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煎茶,路过白头,在落虹桥街牵你的手,喔哦喔哦喔
成都有太多好听的地名
不细数,
很难发现成都用植物命名的街道已经有100多条,
光以槐树命名的街道就有6条,
槐树街、双槐街、三槐树街、
干槐树街、槐树店路、国槐街。
不细查,很难发现,
原来成都不少地名来自《诗经》《论语》《中庸》,
城中的落虹桥、天涯石,
城外的白头、安仁、怀远,
很多你一瞥而过的地名,都代表了成都人的诗性.....
1.一天,从华阳往大邑走,猛然抬头看见两个路牌,觉得名字很是有趣。
一个是煎茶、一个是白头,两个大约都是小镇,一走神就会错过的不起眼小镇。
细细咀嚼这两个字觉得取名的人真是有文化,煎茶如果取为煮茶,就少了一点风雅。
2.在唐代以前无制茶法,才直接采生叶煮饮。煎茶更高级,这个词,是唐代陆羽在《茶经》里记载的一种方法。
苏轼特地写过两首煎茶,《试院煎茶》、《汲江煎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3.第一次看到白头这个地名也觉得有趣,若是一对夫妇,就可以说走“我们一起到白头”,多浪漫。
4.成都的很多街道都和植物有关,你可能不知道成都已经有100多条用植物命名的街道。
泡桐树街、海桐树街、合欢树街、柿子巷、槐树街、冻青树街、水杉街,莲桂西路、棬子树、梨花街、桂花巷、白果林、桃溪路、白桦林路、海棠路、栀子街、椿树街、茶花街...
5.合欢树这个名字听起不太熟悉,但它的寓意很美,此树树叶昼开夜合,对对相拥,人们用合欢的状态寓意忠贞不渝的爱情。
6.冻青树街,冻青即冬青,凌冬青翠。取自乾隆年间四川提督的府内的一株合抱的冬青树而得名。
现在树早已不见,满街都小店,凉粉、烤鱼、钵钵鸡,其中一家高雄人开的“伶壶冲”茶餐厅破破烂烂但长盛不衰。
7.70年代冻青树还是很红火,有一家卖“三花”茶叶的店,堪比刚出来的星巴克一样扯眼睛。
一群年轻人在冻青树38号院坝头,玩乐器、练功、排练,其中就有14岁的欧阳奋强。
38院坝的部分文艺青少年,前摆中间者就是少年欧阳奋强,那天他14岁
8.柿子巷,听名字不熟,但你一定对金河路上一栋远远就能望见的老楼有印象,它孤立于世,主人是曾经国民党第44军军长王泽浚,所以又名王公馆,后改为幼儿园。
9.柿子巷6号,原本有个破败不堪的小院子,马识途曾经生活在这里,写出了《夜谭十记》。
10.成都与植物有关的街道光槐树的就有6条街。
槐树街,清时名槐荫胡同,街内有槐树多株,可遮荫。双槐树街,因街北侧一大户人家门前有两株大槐树得名。干槐树街,以一家院内有一枯老的槐树得名。
还有三槐树街、槐树店路、国槐街。
11.芳草、芳沁、芳华这些未见花名似乎又在散发气息的地名都集中在最有生活味道的玉林,一拐进去,鼻腔就被塞满了麻辣鲜香。
12.有位叫哈利网友的在知乎感叹:
我住在成都玉林,附近的路都跟天和花草有关,蓝天路、彩虹街、玉虹街、白云街、芳草街、蓝草路、芳华街。成都最让我惊讶的地名莫过于五块石那边的赛云台,简直狂拽酷炫。
13.唐代诗人罗隐,写到: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不知道与此街有无关系。
14.花字在成都的很多地名里,你叫熟了叫烂了就觉得俗,但把地名单拎出来或者第一次叫还是觉得有意境。
比如带花字的浣花溪、百花潭、花照壁、花龙门.......
15.曾经住在浣花溪旁边的杜甫,在诗里写过百花潭,他在《狂夫》里他写到:“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16.送仙桥、遇仙桥、神仙树、二仙桥这些名字是总带着一种魔幻的感觉,好奇,是真有遇到过仙么?
传说神仙树这个地方在光绪年间有一枯树桩,中空,贮满清水。有人传言饮其水能治百病,愈传愈神。善男信女们便向求神赐福祛病,香火盛极一时,因此得名神仙树,到现在说到神仙树,大家第一反应——富人区。
17.送仙桥传说在唐代是成都历代最热闹的地方。
三月三各路神仙都会来赶庙会——听说有人在桥上看见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斓的鲜花。
现在这里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古玩集散地,每逢周日上午,顶楼平台上的旧书市场都有很多书痴络绎不绝的来淘书。
18.成都很多路都与乐器有关,琴台路、抚琴路、丝竹路,离宽窄巷子不远的琴台路,全长不到1千米,夜间灯光一亮,汉唐仿古建筑配上地上反光的青砖,仿佛梦回汉朝。
说起琴台路,隔壁子少城小学和泡小的娃娃都给你说得出个子丑寅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呀。
19.落虹桥、天涯石、琼楼路这些地名不像在人间,更像在太虚幻境。
落虹桥很多人不太耳熟,诗人梁平写到:
这条街很少有人叫它的名字,总是含含糊糊。
指路的人只说新华大道往里拐,庆云街附近,那里有新繁牛肉豆花,有满街飘香的万州烤鱼。
长松寺公墓在成都最大的代办,临街一个一米宽的铺面,走得进形形色色。
其实落虹桥的原名落魂桥,据说这里曾经是行刑的地方,因为罪犯押到这儿就吓得不轻,所以取名落魂桥。
20.天涯石街,是真是有块儿石头,现在这块儿石头在成都天涯石小学门口,据《四川通志》载天涯石“曳之若摇摇可引,撼之则根不可穷”。
天涯石北街原有一豆花面,面条上盖了臊子,面条下是酸辣豆花,经常排队,后来据说搬到了三道拐,味道也不如前了。
21.另一个以石头命名的地名叫支矶石路,这块儿石传说是天上织女之物,后据考证,支矶石是西南原始部落或奴隶时代的陨石遗迹。
22.成都还有很多地名,很具有CP感,比如红瓦寺X青石桥,带有“色彩”的街还有黄瓦街、黄伞街、红墙巷、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白丝街、紫东楼街....
