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阳明诗作的易学理趣

黄黎星 乾坤大义黄黎星博士的易学天地 2024-02-08

王阳明诗作的易学理趣

 

黄黎星  李菁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王阳明诗作中颇有涉及易学之内容,有记述其读《易》经历与感受者,有化用《易》辞为典故入诗者,而更多的是以“心学”思想观照《易》书和易学,宏观把握,随机点化,注重盈虚消息、大化流衍的奥旨,别具特色。本文就此进行具体的辨析与论述。

关键词王阳明;诗作;易学;心学;理趣

 

作者简介:黄黎星(1965—),男,福建南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学与易学研究。李菁(1994—),女,山西交口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发表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四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云“(阳明)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此就其“心学”思想建构的理路进程而言。从王阳明现存的近600首各体诗作的情况来看,其诗歌创作也伴随着他的“其学凡三变”的过程。王阳明诗作具有精妙之章彩与丰富之理蕴。从其阶段性及其主要内容来看,可大致概括为:王阳明于弘治年间中进士、任京官时所作,基本上属于当时博学文士、儒雅官员的风貌,可见其风骚底色、诗人才情;正德初年,王阳明身陷锦衣狱、谪贬龙场驿时的诗作,则有忧愤悲壮之气,也有深切反省之思,“龙场悟道”即始于此时;正德五年后,王阳明仕途顺畅,因官宦之便,乐于山水逸兴、仙道禅乐,写下了许多这方面内容的诗作,同时,他并开始授徒讲学,倡导宣扬“心学”思想体系,一直延续到他去世,这一思想体系也相当明显地渗透到诗歌作品中,构成了阳明诗的显著特色;正德十一年后,王阳明展开了剿匪平叛的军事征战功业活动,在诗歌作品中也有所表现。此外,还有表现亲情、友情的赠答应酬诗作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聚焦于王阳明诗作中涉及易学的内容,对其中的内涵理趣进行阐释。



从现存的王阳明诗作来看,早年“泛滥于词章”时期的作品,涉及易学的内容甚少。王阳明于正德元年丙寅(公元1506年)因上疏忤逆柄权宦官刘瑾而被廷杖并下锦衣狱,随后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于正德三年戊辰(1508)春至谪所。这是王阳明一生中所遭遇之最大困厄境地,却也是他学说思想发展过程中“悟道”之契机。据《王阳明全集》的资料,可知王阳明在系狱及谪居时,曾集中认真地研读了《周易》。《易》为忧患之书,《易》之忧患,正与身受的系狱及谪居之际遇相合,这大约是王阳明孜孜汲汲于《易》的现实原因吧。嘉靖七年(1528),王阳明作《送别省吾林都宪序》,回忆了当年狱中读《易》的情景:“正德初,某以武选郎抵逆瑾,逮锦衣狱,而省吾亦以大理评触时讳在系,相与讲《易》于桎梏之间者弥月,盖昼夜不怠,忘其身之为拘囚也。



王阳明的《狱中诗十四首》(正德丙寅年十二月以上疏忤逆瑾,下锦衣狱作)中有《读易》诗云:

 

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蹇蹇匪为节,虩虩未违道。遯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俛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此诗开篇即提到被系锦衣狱的“囚居”和“省愆”王阳明称《易》为《羲易》,赞叹“微奥”与“至教”诗句论及《蒙》大畜《蹇》《震》《遯》《蛊》卦的相关义理。“包蒙戒为寇”,是就《蒙》卦的上九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及九二爻辞(“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而论;“童牿事宜早”用《大畜》卦六四“童牛之牿,元吉”之典;“蹇蹇匪为节”,“蹇蹇”句取义于《蹇》卦六二爻“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虩虩未违道”乃玩味《震》卦爻辞中“虩虩”所含的恐惧震惊、不违正道之意;至于“遯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则借《遯》卦九四爻辞(“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与《蛊》卦上九爻辞(“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来发其退隐修身之感思。“俛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则慨叹易理宏大精微。结尾“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用颜回安贫志学的典故,抒发读《易》悟道的乐趣。



锦衣狱时,王阳明作《别友狱中诗云:“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诗中第四句“簪盍”,典出《周易》《豫》卦九四爻辞:“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盍,通“合”;簪,古代用以括束头发的首饰。用此典故,说明锦衣狱中诸友刚直不疑,心志相通,如“盍簪”一样合聚。


王阳明《赴谪诗五十五首》(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颇有涉及易学的内容。如《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一:“忆昔与君约,玩《易》探玄微。君行赴西岳,经年始来归。方将事穷索,忽复当远辞。相去万里余,后会安可期?问我长生诀,惑也吾谁欺!盈亏消息间,至哉天地机。圣狂天渊隔,失得分毫厘。”以及《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二:“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屈。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何当衡庐间,相携玩《羲易》。”这两首诗都提到了:与友人相约“玩”(研探、品味)《易》之理蕴,而“盈亏消息间,至哉天地机”“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等诗句,又是对易学中阴阳变化、消息盈虚之理蕴的赞赏。



