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居于全国交通网四极交汇点的武汉,站在了关乎国家全局的中心位置上!

荆楚连线 荆楚连线 2021-05-03

区域间的导通与互动,无论是货物还是人员及与之相随的信息和资金都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幅员辽阔且资源与市场并不完全重合的国家,更是需要依托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区域融合。可见,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每次国家综合交通规划的出炉,都引发广泛关注。毕竟,全国综合交通规划及与之对应的交通空间布局与资源投入,往往意味着交通枢纽城市与交通中心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时是十分直接和显著的。

 

所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至2035》(以下简称《纲要》)在2月24日经新华社发布后,便引发广泛的关注。这份规划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本世界中叶的《纲要》,对全国交通网络进行了怎样的安排?武汉在这份规划中,究竟居于什么样的位置?

 

四极背后的国家视角

《纲要》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意见与目标等相关各类安排;因篇幅等原因,在此不具体展开,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这里要关注的,是《纲要》中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立体交通网络中主骨架的具体构成情况。

 

《纲要》中提出,要根据国土空间分布及相关状况,按照极、组群、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其中,相当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主动脉的交通主轴共有6条,分别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连通。

 

正因为交通主轴,旨在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4个区域的互联互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成为本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4个极,构成幅射周边区域的主要依托所在。

 

梳理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成的正好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集中区,而北上广和成渝正好处在上述区域各个方向的外围。从地图上看,四极之外扩散的区域要不是东南亚等海外区域,要不则是与云贵藏相连的东南亚及西北的广阔区域。

东南亚等海外区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信息与资源及经济交流的主要目标区域,而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外的商贸往来十分密切,特别是拥有悠久跨国商务历史积累的上海与广州更是如此。因此,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极,是十分自然和必要的。

 

在内陆区域,成渝位居西南片区的内部且是经济实力最具优势的城市;北京是毗邻东北和西北的中心城市;两者对带动所在及相邻区域发展,应对相关区域可能的国防安全动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极同样很有必要。

 

因此,本次《纲要》中确定的各极其实是基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的特殊考虑,是经济与国防安全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上广和成渝之外的区域本次确实没有可能,成为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极”的所在。

 

元天位置的独特地位

地图显示,武汉正好在上述4极连接成片的交汇点上,居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位置。《纲要》中显示,6条主轴有2条主轴3条线路通过武汉,与上述4极所在区域连接。在数量上,通过武汉的主轴线路数与经停成都和重庆的相同,高于太原合肥郑州长沙等周边城市。

 

在主轴之外的8条主通道中,从福州出发的福银线同样经过武汉。并且,正在规划建设的西武铁路虽然不属于《纲要》中的通道所在,但同样是贯通鄂西与陕南并连接武汉与西安这两个中心城市的交通要道。

 

同时,国铁集团与长江沿岸6省市联合发起成立的,注册资本高达1346亿元的长江沿岸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12月20日在武汉揭牌成立并运营。当时,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与铁总集团董事长陆东福,亲自出席公司的揭牌仪式。

陆东福和应勇,为长江铁路公司揭牌,图片源于湖北日报,特致谢


据了解,长江铁路公司主要负责统筹沿江高铁和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产经营管理、投融资改革等工作。目前,长江沿岸铁路已启动沿江高铁汉宜段和西十高铁湖北段建设的工作,并正在规划筹备相关线路的建设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中“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部分的内容,明确提出要“建设东西畅通、南北辐射、有效覆盖、立体互联的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更好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功能”。

 

但在中国经济“主产区”范围内,武汉是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区域重叠区域中仅有的中心城市,是当之无愧的主引擎。况且,武汉应该全国范围内都少有和中部区域仅有的,拥有基于铁路主轴和航空“客货”双枢纽及丰富的优质深水港,实施多式联运的城市。

 

因此,基于长江铁路公司落户武汉的安排与《纲要》中区域交通运输协调的内容及自身独特的交通禀赋优势看,武汉其实是全国综合性交通网络中事实上的“极”。某种程度上,武汉交通网络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自身,更与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结果直接相关。

 

新格局中的全新优势

事实上,武汉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天元”之位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交通运输上,而是与以流通为基础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息息相关,与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区域协同战略的推进状况紧密相连。毕竟,无论是交通布局还是其它事宜,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国家发展与安全。

 

得益于两江环绕连接南北的先天优势,武汉数百年前便是通衢九省的繁盛要冲所在,更是位于长江经济带“龙腰”位置的城市。从明末始武汉(汉口)便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埠,并陆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区域所在,在商贸物流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与强大的实力。

 

“双循环”启动后,武汉承东启西和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及长期形成的产业积累与经济基础,在区域协同与融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业转移与市场融合的角度,武汉是“双循环”格局中东南市场与产业和西北资源及劳动力,相互接力导通与融合的最佳桥梁和支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武汉的作用与价值不是任何同类城市可以轻易替代的,更不是“极”不“极”可以简单决定的。无论是从综合性交通网络建设方面,还是从全国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武汉都是国内最具综合优势的城市,是国内全域发展中独特存在的“极”。

 

况且,基于在流通领域独特的产业底蕴(色),依托相关企业及企业家的长期积累与前瞻性布局,武汉拥有汉口北批发市场等线下商贸平台和卓尔智联等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具备基于终端需求高效调配并精准重构生产端(需求端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融合)的能力。

 

而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及省委全会的决策部署,武汉市委市政府正充分依托产业基础扎实及科教资源丰富与商贸物流优势显著的特点,正以干部队伍建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及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以“五个中心”为基础的改革攻坚与城市再造。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五个中心”打造的深入,武汉的总体城市能级势必将快速壮大与提升,对湖北全域的引领作用势必增强并将有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持续融合。届时,站在关乎国家全局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心位置的武汉,将有能力发挥更显著更关键的作用!

 

关联阅读:

从城市至农村,湖北在推进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究竟如何突破?

武汉市原市长吴官正等:“两通起飞“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及取得的成果与意义!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武汉如何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

欢迎转发、点赞及点在看,入群及合作请按提示操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