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画了个方:它是巨型天然城堡,是中国的“母亲省”和“父亲省”!
上帝画山西,山西造中国
文|公子羽
周伯通兴致勃勃,一等郭靖喘息已定,当即将双手互搏的功夫教他。这门本事可比空明拳又难了几分。常言道:“心无二用。”又道:“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则不能成规矩。”这双手互搏之术却正是要人心有二用,而研习之时也正是从“左手画方,右手画圆”起始。郭靖初练时双手画出来的不是同方,就是同圆,又或是方不成方、圆不成圆。苦学良久,不知如何,竟然终于领会了诀窍,双手能任意各成方圆。
——《射雕英雄传》第十七章《双手互博》
”
这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描写的一幕:老顽童周伯通教郭靖“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按照小说的历史背景,这一幕发生在公元13世纪中叶,金国将灭,蒙古攻宋前夕。
时间向前推1600多年,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世纪,韩非子先生最早发现了这一秘密:“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金庸先生曾说,人的大脑大多数时候是一体的,只有极少数人能把大脑分成两半各自工作互不干扰,能做到的有周伯通、郭靖、小龙女。他的话基本符合科学上的解释: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
常人难以做到“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能做到的也要费尽时日,方能成。那么,能轻易创造这个奇迹的,只有造物主——上帝了。不过,“画圆”与“画方”,跟我们的今天的文章,又有几毛钱的关系呢?
1
天赐山河,上帝画方
三维的中国地图是上帝的杰作。它妙手一挥,画出了美妙的陆湾——中原,华中华腹地;又画出个精妙的椭圆——巴蜀,四川盆地。更神奇的是,在塞北与中原之间,上帝觉得少了点过渡,于是就塑造了一块更神奇的土地——方形的山西。准确的说,这个轮廓接近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章请点击阅读
▼
地图上的方——山西
地图上的圆——巴蜀
制图 @ 公子羽
▼
伟大的造物主,做到了“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左手画了一个凹陷的圆,成了天府之国的巴蜀;右手画了一个隆起的方,成了表里山河的山西。极其绝妙的是,这一凸一凹,如一阴一阳,书写了两种格调的地理传奇。
关于那个圆——巴蜀之绝妙,前面已经讲述。今天说说这个方,号称三晋的山西。
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柳宗元先生,山西人,他曾写过一篇叫《晋问》(山西简称晋)的文章,以问答的方式,把家乡山西的地理和资源夸赞了一番。
《晋问》开篇就说:“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翻译成白话就是,山西大地,里里外外都是大山大河,险要的地形,固若金汤。大山与大河,把山西版图围起来,基本上沿着省界纵横分布。
北为横向山脉:管涔山脉,西起陕西、内蒙、山西交界处,东至大同以北;东为纵向山脉:太行山脉,北起桑干河畔,至山西东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三省交界处;西为大河、大山并行: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来了个直角拐弯,进入山西偏关县,一直向南而流,与吕梁山脉并行,形成晋陕大峡谷;南为大河、大山并行:黄河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拐弯东流,与中条山横向并行,从山区奔向平原。
四面大河大山,这样的地形,本来已经十分难得。更为神奇的是:南北、东西,各自画出的线,居然是平行的。造物主,该是穷尽了多少心思,才能设计出如此绝妙的作品!
山西地形号称“表里山河”
河谷、盆地、山地三重奏地貌
相间分布、错落有致
资料来源: @ <天涯>鄙视抢沙发的
▼
山西之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是晋国的腹地,战国时期三分为韩赵魏,所以号称三晋大地。晋国疆域,跟今天的山西版图并不完全重合,面积更是超出许多——但正是有了四面大山大河的天险山西为基础,这个春秋强国,才有了向外拓展的基础。
春秋时期晋国疆域范围
资料来源:知乎用户 @ 李思进
▼
战国时
韩赵魏三国都城
平阳、晋阳、安邑
均在今山西境内
可见山西的中枢地位
来源:@ <天涯>鄙视抢沙发的
▼
秦统一六国后
设河东、太原、上党、雁门、代五郡
大致为今山西版图轮廓
以下历史行政区划图
来源: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
历两汉、三国、十六国乱世之后
北朝魏朔、恒、肆、汾、并五州
大体对应今山西版图
▼
隋唐统一王朝
奠定今天山西版图的形状
隋朝之河东诸郡
▼
隋唐之前
河东一般指的晋西南运城、临汾一带
此时“河东”扩大指整个山西
“河东”也成为山西的代称
家喻户晓的故事“河东狮吼”
便是源于这块土地
唐朝之河东道
▼
明代山西布政使司
相当于今天的省
基本上跟今天山西范围相同
▼
明朝在全国设立了十三个省,山西为第一个。《大明一统志》是这样描述山西格局的:“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襟四塞,控五原”。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对三晋山河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顾氏认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中原王朝三大都城
西安—南京—北京
基本上围绕山西转了一圈
制图 @ 公子羽
▼
有这样的地形天险和地缘位置,山西注定要扛起沉甸甸的历史包袱。几千年来,它的确当仁不让地扛起了大旗。
2
四面天险,帝国航母
《史记·晋世家》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成王即位时还是个孩子,一次他与弟弟叔虞做游戏,将一枚桑叶(一说为梧桐叶)剪成的形状递给叔虞,说:“我封你为侯。”在场史官马上请周成王正式举行封立仪式。成王说:“我闹着玩呢!”史官说:君王无戏言!于是,叔虞被封于王畿以北的晋水之阳,号曰唐,后为晋。
篆书、金文、甲骨文
中
的
唐
字
▼
我们常说“唐尧、虞舜、夏禹”。唐,是比晋更古老的地名,也是晋的前身,传说古唐国是尧所在。山西有个著名作家叫唐晋,名字的典故就来自这里。赫赫有名的唐帝国,也跟这个地名,跟山西大地密不可分。李渊,在隋朝被封在晋故地晋阳(太原),称“唐国公”。
明代确立的山西版图,大体保持了古晋国范围。很多山西人,今天依旧愿意将山西的轮廓看作“一枚桑叶”。说来也巧,诸列大山夹缝中,几个盆地呈东北—西南向排布,正好连成了叶子的“叶柄”与“主叶脉”,省府太原,位于正中间,两边则分别是向西南而流的汾河,向东北流去的桑干河;叶子两端,一端是运城地区——上古时期山西文明中心;一端是大同地区——北魏早期的都城,明代的北部防御中心、大明陪都。
不知是天作,还是人为之设
太原居然正好位于西安、北京
中国不同时期两大政治中心
的中点位置
制图 @ 公子羽
▼
乱世的时候,山西也出过都城。南北朝,北部的大同做过短暂的北魏都城。隋炀帝即位前的身份是“晋王”,李渊父子则是在晋阳(太原)起兵反隋,北朝高欢父子则干脆定都晋阳(太原),五代时候北汉定都太原。从秦汉到明清,从长安到北京,由西向东,画了一个长长的弧,恰好绕山西转了半圈。
唐之前,山西是中原都城的东部防卫地带。到了明代,它又成了帝国中心的西部防卫区域。考察山西关隘时,山西作家鲁顺民先生惊异地发现:明以前的城池大致背西向东,显然是为了拱卫黄河西南岸的关中;明代关城则无一例外背东向西,显然是为了拱卫太行山以东的北京。
三维地形图视角下
山西版图
与
华北平原、关中盆地
地缘关系
制图 @ 王岩 @公子羽
▼
山西的地形,山地与盆地,大河与关隘,就像是被高端机器设计出的零件,总能出现在它该出现的位置。几大主要盆地,连成走廊,当关中或北京告急,这里的奇兵,可以从盆地中走出,直奔京城。它本身,则更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停泊在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无论都城在哪里,它都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侍卫。
这是我的发现,或许是个纯属巧合的现象:山西的主要山脉的脊线,连起来——无论上北下南,还是上南下北,都能描出一个“臣”字,这也吻合了山西扮演的“拱卫者”角色。
这桑叶,如一叶巨大的扁舟,如一艘不沉的航母,停泊在中原与塞北之间。
各种字体的“臣”
▼
面对北京,它是“臣”
制图 @ 公子羽
▼
面对西安,它还是“臣“
制图 @ 公子羽
▼
难倒连山河都要
以汉字密码立下诅咒
来设定山西的命运吗?