再如《杂诗三首》,其一云:“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邈然思古人,无闷聊自有。无闷虽足珍,警惕忘尔守。君观真宰意,匪薄亦良厚。”“无闷”典出《周易》的《乾文言》:“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其二云:“青山情我目,流水静我耳;琴瑟在我御,经书满我几。措足践坦道,悦心有妙理,顽冥非所惩,贤达何靡靡!乾乾怀往训,敢忘惜分晷?悠哉天地内,不知老将至。”“乾乾”典出《周易》《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其三云:

 

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起舞还再拜,圣训垂明明;拜舞讵逾节?顿忘乐所形。敛衽复端坐,玄思窥沉溟。寒根固生意;息灰抱阳精。冲漠际无极,列宿罗青冥。夜深向晦息,始闻风雨声。


 

由此诗可以推想:“灯窗玩古《易》”的王阳明,敛衽端坐,“玄思窥沉溟”,思考天地自然变化之奥蕴。此外,《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诗中还有“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夜长。”《羲编》即《易》书也。此外,《涉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其二,中有“胡不此簪盍,丽泽相遨嬉”句,“簪盍”前文已释,“丽泽”典出《周易》《兑》卦《大象传》:“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谪居贵州龙场驿时,王阳明所遭遇的生活困境,可从其当时所作的诗文(如《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却巫》等)中窥知。此时,他再次潜心于研读《周易》,作于正德三年戊辰之《玩易窝记》一文,王阳明生动地描述了研读《周易》的心理感受。于“玩易窝”读《易》之时,正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阶段,其《五经臆说》(包括论《周易》中《咸》《恒》《遯》《晋》卦等数条)也撰于此时。因此,《居夷诗》中,涉及易学的内容也不少。《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中有“沍极阳内伏,古穴多冬暄。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之句,与“十二辟卦”易例的“剥极而复”义理相通;《观稼》中有“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句,也涉及易学阴阳消息、盈虚变化之理。在《赠刘侍御二首》小序中,王阳明提及“蹇以反身,困以遂志”,此乃化用《周易》中《蹇》卦《大象传》“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与《困》卦《大象传》“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通过读《易》研理,王阳明颇以阴阳变化之道融汇入诗作,抒发对天地自然、人生机遇的哲理感思。《元夕雪用苏韵二首》其二:“寒威入夜益廉纤,酒瓮炉床亦戒严。久客渐怜衣有结,蛮居长叹食无盐。饥豺正尔群当路,冻雀从渠自宿檐。阴极阳回知不远,兰芽行见发春尖。《冬至》诗:“客床无寐听潜雷,珍重初阳夜半回。天地未尝生意息,冰霜不耐鬓毛催。春添衮线谁能补?岁晚心丹自动灰。料得重闱强健在,早看消息报窗梅。“阴极阳回知不远,兰芽行见发春尖”“客床无寐听潜雷,珍重初阳夜半回”以及“天地未尝生意息”等句,都与《周易》中《复》卦的《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与《大象传》“雷在地中,复”的理趣相关。



正德四年(1509)闰九月,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次年八月,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设计除去,王阳明于十二月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后被召入京,历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署员外郎、吏部文选司主事。正德七年(1512),历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卿,旋升任南京鸿胪卿。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兵部尚书王琼推荐举,王阳明擢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荡平为患数十年之盗贼。正德十四年(1519),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生擒宁王朱宸濠。正德十六年(1521),明世宗即位,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世袭新建伯。嘉靖元年(1522),其父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后于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嘉靖六年(1527),诏王阳明以原官职起复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平定广西叛乱。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上疏乞解归,嘉靖七年仲冬廿九日(1529年1月9日)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舟中。



正德五年(1510)后,王阳明的诗作中,明显地渗透着他所倡导宣扬的“心学”思想体系,而其中仍有许多涉及易学的内容,可以说是易学与心学融合的诗歌表现。

《京师诗二十四首》中,《别方叔贤四首》其二云:

 

自是孤云天际浮,中枯蠹岂相谋。请君静后看羲画,曾有陈篇一字不?

 

此诗作颇有代表性,显示出王阳明以“心学”思想观照《易》书、《易》理的体认与特色。



中枯蠹岂相谋”的蕴意,是指将经书典籍做寻章摘句考释、支离破碎理解的“今儒”“腐儒”的做法不可取,王阳明认为,儒家经典被阐释后,反而成了支离破碎的学问堆积,令人望而生畏,不知所从。“请君静后看羲画,曾有陈篇一字不?”则体现了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所提倡的对儒家经典义理,进行提纲挈领、简洁明快把握和领悟的方法,即:包括《易》在内的经典,蕴含的是活泼泼的生命和天机,是切合人性天理的本末俱足的大道,但学者不需死板、繁琐地向外索求,求诸内在的良知良能,就能体悟。这与《送蔡希颜三首》其三的“悟后《六经》无一字,静余孤月湛虚明,《送刘伯光》的“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以及《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其二的“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夜坐》的“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等诗句,意涵相同。



