的现象在社会事件和数据中并不能充分显现,所以要靠当代艺术来记录。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798)
启动仪式
(1)为当代艺术留一份档案
中国目前有很多写当代艺术史或者是对当代艺术做评价的项目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但我们不追求这样的影响力,我们只是为当代艺术留一份档案和记录。不少单位和个人觉得我们的工作过分“迂腐”和“琐碎”,对我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是我们坚持不强调编辑者们赞成什么,我们只是把年度当代艺术的现象揭示出来。这也是一个选择,我们很清楚这个选择的用处和意义,而缺点自己也看得很清楚。
我们承认这个项目也许有很多问题,比如,在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它的影响力的评价上,没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其实在业界和艺术商业交易的圈子里不是太受重视。有一些年轻艺术家甚至拒绝向我们提供材料,甚至抱怨打搅了他们。档案和年鉴工作确实是各方支持的结果,也会因为研究和调查给别人添了麻烦,所以也借此机会向大家道歉。
但是,我们一开始就在《年鉴》的前言里说得很清楚,可能有些人反对,甚至厌恶,但我们也不会因此就不对他们的艺术和思想进行调查和研究。作为一个大学的学术研究单位,我们没有功利目的,只记录在中国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历史进程。
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做自己的档案,但他们做的档案是一个“自画像”,实际上他们可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把不想表达的东西掩饰起来或者删除。尽管我们也认为这是另一种档案,并且非常关注,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无利益关联的学术单位作为第三方进行档案记录,档案就可以随意修改和编辑。所以年鉴工作特别的地方就在于,这年发生的事情在其经济价值、影响价值、政治价值都还没来得及被发现和设置的时候,就已经被凝固成一个年鉴了,所有的事实将来再要改就有案可稽。
我们也不认为在对当代艺术作价值评价,并且我们从来对过分的权力化非常警惕,不希望档案和年鉴的编辑变成了一个权力操作。今天各种权力都在起作用,包括资本的权力、意识形态的权力以及学术的权力。有话语权,就会用写作推崇什么贬低什么。虽然档案和年鉴可能也在所难免,但是力求尽量限制和消除这样的情况,给未来留下一个较为客观的资料。我们尽量做,不一定能做得好,但是态度明确。
如果有《年鉴》编委想要对一件事情进行评价和批评,就应该自行先写文章公开发表,然后才会被档案和年鉴记录,这个编委的自己的意见和学术研究成果只是记录的对象,不可以成为《年鉴》编辑背后的权力和操作之手。这就是我们的方法,我们也在越来越严格地执行。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20卷
(2)用艺术解放思想
在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年建立以来的长时段观察中,中国当代艺术最明显的现象是展览多,形式丰富,展览的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频率之高,展览硬件质量之高,大概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中国艺术家的精神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最近我们与学界一直在讨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评价问题。为什么历史界特别是当代史的历史学家们最近提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对中国精神和思想解放的整体的贡献要大于文学界和思想界”这样的观点?背后意味着什么?他们也公开地说艺术界的人自己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在反省。我想大概是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直觉中已经迅速地达到了人类共同问题的焦点和前沿,哪里问题越深越大,哪里反映出来的意识就越为深刻和激烈。当代艺术不像文学界和思想界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研究,才能够做出恰当的、充分的反应和提高,艺术是在自己还模糊的状况下已经把作品“做出来了”,这就是当代艺术的特点。在人类的现代精神史上,所谓的“先锋”肯定是在艺术上先行开始,然后才会扩展到文学和思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突发进程中,恐怕也是这种特性起了超常反应。
