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此沧浪亭与彼沧浪亭

甘泉 空崆建筑事务所 2022-11-20

正月十七,九九,明日惊蛰,桃始华,居待月

遊园记四


以前在马当路太仓路上班的时候,中午时常会和同事去吃“沧浪亭”,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别的硬菜都吃不下,一碗冷面倒是可以吃吃。天实在是热得人不想多走的时候,就穿过南北高架下的天桥去淮海路上那家吃,店小人多要排队,赶紧吃完走人;要是天气好的时候,沿着马当路一路往南走,过了合肥路,那里还有一家面积更大的店,可以坐下来笃笃悠悠的吃。


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觉得这“沧浪亭”挺牛的。


而苏州还有一个更牛的沧浪亭,它在的那条街,都叫沧浪亭街。


从沧浪亭街西往东走所看到沧浪亭。


从沧浪亭街东往西走所看到沧浪亭。


街边这个季节有很多买卖兰花的大爷(前景是两盆文竹,右边虚掉的是兰花叶子,后面虚掉的是卖花的大爷)原来里面正在进行兰花展,“据说”从60年代这里就是江南三大著名兰圃,园林内植物虽然众多,然而以秀竹和幽兰闻名。


门口的老树树根遒劲。


大门,毕竟是四大名园中最古老的一个,虽然几经兴衰,但这门比起之前几个小园子还是气派很多,let‘s go!


遊园路径图  ©空崆建筑


一进门,便是假山,


假山中的石径曲折,深远不尽,妙。小径铺石头的用心程度在现存的园林铺地中应该可以排上前三,据说日本造园家铺这样的石头地面,一天只能铺一米。


假山上的爬藤植物,让山石“野”起来(一直想知道这两种植物叫什么名,比一般的爬山虎看起来有野趣的多)。


山洞中,洞顶是沿用计成提倡的条石压顶做法,而在顶上还开一小孔,天光洒落,可以看见洞中的老井,据说以前可以从上面将水桶吊下来,直接在山上打水喝。


两个山洞,一高一矮,两条石径,都是上山路。


假山不高,在山顶上可以看到园子内最大的一个建筑“明道堂”。


再往前,就是“沧浪亭”了,四个阿姨起的早,点心、早茶、香、故事,都已经备好了,气场已经建立,亭子,就只能远观了。


虽然在雾气和晨光的烘托下,被林木环绕的沧浪亭和明道堂有一些山野意境,但是可能由于现在还是早春,树木还没有长盛,体量和位置都比较显眼的两个建筑出现的有点太过直白了。


从一条小径下山,便是双面廊,这是条不一般的廊,中间连续的粉墙,上面漏窗一个接一个,墙的一边廊,面向假山,另外一边廊,面向水面,所以这是一条山水双面廊,也叫复廊,在苏州园林中这样的廊并不多见。


可惜面向水面的一边廊被锁住了,只能透过漏窗看看外面的水面,还有水边的观鱼亭。


回头又见山上的亭,绿色的箬竹被风吹动,倒真有点沧浪(深绿色的水浪)的意思。


山下,闻妙香室前,应季的梅花开得正好,红色,白色,粉色的,很美。

在这里第一个有趣的地方出现了,注意梅花背后的建筑墙面,左边暗(是大面积木门窗)右边亮(是大白墙+小洞窗),这种非常明确的对比创造,给拍摄(对古人来讲是观赏作画)提供了非常好的景深背景。


以亮部为背景拍摄的红梅

以暗部为背景拍摄的白梅

以亮部为背景拍摄的粉梅


穿过梅林就是闻妙香室,梅林在北,香室在南,刚好有北风起,室内果然飘香。


从闻妙香室绕到明道堂,可以看到建筑之间的通道与沧浪亭的对景关系。



东面的院子有简易的大棚,好像就是养殖兰花的地方,现在不对外开放。原来的兰花本是杂生于假山乱石间,现在被统一大棚种植了,唉。


明道堂里正在陈列兰花展的获奖兰花,一堆长枪短炮聚光灯对着花儿们猛拍,倒是明道堂南面的瑶华境界房间里只摆了三盆普通品种的兰花,没有什么人关注,南面的漏窗里透进一点点光线来,散射在刚开的花上。


从瑶华境界出来有一小门,穿过小门拾级而上便到了看山楼。。。在以前,应该是可以看得到山的,从这个角度,我估计看到的应该是太湖上的东山。


没看到山,不免有些失望,没料到,从看山楼上下来,遊园却变得意思

戏剧需要冲突,美丑需要对比,功夫讲究虚实,接下来的一段遊园里,这些都有了。


本园最佳——翠玲珑

为了更清楚的解释,先交代一下,翠玲珑是在沧浪亭中西南角的一段由三个房间组成的┏┛型建筑,所以我们先把它分成三段来看。

从看山楼上下来,长满青苔的泡桐树背后,就是三分之一的翠玲珑的四分之一的窗(有点绕,简单说就是翠玲珑这组建筑中12面窗墙中的一面)。


稍微拉远一点看看,可以看到右边的部分,是三分之一的翠玲珑的二分一的窗,窗与墙的对比,黑(红黑)与白,虚与实,这是从外看的表象,这样的立面设计对比会带来怎样的空间感受,我们后面再看。