或许,只是巧合
而现实中的山西
的确承担了这样的使命
臣——拱卫“君”的角色
▼
方形,这个神奇的平行四边方形,四面隆起、中有起伏,这让我想到了城池。
城的出现,是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所有的古老文明,都从建城开始。所有的文明古国,也都有自己的城市……一个族群人口再多,地域再广,如果没有城市,那也只是部落或部落联盟,不是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浑厚的城墙,古朴的城门
把王宫、街市和乡村联系起来
古老的文明就这样
在一片蛮荒中诞生
图片来源:@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插图
▼
城池
城墙和护城河的合称
中国古代建城
四围有城垣及护城河
城池,后来用于泛指城市
▼
北宋都城汴梁城
其平行四边形的格局
与山西版图极为吻合
现实中的众多城池
不过是山西这座巨城的
缩小版而已
▼
山西,正是一座四面天险的巨型城池。
北面,管涔山脉与长城雄关结合;东面,巍巍太行与峡谷碍口相伴;
西面,吕梁山脉与黄河天险把关;南面,中条王屋与黄河天险并行。
山与长城,铸就了高不可攀的城垣;黄河,则是天然的大型护城河。
内部,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相对整个山西,又是一个个缩小版的城池。
山西这样绝妙的作品
除了造物主
谁还能完成得如此天衣无缝?
制图 @ 公子羽
▼
这样的一座大航母,虽然如铜墙铁壁,但并非完全封闭,它是一个有机体,四面虽然皆是屏障,但都留出了出口。这些出口,凝结着人类的智慧,更多来自上天的赐予。西南、东北各有一道大门,中间为走廊。也就是说,山西这座巨大的城池,这艘巨大的航母,既坚如磐石、又对外联通。
四面虽然都是天险
北面有关口
东面有峡谷
西面有渡口
南面西段魏有渡口、南面东段有峡谷
封而不闭的山西
制图 @ 公子羽
▼
北面,管涔山脉与长城在山口间留出了一个个关口;西面,黄河支流从吕梁山间流出,在山河间形成了一个个渡口;南面,中条山与王屋山,依然有支流从山中冲出,汇入黄河,形成通航渡口;东面,太行山中的海河支流,横切太行,形成了一条条古道,最著名的当属“太行八陉。”
太行八陉与山西高原鸟瞰
▼
清末,山西出现了第一条跨省铁路——正太铁路,也就是从正定府到太原府的铁路,这条铁路后来拉出了河北省会——石家庄。太行山绵亘南北,将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分割开来。同时,东出、南下的河流与造山运动相约,在太行山上留出了道道裂缝,裂缝最明显的地方正是“八陉”。“太行八陉”中的第五陉—— 井陉到太原距离最短。正太铁路,就选择了这条古道。
正太铁路东起石家庄,西至太原,全线共设有35 个站。全线东西各有一小段是平坦如砥的平原,其余路段都是峰回路转的山区。从华北平原西缘的石家庄向上仰望,虽然这里是太行山中比较低矮的一段,但依旧像是面对一道高高的城墙。这样一条铁路,就是这样“攀爬”着进入太原这座城池的。
▼
山西老百姓有谚语:“朱修长城李修庙”,朱说的明代,李说的是唐朝。明朝成为最热衷修筑防御工事,最豪华的工程就是塞北的明长城了。明长城防御体系共有九镇,山西一个省占了两个。当时的镇,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各设总兵官进行镇守。宣府、大同两镇的长城,大致就是今天山西、河北与内蒙古的行政区界。跟别处不同的是,山西北边的长城有内外两道,而且还沿着太行山,修了一道。大同镇,有一道长城;山西镇(也称太原镇)长城则以偏关、宁武关、雁门关为中心构建了纵深防御格局——此三关是明长城“外三关”,以黄河、太行山为参照,在山西省桑叶形的版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丁”字。
▼
雁门长城辖区
西起阳方口、东接平型关
以雁门关为中心
是内长城的中枢部分
18座隘口连成了340里长的边墙
北望大同盆地,南扼忻定盆地
制图 @王岩
▼
广义上的雁门关不是孤立的
它是以内长城雁门关为核心
管辖着两翼18座隘口的庞大防御体系
包含山、陉、关、城、堡、寨等
各种自然或人工屏障
雁门十八塞形势图
绘图 @刘震宇
▼
雁门长城所管辖的广武城及附近边墙
摄影 @杨建民
▼
有文字记载以来,雁门关地区发生过大的战役167次,几乎每场战事都决定着家国命运。最有名的就是杨家将与辽人在这里的拉锯战。无论国家的政治中心在西还是在东,它都是一个屏障——既是“三晋之门户”,又是“天下之大防”。
雁门关是大宋北边重镇,山西四十余关,以雁门最为雄固,一出关外数十里,便是辽国之地,是以关下有重兵驻守,乔峰心想若从关门中过,不免受守关官兵盘查,当下从关西的高岭绕道而行。来到绝岭,放眼四顾,但见繁峙、五台东耸,宁武诸山西带,正阳、石鼓挺于南,其北则为朔州、马邑,长坡峻阪,茫然无际,寒林漠漠,景象萧索。
——金庸《天龙八部》第二十章《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天龙八部》说的是辽宋对峙时期,雁门关处于两大政权的前线地区,当时以大同、北京为中心的“燕云十六州”属辽土,雁门关及以南的山西属宋土。
在山西人心目中,北面这道长城,最重要的关口除了雁门关,就是杀虎口了。晋北民歌唱道:“那不大的小青马多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我两天到。这样急匆匆地往哪里赶?回口里。”晋北地面贫瘠,又多战火,贫苦农民外出谋生被称为“走口外”,又称“走西口”。西口,是相对北口而言——北口是张家口,西口就是杀虎口。
据古地图专家李孝聪考证
这张清康熙年间绘《内外蒙古地图》
(这里选取的是局部)
各部分不成比例
山西北部要塞“杀虎口”被标注在显要位置
过了此地向北
便是广袤平阔的前套平原
包头和呼和浩特所在
走西口民歌所唱:
“乌拉高、岗勒湾,海海漫漫米粮川”
▼
北面、东面出口陆地要塞,那西边、南边便是水上渡口。
大宋理宗皇帝开庆元年,是为蒙古宪宗九年, 时值二月初春,黄河北岸的风陵渡头扰攘一片,驴鸣马嘶,夹着人声车声,这几日天候乍寒乍暖,黄河先是解了冻,到这日北风一刮,下起雪来,河水重又凝冰。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车,许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给阻于风陵渡口,无法启程。
——《神雕侠侣》第三十三回“风陵夜话”
风陵渡,山西与外界沟通的最重要渡口之一,是金庸笔下郭襄与杨过感情线索的起点。峨嵋派的第二代掌门人风陵师太,是郭襄的徒弟,法号为郭襄所取,以纪念第一次在风陵渡口结识杨过。作家鲁顺民先生曾长期关注黄河中游即蒙、晋、陕、豫四省黄河沿岸的古渡口。他在著作《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中写道:
晋陕峡谷除了收纳了无定河、渭河、汾河这样的庞大粗壮的一级支流,还有大大小小水量不一的70多条支流进入。每一条支流与黄河主河道汇集之处,肯定有一个渡口存在。古渡悠悠,那是山与河早就缔结好的一个约定。凡是有渡的地方,此岸与彼岸都要相应的渡口相通相接。但是,晋陕峡谷中的渡口,往往兼备码头的功能。即沟通两岸,又联接上下游货物流转。从清代中叶开始,一直到1925年京绥铁路开通之前,从老牛湾入晋,由上游下游的关河口、河曲、巡镇、东关、裴家川、黑峪口、罗峪口、碛口、军渡沿山西省一侧排开的渡口码头,对于长城口里口外的经济发展起关至关重要的作用。
▼
鸡鸣三三省之地的娘娘滩
为晋、陕、蒙交界处的渡口
它四面环水、背靠龙口、稳坐水中
像滔滔黄河吐出的一块巨物
▼
山西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老牛湾渡
与老牛湾河、偏关河、黄河
沿岸的长城、古堡
相互守望
摄影 @ 公子羽
▼
碛口古渡
明清时期黄河航运最重要的码头之一
南来北往商人来此经营买卖
使它由渡口发展为繁华城镇
摄影 @ 新华社纪实摄影工作室
▼
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
位于山西芮城县的大禹渡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此俯察河道
如今渡口下游已建成水电站
▼
出晋陕大峡谷后
急流快进的黄河进入开阔之地
东侧为汾河流域的运城盆地
西侧为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两大文明中心
黄河掉头绕过中条山西端转而向东
中条山与黄河相遇之地
为晋、陕、豫交汇的三角地带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渡口
风陵渡
摄影 @ 党永力
▼
中条山、风陵渡、盐池、关中平原、黄河
地缘关系三维地图
制图 @ 蔡博峰
▼
四面虽有屏障,却留出了雁门关、杀虎口这样的出口,有太行八陉这样的通道,有风陵渡、龙门渡众多渡口。有了它们,这座巨大的城池——山西,才没有变成封闭之地。有了它们,才有了山西人走西口的传奇,才成就了通往四面八方的晋商。
东、北、东南,有陆地出口;西、西南,有水上出口。这样的山西,既是安放物质与文明的家园,同时又是积蓄力量、冲出山河的基地。
3
山河相依,遍地城堡
山河合围的山西,堪称一座巨型城堡。
其中的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铜盆地、长治盆地,又是一个缩小版的山西,而那一个个城、镇、村落,又都是级别、规模不同的城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四周合围、机关重重、氛围森严。
盆地之中,居于中央的是省府所在的太原盆地。端坐在汾河畔的太原城,无疑是山西这座大城堡中,最耀眼的一颗星。中国的城池,明代以前多为土城,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对全国的城池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让容易坍塌的土城,变成了砖城。
山西为明帝国的铜墙铁壁,城池修造得尤其高大、厚实、牢固,标准往往超过一般规制。省府太原,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换算现在长度单位,太原城周长12公里,高约12.7米;而同为省府的济南府城,周围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阔五丈、深三丈,换算现在的长度单位,济南府周长只有6公里多,高度只有10米。作为县城的山西平遥,其周长也达到了十二里,高三丈五尺,即:城长6公里、高约12.7米。
一个县城的规模,竟然达到了山东省城的规制,可见山大明朝对山西城池建设的重视。
清代《山西省城街巷图》
来源:@ 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
▼
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上古尧舜禹建都的传说就不说了,这里先后成为春秋晋、战国赵,以及隋、唐两大王朝的奠基之地。自建城以来以来,太原盆地中的晋阳(太原)城,是战国赵(前期)、前秦、北汉三个政权的都城,是东魏、北齐、唐朝、后唐、后晋、后汉六个政权的陪都。因走出了晋文公、赵武灵王等霸主,出过多个皇帝,太原被视为龙潜之地,所以得“龙城”称号。
五代十国之后,宋太宗统一南北方,据说因为担心太原龙气扰乱大宋江山,便烧毁了古老的晋阳城。先是火烧:“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再是水淹:封堵汾水、晋祠水,灌入晋阳,宋太宗又命将太原治所从榆次迁到唐明镇(今太原市区)。
宋初新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周长5.28公里、有城门四座。据说赵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时,都筑成丁字街,取其谐音,“钉”破“龙脉”。这个军事要地,由名将潘美、杨业把守。金代诗人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说:“南人鬼巫好机祥,万夫畚铺开连冈。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从春秋到五代
城址在汾河西岸
从北宋到今天
城址在分河东岸
一千年河西,一千年河东
这是对太原城池变迁的概括
▼
龙气的破坏之说,只能当段子听听。唐朝修造的晋阳城,比宋代新建的“晋平”城,要气派太多,规模也大得多。唐城,为五代王朝沿用,宋人为攻占它损失惨重,毁城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为了泄愤。另一原因是客观的:春秋以来,汾河西岸因大规模开发和战祸,生态环境恶化。宋人往河东北方向迁建新城,一方面因为河东环境更好,一方面更为了防御契丹铁骑需要。而“丁”字街,则有利于阻碍马匹的奔袭。
另一重镇大同,也不遑多让。以大同城为中心的长城边关体系,更是中原王朝的北疆脊梁。这个边境大城的繁荣,有目共睹。谢肇制《五杂俎》说: “ 九边如大同, 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 而妇女之美丽, 什物之精好, 皆边陲所无者… … 谚称蓟镇城墙、 宣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云” 。
