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有一个银色的梦

吴蓓老师 青檀学堂银色梦 2023-07-22

   

今年年初,我修改留学英国的日记,长江文艺出版社将要再版这本书。在重读当年的日记时,某些段落深深触动了我。“我意识到特殊需要的人,可能正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是高技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我心中涌起对他们的同情。”
       “我愿意帮助社会中的弱势人群,这也是在向强权挑战,强权不仅是政治权力,还有经济权力,科技滥用的权力。虽然个体微不足道,但毕竟可以提醒人们,一些人获利的同时,另一些人成了殉葬品。他们被排挤出‘正常’社会之外。我愿尽我所能,给予他们一点点关怀。”
       那时为了挣些生活费,周末我去餐馆做服务员、去宾馆做清洁工。我力气小、英文差、反应慢,总是害怕自己被解雇。
       有一天我写道:“连莉莎这么漂亮能干的女孩都担心干慢了被辞退,更何况我!下次我还得加快速度。欣慰的是领班琼检查了6个客房,很满意,没有挑出毛病,只是要我快点。好像是一架大机器,只要进入其中就得像机器一样的运转,如果跟不上机器的运转速度就得被淘汰。在这架机器中,我几乎成了特殊需要的人,跟不上转动着的机器。但我必须跟上,没有余地。有些特殊需要的人可能就像我这样,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适应不了机器的节奏,他们只能被机器社会淘汰,成为精神或心理有疾病的人。”
        最近几年有些私立学校,想入学的孩子实在太多,他们通过考试或者品行来挑选孩子。我想那些学习吃力或品行不端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有可能,我是否可以做个小小的学堂,接受被“淘汰”的孩子? 
       接受那些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孩子,被家长不恰当的养育方式摧残的孩子,接受那些不符合现行标准的孩子。我想有个小小的学堂,让孩子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让他们的身体在大自然中得到舒展,让他们的双手能够为自己也为他人来劳动。
        十几年前我的一位邻居在精神病院目睹小学生精神失常,十分的心疼。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等到孩子精神崩溃,后悔来不及了。如今,孩子们的现状越来越令人担忧。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陈默教授从1999年开始,为8千多个城市家庭做过心理咨询,她说:“我发现从2004年起,孩子因为焦虑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成几何级数地在提高。”
       徐凯文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他在高校接触到的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
       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开始自杀,肯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这个社会、时代,都有严重的“病患”了。我想做的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提供一个温馨、自然的地方,让孩子们绽放出生命之光,是人活在世上的本来具足的光明和丰盛。
       几个月前我就起心动念,但现实的种种考虑,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自然环境,就得远离城市,如何能够兼顾年迈体衰的父母?谁与我同行?总不能我一个人来做这件事情,可是我不开始,有谁知道?
        五月初我和乔艳坤老师说起我的想法,她立即回应,她也想办这样的学堂,她愿意和我一起去尝试。我和乔老师认识有十五年了,我对她十分的敬佩。《下乡育儿》这本书里提到的乔老师就是她。
       我们一起去寻找合适的场地,几经斟酌,一致认为安徽泾县黄田村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日本自然农法的创始人福冈正信认为由人的欲望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所谓的现代化“说到底,它们也是毫无价值的。我确信,真正的真、善、美、快乐只有在自然中才会被发现。”黄田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周围群山环抱,溪水长流,处处是美景。
        被体制“淘汰”的孩子,不符合老师要求、家长期待的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黄田小院。也许一周,也许一月,也许一年,我们愿意成为你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同伴,愿意牵着你们的小手一起迎接日出、目送夕阳。
        最近读到罗大伦老师的文章《让孩子在山野间长大》,他的写道:“觉得孩子脾气暴躁,还爱生病?带他去田野玩耍吧!”有的家长问如果孩子一个人去乡下,没有家长陪同,能行吗?罗老师回答:“其实,有些家庭环境,孩子离开,对他来说,很有可能是幸福的事情呢。”原来我是坚决反对孩子寄宿,可是目睹现今孩子的遭遇,我开始认同罗老师的意见。我们也会有条件地接受需要寄宿的孩子。
       我的梦想是银色的,像月亮的银色——温和、柔情、清雅、凉爽。我的梦想不是金色的,像太阳的金色——灿烂、激情、耀眼、灼热。这个世界需要阳光的热烈,也需要月光的静谧。需要金光闪烁,也需要银辉郎朗。我们有了太多的成功,高科技、高铁、高速——整个世界奔跑得越来越快,我们的身体跟上了快速的节奏,我们的灵魂在哪里?好几次,我乘坐高铁去了另一个城市,身体到达了,好像魂还在半路上,跑不了那么快。
        需要有一个地方来安放我们的灵魂,她不需要喧闹的城市,不需要四处奔波,不需要嘈杂的信息,她只想静静地安住在土地上,安住在花草树木之间,安住在蔚蓝的天空下。
        这样一个地方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以及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乔艳坤老师认为,人活在世上要有信仰,信仰不是宗教,一个人可以不信任何宗教,但要有信仰。信仰存在着“天地之道”。她告诉我:“心中有信仰,身上有力量。”
       我有一个银色的梦想,为这世上减少一个精神病人、一个自杀者、一个罪犯而奉献。让我们不要停留在嘴上,而是行动起来。去服务,而不是去统治,去帮助而不是强制,去爱而不是伤害。


你告诉我云朵,我在饭碗里找见云朵。
你告诉我神的光晕,我在孩子的面颊上找到光晕。
我来世上,和真实的物质发生关系。
 
我的每寸肌肤都浸泡在生活里。
 
你告诉我神的故事、大师的故事、遥远奇异的故事、艺术的故事,
可我要照顾果园、伺候土地、捡拾麦穗。
 
我的全部心思都浸泡在生活里。
 
你告诉我祖国的故事,成功与荣耀的故事、隐士的故事、智者的故事,
可我要拖地,要和孩子赛跑,要把一锅粥煮得香甜。
 
我的全部体力浸泡在生活里。
 
你告诉我仇恨,不幸与恩怨的故事、得失与恐惧,
但我要去抚摸木头、去爱,去疼惜小动物,这都需要全心全意。
 
我的时光全部浸泡在生活里。
 
                                   (选自安贫诗歌)

                                                                                               

原创说明:本文由青檀学堂创始人吴蓓老师写于2017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