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熔萃冷凝——刘建华的材料实践



展览:联合构筑

展期:2020年6月6日-8月16日

艺术家:陈天灼、丁乙、冯梦波、刘建华、刘韡、李可政、施勇、王功新、徐震®、颜磊、杨振中、杨君、原弓、周啸虎

策展人:杜曦云

地址: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工业园区观枫街1号)

指导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 展览补充阅读请见: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新展|“联合构筑”(Co-constructing)

14位中国观念大咖在金鸡湖畔,联合构筑了一场当代艺术

骰子一掷——周啸虎谈《迷走花园》

隐现的显现·自我的归宿——李可政创作谈

“完美”语法中的“缺陷”——施勇的切入点



时间:2020年6月5日


杜 曦 云 观念在当代艺术中非常重要,你的作品非常重视材质本身的直观魅力,观念反而内敛…… 


碑 STELE

2018

玻璃、碳纤维  Glass, Carbon Fiber

 

图片展览场景:

“物镜”,2018, 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中国

Mirror Effect, 2018, Shanghai Museum of Glass, Shanghai, China



刘 建 华 我觉得要从发展的线索来看艺术家观念、语言的形成。观念很重要,特别在当代艺术中,观念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艺术家对社会、文化、艺术的基本价值判断和明确的个人态度。 我自己2004年从昆明到了上海,反差特别大,参与过很多上海艺术家的展览,也经常在一起讨论。那个时段,整个人感觉像掉进混凝土搅拌机里,每天不由自主的随着这个推力在做很多事。在那样一个特别重要的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时代,作为艺术家生活在上海,能够体验到整个时代的脉搏跳动,我觉得很难得。这时我创造了很多和社会现实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会让人感受到和时代的关系。 


碑 STELE

2018

玻璃、碳纤维  Glass, Carbon Fiber

 

图片展览场景:

“物镜”,2018, 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中国

Mirror Effect, 2018, Shanghai Museum of Glass, Shanghai, China



社会不断的发展,有很多作品可能和时代有紧密的关系,包括和多媒体、新兴科技等新形态贴的比较紧密。这是对时代的一种反应,非常重要,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唯一的。艺术家有时会根据自身的积累、方向,去形成非常明确的个人语言、风格,形成个人在艺术中很明确的一种态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这些,到了2008年,我开始摸索:需要什么方式来让自己作品形成当代艺术中的个人语言系统?“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是从西方来的,但在了解、消化的过程中,最终我们要面对自身的逻辑、语言,形成有别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方向。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和选择肯定不一样,它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文化系统、社会困扰等很多东西有关联,这是艺术家必须要表达的。 2008年时,来自对社会的思考后的反应,我提出过“无意义,无内容”的概念,来进行自己作品的梳理和创作。2008年前,我可能更关注社会现实;之后可能更多是用自己熟悉的材料,去寻找到我思考后希望能界定的空间系统,去呈现自己的作品。这时,可能需要用自己熟悉的材料来介入,所以我有些作品直观的呈现材质本身。但这样的方式并非消解观念,而是观念植入作品的内在核心价值中。 


黑色形体 Black Body

2018

玻璃、水泥 Glass and cement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杜 曦 云 你近年来的作品,越来越需要人静下心缓慢细腻的感受。在这个信息越来越过剩的速读时代,你这种反其道而行,有心理压力吗? 刘 建 华 我这些年一直强调作品和社会现实保持距离,有距离时人可能会对一些问题有更明确、清晰的判断。在对艺术语言的把握方面,可能也知道自己的方向感。正因为当下是个速读时代,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别于当下社会现实的直观感受,进入到设定的空间中去。在这个空间中,观者可能会产生另外的奇妙感受和思考,有别于他平时熟悉的社会系统。


纪念碑 Monumenti

2018

装置、行为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图片展览场景:

“纪念碑”,2018, 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那不勒斯,意大利

Monumenti, 2018, Fondazione Made in Cloister, Naples, Italy



杜 曦 云 你越来越多的用陶瓷为材料,转化常见之物的材质,并从视觉方面强调它的“易碎”感,其中的意味很微妙很丰富。这和你谈的“我们要面对自身的逻辑、语言”有关吗?





纪念碑 Monumenti

2018

装置、行为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图片展览场景:

“纪念碑”,2018, 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那不勒斯,意大利

Monumenti, 2018, Fondazione Made in Cloister, Naples, Italy



刘 建 华 雕塑专业出身,我一直对空间、场域、作品间的关系感受比较强烈,也一直希望建立一种自身的语言。选择陶瓷这个材料,和我自幼在景德镇的工作经历有关。我大概14岁就到陶瓷工厂去学习,陶瓷这个材料伴随着我的成长。 


纪念碑 Monumenti

2018

装置、行为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图片展览场景:

“纪念碑”,2018, 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那不勒斯,意大利

Monumenti, 2018, Fondazione Made in Cloister, Naples, Italy



杜 曦 云 你也曾广泛接触各种材料,也做过很多材料的实验。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为什么陶瓷始终在你的作品中出现?

