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护区综述】“国家江河战略”之一环——黄河三角洲保护建设新方向

胡友文 鸟类观察
2024-09-09

为迎接11月12日开幕的黄河口国际观鸟季,为给参加黄河口观鸟比赛的队伍加油鼓劲,我们特编发此文助阵。祝参赛队取得好成绩!



“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

“这些年,我多次到沿黄河省区考察,对新形势下解决好黄河流域生态和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们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

202110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摘自新华社报道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向东奔腾咆哮5464公里,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千万年的流淌与沉淀,黄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黄河三角洲滩涂广阔,河岔纵横,植被丰富,水体富含营养质,鱼虾贝蟹资源特别丰饶。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东营市是全球首批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的城市。

(一)鸟类迁徙的“国际机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良的湿地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包括东方白鹳、大鸨、黑嘴鸥、勺嘴鹬、中华秋沙鸭以及丹顶鹤、白鹤等7种珍稀鹤类。国际鹤类基金会博士苏立英特意向国际社会呼吁黄河口是东北亚鹤类迁徙路线的中间环节和关键地带,其鹤类保护的成效关系整个鹤类种群的稳定和延续,地位不可代替。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经过持续多年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持续增加,野生鸟类由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增加到2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增加到64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东营是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丹顶鹤繁殖的最南界,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境内野生动物、植物种类分别由1995年的1524种、393种增至现在的1629种、685种;野生种子植物116种,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之一;昆虫调查鉴定512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
黄河口观鸟亭印象
每年秋冬季节,黄河三角洲湿地处处芦荡飞雪,鹤舞鸭鸣,天鹅翔集,保护区内的越冬鸟类种群不断增加,河口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滩涂湿地给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周边的稻田、粮田则有效保证了雁类、鹤类的食物补给。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总数量在5000只左右,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东营市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的东方白鹳之乡,东方白鹳也是东营市的市鸟。现在,在保护区内甚至黄河三角洲区域内沿海滩涂湿地、河岔沟渠水库中,几乎全年都能看到东方白鹳的身影,并且每年都有数十近百余只东方白鹳留在黄河口越冬。
历史上,东营并没有东方白鹳的繁殖记录,自2003年发现东方白鹳繁殖以来,繁殖数量逐年增长,繁殖范围也已经扩大到河口、垦利、利津、东营区、军马场等地。自2010年开始,保护区专门建立了东方白鹳人工巢,现已累计建立115个。2021年,共有120对东方白鹳繁殖,成功孵化324只,截至2021年8月,东营境内累计繁殖雏鸟2278只,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东方白鹳已经成为东营市宣传推介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
最近连续几年的观测发现,东方白鹳的繁殖开始时间有明显提早的迹象,每年2月份春节期间东方白鹳就陆续开始做巢繁殖,甚至出现了大雪纷飞时节东方白鹳就已经筑巢开始孵化的场景。

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东营

继丹顶鹤2020年首次在保护区无人区发现野外繁殖后,今年6月20日,在黄河入海口顶端的芦苇丛中,发现了6只野生丹顶鹤,两个丹顶鹤家庭繁殖了3只幼鸟。
东营也是中国黑嘴鸥之乡,是黑嘴鸥的主要繁殖地之一。2021年,保护区实施红外相机监测黑嘴鸥繁殖巢18个。数据显示,全年黑嘴鸥繁殖5147巢,繁殖种群超过1万只。黑嘴鸥对繁育环境要求很高,保护区划定3200亩潮间带作为核心保护区域,建设60多个繁殖岛,有效保证了黑嘴鸥良好的繁殖环境,

丹顶鹤漫步红草地
近年来,东营市投资建设了“黄河口湿地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湿地学校”“鸣翠湖鸟岛、鸟类雕塑廊道”等生态道德教育场所,编写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教材,开设了“笔记大自然”等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学科目,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业余活动。通过“湿地学校”建设和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带动东营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二)多举措加强湿地保护为生物多样性护航
由于近代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短,土质结构疏松,地下水位高,盐碱程度高,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切实保护涵养这片珍贵的湿地,坚决维护生物多样性,既是现实需要,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湿地生态保护方面,东营市统筹黄河、海洋、旅游发展、资源利用等关系,突出核心物种保护,打造中国东方白鹳和黑嘴鸥保护示范基地,全国最大的河口优质贝类原种场,优质柽柳、野生大豆原种基地,先后颁布实施了《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等法规,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黄河管理等部门通过行政权力移交和签订执法委托协议方式,赋予自然保护区119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同时,公安、海警等部门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海上联合执法,强化了自然保护区执法能力,提高了依法管理水平。重视科技支撑作用,通过深化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科院、南京环科所等等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气、土、生物进行系统监测,联合开展互花米草防治,开展盐地碱蓬、海草床、浅海贝类礁等科研攻关,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科研成果,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可靠技术方案。

黄河口红草地

湿地修复方面,东营市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自然保护区内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近10万亩,逐步恢复了湿地生境,保护区内承包到期土地全部用于湿地恢复和鸟类补食区建设。坚持以生态方式治理生态,实施了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湿地修复项目,探索形成了以水系连通为主的河流沼泽湿地修复,以疏通潮沟营造植被生长条件为主的近海与海岸类湿地修复,以阻断营养输送根除互花米草为主的潮间带湿地修复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构建起“河—陆—滩—海”水系连通体系,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持续做好生态补水,保持良好湿地生境。今年10月份,黄河发生39年来最大水位的秋汛,保护区抓住黄河大规模过水的机遇,科学组织生态补水,借势首次实现漫滩式补水。

黄河口湿地美如画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入海口时指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这对东营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东营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力度,同时,还将有序推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确保2023年申遗成功。
中国“国家江河战略”,黄河三角洲必是重要一环。东营市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继续高标准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突出黄河口湿地的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通过实施陆海统筹规划、一体保护、系统治理,打造国家公园建设的示范和标杆。同时,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利用“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擦亮东营“国际湿地城市”“黄河口国家公园”“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金字招牌,让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更多鸟类与人和谐共处的“天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保护治理模式。

黄河口白鹤

图片摄影:胡友文

本文原刊于中国鸟类观察

2021年第6期国际重要湿地专辑


赞助阅读方法请点击首页左下方索取杂志
收藏或浏览过刊,请回复“过刊”查询
微信群: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群”,邀请加入邮箱:birdwatcher2001@163.com读者QQ群:49011975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鸟类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