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伟岚:求真务实,协同创新丨委员专访
本期导读
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风景园林专业院总工程师兼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白伟岚。
白伟岚女士长期从事风景园林科研标准和规划设计工作,在城市生态、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等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承担过9项国家级研究课题,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向规划设计和工程实践转化,5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我们希望与白伟岚女士聊一聊当下景观行业如何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未来景观设计师的新角色?以及她对当代青年设计师的期待和嘱托。
采访嘉宾
白伟岚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风景园林院总工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副秘书长
采访内容
白伟岚:大家好,我是白伟岚,我的求学和职业生涯比较简单。1986至1993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学习,4年本科+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现在称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城建院)的单位28年。该单位最早叫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我在此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做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我是个喜欢忙碌的人,一直奋战在科研和规划设计一线。某种意义上说,我对事业看的重些,做事比较执着,看准的事情会坚持去做。
在我18年的求学过程中,决定我命运的是“小升初”考试,通过这个考试的选拔,我上了现在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六年一贯制的数学实验班,因此我的理科基础还不错。
1986年,我保送上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这个专业是我自己选择的。我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他尊重了我的选择。他教育我:自己做的决定,要为之负责。我成长中父亲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我认为无论是管理一个团队还是教育孩子,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特别重要。
▲漳州芝山公园起充氧曝气作用的假山叠水
我的工作单位(中国城建院)是一个涉及城市建设各个领域业务的综合性企业。我来到这里最大的锻炼是跨专业系统解决城市问题思维模式的养成。
从业最初的10年,我的视角集中在风景园林行业内,涉及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公共开放空间、地产景观设计,跨越了风景园林的整个产业链;工作内容涉及科研、标准、规划设计,到行业管理、政策制定的不同层面。
从业的第二个10年,2004年,院里派我参加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用的国际培训,接触到GIS技术。我是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较早应用3S技术解决保护分级以及核心景区划定的人。这以后,GIS的技术成为我研究和项目实践中重要的工具。
▲迁安市设在公园中的海绵展示中心
从业的第三个10年,因为承担国家“十二五”水专项的课题,以及后来海绵城市的实践,对城镇排水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了一些涉水的专业知识。
从业28年来,我不断拓展自身能力,保持一颗好奇心,不给自己设限,在工作中感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
景观设计师要成为社会的嵌合剂和融合剂
白伟岚:我认为景观设计师的新角色有:
第一,公共开放空间均好性、公平性的倡导者。
景观设计师要为百姓的诉求呼吁,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公共空间和社会公平问题,让公众理解我们的学术观点和工作价值。只有景观设计师更有担当,我们的行业地位才能提升。
比如,在北京昌平回龙观地区老百姓自建的一块绿地,因为手续不全,管理部门照章行事要拆除。北京大学的李迪华教授,站在公众的角度奔走呼吁,体察百姓的需求,积极的解决问题。可见,景观设计师具备善于沟通的社会能力尤为重要。
▲迁安市帝景豪庭小区中滞蓄雨水的干湿塘
既然我们设计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产品,那我们就要通过宣讲和征求各方意见,让设计作品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兼顾更多人的需求。
我们既要有“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高雅心境,更要体察普通百姓,关心弱势群体,设计更好的公众交往空间,促进大家和谐相处。
第二,政府公共事务决策的支撑者。
景观设计师要能够跟管理者成为朋友,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身处地的为管理决策提供方案。景观设计师从业最佳年龄多在30-40岁,但是管理决策者可能是40-50岁,这之间就有个年龄差。
在中国社会阅历多的人通常自负和有优越感,不太能听进“年轻人”的意见。因此景观设计师同管理者如何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是需要智慧的。
▲迁安市燕京小区——旱溪
第三,空间复合功能落地的实施者。
景观设计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加强对空间的驾驭,提高对地方文脉的理解,才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景观设计师不应是曲高和寡,或者孤芳自赏的艺术家,而是要懂得营造为人服务,功能完善、空间布局良好的设计师。
第四,多专业协同的撮合者。
景观设计师要成为社会的嵌合剂和融合剂,汲取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摈弃套路式的设计方案,提出可落地实施的技术措施。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景观设计师不可能所有技能都集于一身,要善于学习,多方交流,协作共赢,探索实践,总结凝练,集成创新。
CLA:CLA成立至今已组织召开了百余次国内外学术和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专家咨询等活动,促进行业内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跟踪行业前沿和发展动态。从作为CLA的副秘书长,您对CLA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白伟岚:对CLA发展的期待是强调多专业的交流和融合,站在更宽广的领域吸纳委员。我希望每个委员不断拓展看问题的视角,更加平和的去面对这个变革的社会,讲求和谐共荣,促进共同发展。委员间多交流,学会换位思考。
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更加壮大,提升社会影响力,在城科会的总体领导下,在我们主任委员的带领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发出更有影响力的声音,做出更大的贡献。
02海绵城市建设
探索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CLA: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请您谈谈在实际项目中景观设计是如何与海绵城市建设相融合的?
