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五个中心”,勇当全省与中部崛起的排头兵,武汉最需要突破的是什么?

荆楚连线 荆楚连线 2021-05-03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武汉,正以“五个中心”建设为主要抓手,勇当全省与中部崛起的排头兵。继2月18日,武汉市在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隆重召开“五个中心”建设动员会之后,相关官媒通过连续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论证“五个中心”的举动,营造相关的声势。

 

虽然相关专家的发言基本上是场面话,但上述的动态或表明“五个中心”建设已成为,武汉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目标任务。某种程度上,武汉打造“五个中心”的成效将直接关乎中央关于武汉指示精神与省委关于武汉决策部署的最终结果,并与国家区域协同战略息息相关。
因此,如何抓住武汉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找准备关键方向与突破点,在可见的时期(3年)内快速推动“五个中心”的建设取得突破乃至决定性成果,无疑是武汉需要重点谋划并交出满意成绩的答卷。可以说,找准最需要突破的领域是“五个中心”打造的基础,事关全局。
 
准确把握内涵
其实,“五个中心”的目标任务并不新奇,更非完全始于今日。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市曾在2019年9月下旬提出过包括“经济中心”在内的“四个中心”,与2020年12月18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五个中心”的提法,从相同的部分在名字上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

 

但与之前“四个中心”不同的是,市委十次全会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区域金融中心”这个目标任务。应该说,新增的这个目标任务是与武汉发展所需的元素息息相关,更是与荆楚连线(ID:jclx831)2019年9月25日文章中,对当时“四个中心”中“经济中心”的分析不谋而合。


但从目标导向看,当时“四个中心”提出背后的指导思想,其实是存在偏差。荆楚连线同样在2019年9月25日的文章中,明确指出当时“四个中心”打造指向的“新一线城市”建设目标是“实力不够概念来凑”,并数次提出希望武汉勇担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对话框输入“长江新区”,可查阅相关已删内容)着眼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中央赋予武汉“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省委做出以武汉城市圈为抓手推动全省发展的决策部署的背景中,正确且准确地把握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中心”目标任务的内涵便十分重要。
 
但从现有情况看,受历史操作积累形成的惯性思维与认知等原因影响,正确且准确地把握“五个中心”目标任务的内涵并非易事,特别是对具体职能部门而言。至少,从官媒报道相关部门响应“五个中心”的情况看,相关举措的针对性并不强。

 

如不能科学准确把握,“五个中心”的内涵并精准施策与强力推动,最终的实际落地成果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可以说,科学准确的把握相关内涵,是“五个中心”打造基础中的基础。当然,相关部门也有可能基于武汉及自身职能制定了精准的应对方案,但不方便公开而已。
 

正确的内外认知

从提出的背景看,“五个中心”打造最终效果要落脚于武汉对全省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驱动上,要在强上下功夫。对此,武汉市主要领导是有清晰认知的,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在2月18日的动员会上,便明确提出要谱写“市强民富”新篇章。
 
但因种种原因,特别是地区实力对比依然主要基于GDP进行判断的现状,普通人对经济上大与强的差别或胖与壮的出入并无本能体认。并且,大部分人并无不同类型区域与行业及企业的丰富经历,更无基于上述丰富经历的深度思考与系统总结能力,法对外部世界形成全面立体的认知。
 
同时,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综合性交通区位优势,与丰富科教资源积累及扎实的产业基础,导致的长期性(不差)稳健发展的态势与局面,最终令武汉各界充满“自信”。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武汉的上上下下对自我的认知,是十分乐观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自信的特质可鼓舞人的斗志并激励精神,营造出形势大好蒸蒸日上的氛围,同样具备生产力的效应。但自信的前提,理应是基于对自身和外界优缺点基础上的全面立体了解与把握,并能及时不断攻克自身不足。否则,极易成为“意淫”与“自嗨”,而不自知。
 
