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著名音乐家周海宏教授对中国教育的几点思考!

周海宏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05-02


周海宏,著名音乐心理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给琴童家长、及中国所有家长

——我的最后一讲

我把中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概括为两方面

“目标盲目”与“手段野蛮”


这与孩子的人生幸福、事业成功太密切了

花费10分钟

让我们看看,怎样展开教育自救?


孩子到底为什么要学琴?学琴对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如何为孩子学琴的基本目标定位?该学什么乐器?选什么样的教师?家长与教师沟通与交流的策略,学琴前该做哪些准备?谈到了学琴活动的特点?音乐家成才的条件?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学琴的动机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爱练琴?如何激发与保持孩子持久的学琴动力?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奖惩中应该注意的策略,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与抗挫折能力?自信与怯场,自我形象、健康人格,等等与学琴密切相关的心理学问题……


其中许多问题,都绝不仅仅是学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重大教育问题。


孩子在学琴中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有深层的原因,并且在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所表现。所以要想解决学琴中出现的问题,单从学琴的角度着手是根本不行的。我们需要从原理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儿上去解决问题。而这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有错综复杂的综合原因。很多问题,都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甚至都是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形成的,再加上孩子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所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往往都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家长朋友们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问题,那么,就已经向解决问题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而认识到问题在哪里,就已经找到了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社会环境,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去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展开教育自救!


下面概括一下我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根基,从宏观上,说一说我对教育的总体看法。

我的教育理念有两个最基本的支柱:


一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孩子走向幸福与成功,让社会走向和谐。

二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根本目的,教育必须要尊重人性的法则,顺应心理学的规律。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成功与幸福本来并不矛盾。如果教育能够尊重人性的法则,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话,受教育的过程就会成为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成功与幸福之间应该是互相强化的,而不是以牺牲幸福来换取成功。

我把中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目标盲目”与“手段野蛮”两个方面。下面我想分别谈谈这两个问题。

02


为什么?

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目标盲目的问题又具体分为“结构失衡”,与“程序失当”两个方面。

先说结构失衡的问题。


我们在这个讲座的第一节中,谈了这样的观点:

拥有幸福的人生,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获得人生幸福条件的能力,二是,要有体验人生幸福感受的能力。前者,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投入,但后者,在我看来,是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失的。

我们都听说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说法。德、智、体,三个字是对教育内容结构的顶层设计的概括性描述。我们发现这个结构中没有“美”!虽然后来又提出,德智体美,德智体美劳,但在教育的执行层面,评的还是“三好学生”。

我一直认为,近现代中国否定“美”的社会意识,除了有国家政治导向之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体系中,缺少“美”的独立价值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大主流思想体系中,佛家与道家都是否定人的感性欲望的,强调清心寡欲。儒家的教育体系中虽然包含了美,但那是为“礼”服务的,美是没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的。所以,单单“尽美”是不行的,还要“尽善”。“尽善尽美”的理想,在思想上就取缔了美的独立价值。而没有了美的独立价值,从“尽善尽美”,发展成“以善压美”,“有善无美”,也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德”就包含了“美”。其实“德”与“美”是两个并列的概念范畴!审美素质高的人不一定道德高尚,道德高尚也未必审美素质高。


概念之争,表面是很虚的,但在教育实践中,排除了美的独立地位,所产生的后果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才的素质结构观影响了人才的选择观,决定了人才的选择办法与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就最终影响了教育投入的侧重点。落实到基础教育中,就表现为艺术课开课不足,师资缺乏,动辄停课。艺术教育不足问题的根源,是素质结构观的问题。


以这样的素质结构观为导向的国民基础教育,最终导致国民感性素质低,感性智慧不足,进而产生整个国家的感性文明水平低,感性文明发展迟缓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我们这个讲座中,虽然没有专门谈素质教育,但是,其中涉及了大量与人生成功有关的素质内容。