当代艺术不像在传统艺术中可以通过不断临摹学习经典,甚至可以用老方法创造主题作品,或者在老的路子上有精彩表现即可成为艺术家。但在当代艺术里,在中国和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一样,只要新做的作品是过去别人做过的,没有新的贡献和新的创造,这个作品就是不被允许展出和记录的。这就逼着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所有的文化和精神领域中一直以原创性、探索性和开创性作为基本素质。
中国当代艺术界实际上并不像中国思想界所认为的那样对世界毫无贡献。正相反,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世界上经常得奖,频繁地作为艺术创作的代表在世界一流大展中作为主角出现。所以最近当代历史界的说法很值得我们自省。
虽然当代艺术界相当脆弱,而且如果没有思想界的深厚积淀,可能这种狂飙突进的精神力量会很快消退和消失。艺术界自身不仅还要努力,而且其前程并不总是令人无忧。
但是有一点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共识中非常明确,即当代艺术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或是一个评论家、理论家精心策划的结果,它一定是有所贡献的,或者有意识地必须有所贡献,才会成为历史,成为文明推进的范例。
最近听栗宪庭先生讲,当年他提出“重要的不是艺术”,并不是认为艺术就不重要,而是他有意识地强调当时重要的还不是艺术,而是思想解放。当时贾方舟先生和我还有一些艺术家都提出来“重要的就是艺术”,也并不是说强调艺术而不重视思想解放,而是觉得思想解放可以用旧的艺术形式和另外一种思想来对抗当时存在的思想禁锢和思想内容,所以对抗限制和控制就是一种思想解放。
画传统国画也可以是一种思想解放,画写实油画也可以是一种思想解放,但问题在于,如果解放思想以后还是用另外一种思想替代旧思想,即便是解放了原来单一的思想,成为多元的思想,也并没有提高人的精神解放程度和“解放”本身的意识。
当代艺术当年和现在要推动和改变的就是艺术创造在进行思想解放时,并不给人一种让人服从的思想,不是为了用新的偶像去替代旧的偶像而进行偶像破坏运动。当代艺术还没克服这一点,艺术对文明的推进还在途中。
如果一种艺术可以彻底消解掉对人思想的影响和禁锢,这时候艺术就是在解放思想本身,因为思想常会成为一种影响、控制甚至是压迫他人的规定和限制,所以在根本上对意识和精神的解放,才是中国当代艺术在80年代的一次突破,而这次突破是否可以在全世界都造成不同寻常的影响,就要继续地总结和表述。
艺术不是思想运动,而是艺术运动。艺术本身的自由不是一种思想对另外一种思想斗争的自由,而是对思想本身进行解脱。因为艺术是根植于人性中超出理性和神性的部分,比意识和语言运作的思想更为宽泛,更诉诸人的感觉和情态,诉诸人的创造性勃发、开拓发扬,对思想的解放才是艺术所做的事情,所以艺术要强调原创性,是人所不能自我认知的范畴。
艺术在今天是人类进一步面对未来、面对世界时将要遇到的困难,面对后人类时代和赛博格时代的新的探索和可能。当代艺术既要跟科学技术相结合去开拓出未来人类的发展,也要对科学技术进行反省,防止其异化,损害和破坏人的尊严和权利。这些想法都在艺术中能够得以充分展现和开拓,这个才是今天要探讨的“艺术未来怎么办”的问题——当代艺术问题。我们从来不知道艺术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我们时刻保持着艺术可以怎么样的开放性。(完)
注释:
【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的基础是《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年鉴》的基础是“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这是一个成立于1986年的档案调查项目,属于北京大学,2021年和北京大学国史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中心)合并,因此,《年鉴》也是国史中心的年鉴。
2021年12月19日(周日)13:30,苇草智酷将于北京·77剧场举办第五届思想者大会“新人机世界:重新定义生产”暨《2050:未来议程》(2021)发布会。
互联网思想者大会的举办,无论对我们迎接当下的挑战,还是面向未来的抉择,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12月19日13:00-17:00
北京·77剧场
等你来参与
如果您愿意现场参与第五届思想者大会“新人机世界:重新定义生产”,请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苇草智酷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长期从事互联网前沿思想、人文、科技和投资领域的专家所组成的一个思想者社群组织,其前身是已运营5年的互联网思想者社区—网络智酷。
苇草智酷秉承“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让思想流动起来”、“让思想直立行走”的主旨和愿景,在泛互联网思想领域中,立足全球视野,感知时代脉搏,聚焦思想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