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平湖经开区:一路繁花竞芳华 勇挑大梁作示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2023年是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国家级开发区十周年,也是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的一年。作为全市的开放前哨、经济强区,2023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2个,创5年来历史新高;10个招大引强项目成功落户;制造业投资增速达20%……沉甸甸的数据,凝结了数不清的艰辛与奋进,更汇聚成风雨兼程的勇毅与笃行。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平湖经开区将围绕“创新攻坚、勇挑大梁”主题主线,接力攀高、提质进位,奋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拼经济,产业发展承压奋进
去年全年,平湖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7.04亿元。数据背后,是平湖经开区工业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更是平湖经开区在产业发展上的奋进之姿。
冬日的平湖经开区,天气微寒,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半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运转,工人们井然有序、分工明确地在各自岗位上生产加工,一个个汽车零部件在机器与人力的配合下变成了一支支电动撑杆。据了解,斯泰必鲁斯是其集团在中国唯一的电动撑杆生产基地,也是集团全球三大电动撑杆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汽车侧门及尾门电动撑杆。目前,企业90%的产品针对国内市场,是奔驰、宝马、特斯拉、理想等车企的一级供应商。去年,企业发展潜能持续释放,产值和销售额更是创历史新高,均突破10亿元大关。
斯泰必鲁斯、尼得科汽车马达、德西福格、科世科、欧迪恩、伊控动力……一家家龙头企业蓄势腾飞,一条条产业链强筋壮骨,一个个集群日益壮大,质量优、效率高、动力强的汽车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平湖经开区现有规上汽车企业50家,覆盖汽车内外饰件、汽车电子零部件、底盘零部件、新能源零部件、基础材料其他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并最终结出了整车产业的硕果。去年,平湖经开区汽车产业规上产值达240亿元。
论产业发展的势头与冲劲,数字经济不遑多让。浙江轩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智能制造多年,致力于研发生产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太阳能等领域的智能设备。去年半年时间的产值就远超2022年一整年的产值。轩田位于平湖经开区两创产业园3号楼,以前生产都以一层为主,去年因为订单增多,促使企业生产扩容,轩田新启用了3号楼的三层,又新租了面积约800平方米的空间,新招聘了100多名员工。
轩田的“跳跃式”发展,正是平湖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近年来,平湖经开区坚持培大育小“两手抓”,逐步形成了以半导体、光电通信、汽车电子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经济产业矩阵。为厚植数字经济发展沃土,平湖经开区借助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平湖数字技术创新研究院、毛军发院士专家工作站、赛迪科创中心(平湖)等院(校)地合作机构,嫁接起了辖区内数字经济企业与专业科研机构交流、沟通、合作的纽带,有助于辖区内数字经济企业寻求技术突破、开展技术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增添了科创动能。
企业强则产业兴。今年,平湖经开区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梯度培育,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实践范例。
抓招引,营商环境蓄势聚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翻开2023年平湖经开区招商引资“成绩单”,数字闪耀、成绩斐然。过去一年,平湖经开区积极开展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内外资并举,聚焦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全年签约项目42个,完成实到外资1.48亿美元,完成总量居全市第一。
去年12月,日本FANDF高端医疗设备项目落户平湖经开区,从接洽到签约用时仅3个月,高效精准招商掷地有声。这是2023年平湖经开区招商引资的“收官之战”,也是全年招引的重要缩影。
作为日本FANDF株式会社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其中一期总投资3500万美元,用地20亩,将建设一个2万平方米以上的研发生产基地,主要生产CT本体冷却装置、X射线探测器冷却系统、核磁共振电源分配元器件等。项目计划于2025年投产,5年内年产值预计可超3亿元,将进一步拓展平湖经开区生命健康产业的版图,为推动全区生命健康产业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再添新引擎。
招商引资“拼”出了新成效,为产业发展蓄势聚能,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平湖经开区共完成招大引强项目10个,成功引进艾本德中国技术中心平湖项目等4个德语区项目,韩国SK高端新材料、日本荣顺医疗电子等3个日韩项目,以及希润科技、山子动力、中能锂电等30个内资项目。
企业“引进来”后,如何把企业“留下来、发展好”?平湖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了功夫。去年3月,尼得科机床(浙江)有限公司新工厂在平湖经开区举行了奠基仪式,这也是尼得科集团在平湖设立的第17家企业。为兼顾尼得科机床的生产和建设需求,平湖经开区用真情出实招,为企业安排了2幢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作为过渡,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眼下,平湖经开区为尼得科机床代建的“高级定制”标准厂房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竣工,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超12亿元。