每个成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学校学习的大量知识,到了工作、生活中都没有用,而最有用的一些东西,在学校中却没有学。大家也经常会发现:那些最终取得社会生活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学校中的尖子生、第一名,而是那些感性素质好、感性智慧高,有自觉性,自立能力强,有激情、有毅力,有好的习惯,有正确的世界观、理想观,善于自我反省,有多元思维习惯,懂得权衡,知道退忍,心理健康与抗挫折能力强的那些人。我认为,这些素质都是需要纳入到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开始培养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是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最缺乏的。


很多家长都信奉:“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但是很多人赢在了幼儿园的起跑线,赢在了学校学习的前半场,却彻底输在了社会竞争的终点站。

教育内容体系中的结构失衡问题,是不是造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现在的孩子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了学校的作业上。很多人仅仅把孩子作业过多,看成是造成孩子疲劳,休息不足的问题。其实,作业过多,不仅仅是使孩子疲惫,成长发育阶段得不到休息的问题,而且还是妨碍孩子素质全面发展的大问题。

我一直想向教育管理部门提一个建议:应该把作业内容的管理,纳入到像检查教案一样严格的管理范畴之中,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而不是通过增加作业量,来提升教学效果。


我也向家长建议: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家长应该用那些真正影响孩子未来幸福的东西,用那些有助于孩子迎对未来社会竞争的东西,去补充到课外学习之中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从国家角度来讲,我也要呼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国民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工作,纳入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计划之中去。从现代社会的人才素质需要角度出发,以现代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对国民基础教育的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与改革,从而彻底解决目前教育中的结构失衡问题。

03


为什么?

投入浪费巨大、教育效能很低

教育目标盲目的第二个表现是“程序失当”。


我们在讲座的第1章第4节中重点谈了这个问题。教育必须要建立在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造成孩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从而必然妨碍了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早期教育很重要,问题的关键是教什么。好奇心、探究欲,是一个人成功最需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养成的关键期恰恰在童年!感性偏好、感性能力、感性需要的培养关键期也在童年;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意识,遵守规则、顾及他人的感受、体查他人的需要的培养关键期也在童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天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孩子自由玩耍不仅仅带来快乐,还带来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孩子在自由的游戏中,把自己的想象力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份自由的天性正是后天创造力、想象力的基础。


而这种自由,过了童年以后,就越来越少了。而培养以上所说的这一切的时间与精力,都被大量的知识性内容的学习给占据了。最终形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结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乖乖的好学生,答题能力很强,考试分数很高,但是,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没有社交能力,缺少团队精神,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没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育不遵循人类心智成长的科学规律,导致教育内容安排的程序失当。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高考化,使得教育投入大量的浪费,教育的效能很低。


我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造成程序失当现象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学原因。既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正确教育指导的责任;也有社会上弥漫着急功近利,攀比竞争氛围的原因;再加上了幼儿园、学校招生选拔制度的合力,最后夹在中间的孩子、家长也只能就范。比如,别人家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而你们家孩子不参加,那么孩子考试成绩很可能就排名靠后了。而在中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考试成绩排名靠后,就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了,还会带来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甚至使孩子失去被关怀、被尊重与被爱的权力!而这又是哪个家长承受得起的?!


我认为,关于程序失当的问题,必须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系统化的政策才能够解决。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一流的专家,吸收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人的各种素质发展的关键期,确定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素质培养的关键点,制定各阶段的课程标准,研发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教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宣传,让家长们了解这些教育原理;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组织,并利用升学考试的这个杠杆和指挥棒,来贯彻科学的教育程序。

被罚跪地写字的学生

04


“手段野蛮”的中国教育

下面我来谈一谈,目前教育中存在的第二个大问题:“手段野蛮”的问题。


几年前,我看过一个电视新闻报道,报道一个恨铁不成钢的母亲,把孩子活活打死。母亲一边泣不成声后悔不已,一边又特别委屈,因为她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将来好,只是孩子现在实在是不懂事,不理解妈妈的苦心,妈妈迫不得已,为了把孩子教育好,才这样打孩子,不成想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虽然把孩子打死、致残是极为个别的现象,但是在教育中体罚孩子,是很多人都认可的方法,认为惩罚手段,是有利无害的。“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成为最著名、被广泛接受的教育格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既然家长与教师是出于把孩子教育好的善良目的,于是,教育中的野蛮行径就被颁发了道德上的许可证。在这样一种大的教育环境与传统中,人们从来不认为教育中的惩罚是野蛮行径!既没有惩罚者对自己教育方法的反思,也没有社会舆论对惩罚者的道德压力。


