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五福的你,收好这份知识攻略过年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新
年
瑞
兽
一年一度的全民寻敬业福的大型活动又开始了!你参与了没有?集了几个?
国人对“福”的向往,催生了很多独特的文化。比如,蝙蝠就因为和“福”谐音,深受国人的喜爱,与此相关的文化更是繁盛不衰。看来,起一个好名字真的很重要。
比如,唐朝很多大诗人的作品中都有提及蝙蝠,孟浩然就曾说过,“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蝙蝠),以福同音也。”元稹也曾有诗曰“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
到了明清,蝙蝠文化就更流行,对其演化更加丰富。从建筑、雕刻、绘画,到瓷器、玉器、金银器到服装等,甚至清代皇帝龙袍上,都可以找到蝙蝠的形象。
红色的蝙蝠纹配以云纹,寓意“洪福齐天”;
蝙蝠与铜钱的组合,寓意“福在眼前”;
蝙蝠和鹿、仙桃一起,寓意“福禄寿”;
蝙蝠、寿桃和铜钱一起,寓意“福寿双全”;
童子仰望空中蝙蝠,寓意“翘盼福音”;
蝙蝠、“寿”字、如意组合,寓意“福寿如意”;
蝙蝠与桂花组合,寓意“福增贵子”;
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寓意“五福捧寿”;
蝙蝠停于钟馗持扇上,寓意“纳福“;
蝙蝠飞于海上,寓意“福海“;
……
不过,对于真正的蝙蝠,你又有多少了解?表姐今天带你认识动物界的“五蝠“!
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目,泛称蝙蝠,下属分类共有20科211属1241种蝙蝠,且陆续有新种被发现。除极地和海洋中的一些荒岛之外,它们遍布世界。它们的四肢与尾部之间覆盖着坚硬的皮质膜,是哺乳类中唯一可以真正长距离飞行的动物。
蝙蝠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到第二年春天,经交配的雌性蝙蝠才开始排卵、受精、怀孕、产仔。
01
最长寿的蝙蝠:布氏鼠耳蝠
布氏鼠耳蝠(Myotis brandtii),主要分布于欧洲,中国西藏、东北等地。
布氏鼠耳蝠是世界上极长寿的哺乳纲动物之一,属于翼手目蝙蝠科鼠耳蝠属。布氏鼠耳蝠体重大多在4克到8克之间,寿命却超过41岁。它们具有一些在大体型、寿命长的哺乳动物中更常见的特征,比如,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发育至性成熟,产生的后代数量也比较少。
在英国,蝙蝠已经受到了很全面的法律保护,对于故意伤害、私自占有蝙蝠,或是破坏蝙蝠繁育场所和栖息地的行为,将被处以高达5000英镑(每只蝙蝠)的罚金,以及6个月的监禁。但是由于林地退化、杀虫剂大量使用等原因,布氏鼠耳蝠在英国的生存依然受到威胁。而在中国,政府和民众对蝙蝠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它们的处境就更让人担忧了。
布氏鼠耳蝠,图/网络
02
最小的蝙蝠:猪鼻蝠
猪鼻蝠(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也叫凹脸蝠,属于翼手目凹脸蝠科凹脸蝠属,该属现存仅猪鼻蝠一种。猪鼻蝠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体重不超过2克,身体总长度约为3厘米,当两翼展开后总长度约16厘米。
猪鼻蝠有一对非常大的耳朵,鼻子平平还有点向上,看起来就像猪鼻子,由此得名猪鼻蝠。现在全球存活的猪鼻蝠非常少,有记录的不超过10000只。如果猪鼻蝠灭绝,那么在物种演化树上的这个科的分支就消失了。它们栖息在竹林以及落叶阔叶林之间的岩洞里,单群的数量一般在十几只左右,常在傍晚太阳下山后外出,在植物叶片间穿行,捕食小飞虫,黎明前也会外出觅食一段时间。
在泰国,猪鼻蝠自上个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由于持续受到游客观光及科学采集等活动的干扰,一些蝙蝠洞穴已经被蝙蝠群遗弃。那些常人很难到达的蝙蝠洞穴才得以免遭人类活动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在缅甸,工业污染和宗教旅游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又致使新的猪鼻蝠群逐渐遗弃了它们栖居的洞穴。
猪鼻蝙蝠,图/ARKive
03
最大的蝙蝠:狐蝠
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是蝙蝠类中最著名而且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它的体长一般为20厘米到25厘米,展翼可达1米,而且没有尾巴;体重约为300克到400克。
狐蝠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们的头和颜面部狭长,耳朵长长且直立着,结构简单,没有耳屏,眼睛大而圆,牙齿尖锐,看起来很像狐狸。
狐蝠属于夜行性动物,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倾巢而出觅食,主要食材是植物的果实和花蜜,尤其喜欢香蕉。进食时,它们总是倒悬着头,大口大口咬食,而且还是个“大胃王”,几个小时吃进去的食物总量能达到体重的两倍以上。
狐蝠,图/海洛创意
04
睡觉头朝上的蝙蝠:吸足蝠
吸足蝠(Myzopoda aurita),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吸足蝠属于翼手目吸足蝠科吸足蝠属。几乎所有蝙蝠都是后足挂在树枝、岩洞或建筑物顶上,头朝下休息,吸足蝠是唯一头朝上休息的。因为它们的拇指基部和脚踝部特化出了像吸盘一样的肉垫,其中还有腺体可以分泌一些粘结剂,因而可以支撑整个身体附着在光滑的植物叶片表面。肉垫吸盘的形状远远看去酷似马蹄,有木有?但是,它们也是体型极小的类群,体重只有大约4g,不但没有高头大马的威武身躯,反而可能得在特写镜头下才看得到它们的“马蹄”。
随着农业的不断扩张,马达加斯加的森林栖息地面临着巨大压力,森林火灾以及持续增长的人口,使得吸足蝠的栖息地在逐渐缩减。由于对这种蝙蝠的行为以及它所处生态环境还缺乏了解,暂时也很难评估栖息地的变化对该物种的影响。
吸足蝠,图/ARKive
05
飞行最快的蝙蝠:巴西游离尾蝠
巴西游离尾蝠(Tadarida brasiliensis) ,除巴西外,在美国、墨西哥等地也有广泛分布。
巴西游离尾蝠是当前科学家观察记载中飞行速度最快的蝙蝠。在地面附近飞行的速度可以达到26.8m/s,时速接近96.5km/h。而在1km的高空进行飞行测试时,它们的最快速度按时速计算,也能达到50km/h。
有些中文报道竟然把它的英文名Brazilian free-tailed bats译为“巴西无尾蝠”,显然是错误的。哈哈!它们不光有尾巴,而且灵活着呢!它们的尾巴连接在下肢末端,可以通过在尾椎中自由滑动,对飞行中的尾膜进行拉伸或收缩,从而对飞行状态进行微调。
由于巴西游离尾蝠群中一些个体携带狂犬病毒,人类对它们进行了毁灭式捕杀。此外杀虫剂的使用,导致摄食昆虫的巴西游离尾蝠体内农药积累,种群中个体死亡率升高,繁殖率下降。再加上其他一些不明原因,在1963年至1969年间,巴西游离尾蝠的数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急剧下降,其保护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巴西游离尾蝠,图/ARKive
看完这“五蝠”,有没有颠覆你对蝙蝠的传统认知?其实,不止蝙蝠,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身上,也有不少有趣的知识亟待我们去挖掘。后续,“生命周期表”也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好玩有用的新知。在这里,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五福临门!
撰稿:李瑜琪
编辑:晓 黎
拓展阅读
生命周期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