客观的说,武汉的基础在全国都是极具竞争力的整体实力更是中部无敌。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武汉全国前十序列中的优势与地位很难被撼动,区域中心地位在短期更是无法被外界动摇的,这是包括郑州和合肥及长沙在内的周边城市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从最新交通规划看,武汉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天元位置,是全国交通极核的交汇点


但武汉曾是与上海比肩的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城市,中部称王显然不足以体现武汉的基础与往昔荣光,不是武汉应该和甘于接受的结果更不符合国家的期待。并且,从周边城市的态势看,武汉中部王者地位其实并没有被广泛接受而且,从更广阔的范围与更具体的领域看,武汉或许早已不复昔日的荣光了。
 
如果愿意谦虚些,从产业链培育和打造的角度,让武汉向佛山和东莞学习或许不是羞辱;从营商环境改善的角度看,让武汉向南通或嘉兴等中小城市学习或许同样不算玩笑;武汉的现状,在包邮区与广深范围内有深入体认的人,应该是可以相对容易感知的。

 

正因如此,应勇同志履新湖北后便能在短期内精准的把握湖北特别是武汉的情况,做出武汉“大而不强”的科学判断并发出了“干工作不能图好看和热闹,要用实干和实效取信于民”的告诫。这背后,其实依托的是应勇同志在浙沪等先进地区长期实践形成的,取法上得乎上的积累。
应该说,应勇担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这1年,特别是从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后的迹象看,湖北的变化是看得见的。从武汉的情况看,相关媒体从2020年8月左右已开始慢慢摒弃原有“浮夸”的文风,风格的转换还是十分明显。
 
但上述的变化,依然停留在领导“要我变”的层面,而非真正认识到不足然后“我要变”的层面。典型的例证便是,相关部门在2020年推进了半年营商环境改善后便觉得武汉已成全国的标杆与示范城市,而没有形成从“成绩”中找不足的本能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
 
精准推进改造
其实,在荆楚连线(ID:jclx831)团队看来武汉“五个中心”的打造,是要基于顶层设计与底层改造相结合的系统施治,而关键其实依托于以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公务员群体。目前,随着“五个中心”方略的提出及动员大会的召开,相关的顶层设计方案与思路相信已基本确定。
 
但顶层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是需要依托于相应的底层环境的,否则好经难免“念歪”。正如,再好的跑车在泥巴路上,不见得跑得过拖拉机。因此,武汉“五个中心”的有效打造与落地要基于,包括内涵把握和正确内外认知等意识环节校正基础上的深入推进。

 

但底层改造是长期的,更需要通过关键与具体事项才能有效着力,而“五个中心”的打造却是等不起更是慢不得的重大决策,必须要以“1年见成效,2年结硕果,3年获突破”的节奏与力度推进。否则,武汉或将辜负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信赖,继续错失在全国发展中的大好机遇。
 
所幸的是,市委市政府对此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开始加大相关工作力度。据报道,王忠林在2月18日的动员会上提出,要对形式主义和官僚的行为严肃问责追责,要对实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大力表彰,并号召全体市民参与至“五个中心”的建设中来。

毫无疑问,荆楚连线的本文与系列文章是响应省委决策部署和落实王忠林号召,推动“五个中心”有效落地的具体体现。后续,如何更有效调动包括荆楚连线(ID:jclx831)在内的智识群体,基于“五个中心”中的相关具体环节不断贡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容,无疑是相关方面需要解决的。
 
同时,希望相关方面秉承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民间人士通过更多途径提供更有力的监督,对公务员群体的日常行为实施有效约束与激励,通过对区域底层生态的改造确保“五个中心”的建设实现预期目标。
注:文内应书记照源于“湖北日报”,动员会的照源于“长江日报”,特致谢!

关联阅读:

湖北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大会,透露了全省的重点方向与后续走势!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对湖北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引领,武汉何以为之?

如何更好地做大做强武汉?荆楚连线长期倡导的主张,应勇书记最新讲话中也提啦!

欢迎转发、点赞及点在看,入群及合作请按提示操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