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塑造生态与景观的空间联系丨CLA在线讲座回顾





本期活动进行了两场讲座,来自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敏华老师和WADI设计(瓦地设计)创始人吴昊老师,分别从水务和景观的角度出发,展开了跨专业、跨领域的交流和对话,围绕市场焦点、前沿研究和实践案例等内容,阐述了如何塑造生态和景观的空间联系,并引导大家在水生态与景观设计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下思考和讨论问题,深入浅出,让参与人员深受启发。





讲座回顾



回放视频


扫描二维码收看完整回放



讲座一

营造更丰富的水空间


嘉宾

赵敏华


内容回顾


1

从水生态角度看新冠肺炎

赵敏华从新冠肺炎与水生态的关系谈起,他认为这一次肺炎病例的空间分布和河湖水系存在着一定的地域联系。首先,武汉的主要问题是“水的流通性不够”,河湖的“吐纳”流通不够,造成武汉几乎每年都发生涝灾。具体来说,武汉市100多个河湖,平均高低水位落差0.8米,只有上海河湖水位高低落差(1.6米)的一半。此外以东湖的数据为例,其水位规划控制位置低于多年平均水位,此区域的泵站虽然数量多,但建设位置不佳,因此排水效果也不及上海。其次,江汉区和硚口区发病率最高,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地形低洼区,相对来说空气流通性较差,水的调控能力也较差,或许这与新冠肺炎的发病率存在着某种关联。


武汉市水面率示意图


2

长三角示范区水空间规划

由“世界级滨水人居典范”长三角示范区的水空间规划讲起,赵敏华分享了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中部分关键内容。他首先介绍了示范区的发展模式: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凝聚创新驱动、协同共进的发展动力;优化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的空间组织;完善共建共享、共担共赢的治理方式。接下来说明了在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中,如何营造更丰富的水空间。赵敏华提出要践行“给河湖以空间”的治水理念,他认为应该以优化水空间、提升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太湖流域共治共享四个方面为主。


3

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

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首先在理念上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四个转变”:

(1)规划理念由“主要重视安全保障”向“全面构建复合功能”转变;

(2)总体内涵由“生产生活基本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功能”转变;

(3)统筹范围由“水域本体”向“水陆统筹”转变;

(4)设计思路由“水利工程设计”向“整体空间设计”转变。


落实到上海河道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又进一步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

(1)维护地区城市安全及生态平衡,为动物、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和生存环境,修复修补城乡生态系统。

(2)满足交通运输,保证通航安全。

(3)延展公共空间,容纳公共活动。

(4)展示地区形象,传承地区文化。

其中水利分片治理,通过外挡内控引清调活,实现强人工调控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举措。


上海市生态空间结构图


4

上海水系统空间历史变迁

通过对专业的整合,赵敏华得出了最新的水环境治理综合思考方式。他认为应该以水生态作为核心,水系统、水生态、水空间层层落实,并在横向展开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经济,纵向延伸出水文化、水景观方面的思考。再进一步向外扩展到洪涝与资源环境、旱涝调度与调蓄、空间均衡与地价、水价以及双手发力四个方面。他以上海西南圩区为例浅谈了水空间的调度问题,九水问题归一即为水智慧。最后总结为八个字:“水乡生态,千年共修”。


九水问题示意图


上海主要海岸变迁示意图



讲座二

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科学”和“生态形式


嘉宾

吴昊


内容回顾


1

从“山水城市”到生态设计

吴昊首先以吴良镛对于山水城市的叙述引入,然后,他从城市的形成谈到了人与自然的二元不可分割性,再到近代,出现有些设计师没有考虑到人的角度,创造了在山水城市下的伪生态设计作品。吴昊认为这种建立在视觉体验上的建筑形式主导的城市化并不是关注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城市化。基于人类视角的设计和生态、形式和科学之间,他认为存在两者隔阂和缺乏统一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生态设计还没有真正的被普遍接受?吴昊提出了几个造成生态和设计割裂的典型错误观点:

(1)生态=保守主义的,而不是创造性的

(2)生态设计属于道德、伦理范畴,美学应与道德或意识形态分开

(3)实践中缺乏许多令人难忘的美学/设计条例

(4)设计的直觉或灵感和“生态”没有丝毫关系

(5)生态设计看起来不够独特,无清晰化的视觉的表达

(6)设计是前瞻性的,技术是回顾性的

(7)依据的(传统)美学理论无法解释“环境”的美感和创造力


以“东方自然的诗意体验”为标签的山水城市建筑

在孟加拉,使用当地黏土、竹子等材料创造的小学,空间亲切且人性化


接下来,吴昊从20世纪的环境科学、技术和理论的角度进行理论梳理。他提出环境科学是一个自己内部不断跨界演化的学科,从最早1860年生态学理论诞生,到20世纪一些科学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发明,生态系统概念被提出,生态科学逐渐发展成为比较完备的学科。在50年代随着DNA发现,现代生命科学诞生,70年代后更多理念诞生,又在生态学主线上形成了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等和美学、哲学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和设计学产生更多的交叉和融合。


部分20世纪环境有关科学、技术和理论


2

将设计和生态融合的策略

对于生态和设计间存在的隔阂问题,吴昊分享了几个将科学和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和案例。


策略1:引入“生态审美”,扩大形式审美的边界

吴昊提出了三条基于生态的形式原则:

(1)循环和关联的整体

(2)动态的平衡的过程

(3)生态的生命的审美

通过这些形式原则,设计可以更好地过渡到强调生态和场地的逻辑。


策略2:参与的生态×日常的形式

以刘悦来老师带领团队所做的小区景观为例,在社区中通过参与式的生态设计,大大提高了人和自然的互动性。虽然花在形式上的设计精力十分少,但其背后的生态逻辑和技术远远高于售楼处式的景观。在这种设计下,环境作为“生活的延续”,成为心里的景观。


刘悦来团队设计的参与式小区景观



策略3:时间的生态×深层的形式

以瑞士艾尔河道项目为例,河道从规则的格网形式变成富有自然美感的水动力塑造的大地景观形式,设计师很好的利用了水的流体力学原理,重新设计了河床的形式,促成了由自然作用的设计。


武汉市水面率示意图


河道冲刷变化过程


策略4:可感的生态×功能的形式

以玉溪某幼儿园改造项目为例。设计师将原本的绿地改造为一个生态功能和儿童玩耍功能兼备的绿色线性走廊,满足海绵城市指标的同时为儿童参与生态管理和体验提供了可能性。


玉溪幼儿园水循环示意图


儿童可感植物区


策略5:框架的生态×生长的形式

以荷兰沙引擎的海岸线加固项目为例。沙引擎的设计延续了利用天然沙丘加固海岸的传统治海智慧,利用自然动力替人类育滩,由自然力量将沙子输送到更大区域的海滩,形成新的泻湖、沙丘、岛屿等形态,提高补沙功效,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人为干扰。这样的设计在生态修复效益上远远超过任何设计师所能做出来的方案的效果,自然成为环境设计的导演。


沙引擎沙丘随时间变化图


3

结论

吴昊认为传统设计的问题首先在于较缺乏对生态原理(生态科学和哲学)的深刻和创造性的理解;其次,近代的生态科学和生态形式的内在逻辑和相关性对生态设计方法是有效的补充;但生态并不是万能药,应警惕景观的过分“科学化”;最后,他认为景观作为多维学科,核心的形式语言应该拥抱科学。


传统形式与新模式的对比



精选互动



Q:如何统筹兼顾城市空间和水利防洪安全两者之间的要求?


