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细胞将像手机般改变生活,未来5-10年慢病或能根治!

慢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或"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如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自我更新、高度繁殖、多向分化……因种种“再生”特性被医学界誉为“生命之源”的干细胞,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具有不可预估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干细胞行业将会迎来高速增长期,在未来5~10年间,身体组织和器官“再生”将会逐步成为现实,并像智能手机改变大众生活方式一样,在医学界掀起一场创新浪潮。


身着实验服往来的科研人员,试管里的各色制剂,烟雾缭绕的冷冻箱,多线交杂的化学仪器……这仿佛令人置身于科幻电影的场景,而贯穿整个实验室流程的“主角”,就是当前国内外医学热点“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群体,一方面它能够自我繁殖产生新的干细胞,另一方面能够分化成其他细胞,并对损伤的机体进行修复。其存在于机体中诸如胎盘、脐带血、骨髓等各种组织器官中,所以有人将其比喻为‘生命之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张群专家如此解释这个有点“抽象”的名词。


当前,干细胞在国内医学界虽只能算“一届萌新”,但仍有一些技术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在广东乃至全国,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是目前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干细胞技术之一。”“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几乎能分化成为人体所有的组织细胞,被誉为人体的“万用细胞”。

但它也有弱点:由于成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含量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其增殖和分化能力也会逐步下降,因此必须进行体外大规模扩增培养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而成熟的间充质干细胞大规模培养方法,曾经是一项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01

干细胞疗法优势明显,或能攻克“慢病”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被称作全球致病率最高的“四大慢病”,在传统医学视域内基本与“痊愈”无缘。

原因在于,慢性病往往由体内一些综合性因素长期积累导致,仅靠解决某个器官或症状的问题无法达到治愈目的,因此终身服药成了患者延长生命长度、提高生命质量的唯一途径。但随着近年来干细胞技术的不断提升,一些被视作“终生携带”的疾病有了被治愈的可能性。
“如干细胞能分化成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胰岛细胞,而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正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其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因此以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专家以最常见的一项慢性病种为例向记者进行解释。


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统计,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已有200余项,其中在中国范围内展开的就有37项。


推荐阅读:正常人体内已经有干细胞,为什么还要外源性补充干细胞?


所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即存在于新生儿脐带华通氏胶和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将其从脐带中提取并进行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后输入到患者胰腺组织中,可化增值为胰岛细胞,替代受损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受损胰岛组织细胞的再生、修复。它除了能提高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还能抑制血糖上升,增加细胞内运糖蛋白敏感性等,从而达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

专家认为,干细胞疗法比起传统疗法优势明显,“它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免疫调控作用,并且移植效果明显,作用持久。可能五年之后,干细胞对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重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会改变我们对医药的一些看法”。



02

“人造器官”指日可待  未来机遇与风险同在


“未来我们可能会结合3D打印、基因编辑等技术去开发人造器官或者新一代的靶向性的干细胞制品,又或者是通过基因编辑对一些遗传性疾病做基因消除,对先天性疾病做一些根治性治疗。”

专家以“智能手机”来比喻干细胞在未来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在智能手机出现前,手机在人们概念中只是一个用以通话的电子设备,但如今能支付、拍照、阅读、导航……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同样,未来干细胞如果在预防疾病、抵抗衰老、治疗难治性疾病等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人类的平均年龄、工作年限等各方面都会有跨时代的改变。



“传统医药,无论是化药、靶向还是当前最新的PD-1的抗体药,都是一个小分子、一个抗体,进入人体后会影响到很多代谢的过程,对身体产生一些不可控的风险。但干细胞是一个活性的个体,并不会在体内产生太多副作用,因此风险比常规药物小很多。”葛啸虎解释道,“比如间充质干细胞,其安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公认;再比如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已有几十年历史,挽救了很多白血病小朋友的生命,这是临床上干细胞安全应用最好的例子。”


03

起步晚,发展快:“中国技术”续写干细胞史


自1950年科学家发现骨髓细胞移植能挽救遭受致死剂量辐射的动物生命以来,人类研究干细胞已有了近70年的历史。其中中国科学家、科研机构的名字在这段历史中活跃的年份虽然较迟,散布也较为零星,但在近十年来已有了迎头赶上之势。专家表示,“我国干细胞研究处于一个‘起步晚,发展快’的状态。

日前,干细胞研究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来自国家的认可与支持对干细胞领域无疑是重要的发展信号。


研究表明,许多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往往有抑郁情绪相伴随。“无法治愈”的心理压力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患者头顶。目前,干细胞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虽仍需上下求索,但首先给患者带来能够“根治”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效用。

以目前国家政策的力度与国内干细胞发展状况来看,能够“逆转”某些以往被认为是绝症的疾病将指日可待。同时,随着3D打印、基因编辑等“黑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加入,未来干细胞技术也许会彻底颠覆传统的医疗观念,给我们带来超乎想象的“惊喜”。



04

定期回输干细胞可以延缓衰老,降低疾病发生率


关注健康应该从关注细胞开始,因为人体是由50万亿个200多种细胞组成,人体每个细胞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病变或凋亡,然后再新生,如不能及时替补,人体便会出现衰老和各种急、慢性疾病的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给体内增加“万能”细胞和各种富有活力的细胞是抗衰老和减少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最佳方法,因为补充细胞可以刺激新生新的细胞、修复受损的细胞,激活休眠的细胞;并起到带动自身的细胞活动的作用。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想知道更多,扫码关注公众号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