白伟岚:城市绿地是城市海绵空间的重要载体。源头减排雨水系统的构建,大部分是借助绿地等开放空间实施的,即便是跟建筑密切相关的雨水源头减排设施也通常是屋顶绿化这类绿色途径。
除去雨水管渠等灰色雨水排放设施,在内涝防治系统中,一些雨洪调蓄空间还需要在滨水绿地设置。城市涝水的行泄通道,以及滨水绿地水位涨落都对绿地空间产生巨大影响,要结合植物、地形竖向、驳岸等合理布设。当灾害发生以后,有些绿地还需保证足够的高程,进而保障百姓应急避险的需求。
绿地景观设计和海绵城市的结合首先要明确不同绿地的定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指标。通常建筑小区的附属绿地要满足源头减排雨水系统的要求;而较大面积的公园,或者有一定水体面积的公园绿地,应该尽可能消纳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雨水径流;城市水系周边的绿地要考虑降雨影响下,水体水位变化对绿地功能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在雨洪行泄通道周边的绿地,要考虑过水断面的设置以及水位变化的对绿地植物景观的影响。
海绵城市绿地重要的条件是要明确绿地是否消纳客水,以及进入绿地的客水量和水质状况,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目标明确后对于改造型的项目要开展本底调查,实施条件评估,百姓需求调研,确保满足各方诉求,实现绿地雨洪滞蓄、百姓休憩和景观功能的协同,选择适宜的绿色或者灰色的解决方案。
▲常德建筑小区的源头减排项目
大家知道我国关于“日照间距”的强条,在某种意义上,从技术层面决定了城市建筑的部分空间关系,进而影响到城市形态。其实在城市规划界“营城理水”、“以水定城”,建设生态筑基的公园城市的理念也在探索实践,当前,应该在城市更新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城市布局,灰绿结合地解决城市的内涝和雨洪问题,确定应对雨洪内涝合理的城市组团结构,逐步改观盲目摊大饼,建高楼的城市建设模式,落实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说到海绵城市绿色设施建设中同景观结合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结构做法的标准图,但是景观措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该用工程符号式的措施包打天下,这是景观设计师的价值所在,景观的外貌和功能的内涵需要良好衔接。
CLA:近年来您带领团队完成了沣西新城大西安中央公园、漳州芝山公园改造工程、常德柏子园管控片区海绵建设工程等多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请您结合实践谈谈,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分别面临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白伟岚:老城更新海绵改造是以问题为导向,而新城建设则是目标导向,这是公认的方法论。无论新城还是老城,都要跟业主,客户充分沟通,要把理念落到实处。老城限制条件多,空间局限,矛盾复杂,百姓对于海绵化改造的认知不够,所以在改造中最大限度的争取百姓的支持和理解至关重要。
对所有限制条件都要充分考虑,设计一个空间功能高度复合,且性价比最优的方案。要广泛征询百姓的诉求,设计师需根据业主的需求,服务对象的层次和认知水平做最适合的设计,最大限度的保证设计的可实施性,进而保证良好的运维态势。
北京大学李迪华教授对于旧城更新中老旧小区百姓的需求总结归纳为:更多的停车位,方便的人行道(可以自由推车的无障碍通道);小憩的座椅;下雨路面不要有积水;方便的社区服务;以及晾晒被褥的设施。从海绵化改造来说,还有排水管网合流制以及管网错接造成的混流问题。比如,老百姓为了方便,把洗衣机的水接到建筑的雨水立管中,造成污染。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要有管控要求,或者启动混接改造方案。
▲常德建筑小区的源头减排项目
老城更新改造中,对普通百姓空讲大道理没用,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争取百姓的理解,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我们。在河北省迁安市海绵城市全过程咨询中的一件事可以称为范例。因为工程赶工期,施工时间从早七点到晚上八九点,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干扰,带来不便,百姓多有抱怨。
有个老百姓家里有病人,他坚决不让施工队在晚上六点后赶工。他就躺在挖掘机上抗议,并提了一个要求,他家的下水道堵了,希望工程队给他修修。我们的技术咨询人员协调工程队把他这个诉求先给满足了,然后协调在这个小区施工时候,在晚上尽量不打扰这家居民休息,把施工地点到调到其它场地。
以后,凡是涉及到这个小区施工的事情,他都是非常配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解决百姓的困难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新城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时代的要求来实施,限制条件相对较少,核心是系统的解决城市涉水问题。新城的海绵绿地的布局要注重系统性,避免碎片化,建设方式防止过度工程化,要以项目绩效评估,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为评价目标。
在项目设计之初,要核实问题的需求和对场地现状的本底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基于多目标的协同和优化,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