据明代《山西边关图》重绘的彩色地图
绘图 @ 于继东
山西大地上的城池,又何止这两座大城。浩劫中幸存的平遥县城,成为中国农耕地区明清城池的活化石。
平遥城的每座城门外都有瓮城
瓮城的门开在两侧
以便在从两个方向御敌
瓮城设内、外两道门
平时检查来往过客
摄影 @ 张国田 胡钢峰
▼
在一般行政城池聚落的外围,山西的山河与人,又合作联袂,设置了一个个雄关塞——让山西大地成为中国关隘最大多的地方,形成了“晋省处处是关山”(鲁顺民语)的格局。
山西的关隘,不仅在边关
为了拱卫各个城池
关塞几乎遍布全省每一个
山口、河谷、水口、平原
▼
我的好友插画师刘震宇
画了一张山西三位地形图
并在上面标注了
山西主要著名的关隘
这些数量
不到山西所有关口要塞的十分之一
绘图 @ 刘震宇
▼
重重关山的格局,深刻影响了山西民居的建筑观。山西人居住的那些拥有又高又厚院墙的大院落,还有那些像城堡一样的村落,堪称关、城、堡、寨等大堡垒的延伸。不同的是,它们是半居住、半军事性质的,建在适于居住、耕作的平原或山坳里。地势起伏、防御功能都是这些村落规划的重要标准。城堡和城墙,是山河赋予给山西人的一种生存之道。
古堡式的村镇,在古时候是遍布山西的。山西第一大水系——汾河流域,目前遗存的平遥堡村、介休张壁堡、灵石梁家堡、汾西师家沟堡,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最密集的古堡群,分布在山西第二大水系——沁河流域。这种高大的中国式城堡,其风情、其气势,不亚于著名的欧洲中世纪城堡。
沁河流域,晋东南城堡群中,最有名的当然是阳城县皇城村(原名黄城村)的城堡“皇城相府”,一座分为上、下双城的城堡。
城堡整体依山势而建
高处向下俯瞰时
“双城”宛若一只头北尾南的巨龟
因而有“龟城”之谓
摄影 @ 孙文博
▼
“皇城相府”内外双城格局手绘图
▼
沁水县湘峪村,原名乡谷村
谷与峪同义
“有谷而无山水”,所以有碍风水
后人便在添“水”加“山”
▼
湘峪古堡的密集建筑
有“五步一楼,十步一桥”之密集
有“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之繁复
有“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之宏伟
▼
这些村镇古堡,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种叫“山河楼”的建筑,它们出现在视野最佳的位置,是村落古堡里的最高建筑,取“河山为囿”之意。皇城相府、郭峪古堡中的河山楼有7层之高,层间有楼梯相通。这是明清时期乡野间的“高楼大厦”。河山楼往往只在一面辟拱门,外门为石门,可以防火,门后设有杠栓。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
聚落选址的条件无法与秀美的江南相比
黄土层易于渗水、气候干燥少雨、地面植被较少
给风水选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但晋东南村落还是尽量追求
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宝地模式
下图为晋东南典型古堡地理环境与建筑格局
城墙之内最显眼的高大瞭望楼
就是当地人说的“山河楼”
▼
作为民间修造的防御性堡垒,它的设计充满了智慧: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楼顶建有垛口,便于监测敌情,底层深入地下时辟有秘密地道。楼中还备有井、碾、磨等设施,以应付长期围困。
在人类所谓的文明史中,相当长的时间是并不文明的掠夺史。在掠夺与反掠夺的冲突中,这些城堡既彰显了沁河望族的荣光,又反映了人生在世的无奈。
阳城县北留镇郭峪古堡
其山河楼颇为有名
当地人叫“豫楼”
建于明崇祯十三年
长15米、宽7.5米、高30米
▼
高平市区西南15公里
蟠龙寨古堡为“村中之堡”
酷似犄角的城门楼、高大气派的院门,幽深曲折的老巷
体现了
用心良苦的设计技巧
等级森严的家族制度
▼
当我们走出晋东南,再去看晋中那些著名的晋商大院,它们虽然不是村庄,不是城池,但这些院子的外墙,也高大厚实,氛围森严,也有城堡般的气势。
祁县乔家大院
▼
灵石县王家大院
▼
大院、寨子、村落、镇子、县城、府城,这一个个城堡,最终组成了山西这座巨型超大城堡。这样规整而森严的地理单元,这样的省份,在中国独一无二。
如此独一无二的山西,注定要完成独一无二的使命。
4
中条北麓,塑造中国
两人一雕向着黑龙潭而去。那所在极易辨认,方圆七八里内草木不生。黑龙潭本是一座大湖,后因水源干枯,逐年淤塞,成为一片污泥堆积的大沼泽。只一顿饭功夫,杨过和郭襄已来到潭边。纵目眺望,眼前一片死气沉沉,只潭心堆着不少枯柴茅草,展延甚广,那九尾灵狐的藏身所在,想必便在其中。
——《神雕侠侣》第三十三回《排难解纷》
《神雕侠侣》中的这段故事,明确提到发生的地点是山西西南部的运城,这是一个盆地,方圆七八里的大湖“黑龙潭”,应是运城市南郊的盐池(也叫盐湖、解池)。
不要小看它。因为对蒸发量的苛刻要求,咸水湖几乎只能出现在西北干旱区,而运城盐池,像一枚孤独的明珠,出现在半湿润地区的晋南。盐,是人类维持生命必需的食品,在远古时期更是稀有资源。猿人进化过程中,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明的踪迹,一定闪耀在盐的分布地。
中国主要盐湖分布图
运城盐湖或盐池
成了距离中原最近的一个
它,孤独而耀眼
▼
这就变得极其有趣了。白茫茫的盐田,泛着红晕的盐池,隐藏着中华文明摇篮的密码。盐主要有海盐、湖盐、岩盐、井盐。湖盐,是最容易大量获得的一种,尤其在四五千年前,甚至更早时期,人类生产活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今天中国版图上,有1500多个盐湖,跟吃的盐关系最密切的是氯化钠盐。晋西南的盐池,就像一颗孤立的明珠,它随风散发的咸湿气味,带来了最早的华夏文明气息。
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奇迹之一
半湿润区唯一的大盐湖
晋西南的运城盐池
▼
为什么这里能有这么一个天赐“宝湖”?晋西南的神奇之处在哪里?让我们,将时光向前推进到华夏文明出现的前夕。那时的山西,更让人肃然起敬。
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等人物,都多少带有某种神话色彩。后世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他们的活动中心,它们都在晋西南大地——中条山北麓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中。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尧都平阳,大约在今临汾一带,舜都蒲坂在今永济一带,禹都安邑在今运城一带。
