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9.83% | 财务自由实证 #34

也谈钱 也谈钱 2022-04-30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实证账户更新

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99.83%(当前资产 ÷ 目标资产)。

财务自由的本金和投资收益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投资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

跟踪我的自由状态

为了跟踪财务自由状态的可持续情况从第 30 期开始我琢磨出了一个新的工具——同时跟踪「累积家庭开支」和「累积被动收入(投资收益)」曲线。关注两条线的趋势变化,如果投资收益曲线长期在家庭开支上方,就说明这个状态是可持续的 ↓ 这是最新记录

99.83%,但是……

99.83%,这是我的财务自由计划从开始至今离数字到达 500 万这个目标最近的一次。

所以,我的目标就要实现啦?不是的,这不是我这期想给大伙分享的内容。

实际上,熟悉我的伙伴们应该知道,我每次统计财务自由进度都是在月底,这是 12 月 31 日的状态(拖了这么久才发出来 😂)。

大伙一定也知道,从年初到现在市场是大幅下跌的。我用脚趾头想了一下,如果今天重新统计的话,可能进度又要倒退回 95% 以下了。

不过我不会再额外统计一次月中的进度了,依然按照月末的数字发了这期实证。这实际上也是这期想要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不要过于关注自己财务自由进度的具体数字

就像我这期给大家分享的,12 月 31 日统计这个数字,和今天 1 月 18 日统计出来的结果必然差别很大,夸张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几十万的差距。

所以我在 12 月 31 日实现了目标,半个月后目标又没了吗?自由之路不是这么算的,这个数字只是指明一个笼统的方向而已。

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我的目标正在临近达成,这是个模糊的正确。但「99.83%」,甚至说我们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统计下的具体数字,都只是个精确的错误。

与这个数字相比,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在财务自由之路上关注。

……

从公开财务自由实证这些年,我一直在用有知有行伙伴们开发的记账工具来统计自己的投资状况并分享给大家。

后来有知有行记账工具中增加了一个功能,“账户规划”。

这个规划中有一个细节是我提的建议,有幸被伙伴们采纳了,就是这里 👇(演示账户)

我们在用这个工具来规划自己的财务计划时,会看到两个数字:

  1. 「资产差额」,目前资产和计划资产的偏差(就类似于我每期更新的“自由进度”)

  2. 「投入差额」,我们累积投入的本金和计划的偏差。

做计划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关注自己真正能控制的事儿,接纳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儿。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并不能控制总资产的变化,比如在过去这一两周的下跌中,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账户上涨 10%。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在这一期和大伙分享,不要太在意具体进度的数字。

但这一路有很多事儿是我们真正能够控制的——

  • 我们有没有做到理性消费,按照计划每月攒下对应的本金;

  • 有没有把攒下的本金按照计划完成投资(尤其是当市场下跌时 😉);

  • 如何不断检验自己的投资理念;

  • ……

这些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也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事儿。

我们的财务自由进度不断提升只是我们做好了这些事儿自然的结果。

别把“结果”当成“手段”,财务上的改善来自攒钱、投资、学习的这个过程,而不是因为我们在每天纠结钱多钱少。

……

前段时间和一位小伙伴聊天,他问我 “你现在算不算已经实现了当初的财务自由目标?”

我说,是,但也不是。

不是,是因为当初我给自己定下的 500 万的目标,我的实证还没有一次超越过这个数字,虽然已经其实很近了。

这是一个我很在意的里程碑,或者是一种仪式,只有这个数字到了我觉得才算是完成了当初对自己的全部承诺。

不过我在意这个数字,却不介意它。

因为当初我们对财务自由生活的各种构想都已经在变为现实。

前段时间我在新年计划这篇文章给大家安利过《福格行为模型》,书中有一个建议的小习惯——每天早上起来花几秒钟感恩一下,“今天又是积极美好的一天”。

所以我最近每天醒来都会试着感恩一下,“今天,我又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儿,比如我已经自由地选择了起床时间……”。

所以我说“是,但也不是”。

刚刚开始财务自由计划时,我常常会幻想,假如谁能一下给我个 500 万,我现在就能自由了(为此我还买过几张彩票 😅,但显然没中)。不过后来越来越意识到,当时的我,就算手里突然真有了 500 万很可能还是不自由的。

真正带给我们自由的不只是总资产的数字,更是这一路探索中不断理清自己与财富的关系,把这个关系想得越清楚,财务上才能越自由。

「财务 + 自由」,这是两个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