除了为落户企业建设“高级定制”的标准厂房外,新兴的科技型企业的标准厂房也在平湖经开区得到租赁的“解决方案”。浙江金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工业用3D打印机,设计年产能1000台。成立初期,因为有现成的厂房可以租赁,企业得以在最短时间内启动生产,为后续扩大规模打好了基础。在此期间,平湖经开区为企服务始终在线,积极为企业寻找合适的土地建设新厂房,贴心的服务让金兆决定深耕平湖经开区,建立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从项目签约到奠基,再到打桩进场、基础施工等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去年平湖经开区聚焦项目全周期,深入实施“开竣投”全流程服务管理,以专班制推进、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落实,全力以赴提速度、抓进度,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98亿元,完成制造业投资45.58亿元。报批内外资项目323个,威伏、特吕茨等20个超亿元项目启动开工,德马吉等18个超亿元项目顺利竣工。在平湖经开区“妈妈式”服务的加持下,一个个项目以“早一天也好”的紧迫感,跑出了项目推进“加速度”。
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上,招商引资毋庸置疑,依旧是“C位”。今年,平湖经开区将坚持“高质量外资、高技术内资”内外兼修整体策略,深化招引模式,打好地图招商、以商引商、基金招商“组合拳”,以“招商引资”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增动力,创新发展浪潮澎湃
走进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一幢三层的研发大楼映入眼帘,这是川源创新路上又一个“大动作”。这座去年正式投入使用的研发大楼,开启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内有水质分析室、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高科技实验室,还有设备、环工、智联3个研发部的集中区域。回望川源的发展道路,创新一直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份荣誉藏在川源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中。企业每年将经营收入的3%到5%用于产品研发,并与同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部、开展产学研、增加研发资金……一步步实现了从做单一的产品到迈向系统集成的蝶变,持续做精做深水处理细分领域。目前,川源机械已有大大小小、功能不一的水处理部件11大系列、40多种产品和3000多种机型,涵盖化工、纺织、造纸等细分应用领域,并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业务往来。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以“创新”为媒,加速推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平湖经开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专门研发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零部件。企业专注研发领域,研发人员已经占到公司总人数的50%,并且大多数成员来自清华大学等海内外名校,目前企业掌握的150多项专利技术已基本覆盖了燃料电池的各个核心领域,成为企业占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川源机械、锋源氢能等企业是平湖经开区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也是平湖经开区创新实力的一个典型映照。平湖经开区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分类精准服务,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目标市场、深耕细分领域,聚焦主业、创新突破,走创新发展之路。过去一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培育入库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家。
一个个创新领域的企业上榜,企业创新力的不断增强,背后是平湖经开区倾力打造的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的“硬核支撑”。2023年,平湖经开区聚焦科技引领,建强创新载体,抓实人才引育,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平湖经开区现代化科创“新高地”。辖区内毛军发院士工作站、汉希科特中国微系统应用研究院等正式启动,上海交大射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约成立,嘉兴南湖学院平湖研究院投入使用,平湖市海智基地获评浙江省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塔尖重器”相继发力,托起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2024年,平湖经开区将继续把创新放在全区发展的核心位置,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深化企业研发活动“两清零一提升”工作,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改造,加强专业市场及服装箱包企业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高新规上化、规上高新化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继续让“创新”在平湖经开区大地上留下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笔墨,让科技强城一路繁花。
动态 | 宁波前湾新区:增速6.7%,宁波市第二!
动态 | 顺利摘牌,椒江开发区这个“独角兽”企业又有大动作
✎来源 |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沈含
✎审核 | 王琬鹃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