几百年前,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为人类社会增加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概念。“平等”这个概念,是人类社会才有的;在动物社会中,是只有强权,没有平等概念的。我认为,以社会的力量保护人格平等,这是人类在社会学层面上迈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有没有人格平等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文明水平高低的特别显著的标志。


但是,在中国,一进入到教育关系中,这个人类花了几千年才取得的文明进步,似乎就可以不要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颐指气使,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教育者让受教育者饱受身体与精神的折磨也被认为是正当的。这正是全社会教育的文明水平低的表现。


许多家长把自己以粗暴手段对待孩子归结为性格,而不是野蛮;归结为脾气,而不是缺少现代文明理念。我想请他们认真反省一下:你对自己的领导、上司也会这么没有耐心吗?你对自己的朋友、客户也会毫不顾及他的感受吗?当你的顶头上司,做错了事,委屈了你的时候,当你的客户提出了无理要求的时候,你都是立即火冒三丈,毫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吗?显然不是!只要你是一个心智基本健全的人,你都不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那么没有耐心,那么粗暴。因此,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你缺少现代人格的平等理念;缺少无论什么年龄、什么阶层与地位、什么行业,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都应该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现代人格理念。

05


“以强为尊”,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为什么在有些家长与老师的概念中,对孩子与学生人格平等的意识那么淡呢?为什么,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本来也是有平等意识的,但一进入教育情景中就荡然无存了呢?为什么,教育就不能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展开呢?


我认为,人格平等的现代文明意识在中国扩展得慢,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层级感为核心的社会群体意识有关的。从古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纲纪要求,到现代社会的吃饭、开会谁坐在什么位置上,上下电梯,出门进门,谁先走,谁后走,整个中国的伦理观是以层级秩序为核心的。这种以层级秩序为核心的伦理观,既然变成了一种伦理规范,也就形成了无孔不入的社会层级感意识。


层级感的心理学本质,是人的优胜需要,而优胜需要是以争夺生存优选权为目标的动物本能。在我们这个课程第6章中分析过的人类四大需要中,审美需要、成就感需要、亲和需要驱动下的行为,都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中发生的,这三大需要的满足,是以人性善的面貌出现的;只有优胜需要驱动下的行为,必须要争出个你强我弱、你高我低、你尊我卑的结果,优胜需要的满足,是带着人性恶的色彩的。


在人类社会现代文明中,“平等”概念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扼制人性恶的一面对群体和谐与社会道德的破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社会组织秩序的现实需要下,优胜需要被伦理化为层级感意识,当层级感意识具有伦理彩色时,本来与动物厮杀的本能性质相同的竞争行为,就被颁发了道德上的许可证。


到了当今中国,人类本能中存在的优胜需要,夹杂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层级感意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又随着“竞争”二字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竞争、求胜,成为强者,变成了人们的共识。“以强为尊”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个社会现象,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的“排位文化”一脉相承,又吸收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生物学法则,它演变为人生观,体现在全社会无处不在的排位意识;它演变为价值观,体现在全社会到处可见的对力量与权力的崇拜。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善与恶的根性,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环境与文化思潮有利于哪条根的发芽、生长。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都应该是发展人性善的一面,而不是人性恶的一面。正在是从这角度看,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出了大问题!