其后,王阳明诗作中,屡有类似“请君静后看羲画,曾有陈篇一字不”的辞句出现,如《寄潘南山》中,有“诗妙尽从言外得,《易》微谁见画前真?;《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中,有“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示诸生三首》其一中,有“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别诸生》中,有“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咏良知四首示诸其四中,有“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此类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涵,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用心(本心、良知、良能)去体悟《易》书、易理、易学的精神实质,直指心性,契合伏羲等圣人心旨,才是真正的学易法门;至于卦爻符号、卦爻辞,都只是通往心旨的津梁、阶梯。王阳明以此学说教诲诸生,也以此思想观照自我,他常言“羲皇睡”,《栖云楼坐雪二首》其二有“晓来不觉城头鼓,老懒羲皇睡正沉”,如《山中懒睡四首》其三有“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此中正有与伏羲心旨相通的寓意。



王阳明的《长生》诗云:

 

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歧。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道教的丹炉修炼,常借用《周易》的卦爻象征,如“坎离既济”等,在王阳明看来,这只不过是“诡辞反增疑”“自传困多歧”的疑窦纷呈的徒劳形式,“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联想到王阳明临终之际,“……(王阳明先生)开目视曰:‘吾去矣!’(门人南安推官周)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可见,王阳明“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的诗句,正是他对生命的切实体认。



王阳明对于自身生命做如是观,对大化流衍的世界,他也以通达的易理来认知和把握。《青原山次黄山谷韵》诗中有“剥阳幸未绝,生意存枯荄”句,运用了易学中“十二辟卦”易例的《剥》《复》相续之理蕴。《除夕伍汝真用待隐园韵即席次答五首》中有“天运终无息,人心本自危”“星穷回历纪,贞极起元亨”则运用了易学中“贞下起元”(《乾》卦辞:元,亨,利,贞。《彖传》阐释卦辞蕴意,历代易家多有以“春夏秋冬”比拟“元亨利贞”者;《彖传》末句又言“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则如冬尽春回,新生昌盛,因此有“贞下起元”之说。)的义理。



王阳明后期诗作中仍有具体化用易辞者,如《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其二:“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是化用《周易》中《比》九五爻辞“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入诗。此外,王阳明的《纪梦》诗,序曰:“正德庚辰八月廿八夕,卧小阁,忽梦晋忠臣郭景纯氏以诗示予,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敦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其言甚长,不能尽录。觉而书其所示诗于壁,复为诗以纪其略。嗟乎!今距景纯若干年矣,非有实恶深冤郁结而未暴,宁有数千载之下尚怀愤不平若是者耶!”记录了两晋之际易学家、数术家郭璞(字景纯)托梦给王阳明的“奇诗”,可谓别具奇蕴。



王阳明心学与易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王阳明虽没有以专著的形式对《周易》这部奇特玄妙的经典进行过全面、系统的阐解,但他也曾就《周易》经传及相关《易》理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笔者曾撰《论王阳明易说》一文,从五个方面展开阐析:其,“易之忧患:系狱谪居中的研读”,剖析了王阳明“龙场悟道”前后的易学因素的作用;其二,“所以尊易:明吾心之阴阳消息”,分析王阳明由“易之阴阳消息”感悟“明吾心”的心学理路;其三,“知至至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探究王阳明从《易》辞“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来印证“致良知”的核心要义;其四,“致静守谦:寻修养工夫之门径”,寻绎王阳明由《周易》的《履》《谦》《复》诸卦及《系辞传》相关文句来阐明心学的修养功夫;其五,“乾坤易简:心学体系简易法门”,《周易》所标举的“乾坤易简”原理,王阳明依傍经典阐了心学简易法门。凡此,皆体现出王阳明《易》说与“心学”思想体系的紧密关联。



林忠军先生指出:“总体而言,阳明在易学方面的论述相对较少。据现今流传的文献资料来看,他并没有对《易》卦进行过专门的解释。”“阳明心学《易》说的核心在于建立‘心’‘良知’与《周易》文句的学理关联。”笔者赞同这一评判



以上分析,系从对王阳明著述的全面考察而得出,当然,得之于王阳明论理之文的份量较多。若就王阳明诗作涉易内容来看由于诗歌作品的体裁形式,毕竟与抒论之文不同,相对而言,诗歌作品固然不便于全面、细致的铺陈阐析,然而,阳明心学与易学之关联互动,对其诗歌旨意展开,关联性、渗透力仍可辨析总之,王阳明诗作中,颇有涉及易学的内容,有记述其读易经历与感受者,有化用易辞为典故入诗者,而更多的是以“心学”思想观照《易》书和易学,宏观把握,随机点化,注重盈虚消息、大化流衍的奥旨,其中的理致意蕴亦堪玩味。



参考文献:

[1]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黄黎星.论王阳明《易》说[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0(06):66-75.

[4] 林忠军,张沛,张韶宇等.明代易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16.

 


(左:李菁;中:黄黎星;右:陈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王阳明诗作的易学理趣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