唐代李泰在《括地志·蒲州·河东县》中说:“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蒲坂故城)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宋永初历山记》说:“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断言:舜都蒲坂就在平阳府(今临汾市尧都区)蒲州。据古《蒲州府志》记载,古蒲州城十分宏伟,城墙有八丈之高,城中建有26座庙宇,还有舜帝庙和薰风楼——这是为了纪念舜帝作《南风歌》而建的楼阁。
今天山西运城市西南部
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镇——蒲州
那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府城
图为规模浩大的蒲州古城废墟
摄影 @ 党永力
▼
今天,尧、舜、禹的陵墓有多处,范围跨度大得惊人。但这三处上古帝王的踪迹,在晋西南的临汾、运城盆地,都有分布。我们难以言之凿凿对其进行肯定,但可以几乎肯定:这一带是早期华夏文明中心。
《禹贡》中描绘尧舜时代的九条贡税线路,都是通向蒲州的。这至少说明,晋西南的蒲坂故城曾是华夏文明早期的重要活动中心。
1978到1987年间,丁村文化遗址所在的襄汾县境内,发掘了一个集居住区和墓葬区于一体的遗址——驰名中外的“陶寺文化”遗址。陶寺文化中期出现了“城市”的雏形:一个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500米的圆角长方形大型城址,以及其中的宫殿、王陵、宗教礼制建筑等众多考古遗存。
2003年,考古队在陶寺中期小城内祭祀区发现了大型圆体夯土台基。发掘者推测,这与观天象和祭祀有关。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田建文是陶寺文化遗存的参与发掘者,他坚信这里便是历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遗址附近的百姓,把太阳发音为“尧王”。《史记·五帝本纪》有刘熙的解说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陶寺,被考古学者形容为尧时代的大城,是部落联盟的都城,很可能是最早的“中国”区域。
陶寺遗址中的一片扁壶残片,上有两个朱书文字,其中一个辨认出为“文”,另一个文字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这意味着,早在殷墟前七八百年的陶寺文化时期,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文字符号。陶寺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了“方国时代”(考古大家苏秉琦先生指出: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邦国阶段”,“邦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
最密集的早期文明遗址,聚集在中条山北麓,运城—临汾盆地,汾河下游谷地。
这是一个看似平淡、却充满神奇的地方: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水热适宜,在四五千年前更是比现在还要温暖湿润,非常适合人类早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今天华北地区唯一残存的原始森林位于中条山,它是几千年前原始景观的残存。
临汾-运城盆地——尧舜禹时代
洛阳—安阳山麓——夏商时代
渭河关中盆地——周秦汉唐
宋之前三大文明中心示意图
制图 @ 王岩
▼
晋西南盆地与神奇的盐池,都要感谢一条今人并不太熟悉、但极其重要的山脉——中条山。它长160公里、宽10—15公里,横亘于黄河、涑水河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狭长的山体嵌入太行和华山对峙之中,因而得名中条山。东段最高峰是海拔2321米的历山,据说就是舜率华夏部落耕作的区域。西段主峰是海拔1993米的雪花山,它北望运城盆地,西瞰关中平原。
7000万年前,受一次大的造山运动的影响,运城盆地南部的中条山,北部的孤山、稷王山褶断上升,其他板块则不断下沉,形成大面积的沉积洼地——解池就是盆地中最低洼处。中条山横亘于运城盐池以南,但是并不是密不透风,南方的风会穿越纵横交错的山谷沟壑,从一个个峡谷口积聚起来,更加猛烈地扫过盐池——背阴之地的盐池,加上南风的吹动,水蒸发量大大增加。于是,半湿润地区出现了难得的盐湖!它是中原农耕地区罕见的、能够出产食用盐的咸水湖。
围绕食盐开采,古人在运城盐湖周围
建起庙宇、城门、楼阁等建筑
运城市博物馆有一块石刻《河东盐池之图》
生动地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河东盐池的全貌
盐池南部的中条山脉层峦叠嶂,逶迤起伏
下图为据古图复原的明代河东采盐场景
绘图 @ 刘震宇
▼
盐,是人类维持生命必需的食品,在远古时期更是稀有资源。猿人进化过程中,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五千年前,食用盐的开采方法十分原始,基本上依赖大自然的恩典:盐池中卤水引入晒盐池中,水分在太阳的炙烤中逐渐蒸发,盐分逐步析出。有人推断,舜帝部落最早发现了盐池,并获悉了这一自然秘密,用自己独有的歌词说出了人们的愿望。而那首《南风歌》,也是对风神的祈祷词——这是人与神灵沟通的古老仪式。
黄帝与蚩尤之战,很可能就是争夺盐资源的战争。传说,蚩尤被杀后,鲜血流入了盐池,因为血是咸的,因而变成了盐池的卤水。因为蚩尤的尸体被肢解,人们就将盐池命名为“解池”。这一解释虽是传说,不过它多少有一些远古记忆的残留。文明早期,盐的获取极其不易,中原腹地几乎只有运城盐池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盐。因此,围绕稀缺资源开展争夺,并引发一系列的部族兼并,是非常合理的事情。这些战争,加剧了各部落的融合,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郭襄、杨过在晋南中条山一带
寻找传说中的灵狐
追寻中遇到黑泥沼——“黑龙潭”
就是图中的运城盐湖
又叫解池、盐池
