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导赏推绘本,胡炎松创意传承潮汕文化 | 导赏资讯

周游列国的 BOOK導賞 2022-10-09

导赏资讯

为你搜罗世界各地的一线导赏资讯,带你发现导赏,感受导赏的魅力。


▲ 胡炎松创新方式传承潮汕文化,不仅举办潮汕文化节,推出绘本,更将潮汕盂兰胜会中的「抢孤」习俗重新包装成竞赛,吸引年轻人参与。(岑志刚摄)

在港出生的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常董胡炎松,自幼在潮州人社区中成长,熟悉潮汕文化和节庆习俗。他眼中的潮汕文化源远流长,不仅限于餐桌上的卤水和打冷食物,潮州话的词汇、潮汕盂兰法会的祭品规格,更是来自唐代中原文化。

随着年长一辈老去,传统潮汕文化亦逐渐消逝。为了延续父辈的乡情,胡炎松替这香醇老酒换上新瓶,每年举办「西贡潮汕文艺节」、「盂兰文化节」,推出导赏团、将传统习俗包装成竞赛,更推出漫画绘本,冀以创新方式引起年轻人兴趣,把潮汕人的「根」传承下去。

根据香港潮属团体的非正式统计,香港约有100多万潮汕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环一带,当时潮州人主要经商,或在南北行工作。上世纪30至40年代,潮汕地区发生饥荒,大批潮汕人来港谋生,定居于九龙城和西贡,胡炎松的父亲胡木丰也在其中。
潮汕地区以前好穷,香港穷极都有饭食,潮汕係食都无得食。年仅12、13岁的胡木丰抵港后,先后做过搬运工,又在豆腐厂和棉花工场工作过。战后他用多年储蓄买下一辆货车,在西贡与市区之间运送木柴、猪馊赚取收入,后来索性定居于此。
▲ 上世纪30至50年代,大批潮汕人因饥荒、战乱涌港,主要定居于九龙城和西贡,以经营杂货生意或务农为生。图为1967年西贡潮人开设白米杂货店。(受访者提供)

1961年出生的胡炎松,5岁时随父亲迁入西贡居住,见证这乡村地带发展。西贡原是客家人集散地,后来中国爆发内战,不少祖籍潮汕人士逃难至此,在濠涌鹿尾村落地生根,以务农为生,他的父亲是猪农,会驾驶货车到海运大厦收猪馊。后来政府修建马路,西贡才有长足发展。

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潮汕移民提供了庞大劳动力,家乡贫穷的生活环境,造就潮汕人的刻苦个性,不少人白手兴家成为富商,如李嘉诚、刘鸾雄都是潮州人。潮州人虽然离开了家乡,却绝不忘祖宗,收入增加之后,都会将钱用于祭祀,甚至不惜借钱,当时在盂兰胜会做足一个月神功戏,戏班收入之丰厚可抵一整年。

▲ 胡炎松(右二)年轻时跟随父亲参与盂兰胜会,在耳濡目染下吸收不少传统潮汕文化知识。(受访者提供)

胡炎松的父亲重视乡土文化传承,多年来负责统筹西贡的潮汕盂兰胜会,胡炎松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离世后,他与兄长开始接手盂兰胜会工作,06年他加入香港潮州商会担任青年委员会的文化部副主任,大家觉得他熟手,每有涉及潮汕文化的活动,潮属团体都会找他协助。

如果不继续推广,过多20、30年就无人知係乜。然而时移世易,新一代潮汕人不再当传统是一回事,教胡炎松心急。他直言香港潮汕文化传承尤胜内地,即使家乡潮汕地区的盂兰胜会,规模和布局也不及香港,担心随着老一辈潮人离世,潮汕文化将会失传。

▲ 胡炎松2015年将潮汕盂兰胜会中的「抢孤」习俗重新包装成竞赛,吸引本地青年团体、内地和外国队伍参加。(资料图片)

为此,胡炎松去年在西贡首办「潮汕文艺节」,带市民行走西贡老街,参观潮汕人开设的店舖,又走到西贡码头怀古,讲述当年潮汕移民如何撑船出海卖食物给疍家人,更找来漫画艺术家Stella So设计绘本,介绍西贡潮人的打冷船。胡炎松相信推动传统文化要有新角度,「你如果好传统咁介绍,人地要睇一早就睇咗啦。」他将潮汕盂兰胜会中的「抢孤」习俗重新包装成竞赛,吸引本地青年团体、内地和外国队伍参加,又设立游戏摊位,解释背后意义,藉此推广传统文化。



关于版权

本文由本号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文作者个人观点,本号只提供参考而并不作任何推销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如有合作项目推介
或想成为导赏员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BOOK導賞 官方号

如想参加公测活动
加入BOOK導賞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BOOK導賞 電車

文:《经济日报
图:《经济日报
编辑:f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