另外三分之一的翠玲珑的虚窗与实墙对比。


最后三分之一的翠玲珑的虚窗与实墙对比。


最后三分之一翠玲珑面对南面竹林的开门和开窗。


北面的竹林和走廊灰空间。


┛型空间包裹着的竹林,以及竹林倒影在窗玻璃上的反影。


如果只是从竹林外匆匆走过,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掩映在竹林背后的低矮的这个┏┛型建筑,但是如果从正确的途径穿过这个建筑,从内往外看,将会看到的是如下的风景:

前三分之一段,从东面遊廊门进入,东面是门和洞窗,看白墙;正对西面的一个小漏窗,框景为竹;北面窗外看芭蕉;南面窗外看泡桐与望山楼——竹的元素在四面墙中出现了四分之一,还是最小的一扇窗(西面左侧可以看到远端的窗外绿竹,是中三分之一段的暗示),翠意略显。


中三分之一段,北面是竹林了,但是只开两个六边形洞窗可以稍微看到,东面仍然看泡桐和看山楼,南面远端也是竹林了,也只开两个六边形洞窗稍微看到,西面为全景栅格窗,竹林绿意渐浓——竹的元素在四面墙中加起来出现了二分之一,翠意渐浓。


后三分之一段,北面全景栅格窗看竹林,南面也是全景栅格窗+门看竹林和入竹林,东西各两个方形花窗(尺寸比之前的六边型窗都更大),窗外为假山+竹与白墙+竹——竹的元素在四面墙中加起来出现了四分之三,翠意更盛。


不止是窗墙的变化,┏┛型的平面布置带来的遊线变化和节奏控制,暗示与明示,都让这一翠意体验变得更为独特。


翠玲珑的最后三分之一段房间里看到了简介,这里原来是当年宾主最爱的雅遊、静观、觞咏、作画之地。确实,比起在假山顶上沧浪亭里成为周遭的视觉焦点,一般的文人骚客还是会更喜欢翠玲珑的自在惬意吧(相机照不出光影的微妙,务必到现场一遊,想了解平面的可以看后面的平面图标注)。


从翠玲珑出来,整个人都玲珑了,连进了对面正襟危坐的五百群贤堂,我们也只顾着看玻璃反光中的翠竹影子。


群贤堂门口南面正对竹林和翠玲珑,两位师兄在站桩,真会挑地方。


来个正面


绕过明贤堂和清香馆(清香馆里的桂树还不是季节,也就没有清香了),回到假山边,池水倒映着池边的遊廊,还有遊廊上的花窗,鲤鱼游过,犹如奔月,遊园圆满结束。

锦鲤奔月


格局拆解之理水、山石、路径、覆土、花木、建筑 ©空崆建筑


一圈园子遊下来,拍了不少“体验型”的照片却没有拍到“构图美如山水画”的照片,于是就不做那张“遊园场景图”了,这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当时造园家在造这个园子的时候把遊历体验放在了更看重的位置,而不仅仅是将其布置为如山水画般的布景。


作为苏州四大名园中历史最悠久的沧浪亭,从北宋苏舜钦开始经营,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并邀欧阳修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买园造园之事。也许这个名字也就注定了它一千余年来的历经劫难,数度兴衰。


还有一种可能,据传在苏舜钦死后,园子数度更换主人,后为章惇、龚明之各得南北一半,现存的沧浪亭即是南一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处于水南面的位置,与传统的好风水格局相左,所以历经坎坷。不过话又说回来,好歹这南一半历经兴衰仍存,且精彩之处仍有一二,也是不易了。河对面新近修复开放的另一半,最精彩的地方从门口看一眼,就看完了。。。



平面渲染图 ©空崆建筑


沧浪亭坐标:苏州市沧浪亭街3号,现存约1.08公顷


回到开头,上海的沧浪亭还真跟苏州这个沧浪亭有关系——“上海沧浪亭开业于1950年的5月,店主王寿平,苏州人,他原想把店名取名为“厅”“馆”“轩”“堂”等,但都觉得不合适,最后想起自己家乡驰名中外的名园“沧浪亭”,逐取店名为“沧浪亭”。沧浪亭曾经获得中商部的“金鼎奖”,2001年被命名为中华餐饮名店,2004年被命名为上海餐饮业著名传统品牌企业,2006年商务部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沧浪亭被第一批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09年起,“沧浪亭”商标连续被上海市工商局命名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这真的不是一个广告



点这里

戒幢律寺

半園

雪日遊环秀山庄

锡兰第一奇男子的一天之咸河庄园   Bawa in Lunugang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