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家训-引言
《孟子·离娄上》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家万户构成社会肌理,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
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四书之首《大学》八条目中对于治国和齐家的关系有做系统的论述。“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推而广之,一个人只有处理好家庭伦理关系,才能处理好工作事业关系;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才能管理好公司企业、治理好社会国家。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孩子则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中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告诫人们养育子女重在教养,父母的言传身教攸关孩子一生的幸福。明朝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写道:“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身为父母要用高尚的道义来教育孩子,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反之,父母之爱错位或教育不当,将导致子女无法立德成人,诚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一个家庭想要和美昌盛,必先严其家教、正其家风。良好的家教对于人才的成长和社会的教化至关重要。所谓“家教”,即家庭教育,是父母长辈对后代养而教之,通过言传身教达到垂范教化的目的。所谓“家风”,即家族门风,是家族门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风貌、生活作风和精神风范。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聚变的效应。家风强调的是代际传承,历经世代薪火相传相沿成习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家风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连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新的风向标。他指出: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在五千年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中,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名门望族。其中尤以齐鲁孔氏、姑苏范氏、湖湘曾氏、吴越钱氏四姓家族子孙贤孝,人才辈出,堪称传统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传承的典范。那么是什么力量维系着这些世家长发其祥呢?《管子·权修》论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苏轼在《三槐堂铭》中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由此衍生出的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亦告诉世人,家庭想要家道中兴,家族想要长盛不衰,靠的是优良家风的塑造和传承,所谓“德昭前贤,泽被后世”。
在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创建树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即为“家规”;在言传身教齐家过程中,沉淀结晶出的格言良训和训诫教条,即为“家训”。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则,家训则体现了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家训是家教实践和家风塑造的具体化落实,是先祖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代赓续的精神源泉。姑苏范氏家族,自北宋名臣范仲淹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就是最好的例证。范仲淹治家甚严,亲定《六十一字族规》和《义庄规矩》,并且专门撰写了《诫诸子书》等家训,教导儿孙后代做人要正心修身、行善积德,教导族人要和睦共处、守望相助。范氏家训中的百字铭、训子弟语、诫诸子书、六十一字家规等,无不处处传达着“处事莫如为善,传家唯有读书”的激扬文正家风。这些齐家格言良训,历经千年依然泛耀着文明之星光,今天的我们稽首拜读依然可以从中汲取不少关于修身齐家的人文养分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