摄影 @ 党永力
盐,食用的必备资源。铜,战争的制胜砝码。
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中条山的另一重要物产是铜矿。在山西垣曲境内,曾发现过大量古铜矿遗址。今天的中条山区的,可以找到很多古铜矿开采的竖井。地质队员在深层勘探中发现,地下分布着许多古巷道,就像蚁巢一样复杂精细。铜的发掘、冶炼和铸造,改变了农耕工具、钱币流通方式和战争性质,开辟了青铜时代。
文献中记载的“夏墟”位于中条山以北。围绕中条山,山西夏县发现了铜凿、铜镞和面范等古代铜制品,侯马则发现了大规模的东周时代铸铜遗址。紧邻黄河和中条山、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古虢国墓地,也出土了大量西周铜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上古时期,青铜的意义巨大,它甚至直接决定国家的军事实力。
有了盐和铜,加上中条山和黄河的天然屏障,这一带农耕的人,容易获得持久的生息,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开疆拓土。
华夏文明曙光初放时,能同时获取大量食盐和铜矿的地方,只有一个区域——那就是中条山北麓的晋西南。中条山北麓的运城、临汾盆地,在卫星图上看起来,就像一只四面都有屏障的摇篮。以此为起点,我们的先祖开始了“中央”思维,设想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建构空间——中国。
春秋时晋国地缘及早期扩张路线图
制图 @ <天涯>鄙视抢沙发的
▼
创立于公元前1039年的晋国,封地本来方圆不足百里。有了中条山北麓的优越条件,在晋文公时代完成霸业,雄霸天下150余年。晋国分封,使尧舜的旧域形成的文化形态进一步凝聚和融合。今天我们都知道“强秦”的改革和秦国的强大,却很少提起晋国。
战国,是属于秦国的时代;春秋,是属于晋国的时代。
晋国在诸侯中第一个改革,打破了诸侯间的实力平衡。从这里开始,国家开了从礼制到法制的转型。
古文字的国,最右边是戈
有了金属铜制作的戈
才能让国家变得有竞争力
▼
司马迁《史记》说:
“舜生于蒲阪,渔于获泽,耕于历山。”
专家经过考证多认为
历山就是中条山的东段最高峰
最高处山峰有被削平的痕
今有5000余亩亚高山草甸
古时环境更为湿润,适宜耕作
舜王坪其南边悬崖峭壁下
保留着华北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摄影 @ 秦红宇
▼
隋末唐初,蛰伏太原的李渊父子,在这里养精蓄锐,最后走出中条山,拿下关中平原,进而统一天下。中条山塑造了古“中国”,拉开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篇章!
1941年5月的“中条山会战”,让侵略军感受到了国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也让它的屏障意义更加凸显:北侧是运城盆地,南侧则是广袤的中原。中条山,与黄河、太行、吕梁山等一起,构筑了第二地形阶梯上气势宏伟的“表里山河”,为这块土地上的生命和文明,营造了安全感(著名作家张锐锋 语)。
中条山,堪称华夏文明的原点,是古文献中“天下”观念的策源地,也孕育并佑护了早期农耕文明的家园。中国古称“华夏”,“华”、“夏”都与中条山有关:“华”字取自华山,古人把中条山与华山视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来自夏朝,历史文献说,中条山北有“夏墟”,南面偏东地区为“有夏之居”(“有夏之居”,出自先秦文献《邑周书》记载,学者解释为“夏王朝都城所在地”)。
出晋陕大峡谷后,急流快进的黄河突然收起了野性,放缓了前进的脚步——东侧为汾河流域的运城盆地,西侧通往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这是地质学上著名的汾渭地堑,此地下沉形成的盆地,成为中国历史上两大文明中心。此时,东西横亘的中条山拔地而起,黄河则突然掉头绕过山脉西端,转而向东,一座大山、一条大河,并驾齐驱,好不壮观!
晋、豫交界处的黄河
北为中条山
西通潼关,直达关中盆地
东为函谷,通往华北平原
三大文明之花的结合部就在这里
摄影 @ 党永力
▼
北望山西所在的三晋大地
南瞰河南所在的中州沃土
相传大禹治水凿龙门,开砥柱
黄河中游形成“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
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吴作人油画《三门峡》
▼
中条山、盐池、汾河谷地,三者缺一不可,这里有宜耕作的土地,有安全的屏障,更有生存需要的盐,防御需要的铜。神奇的山脉、神奇的盐湖、神奇的盆地,成为是华夏民族早期文明的塑造者——正是它的出现和存在,让华夏文明有了第一个稳定的活动中心。
前方高能!!!以下图解,纯属巧合,还是暗合天机?我们无法得知。需要指出的是:制作这两张图,不是科学严谨的做法,而是为了趣味!趣味!趣味!虽然只是巧合,却也更加证明了山西的神奇。
山西山脉,纵向绘出个“中”字
▼
横向躺下,又能绘出个“国”字
▼
5
文明之舟,伤痕累累
公元979年六月,宋太宗御驾亲征,发动了以收复幽燕(今北京地区)为目的高粱河大战,因为他的无脑“瞎指挥”,宋军一败涂地,宋帝国从此彻底丢失燕云十六州,辽宋大致东线以易水为界线,西线以雁门关分野。云州,今山西大同,雁门关以北,也称“雁北地区”。
在山东胶东地区,多有故事流传,说祖上是『云南』移民,说得多了,多以为是南方那个云南。其实,此云南是『云州以南』的意思,指的是大同 以南的山西地区。
说到明初那场“山西大移民”,所有的目光都指向了大槐树,山西洪洞县。
“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样的歌谣流传在北方京津冀,以及山东、河南等广大地区。洪洞,被很多人认定为祖先发源地, 被看作“根” , 成为众人心中的精神故乡。
元末明初,中原战乱,国家初定之后又发生了靖难之役。而山西因为山河坚固,身战乱后方,受到侵扰较少。明初,北方发生过以山西未迁出地的人口大迁徙,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根据华北民间的家谱等资料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于11 个省(包括直辖市)的227 个县域,移民人口达到百万以上,而洪洞一县在明初显然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口来源。
山西有那么多地区,为何单单洪洞一县成了人们“寻根”之地呢?