 

容器 Container 

2008-2018

瓷 Porcelain

可变尺寸 Variable dimensions

 


刘 建 华 主要原因是,1990年代时我的想法和陶瓷材料的呈现比较贴近。此外,当时的当代艺术界对陶瓷没有太多的认知,依然把它放在工艺美术的范畴里去看,用这个材料的艺术家也不太多。那时我就特别想用这个材料进入到当代艺术的实践中。当然,其它材料也在用,是交叉的状态。这些交叉点很有意思。 



骨头 Bone

2008-2009

瓷 Porcelain

12×182×10cm



随着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我超越了以前在工厂工作时对陶瓷的认知和判断。它虽然是个传统材料,但它的可能性又特别多……我也特别想利用这些可能性,因为它们和我的创作线索是有关系的。你也提到它的一个特性:表面坚硬但易碎。

 

绳子 Rope

2012-2015

瓷 Porcelain

192×14×3.5cm

 


千禧年后,我开始把陶瓷的这个特性带入到我的作品中去实验。2008年以后,我的观念产生了一些变化,会用陶瓷模拟一些和现实有关联的形态。 


线条 Lines

瓷Porcelain

可变尺寸Variable dimensions

2015-2019 

  

图片的展览场景:

“1342ºC——刘建华作品”,2019年,OCAT深圳馆,中国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2019, OCAT Shenzhen, Shenzhen, China



杜 曦 云 这种模拟和以往镜像式再现的现实主义理念有何不同? 刘 建 华 中国的古人会在对自然界的观照中寻找他个人的感受和认知,然后把它转换成美学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深化到比较高的境界。这既然一种方法,也和中国的传统哲学、艺术、宗教(尤其是禅宗)有强烈的关联。 


线条 Lines

瓷Porcelain

可变尺寸Variable dimensions

2015-2019 

  

图片的展览场景:

“1342ºC——刘建华作品”,2019年,OCAT深圳馆,中国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2019, OCAT Shenzhen, Shenzhen, China



杜 曦 云 你的这种追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会自然形成差异吗? 刘 建 华 “中国人”并不是一个标签,并不是去创造一个讨别人喜欢的、简单的符号化的标志。而是通过自身的文化积累和深化,达到新的认知。 


线条 Lines

瓷Porcelain

可变尺寸Variable dimensions

2015-2019 

  

图片的展览场景:

“1342ºC——刘建华作品”,2019年,OCAT深圳馆,中国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2019, OCAT Shenzhen, Shenzhen, China



要建立自身的逻辑和语言,这需要积累,也需要通过很多方式去验证。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很强烈的表达,但内在的强烈表达并不是视觉上天翻地覆的样式,那样过于简单。中国人在力量呈现方面有不同的表达,有些在视觉方面很强烈,但也有些是很微妙、很含蓄的。你在看一个作品时,它不是简单、直白的,你不一定能立刻明确它的方向,但你也很难去否定。它可能始终在你面前晃来晃去,在你脑中想来想去,让你去感受和思考它背后的逻辑和线索……这是它的一种魅力。 杜 曦 云 今天的中国艺术家,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中展开工作,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语言吗? 刘 建 华 每个艺术家走的路可能都不一样,应该要把自身比较有锐度的、比较能产生敏感性的东西呈现出来,并产生非常明确的、独特的、个人的形式和语言。但又必须在文化史、艺术史里去看他的价值,否则,他的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 


颜色 Color

瓷Porcelain

可变尺寸Variable dimensions

2016-2019 

  

图片的展览场景:

“1342ºC——刘建华作品”,2019年,OCAT深圳馆,中国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2019, OCAT Shenzhen, Shenzhen, China



当下,一切都发展的太快,影响到大家的判断。人们已习惯于不断的否定,但这时可能要寻找到平衡点,让你在这样的疾速变化中,能让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沉淀下来,然后进行梳理、积累和表达。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单一性的材料中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这是我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由于我这些年的积累,和对陶瓷这种材料的特殊性的把握,我想去进行新的实践,产生新的可能。 


颜色 Color

瓷Porcelain

可变尺寸Variable dimensions

2016-2019 

  

图片的展览场景:

“1342ºC——刘建华作品”,2019年,OCAT深圳馆,中国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2019, OCAT Shenzhen, Shenzhen, China



杜 曦 云 你的作品中依然显露着明显的手工感,为何不利用越来越便捷的高科技手段呢? 刘 建 华 我用陶瓷这个非常传统的材料,比较强调手工感,而不是高科技。因为我觉得陶瓷很重要的特性就在于手工感,应该把这种离我们原来越远的手工感带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去产生新的可能性,而不是让它消失掉。 