我们在沣西新城设计的大西安中央公园在城市海绵专项规划中定位为区域雨洪生态公园。该公园既要履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常规职能,包括展示城市形象,提供公众游憩、健身场所,科普生态教育,又需要承担内涝防治标准下该区域的雨洪滞蓄。公园围绕着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四个方面的目标强化海绵功能。
水安全核心就是满足公园内部142公顷和公园外部216公顷城市建设区域内涝防治标准下雨洪的调蓄。在这个标准内的降雨要通过雨水管渠和雨水行泄通道排到公园内水体中,要衔接好公园外进入公园所有的入水通道(包括雨水排口和行泄通道)同公园内部场地的竖向,整个358公顷的雨水排水安全要统筹考虑。结合水位变化,滨水区域的建构筑物的标高、照明设施、供电系统的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安全需要统筹考虑。
就水环境而言,维持公园水体的水源有雨水、沣河补水、再生水厂中水。雨水和中水作为水源,要通过人工湿地等净化设施保证公园的水环境质量。公园的水体形态,既有湖体,也有溪流,动水和静水的水环境指标都要根据水环境容量和水动力模型核算,确保公园内水体质量达标。
涉及到水生态,公园水体环境指标达标准后,如何水体自我净化能力,要构建一套健全的水生态系统,包括生态驳岸营建,水中水生动植物的系统构建,基于水位变化的滨水岸际植物的建植。
关于水资源,该公园的水资源消耗除维持水体生态基流的补水量外,还有绿地和道路养护的用水,以及水面的自然蒸发和水体基底的渗透。在西北干旱地区维持水体,需要核算公园的水帐,给出合理的补水量和补水方案,维持公园水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水环境、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需综合统筹,解决好协同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才能达到整体的涉水目标。
▲大西安中央公园客水净化处理设施布置图
白伟岚:首先明确风景园林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不是一些高精尖的工程和项目,或者是基础性理论探索,它是面向经济、社会、空间,与人打交道的综合性学科。学科体系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多专业协同的特征,其实施的技术路径是集成创新。新技术的融入会带来一些系统化的,迭代的更新,借鉴的类比的技术路径采用得较多,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的研究课题很多是科研成果向标准规范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工程示范等实践性的研究,经过实证研究再优化到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的制修订。
最后,研究和实践都要考虑到多专业的融合,真正的扎实的去学习一些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才能具备跨专业集成创新的基础。
理论到实践最大的阻碍是在观念层面或者是管理的层面的阻碍,比如,我们做海绵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很多管理者还停留在老的惯性思维下做决策。
很多是受限于领导的理念,不少人认为官大就更加智慧些,不讲科学。有些领导干部过于关注技术,甚至是指导技术人员做事,不排除很多领导干部有大智慧和责任心,但是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我们业界开玩笑“设计师的天花板是业主”。作为业主您花钱请“画图匠”,您冤不冤。
另外,就是管理上的条块分割,行政管理部门从自己专业角度,或者是管理职责范畴出发,而不是整个城市使用者或者一个综合管理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各部门难以站在“市长”的角度,或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市长作为城市的总管家,要全面统筹,照顾到各方面诉求。老百姓关注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我在企业供职,必须要考虑运营的良性循环和外部竞争下的生存。我们的研究要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总结规律和凝炼技术。我的工作研究占40%,实践占40%,还有20%的时间做好链接和思考。
03景观设计师的社会影响力
为公众利益的仗义直言
CLA:您认为景观设计师如何对如今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白伟岚:设计师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除了书本和在校的学习外,还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把书本上的东西放到实践中检验,这样才能做到“接地气”。
景观设计师最主要的学科基础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生态学基础,对于山水空间,对土地、土壤、植物等生态要素的基础知识。这可以延伸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栖息地的生境保护修复,但是其根本就是对地形竖向、光照、温度、湿度、降雨等自然气候和水文条件相互作用规律的掌握和辨识。
第二,文化艺术功底的训练,对历史文化认知和传承能力。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风景园林学科也是博大精深的。景观设计师应有对于历史文化深层的理解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好作品。但是历史文化修养需要长期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三,是跟人沟通的社会能力,具有跟各方面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样我们的理念和观点才能传播,有时候这个倒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瓶颈。因为我们很多技术好的人,他们内心比较丰裕,但是跟人打交道会弱一些。
