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朝 | 沙龙追记:关于元宇宙的六大问题
2022年1月18日,苇草智酷举办的第125场沙龙,“元宇宙电影的前途和希望:观赏百年电影《劳工之爱情》”。大约半个月前,在与嘉明老师聊天中,嘉明老师提到这部百年老电影,遂以此为由,举办这场独特的智酷沙龙。沙龙嘉宾包括:
朱嘉明: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
张献民:独立电影批评家、策展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
刘正山: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智库副秘书长
《劳工之爱情》,是上海明星影业公司拍摄的一部黑白无声电影短片,全剧22分钟,讲述一个水果摊贩和郎中女儿的爱情故事。
以下为主持人段永朝的现场要点摘记,未经各位老师审阅。详情请观看沙龙完整回放。
朱嘉明: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安德烈·巴赞,1918-1958年)认为,电影的本质是“真实的艺术”。过去100年来,电影的本质,已经从越来越反映现实,转向越来越背离现实。科技的力量使得电影具有强大的虚构能力。这一分水岭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海报
1999年的《黑客帝国》,使得电影拥有了宇宙叙事的能力。过去20年的电影,强调了虚拟世界的真实性、人机冲突、化身、自我意识。今天的电影首先是技术,其次是艺术。
20世纪中后期,电子游戏蓬勃发展,成为今天元宇宙的一支重要力量。游戏改变了艺术形态,而且是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态。
游戏和包含元宇宙的电影,已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结合,比如哈利波特、指环王。未来的电影,是电影和游戏界限的消亡。观众转化为玩家,玩家变成观众。没有玩家的电影是没有前途的电影。奇观支配叙事。这带来创作模式的变化。导演、演员的重要性下降。元宇宙电影更强调体验、参与和交互性。电影的价值内涵发生革命,电影公司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之间的区别将不复存在,进入视觉艺术的新领域。元宇宙是现代艺术终结,未来艺术诞生的起点。
未来的电影有四大要素:艺术、技术、社会、资本。技术处于主导作用。
如何理解电影的定义?如何定义元宇宙要素的电影?游戏与电影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人工智能,电影的生命力可能不完全由人来左右,这是对人文情怀的挑战,这也是Y世代、Z时代、阿尔法时代决定的。
张献民:《劳工之爱情》表达了上海小市民和老工的关系,与明清小说一脉相承。元宇宙为何与这部电影关联,需要深入思考。这是个玄学的概念。
段伟文:这部电影是当年西洋景时尚的一部分。“楼梯”变“滑梯”是一个隐喻,这里的暗设机关,以及人的操弄,隐喻现代技术对生活的“暗算”。电影艺术与虚拟现实、元宇宙,都具备制造幻觉的能力。这里面时间因素很重要。
元宇宙是幻觉技术,人工改变真实的感知,用无摩擦技术创造无形体验,是否在拿人做实验?
元宇宙艺术,有很长的文学的源头,比如卡尔维诺、但丁的作品。目前元宇宙包含行动,也就是技术操控行动。
电影是否走向游戏?不一定,可能成为一种亚文化。
电影越来越脱离现实,是政治虚化的结果。电影未来不会是类化的。人造幻觉会带来厌倦,这是一种退行机制,喜欢中暗含厌倦。
虚拟数字的人,除了艺术外,还有想象、象征、意义,都还未发掘出来。元宇宙是个超宇宙,英国哲学家弗洛里迪曾提出“超历史”概念,也谈到世代矛盾。
刘正山:科技对电影的价值值得研究。电影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互动算不算电影,历史上有争论。这种界定会打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强调互动参与,数字资产的产权如何界定?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应用。社会接受度也是问题。人们对游戏持批判的态度。元宇宙因素的电影,会成为社会主流吗?游戏和电影的边界问题,关键还是怎么讲故事,核心是故事。可能未来是融合问题,而不仅仅是打破边界的问题。
====分割线====
受昨天沙龙的启发,特别是嘉明老师提出的元宇宙和游戏、电影的关系,希望未来一段时间组织系列的研讨,初步考虑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有意思的主题:
元宇宙是非常重要的“聚合框架”,把此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加密货币、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很好地综合在一个有机的框架中,并聚焦符号表征、计算、交互、具身性等数字世界建构的基础技术,致力于构建与实体世界相互连通、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数字世界。
元宇宙的生成与建构过程,将深刻改变以往人们透过感官界面认知世界的过程,大大拓展(延展)人的感知能力和感知界面,进而深刻影响传统知识建构中诸诸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核心观念,深刻影响人类对过往知识积累中沉淀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自由意志、生命智慧等。
这个议题亟待从开放、跨语际、跨代际的角度深度研讨。
表面上看,元宇宙是人类认知界面的拓展和人类感知能力的增强。但元宇宙带来的重要挑战和蕴含的风险,更值得深入思考:虚实世界中,多重自我下的人格分化,乃至于人格分裂问题;虚拟生命的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问题;善恶问题与伦理挑战;世界秩序的来源与基本支撑;意义问题等。
数学宇宙的合理性(基于惠勒的万物源于比特思想),平行世界与多重宇宙;世界的连续性、离散性与随机性;无机物与有机物的边界与融合;实时、并发、连通性与场域;存在万物统摄的大框架吗?天人合一的观念如何更新,以及元宇宙下的新神话是什么?
是否存在新的觉醒时刻?智能技术框架下的人-物关系与人-机关系是什么?技术介入生命与可编撰世界的元规则与技术本体论;人的自我驯化将如何重新定义生命?
元宇宙可能以集聚的方式,催生一个前所未有的“创造性追溯”时代,人们将在虚实交互的环境下,重新理解此前被定居文明塑形的历史。传统的知识构造方式被全面重新审视,这种重新审视的方式将以主要以参与式、沉浸式、交互式游戏的方式展开。游戏不再是纯粹的娱乐、消遣,甚至消耗,游戏是积极的、生产性的。(德勒兹、巴塔耶;刘慈欣《超新星纪元》,创造“玩”的世界)
重新审视“世界共识”的产生方式与维系方式,超越基于善恶二元、黑白两分的世界建构,超越基于理性计算、政治意识形态和族裔认同的世界建构,从同理心转向同情心;重新理解崇高与神圣的力量源泉。
继阿多诺批判的“文化工业”之后,出现的新文化工业在阿多诺(西奥多·阿多诺 ,1903-1969)、本雅明(瓦尔特·本迪克斯·舍恩弗利斯·本雅明,1892—1940年)、列维纳斯(伊曼努尔·列维纳斯,1906—1995年)、德里达(雅克·德里达,1930-2004)之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文化思潮和批评范式。(完)
从左到右:阿多诺、本雅明、列维纳斯、德里达
苇草智酷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苇草智酷是一家思想者社群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沙龙、对话、培训、丛书编撰、论坛合作、专题咨询、音视频内容生产、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每年一度的互联网思想者大会,苇草智酷致力于广泛联系和连接科技前沿、应用实践、艺术人文等领域的学术团体和个人,促成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造诣的同道成为智酷社区的成员,共同交流思想,启迪智慧,重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