首先是:长期战乱过后,中原地区的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精神纽带。
学者赵世瑜认为:“这个看似虚构的传说使我隐约感觉到族群关系与大槐树传说的关系。在南宋时期,中国北方被女真人占领,金被元所灭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迁回东北黑山白水之间,大多数人留在了华北,定居下来;在元朝时期,蒙古人又进入中原,北方经历一次比较长时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到明朝开始重塑汉族正统时,人们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族源,实际上已经不能说得很清楚了,因此到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塑造一个祖先的来历,甚至一个祖先来历的征。”
其次是:民国以来,洪洞乡绅人士的大力“建构”,让大槐树更加深入人心。
景大启是一个关键人物。1915 年,这位曾在山东担任县令的山西洪洞人,策划了一项重要活动,这类活动类似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他联合当地一些乡绅发起建造了一个大槐树迁民遗址——这是物质遗产建构,同时编撰了《古大槐树志》——这是精神遗产建构。在他们倡导下,当地“创建碑亭,建立巨坊,新构茶室”。
这一行动,将流传已久的大槐树传说变成了有载体的遗址,资料的编撰则成为后世流的“史料依据”。到了民国中后期,大槐树移民再次引起关注。1931 年,洪洞县长柳蓉在增修志书序言中说:“现值大同世界,一本散为万殊,四海皆是同胞,民族合群,共同奋斗,异族罔敢侵略,同种日跻富强,遐迩交称曰:古大槐树关系种族,扬国争光,晋乘生色,彼夫召伯甘棠,播仁声而记遗爱。这个时候,县长联系到当时的“民族”、“国家”思潮,民族凝聚力跟本县的大槐树遗址扯上了关系。当然,若追溯历史,大槐树一带未必是明代移民的根脉,但其周围的山西西南部,是塑造中国的摇篮。
历代洪洞士绅们非常有远见,他们看到了这一文化的生命力:明初,他们追溯上古帝王的故事传说;明末,对上古首领皋陶进行形象生化;晚清民国,他们将民族情怀与大槐树遗址结合起来。经过数百年的经营,“洪洞大槐树”这个品牌打造了出来。
(本段论述参考资料:乔新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者想象的家园》)
无疑,洪洞大槐树符号的建构,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它对时代思潮和民众心理的把握恰到好处。这应该是洪洞县政府部门联合意见领袖——乡绅,开展的一次成功的外宣,而它的成功,离不开山西大环境,很有远见地,契合了今天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年年到大槐树下寻根的人,给当地带来的收益,不必多言。
对于整个山西来说,这样一个光环,不大不小。文明早期,它用盐和铜,完成了华夏文明的初声,是“中国”的塑造者;王朝更迭,风云际会,它的险关要塞和铜墙铁壁的山河,是帝都的拱卫者。
文明初期的它是摇篮,堪称提供乳汁的母亲;王朝时期的它是堡垒,堪称坚毅可靠的父亲。这就是山西,不算大的土地,却有父亲般的身躯、母亲般的胸怀。
冷兵器时代远去后,近现代至今天,山西依旧在奉献,成为中国经济的燃料库。埋藏在山西大地上的黑金——煤,源源不断地被采出,源源不断地运往大江南北。
山西省1/3的土地埋藏着煤
从手工采的小煤窑
到机械化生产大煤矿
再到先进的露天采矿
山西是中国煤炭史的书写者
煤为它带来了GDP和就业人口
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
我国富煤缺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煤一度占能源结构的70%
号称“煤海”的山西
主要的煤是外用的
2/3以上的煤炭产量
支援全国20多个省区的经济建设
▼
山西煤炭总量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
排在新疆和内蒙古之后
但单位面积煤炭储量、以及优质煤的数量
山西在我国各省份中排第一
美国煤的储量世界第一
但煤种不如中国齐全,且以低、中级的煤为主
中国作为第一大煤炭生产国
第二大煤炭出口国
1/4的产量和1/2以上出口量来自山西
▼
除了“民族之根”、“煤海”,山西还有另一个荣耀的王冠:70%以上的中国地面古建筑在此!关于此,我们不再赘述。且不说著名的唐代佛光寺和应县木塔,单是那些祭祀众神的庙宇,以及神庙中的戏台,就足以让别的省份望尘莫及。
▼
中国现存元代古戏台仅有8座(一说为10座),均在山西境内;经历浩劫破坏之历代古戏台在山西尚余3000多座(包括遗址),尽管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二,但数量仍然占全国的五分之四之多。古戏台,这种诞生在乡间的剧场,透露着人神同欢的秘密。古代山西,无庙不成村落,有庙定有戏台,庙宇与戏台共同构成了戏场。中国传统戏剧是从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后来成为一种娱神活动。河有河神、山有山神、居有灶神、出有门神。无论哪位神灵,戏台都会适时出现在神殿对面—— 唱戏首先是为娱神,其次才是给人。这也是乡间大戏,多出现在庙会上的原因。庙会,就是某个神的节日嘛。
当山西的文化被聚焦的时候,恰恰是他军事政治地位衰落的时期。《金史·完颜伯嘉传》对山西有一句评价:“中原之有河东,如人之有肩背。”河东,就是山西地区。恰恰就在宋金时期,中原王朝丢掉了这个肩背。
金元时期,山西的角色变了:由中原的肩背,变成了游牧王朝的前沿。这个时候的山西,许多汉人不愿参与科举仕途,只好深入民间,创作出了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杂剧、散曲。元杂剧四大家中,山西人占了三位,分别是解州(今山西运城解州镇)的关汉卿、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的郑光祖和州(今山西河曲)的白朴。伴随元杂剧的繁荣,戏台像雨后春笋一样,崛起于山西乡村和市井。
金元时代, 山西的经济文化比它邻近的地区发达。《金史·食货志》中特别提到:“ 平阳一路, 地狭人稠” ( 山西西南部在金时称平阳路)。它是金朝境内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拿《金史· 地理志》中各路的户口来比较,当时的户口密度比河北、陕西都高, 可见那时山西的农业比河北、陕西发达。经济发达自然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宋的印刷业中心(也就是文化中心) 在首都临安( 今杭州) ,金的印刷中心却在平阳,而不在首都中都( 今北京)。
《金史· 文艺传》中记述金朝一代的文人、学者, 山西人占的比重很大。特别是金末元初, 山西出了两个全国第一流的文人。一个是元好问, 一个是刘祁, 这两个人不仅当时很有名, 而且到后代也很出名。元好问是秀容人(今忻县) ,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刘祁是浑源(今浑源县) 人。
——摘自: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
今日山西境内古建遗存众多,且众多建筑中有大量壁画遗存,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统治中原,把山西作为文化示范基地:山西北部五台山,为佛教中心;南部永乐宫,为道教中心。“南道北佛”的文化格局,是山西金元文化的缩影,也为后世积累下了大量遗产。
民间有说法:“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平遥县城,被视为“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语)一位山西前辈说,没有被拆之前,这样的县城在山西并不罕见。山西留下的这些古建,虽然相比历史上相形见绌,但足以让它傲视全国。
平遥古城鸟瞰三维图
▼
说起山西,为什么能留下这么多古建?有人说,是山西人“节俭”,珍惜祖上之物;有人说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有利于保存;有人说山西地形封闭,战争破坏少。鲁顺民先生认为,这都没说到点子上。“全国大破四旧时,山西未必就是古建最多之地,平遥县城没拆,恰恰是因为穷,拆不起,拆了没钱建新的!”