这个问题,还不在于大家都看到的,孩子负担重、作业多、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没有创造力、社会适应性差等等,这些表面问题。这个问题是:整个教育在宣传、渲染“竞争求胜”中,鼓励、强化了“优胜需要”这一人性的恶根,形成了全社会的权力崇拜氛围,形成了一切以权力为核心的行为动机。

06


弱者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是野蛮社会

营造这种氛围的教育,是野蛮教育

虽然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有许多积极的价值取向,比如奉献与分享的教育,爱与慈善的教育,等等,但是,在“权力崇拜”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强为尊,还是主旋律;优胜劣汰、竞争求胜,还是最强音。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在渲染与营造“竞争求胜”,“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教育氛围。这种氛围,培养了孩子以强为尊的意识,弱化了以善为本、以爱待人的意识。甚至有人公开鼓吹与宣传“狼性文化”,把生物界的生存法则,平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观念中,把野蛮的动物生存法则,以一种人生观的面貌带到了孩子的教育中。


这种社会氛围让弱者失去了生存安全感。而弱者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营造这样氛围的教育,是野蛮的教育。


在以层级意识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中,在以强为尊成为主旋律的社会氛围中,使一个下位者面对一个上位者,会有压迫感,会有不安全感,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这就难免使家长认为,唯有成为上位者,才有尊严与良好的生存境遇。在孩子的未来尚不明朗的时候,家长个人内心的压迫感,就会转化为一种对孩子未来前途的莫名的担心与恐惧感。为了尊严、为了生存安全感,家长们要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个层级体系中的上位者。


本来,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社会层级,每个层级的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在现代的文明社会,每个阶层的人都应该,也可以过着有尊严的生活。但在“强才有尊”,“劣就要被汰”,“弱就要被食”大社会氛围的重压下,使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完全成了生存层面的担心!现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而家长们仍然会担心,孩子要是考不上一个好学校将来可怎么活!


我认为,这种担心,除了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层级意识、上尊下卑观念的基础外,更有市场经济大潮中现代文明意识缺位的原因。我这里说的这个现代文明意识,主要就是指:


“人格平等的社会层级观”——也就是人的地位有高低,但是人格平等,尊严相同,基本人权一样;


“天赋我才的主体价值观”——也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偏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价值体现方式;


以及“以个人幸福为导向的人生观”——也就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是个人的幸福体验,而不是社会导向的功名。


这三大观念,都是以个体需要为本的,而不是以社会竞争为目的的。


欧洲的市场经济与文化启蒙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而中国当代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现代文明意识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缺少了现代文明意识的观念支撑,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氛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层级观念、尊卑意识,必然产生全社会的生存排位焦虑。


我一直认为,没有哪个家长不疼孩子,没有哪个家长不爱孩子,他们之所以在教育中使用野蛮的手段惩罚孩子,是与他们有切身的被压迫感,与他们内心深处有对孩子未来的担心与焦虑有关的。

07


中国的教育格言,包庇了野蛮行径

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人生的幸福,而不仅仅是那些竞争中的强者。幸福生活,不应该仅为那些强者所专有。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方向。


我认为,除了传播知识与技能,促进人的社会化外,教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将人类社会推向文明!在这个文明社会里,虽然人与人之间能力有大小、工作有分工,但在人格上,人人平等;无论什么样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从事什么行业,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与水平,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都拥有尊严,他们的情感都受到呵护;每个人能够把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发挥到极致;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同时能够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然而,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还远远没有承载起来这样的职责!因为,它自身还存在着要摆脱蒙昧的状态,要进行文明启蒙问题。这个文明启蒙,就要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开始,杜绝以功名、出人头地为目的驱动下的野蛮的惩罚与贬损的教育手段,代之以鼓励为手段、以快乐为目标的教育改革。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呼吁,要把孩子是不是爱学习,孩子在学习中是否有快乐,作为检查教师与学校领导业绩的核心,而不是分数与升学率。


为了中国教育启蒙时代的到来,为了尽快推动中国教育迈向现代文明,我们需要对教育中的一些传统观念深刻反省,深入批判。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始终把教育看作是通往幸福的途径与过程,幸福被看成是隔着茫茫苦海的遥远彼岸,而教育就是通往那个彼岸的遍布荆棘、充满痛苦的艰难之路。我们的成功教育,基本上都是“苦难教育”。“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中国最出名的教育格言都在告诉我们:受苦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但我要说的是:是因为教育的文明水平低,才使得学习变成了苦差事。非但如此,这些教育格言,不仅没有科学道理,违反人性法则,还包庇了教育中的野蛮行径,为野蛮教育发放了通行证。它把所有不成材的责任都归结到被教育者的身上,掩盖了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责任。根据动力因快乐而生的人性法则,我们要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改为“书山有路乐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

