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乐理教材中的音值组合是错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俄罗斯音乐研究 Author 彭教授

点击上方“音乐名师大讲堂”即可关注

分享网络时代红利

与音乐名师“面对面”

高考乐理难点解析及考试技巧


音值组合法是记谱法部分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乐理中最难、最烧脑的部分。

事实上,即使乐理老师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第一是因为这需要计算,第二是因为乐理教材上“规定”的音值组合法中很多都是“错的”,与实际记谱习惯并不完全相符,有时不留神就可能跟着习惯跑了。

比如,按照乐理教材的要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单位拍之间的符尾不能相连,八分音符音符为一拍时,单位拍之间只有第一条符尾相连,其它符尾分开,这一原则被称为“按单位拍分开”。


也就是说四二、四三这种拍子应该这样:


而八二、八三这种拍子应该这样:


那贝多芬《献给爱丽丝》那个著名的主题是八三拍的,按音值组合法规定应该这样:


可惜在那些正经出版社出版的正经版本中,拍子之间的两条符尾都连在一起。


乐谱版本很多,但听话的很难找到。


甚至手稿的情况也是一样。


当然了,不仅是这一首曲子的问题。随便打开一本正式出版的乐谱,会发现到处都是乐理老师的噩梦,音值组合法的仇敌。


看看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曲子。


再来一个不合规矩的。当然,其实也不影响读谱。

谱子印错了?

其实音值组合法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读谱更加方便,既然上面这些乐谱在读谱上没什么不便,似乎也不能说是错了。

而且这么说吧,想找一本完全没有音值组合法“错误”的乐谱是很难的。如果除了你全世界都错了,那没准是你错了……

那么乐理教材写错了?

乐理中讲的主要是一些扫盲的内容,深究下去里面很多东西都是“错”的,更何况音乐理论本身就是个无底洞。扫盲阶段的教学主要就是让“容易掌握”和“符合实际”相互妥协,在“简明”和“科学”之间找个平衡点。简单的对与错似乎不是一个合适的评价体系。

音值组合法这个平衡点似乎有点不平衡。但既然要考试,就会有标准。对于音乐高考生来说,在绝大部分教材和招生学校承认这个平衡点的时候,你就按这个标准学着吧。反正随着学习的深入,乐理中很多东西会被一件一件打破,远不止音值组合法。规矩确实是用来打破的。等到你有能力打破的时候。

高考乐理难点解析:

音值组合法、和弦、调式调性、试卷分析,共4讲








更多精彩:

郎朗|中国音乐教育需要更好的老师

  “音乐名师大讲堂”听课指引!

【考研】2020考研倒计时30天,附音乐专业考试时间表

【回听】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及演奏与教学

  艺术生,光鲜的背后是汗水与泪水

  “音乐名师大讲堂”最新师资、课程介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