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真的“动真格”!科研造假将遭43项联合惩戒,限制录用公务员,将与个人信用挂钩

  点击上方"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关注并设为星标吧


前,学术不端,论文造假之事在学术界频发,引发轩然大波。国外有哈佛大学撤销知名教授31篇论文并认罚1000万美元,以及韩国黄禹锡干细胞研究造假、日本小保方晴子“万能细胞”研究不端以及德国舍恩在供职于贝尔实验室时发生的舍恩丑闻事件,国内有南京大学梁莹、清华大学唐国翌撤稿事件。如何惩治相关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在11月9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科研领域失信行为责任主体将面临43项联合惩戒其中包括:取消评定、评审、评先资格;依法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个人信用挂钩,限制相关金融业务等。



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由国家部门、机构组成的一次联合惩治行动,力度之大、涉及之广前所未有。


更需要注意的是,相比较民航、铁路系统的“乘客黑名单”,此次出台的“43条戒律”,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动态、共享以及具有永久性的失信名单,这些信息还将作为个人或机构在不同领域(几乎囊括科研、经济乃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事相关活动的重要参照


正因为如此,打击科研造假,维护科研诚信,我们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具体政策如下:(多图预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做有思维的学术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版权声明:


来源:网络

本文所使用文字与图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益。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 ∣ 曾庆东

联系电话 ∣ 0371-63558885

联系邮箱 ∣ hnndxb@hena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