08


人生的幸福

应是一生的幸福,而不是后半生的幸福

在过去50年间,心理学这个学科曾经被当成是唯心主义的东西,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压,这就导致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与应用。没有吸收心理学对人性规律研究的成果,是导致野蛮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心理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遗憾。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大量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告知了大量人性的法则,在我看来,有些人性的原理,应该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作为生活常识来掌握。


在尼泊尔这个国家中,有一个地方,存在着一种风俗,就是小孩子拉肚子的时候不能给他喝水。当地的人们朴素地认为:拉肚子是出水,水喝得越多,拉得越厉害;只要不喝水,就可以止住腹泻。稍懂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拉肚子几天内是可以自然痊愈的,前提是:要多喝水。但是,在尼泊尔那个地方,很多孩子仅仅由于拉肚子而导致脱水死亡。这就是无知,这就是不文明的蒙昧状态。而现今中国的教育领域中,就存在着类似于“拉肚子不能喝水”这样的蒙昧认识。比如“不打不成材”,比如“学海无涯苦作舟”。野蛮的教育观念、手段的存在,正是我们国家教育文明水平低的标志。


也许,在过去30多讲的内容中,涉及到的原理层面的内容太多以至于很多家长理解不了,记不住,在实践中细节太多,没有人指导,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我建议记住最简单的两点:


第一,记住:把孩子当成一个与你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人格尊严,有人类自然情感反应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受教育、被塑造的客体。

第二,记住:快乐强化动机,痛苦弱化动机,要想让孩子愿意做什么事,就要让这件事与快乐相伴;以鼓励与表扬为主要手段,而不是以惩罚与贬损为主要手段,最大限度地让学习与受教育的过程充满快乐。


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你就会发现,许多让你的烦恼不已的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大家想一想,烧锅炉、开电梯都需要上岗证,都需要了解这个工作岗位上最基本的操作规程,而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职业之一,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岗位之一!但是为人父母,却没有岗前培训,也没有上岗证考核。正如很多工伤事故都是由于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导致的,很多教育悲剧、家庭悲剧、人生悲剧,是由于家长不了解这个岗位上一些最基本的操作规程,违规操作导致的,最终使得孩子不仅没有取得家长所期待的成功,更使他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童年!


这是一个令我自己都感到有些可笑的逻辑推理:人的一生是由一生构成的,而不是由后半生构成的,所以,人生的幸福,应该是一生的幸福,而不是后半生的幸福!先苦后甜,指的是为了后半生的幸福,先去吃那前半生受教育之苦。显然,教育反到成了人生只能有半生幸福的罪魁!


有这样一个家长,他要求孩子一年365天,除了上学就是练琴。有人说,你这样做,是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这位家长说:我要让孩子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童年的快乐,他就不会觉得童年不快乐了;就像小说《红岩》中的小萝卜头,从小在监狱中长大,他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感觉,他也就没有不自由的痛苦。听了他的话,不禁让我毛骨悚然。虽然这是个非常极端的个案,但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功名不惜一切代价的人生观,还广泛存在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公共意识之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功名,成了凌驾于爱、尊严、幸福、乃至生命之上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社会意识指导下,很多孩子因受教育而失去了本来就应该属于孩子,也唯有孩子才能够体验到的童年的快乐。这是人一生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让全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呼唤中国教育启蒙时代的到来,共同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的教育迈向文明。


至此,我们这个持续了50多个小时的讲座就全部结束了,最后,我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快乐的教育,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与幸福中走向成功!

此文系《海宏教授琴童家长课——儿童教育的问题、原理与策略》第37节:尾声。

扫码邀您一起学习

分享网络时代红利 

与音乐名师“面对面”

来源:思考者iThink




更多精彩:

点亮  在看  名师相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