23.紫东楼街不知道是否来源于紫气东来,但黄瓦街曾经确实有黄瓦。
黄瓦街上有一块照壁墙,上写“黄瓦街”。这里的旧时风貌确实是红墙黄瓦,说,清代有两侯爷因家业破败,竟用旧庙宇的红砖砌墙,黄琉璃瓦盖顶!
24.作家桑格格说“要是早晓得有黄瓦街街边茶铺这个地方,一年回成都的次数都要多些。”
这是正宗的少城腹地,从著名特务冷开泰,到西康省民政厅长冷融,著名女书法家、诗人黄稚荃,都曾居住在这,不分阶层的人都在此地喝茶,偶尔有担着卖豆花的孃孃经过.....
25.还有一些路,带着童话的色彩星汉路、星河路、星科路、星辰路、星月街.....
26.除开传说故事和花花草草,来自于《论语》或《诗经》的地名更有文化深意:
比如九思巷、九如村,九思巷取自《论语·季代》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指待人处事应有的品德,以此命名含有君子自谦和警已之意。
27.九思巷有很多老宅,目前还完好幸存,进入院中,别有一番洞天,外面有个小面馆做掩饰,里面有天井、木质窗框,隐见曾经的殷实,现在院子住了七八户人家,杂草疯长,老宅沉静。
28.九如村,得名于《诗经》。“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诗中连用九个“如”字,表达当时取名人希望福寿延绵。
29.成都很多的街名都沉淀了成都的诗书气质,比如笔帖式街、奎星楼街、帘官公所街......
30.太古里里面的博舍酒店和周围的光鲜耀眼的建筑不同,青砖瓦房,古老朴素。
笔帖式街就在这里,这条街是成都唯一一条以满语译音为街名的街道。
笔帖式系满语“士人”之义,为总督署下机构,掌管满文翻译及奏章文书之事,官员必由旗人担任。
31.奎星楼街的知名,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冒椒火辣、初代等一大堆网红店。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又说,北斗七星,第一颗称魁星,所以科举时代中了状元,谓之“大魁天下”。
32.帘官公所街,科举时代,考官进场阅卷以后,便垂帘与外界隔绝,因而称为“帘官”。帘官公所用现代话说就是接待考官的招待所。
33.燕鲁公所街,河北省简称燕,山东省简称鲁,燕鲁公所是在这两省合建的会馆。
虽然这里早已经变为了一个地名,但曾经三进式的院子也是往来“无白丁”。
古代交通不便,从河北山东风尘仆仆的赶到成都的人在此落脚,诗人梁平写到:
门庭谦虚谨慎,青砖和木椽之间,嵌入商贾与官差的马蹄声,连绵、悠远......
燕鲁没戴几片花翎的人,来了,也只能流离失所。
38.惜字宫南街、四圣祠街、五世同堂街、如是庵街、宝云庵、法云庵路、兴禅寺街、净居寺路
仓颉这个名字你一定不熟,他是传说中汉字发明者,惜字宫这个地方就是曾经供奉他庙宇所在地,曾经这条街上,惜字如金。写字的纸也爱惜,不可随意弃之。
如今,提这条街大家不熟,但是提谢记肥肠鸡人尽皆知,一到饭点,大家油头满面的捞菜,惜肥肠如“金”。
39.宝云庵的位置就在锦里西路,两边有夹道的银杏,8月盛夏,坐在银杏树下,偶尔会掉下两颗白果下来,深秋又是一地金黄。
40.四圣祠街又静又美,因曾经是供奉孔子门下曾参、颜回、子路、子由的祠庙,所以由此得名,现在是四川神学院的所在地,这里的四圣祠礼拜堂建于1894年,街上原有许多深宅大院、老式公馆。
现在走到街上,还能看到教堂对面的年久失修的西式洋楼,感受到当初繁华的痕迹。
41.市区里的好听地名美到数不清,周边的小镇很多也带着恬静温暖的名字,安仁、仁美、怀远、鹤鸣.....
安仁镇,“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
怀远镇,取义于《中庸》“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则四方归之;怀诸侯也则天下畏之。”
而我一听到怀远,总会想起那里的“三绝”柔软的冻糕、冒油的叶儿粑、还有凉拌豆腐帘子。
以前总觉得日本的地名真的好听,“当别、江别、浅草、奈良、千岁月寒.....”都觉得甚美。
还有北京的“百花深处、杏花天......”,南京的“紫金山、莫愁湖 、乌衣巷 ......",现在再认真的品味成都地名,每一个地名都带着蓉城的诗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后台
头图来源于 @海伦彭_海伦
文中典故大多来源于袁庭栋先生的《成都街巷志》
诗句来源于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