古建筑留下多,居然是穷?仔细一想,这才是最靠谱的:经济决定脑袋。
说历史,有那么辉煌的晋商,说当代,又有那么多煤老板土豪,山西真的很穷吗?我想,如果没去过山西的人,一定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你并不知道:从古到今,山西似乎一直是个奉献者。它是母亲般的摇篮,孕育华夏;它是父亲般的壁垒,守护帝都。如今,它依旧是奉献者,用能源养育国家。
你或许并不知道:煤烟的灰尘已经覆盖了云冈石窟,煤矿的采挖塌陷了大片山西地表。物质的穷,并不可怕,勤劳的山西人当年就是在灾荒的年代,开创了商业的辉煌和走西口传奇。可怕的是:被贡献者,已经习惯索取,忘记感恩;而贡献者,被遗忘在灯下阴影里。
胡焕庸线,地理学界老生常谈的基本常识,突然热了起来。这条神奇的地图上线,在现实中是无法“落地”的——葛全胜、王铮两位学者发现并提出,这条线穿越的是中国的“生态过渡带”——农牧、林草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胡线东南一侧。
▼
聚光灯下,北上广和西部边疆,都频频出镜。我们却忘了:胡焕庸线上,距离首都最近的,生态脆弱地带,正是山西!
▼
我国历史上文献中
出现过七个被称为“天府”的地方
上帝画的圆——四川盆地
有成都上榜
上帝画的方——山西高原
有太原上榜
▼
提到“天府之国”,很多人脑海中一定会冒出“成都”。其实,这个称号,最早是属于“太原”。的。《北齐书·唐邕传》说,皇帝高洋登上太原童子寺,遥望壮丽的并州城,然后问道:“此是何等城?”部下回答:“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如今的太原城,跟山西一样。那个固若金汤的城池,那个富饶的天府,已经是昨日的天堂。
从文明初期走来,山西——这个神奇的“四边形”,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要使命。但,再坚强的壁垒,也有累的一天。这艘不沉的陆地航母,装满了文明的种子,戴上了祖脉的光环,然后被赋予各种“荣誉称号”。精疲力尽的它,不需要虚无的荣耀——因为它的荣耀王冠已经够多,无须这些画蛇添足的赞誉。
疲惫的它,最需要的是休养,是呵护。
这片脆弱、疲惫的河山,跟另一个省份——山东,堪称“难兄难弟”。这哥俩不愧为亲哥俩,从来都为主角奉献——山西拱卫长安与北京、山东连接北京与南京。唐太宗时,山西人尉迟恭、山东人秦叔宝,两位猛将,我们熟悉的“门神”——恰好对应了两省拱卫中心的角色。当然,这哥俩连造神也步调一致:你培养文圣人孔子,我培养武圣人关公。
山东与山西的省会,与当今帝都,连成等边三角形。虽然不再是冷兵器时代,但作为京畿地区的“左膀右臂”,它们依旧在奉献。
历来作为配角和保护神角色的
山东、山西
像左膀右臂一样拱卫者
京津冀
▼
<山东地理系列文章请点击>
▼
2016年中国森林覆盖率排名中
山西排22,覆盖率18.03%;山东排23,覆盖率16.73%
▼
河北排名不高
植被与生态也好不哪去
但还是比那俩“山”强不少
森林覆盖率23.41%,排名19
▼
首都北京森林覆盖率35.84%
排名16
在北方省份中仅次于陕西和东三省
▼
如果你抱怨北京与河北生态脆弱
如果你自认为是个正义者
一定要替山西和山东的老百姓喊一句:
我们比河北的生态更脆弱!
你也许不熟悉山西,却一定被它影响着。先说它的简称,晋。除了春秋那个诸侯国,后来还有西晋、东晋王朝,常说的“魏晋风度”中的“晋”,就是这两个晋朝;五代十国中有“后晋”;遥远的福建有个“晋江”,就是山西后裔纪念先祖的地名;成语“秦晋之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东狮吼”,典故“吃醋”等,都是山西和山西人带来的。当然,唐王朝的“唐”,根子也在山西,对世界的影响也就不说了,免得被说“牵强附会”云云。
出了那么多帝王将相,出了那么多才子佳人,出了那么多撬动全球贸易资本的商业大咖,在民国时期义务教育排名全国前茅的山西——这块上帝妙手塑造、精心设计的土地,一定不会就此沦落。
乃们都在说“不忘初心”,这初心的根子,还就在山西——某年某月某日,晋西南中条山北麓。先祖一边采盐,一边吟唱《南风歌》的地方: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据说是舜帝在中条山下创作的《南风歌》
把它翻译成白话:
清凉南风你阵阵吹,解我万民之疾苦吧!
清凉南风你缓缓吹,赐我万民以财富吧!
这就是我讲述的山西
大地理观的山西
伟大而神奇的平行四边形
上帝画山西,山西造中国
▼
它是
不朽的高原摇篮,不沉的陆地航母
它是
中国的母亲省
中国的父亲省
—END—
声明:“大地理观”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合作,请务必联系作者
更多独家“大地理观”文章
请狠狠地戳这里
▼▼▼▼▼▼
大生态:毁灭萤火虫,以浪漫之名
大历史:唐朝末年矿难:907年的银矿“盲井”记
区域专题
山东地理密码系列,刷新你的传统认知
▼
苹果手机小伙伴们
打赏碎银子扫这里
▼
有趣的人生,需要第四观
大地理观
媒体化的地理学+地理化的世界观=时空脑洞大开
如果你想与我共鸣
请搜索关注我的ID
『大地理观』公众号geo-discovery
『公子羽』个人微信qgsn1985
亦可识别下图扫码关注
▼
大地理观
美艳、动听、谐趣
考据、思辨、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