颜色 Color

瓷Porcelain

可变尺寸Variable dimensions

2016-2019 

  

图片的展览场景:

“1342ºC——刘建华作品”,2019年,OCAT深圳馆,中国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2019, OCAT Shenzhen, Shenzhen, China



如果大家都一味的采用高科技或流行的时髦方法来进行创作,也没问题,这和每个人的需求有关。但每个艺术家可能需要有自己的一种语言形式,需要用非常自由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深化的思考和实践,把一些因素纳入到自己的系统中去。最关键的,是作品最终落在哪个点上、站在什么高度上给别人带来启发。

 



呼吸的风景 Breathing Scenery

2018

玻璃、水泥 Glass and cement

199×170×10.5cm/每个





 对话者  

 ABOUT SPEAKERS 



刘建华 | 艺术家


刘建华1962年出生,现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他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1989年开始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创作。刘建华的作品是对近年来不断困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所作出的反映。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对全球化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引发的诸多问题、焦点的近距离直接关注,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概念来进行创作,从2008年作品《无题》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个人语言体系。


刘建华作品受邀参加2019年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巡展、201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个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极简主义主题展、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艺术万岁”、日本第六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三年展、第十四届卡拉拉国际雕塑双年展、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第一届新加坡双年展、第六届上海双年展、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等展览,以及由瑞士伯尔尼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荷兰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当代美术馆、德国汉堡当代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的展览。


刘建华作品被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日本十和田市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Liu Jianhua is born in 1962. Now lives and works in Shanghai, China. He is one of China’s best-known contemporary artists who experiment with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 1989, within a contemporary context, he started his own experimental practices. His porcelain and mixed media works reflec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that follow suit. In 2008, he shifted his previous close and direct attention on the problems emerged in China from globalization and sharp social changes to “no meaning, no content”, which declared the fairly new exploration of his creation with works Untitled in 2008 and therefore has developed his own expression system for contemporary art.


Liu Jianhua’s works have been exhibited at a tour exhibition at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in 2019, a solo exhibition at Fondazione Made in Cloister, Naples, Italy in 2018 and a Minimalist exhibition at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the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VIVA ARTE VIVA of the 57th Venice Biennale, the 6th Echigo-Tsumari Art Triennale,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Biennale of Carrara, the 17th Biennale of Sydney, the 2nd Moscow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1st Singapore Biennale, The 6th Shanghai Biennale, the 50th Biennale di Venezia China Pavilion and exhibitions held by institutions including Kunst museum Bern (Switzerland), Asian Art Museum San Francisco (US), Groninger Museum (Netherland), Museum Moderner Kunst Stiftung Ludwig Wien (Austria), Hamburg Art Center (Germany), Mori Art Museum (Japan), Tate Modern (UK), Center Pompidou (France), etc. His 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Tate Modern (UK), MoMA (US), Victoria&Albert Museum, Towada Art Center (Japan), Guggenheim Museum (US), The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etc.




杜曦云 | 策展人


策展人,1978年生,2000年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他的艺术观点著述于各类杂志和出版物,并曾创办和主编《艺术时代》等刊物。他曾参与组织、策划多个展览和项目,近期包括:联合构筑,苏州金鸡湖美术馆,2020;我与博伊斯·周啸虎,上海昊美术馆,2019;上海文件:匀速运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2019年;蒙塔达斯:亚洲礼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年;今日之往昔:首届安仁双年展,2017年;走向未来:马德里·北京音乐潮,塞万提斯学院,2017年;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百家湖美术馆,2016年;北京·798诞生纪(2002-2006),宋庄美术馆,2016年。 


Curator, Born in 1978.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in oil painting from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in 2000 and his master's degree in fine arts history from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06. He was deputy director of HOW Art Museum, deputy director of Shanghai Himalayas Museum.


His artistic view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various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and he founded and edited ARTTIME magazine.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organizing and planning several exhibitions and projects, most recently:(2020)Co-constructing, Jinji Lake Art Museum, Suzhou; (2019)Me&Beuys·Zhou Xiaohu, HOW Art Museum, Shanghai;(2019)Shanghai Document·Uniform Motion, Shanghai Himalayas Museum, Shanghai; (2018)Muntadas: Asia Protocols, Three Shadows Photography Art Centre, Beijing; (2017)The future is here: Musical frenzy from Madrid to Beijing, Instituto Cervantes of Beijing; Today’s Yesterday: The 1st Anren Biennale, Anren; (2016)Historicode: Scarcity&Supply/ The 3rd Nanjing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Baijia Lake Museum, Nanjing; BEIJING 798 GENESIS(2002-2006),  Museum of Song Zhuang,  Beijing.


责 编 / 徐晓燕 

排 版 / George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