▲迁安市生态停车场钢渣透水混凝土实践应用
但是理念要输出,让别人接受,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高精尖的东西,只有业主和管理者接受了,我们才能实行下去,包括跟老百姓打交道,他们能认知,认可我们的东西,后面的落地,以至运维都会顺利些,这非常重要。
景观设计师的这些技能不可能都强,但是你至少要有一点要做的比较强、比较精。这样在团队中再搭配其他方面强的人,大家协作就能出好的作品。
景观设计师一方面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更主要的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领悟的东西会印象深刻,变成自身的学识。不要拘泥于象牙塔中,我们的艺术美一定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体验。
▲迁安市海绵展示中心——屋面雨水回收场地景观化处理
我们秉承的核心社会价值就是既要有美好的愿景更要有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于老年人、孩子、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呵护,对于平民百姓的同理心。
为公众利益的仗义直言,通过我们的设计,将公共开放空间提供的景观、生态、游憩交往、健身、科普,文化教育功能,更公平的分配给大众享用。以解决现实问题的务实态度规划设计项目,践行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责任,而不应只为了挣钱而提供高端的设计服务。
景观设计师应努力成为公共开放空间均好性、公平性的倡导者,政府公共事务决策的支撑者,空间复合功能落地的实施者,多专业协同的撮合者。
▲迁安市市政广场西侧公建——雨水花园
04对青年设计师的寄语
人的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被认可
白伟岚:未毕业的学生和青年设计师,是我们风景园林行业和景观界的未来,肩负着行业的发展的重任。他们跟我们出道时相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了,知识传播的途径更加多样,公众的要求不断提升,行业从业人数上升,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加剧。
二十多年前我们行业的一个设计交流会,200-300人参加就算是大会了。现在如果不控制,我们的行业年会上万人也是很平常的事儿。
我觉得对年轻景观设计师或者未毕业的学生来讲,在学校里要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并重。我们是面向实践的一个学科,光有理论,先进理念,落地的作品不行,那是纸上谈兵。但是光注重技能,理念跟不上,问题会更大。
▲漳州市芝山公园艺苑精舍
所以,我认为在校4-5年的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硕士研究生的训练,应该能够应对我们行业的许多问题,但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善于学习和思考。我们的作品应该写在大地上,而不是停留在规划方案层面,要通过把战略层面的理念落实到战术措施上,落实到工程实践,提升自己,服务社会。
很多同学认为做一个设计师是高大上的职业,构图,艺术美学是专业的核心,其他都不重要。我从业中发现,景观设计师要有广泛的涉猎,一辈子学的东西都能排上用场。想起上大学的时候,基础课的土壤、有机化学等大家都应付了事,觉得没用,我照样认真学习,后来,这些基础课的知识奠定了我比较广阔的视野,在科研中派上了用场。
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惯性,促进使我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调研中要多看,我坐车行路中很少睡觉,喜欢眼睛睁着看外面的风景,最喜欢走盘山公路,现代化的高铁和高速公路通常没有盘山公路的风景美,自然。
▲漳州市芝山公园滨水栈道
因此,我对于年轻设计师的寄语,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对于你本专业要有足够的深度研习,其他方面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去涉猎。
作为一个普通人,拓展人生的宽度也是有意思的事情。有时,我们说这个人很有趣,其实在于你的阅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你对社会的观察感知。人的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被认可,希望我们每个人过得更加有利于社会,能够帮助他人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成就自己。
如果您有什么话想要对白伟岚副秘书长说,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告诉我们。
统筹:周明波
采访:周明波、明 卉
编辑:明 卉
⬆ 加入我们
⬆ 2020 CLA年会·深圳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CSUS
商务合作及活动推广:
联系人:周明波
电话:010-62747826
邮件:674221088@qq.com
·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C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