赵敏华:其实这是一个空间均衡的问题。首先我们当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但同时以河道为例,城市化发展不可能保留全部河道,否则桥梁过多,地下管线无法穿越,土地利用价值就很低。


有一个底线是水面积存在限度,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多了但利用不好,流通性不够,空间没有组织好反而会成为隐患。从防洪来说可能和水、气的流通性也都有关系。这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问题,也是水系统规划问题。



Q:是否能介绍一下上海面源污染的状况及治理方案?上海水系和绿地的规划是如何对接的?是否存在一体化规划的可能?


赵敏华:上海的面源污染治理在全国我认为是走在最前面的,首先要解决管网问题,对小雨中雨采用不同的控制,很精确地进行人工调控。其次是调度,环境水和防汛水要做好平衡和切换。


水系和绿地规划如何对接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河道两边的边坡做成下凹,高水位可以淹没。这部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政策问题,但是可以解决的,在国土空间一体化的前提下给我们都带来了可能性。



Q:通过自然的规则就可以达到超出设计师的设计,那么设计师的参与作用是什么?


吴昊:我今天举了几个原则性的东西,但并不是绝对的设计法则,我们在探讨的是生态科学或者是对生态形式的看法,对我们平时的设计会形成一个有效的补充。任何复杂表面的形式背后,都是一些简单自然规律所决定的。我觉得自然的规则并没有要大大超过设计师的设计,设计师是要向自然的规则去学习,我们做出来的设计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执行的。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设计都要挖掘自然的规则,特别是涉及到很多学科交叉的内容。



Q:景观设计在生态修复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什么?


赵敏华:这也是我想要补充的内容,我更多可能会从规划甚至哲学方面来回答。


首先什么是景观可能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以美为例,我们看到的一个东西觉得很美,是因为很舒服,美丽的背后其实就是生态、宜人、宜居。那么舒服的背后是什么?其实从哲学层面来说,舒服的背后就是经济,经济指的不是现在广义上的经济,而是古代所说的节约高效。只有节约高效的东西才能生存下来,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景观设计的背后就是生态,生态的背后就是怎么来让自然做工,这是最好的方式。刚刚也听了吴老师说的时间的概念,生态就是一个内生的自我演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时间的选择。从空间到时间的转化,在艺术角度来说时间的艺术也是最高的艺术。


吴昊:我觉得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的作用是双核心的,许多人说景观设计是核心,我并不认同,我认为景观设计要对其他的专业保持敬畏的状态。


我们现在存在一些现象,首先一些景观设计师谈水色变,做河道不敢下水,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第二个现象我觉得也不好,很多景观设计师比较胆大,觉得景观设计包含万物,应该做的事情很多。景观的优势应该在于可以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专业交流,起到统领而不是领导作用,最后这个作品或者创造出所谓的艺术,它应该是属于大家的,我们不能把很多好的设计叫做景观的艺术。套用俞孔坚老师的一句话“景观是一种生存的艺术”。我觉得科学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我们科技的进步就是为了生存,一个好的城市状态应该是科学、艺术、景观的共存。


最后具体的景观设计在生态修复的作用,技术上来说景观设计师可以关注很多,包括一些暂时没人做的空白部分,比如河道修复、生态修复等问题,景观设计师是可以去填补的,去发挥我们景观设计师研究的价值。



推荐关注


赵敏华老师微信公众号

WADI公众号



讲座反馈



课程评价

群内交流反馈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QQ交流群,获取讲座通知、相关资料等。





组织机构



主办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

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


承办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之路游学培训中心




编写:殷嘉悦


END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CL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是2016年经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的社团组织,是贯彻国家“海绵城市”及《中国制造2025》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发起成立的海绵城市产业联盟;联盟旨在联合海绵城市产业链各领域的中坚力量,汇集国际优势资源,引领绿色、智慧、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前沿技术,搭建涵盖政、银、产、学、研、用的综合性城市建设服务平台。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EHEC)是中国水利学会的分支机构,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专委会挂靠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管”全链条式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平台,努力促进人水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联系方式

周明波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电话:010-6274782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