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于“小米汽车”及其相关的布局,我们可以期待但真别太“激动”!

遗落钱塘客 荆楚连线 2023-12-21

广受关注的小米“造车”事宜,随着雷军9月1日通过个人公众号发布的“小米汽车”成立的相关内容,而再度引发广泛关注与沸腾。


与之前外界的期待不同,“小米汽车”并没有落户于大众热议的武汉和合肥等城市,而是注册于集团的大本营北京。

 

对此,依然有相关的内容运作者基于雷军的籍贯和青年时代的经历,不乏自作多情的认为特定城市后续将在“小米造车”中分杯羹,借之来安慰自己的看走眼并挑逗用户的神经。


但在荆楚连线(ID:jclx831)看来,对“小米汽车”的相关动态有关注和期待可以理解,但真不宜太“激动”!

 

落户北京有必然性

其实,对于“小米汽车”具体的落户城市,荆楚连线团队基于长期的关注在雷军公告之前,已对大众热议的城市做出否定判断。


无它,在小米造车没有任何产品层面的实质性进展时,小米把公司或相关职能板块放在内地的理由在哪?


根据小米的历史风格,“小米汽车”在启动后销量没有上来前,是不(可能)会考虑包括工厂建设在内的任何重资产投资事宜。


事实上,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在“小米汽车”销量没有上来前,确实不宜进行任何重资产类的投资。


毕竟,汽车工厂的建设是要经历包括选址和基建设备投入及人员招育等环节,不是短期更不是几千万元的投资可以解决的。


况且,当前全世界传统汽车的产能总体处于过剩状态,如果“小米汽车”的销量真的上来了,随便找家汽车制造厂代工相信不是难事!


在不建工厂的境况中,单纯从电动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角度看,“小米汽车”放在北上广深可能更有合理性。


因为,无论是电控还是自动驾驭方面需要的成熟软硬件人才,北上广深等的供应量与丰富度肯定是远远高于内地。

 

在当前,小米汽车本身已不具备时机优势且行业优质人才供应紧张之际,自称将在造车上投入上百个“小目标”的小米,相信不会基于人工成本等优势而舍北上广深而选择内地。


综上可见,“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确实是意料之中的选择,并不应奇怪。

 
小米造车看着美好

当前,汽车行业之外的力量造车已成显学,特别是在特斯拉成功引领在前及蔚来等造车新势力“闻达”于后的示范中,国人对新兴造车势力充满期待可以理解。


但在我们看,造车真不是谁想玩就可以玩得转,更不是号称投入若干个“小目标”便可以解决的。

 

从产业的角度看,造车是个非常考验制造能力与资金量的领域,能具备上述能力的国家也并不是太多。


从当前迹象看,电动车相对传统汽车对制造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同样对车企的产品定义与整合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依然具有极高的专业门槛。

 

“小米”虽因硬件产出需要对制造有所涉及,但直至上市前雷军都不认可公司的制造业属性,反是极力宣传小米是家互联网公司。


不过,从小米成立之初便极力宣扬自身的“黑科技”属性,而启动芯片自研时同样曾豪情万丈,但可惜“澎湃”最终没有随机起舞。

 

在汽车面前,智能手机的难度好比历尽世事的老人与婴儿的关系,不是简单点“小目标”就可以解决的。


而且,“小米”在智能机时代长期信奉的“屌丝”(包括雷军在内的小米高管都曾提,最近公开提及的是清河王校长)思维与品牌形象,对小米汽车的影响同样存在。

 

因为,作为具有快消品属性的手机,大众可以基于性价比而选择;

但作为耐用品且与生命直接相关的汽车,用户会基于性价比而选择吗?;

我想无论如何忠诚的“粉丝”,怕是都不会更不敢花数万或十万元,因为某个人便轻易尝鲜。


如果小米直接选择,与传统大厂合作定购电动车贴自己的牌或与之进行联合开发(以战养战)方式“造车”的话,

在特斯拉已实现引领、蔚来等已初成气候、传统车企竞相发力、域外巨头纷纷参战之际,没有“硬核”技术标签的小米如何杀出重围并熬至行业洗牌后呢?


从这个角度讲,当前进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并宣称“赶英越美”且无与全球顶尖“硬核”企业PK获胜经历的公司,大家看看就好但别激动。


如果真怕错失“珠玉”,武汉完全可待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洗牌时,对确有独特优势的车企持币“扫货”即可。

 

相关值得警惕的动向

当然,我们能理解广大民众特别是本地同胞,基于对所武汉在新能源汽车角逐前景中的考虑,极力希望引进更多新造车势力的期待,但大家确实不宜过于焦虑更不宜频繁留言政府部门以施加压力。


事实上,过于焦虑制造氛围并不利于武汉引进相关主体,反可能被人所乘。


从“小米造车”的历程看,项目启动之初便被各类媒体接力关注,而武汉和合肥等城市更被与之强行关联,可谓甚是热闹。


但不知怎的,我们在关注到上述状况时便怀疑有人操作,更不由自主地想到“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其实,无论是基于何种考虑,“小米汽车”最后的布局终归是个商业抉择,最终都将是服务并服从于相关主体的商业考量,而所谓的相关“渊源”充其量仅是被考虑的因素而已。

 

从小米武汉的情况看,落户东湖高新区至今的数年间,雷军相关的业务单元在光谷实现了长足发展,总规模达千余人。


但土地的定向招拍挂,还有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若干个“小目标”的出资,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总之,有感情是真的,但谈条件时也没见客气,而宣称的硬科技产业链引进与打造更是早无音讯!
 

所以,商务的最终还是回归商务好,可以尽全力对所有投资者表达诚意,但确实没必要强求乃至下“血本”。


荆楚连线(ID:jclx831)观察到,与各地奋力招商热潮相伴的,是有部分的企业在落地时各种万人总部吹上天,但相关订单获得后便无令人满意的后继。


最可恨的是,相关企业似乎从中摸索出了条“生财”之道,频繁的以落户相关主体名义借机获得当地巨额订单支持,

但最终结果常是订单进展快而对应落户主体建设进度慢,更无在当地持续深耕的真正想法与实际举动,还搞坏了当地正常的商业风气。


因此,对于“小米汽车”的布局,我们可关注更要积极接洽推动,更不要过于“激动”更不宜强求,回归商业原则看待即可。


同时,武汉上上下下最关键的还是要持续强力优化环境进而做实优势,主要通过“近者悦,远者来”的品牌美誉度吸引四海宾客,最终实现汇全球资源助城市腾飞!

关联阅读:
小米武汉总部:打造智能硬件产业链,或落户汤逊湖边,光谷参与120亿小米基金
路特斯全球总部在经开军山新城开工,武汉加速迈入世界高端新型汽车中心
武大博士的思考:优势显著的武汉,在新经济的大潮中如何才能超越杭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