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柯布西耶最爱的粗野主义,构筑一个乌托邦之梦

HarmonyArt HarmonyArt 2022-12-26

明晰的结构,粗糙的混凝土肌理,

这就是粗野主义的魅力。


今天,HA通过三个关键词,

为你带来粗野主义的全解读。



随着安藤忠雄等人的走红,清水混凝土作为当下一种最为流行的材料成为了众人所追捧的“网红”家居元素。而清水混凝土背后的粗野主义,历经数十年,以其不加修饰、返璞归真的个性态度依旧流行。五月的HA Design Centre中,我们也将通过各类代表作全面呈现Brutalism粗野主义世界。



将建筑的内部结构暴露在外,

采用毛糙的、不光滑的清水混凝土,

是粗野主义建筑的核心词汇。


二战后,以反法西斯同盟为首的诸国开始了飞速发展的恢复时期。人口的急速增长对于土地、房屋以及城市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共产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以建筑作为基地,建立一个完备的生活闭环成为了城市建筑设计师们的要务。以“结构和材料的真实性”作为表达目的的粗野主义,诞生了。


前苏联建造了大批粗野主义建筑,

这批粗野主义建筑也吸引着大批摄影师前往拍摄。


粗野主义的浪潮始于英国,法国人Le Corbusier成为了它的大胆实践者,如今粗野主义更多地被用于室内设计以及家居用品之中,相较于建筑,更为触手可及。



Le Corbusier,二战后最为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


出生于瑞士的Le Corbusier,原名为Charles-Edouard Jeanneret。几乎从未接受过建筑学正统教育的他在不到40岁时就凭借其代表作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e迈入了建筑大师的行列。


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萨伏伊别墅。

柯布西耶在当时创造性地在整栋建筑中舍弃承重墙,而是以圆柱作为建筑的主要承重方式,使得每个空间都能自由布置组合。


柯布西耶手稿


然而不管是萨伏伊别墅,还是柯布西耶在晚年所打造的朗香教堂,都是对他“房屋即居住机器”这理念的实践。作为机器美学的倡导者,柯布西耶开创性地将混凝土模具的印记刻意保留在混凝土上来形成新的肌理,这也成为了粗野主义的开端。


马赛公寓 Unité d'habitation

是柯布西耶“粗野主义”建筑代表作。


马赛公寓内部,用现代主义中常用的红、黄、蓝等色彩作为走廊和阳台的装点。


1952年在法国马赛城郊落成的马赛公寓,是柯布西耶“粗野主义”的实现,也是他对于理想城市的探索。整栋公寓可容纳1600人左右,并提供多种户型,为当时的居住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柯布西耶将这栋公寓比作“一个垂直的城市”——除了不同种类的住房,建筑中还设有商店、旅馆、泳池、幼儿园等公共设施。


柯布西耶与当时的印度领袖尼赫鲁。


柯布西耶在建造现场。

他以人体作为城市规划的蓝本,政府对应头脑,整座城市按照方格划分开来。


除了在公寓建筑上实现自己的城市理想,柯布西耶曾受尼赫鲁邀请,为印度城市昌迪加尔重新设计整体城市规划,尽管后世对此评价不一,但昌迪加尔亦成为了柯布西耶式粗野主义的集大成者。


昌迪加尔最高法院,

恢弘的混凝土浇筑顶棚连同巨大的支柱,

使得这座建筑成为了昌迪加尔最亮眼的存在。


充满雕塑感的开掌纪念碑,

是柯布西耶送给昌迪加尔的礼物。


议会大厦。这座建筑已经成为剖析粗野主义的代表案例之一。


滑动查看更多昌迪加尔建筑by柯布西耶


正是因为柯布西耶的加持,昌迪加尔才拥有了与其他印度城市所不同的高度的秩序感、机器感和现代感。然而也正是由于设计师过于理想化的感情投射,使得整座城市并未考虑到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城市中各类居住问题的产生。


柯布西耶晚年作品朗香教堂,更具有浪漫气息。


昌迪加尔或许不算一个人性化的城市,但柯布西耶在这座城市中所做的建筑、雕塑等皆成为了后世建筑师所参考学习的范本,也成为研究粗野主义的教科书。


The Brunswick Centre, London


尽管前文中所提到的昌迪加尔、莫斯科(前苏联)都是粗野主义建筑的云集之地,但若要论起粗野主义的起源,英国特别是伦敦将成为巡礼之地。


二战后拥挤的伦敦桥。


正在建造中的模块化住宅。


经历过二战炮火的伦敦亟待重建,大量涌入的人口也使得整个城市越来越不堪重负。加之现代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传播,这一切都使得伦敦具备了孕育粗野主义的土壤。


最初的粗野主义建筑造价低廉,巨大的体量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这些都使得粗野主义在短期内发展迅猛。


伦敦人民爱恨交织的London National Theatre,

这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长期稳坐伦敦“最喜爱”以及“最讨厌”建筑的头把交椅。


NEWS

历经20年的建设,巴比肯建筑群终于在1982年竣工。

女王称其为“现代建筑的奇迹”。


在混凝土的包围中,

依旧有着流水和绿意。


在思想以及设计实践上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当属巴比肯建筑群Barbican。整个区域被清水混凝土建筑所包围,其中的住宅区还引入了当时尚未流行的“社区居住”理念。整个建筑群集居住、艺术、建筑、商业等多重要素于一体,直至今天也依旧是研究粗野主义建筑群的好去处。


The Hayward Gallery, London



#2

Em-Estudio打造的位于墨西哥Oaxaca的度假屋,

将混凝土的粗粝外观与大自然相结合,

诠释了材料本质上的自然朴素。


随着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清水混凝土的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成本上涨使得粗野主义也失去了最原始的“高效率,低价格”的核心。大规模的粗野主义建筑群也慢慢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将其运用于家居生活之中。


经过打磨,混凝土也能够呈现出柔软曲线。


随着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等在近年来的声名大噪,清水混凝土作为“网红”材料再次回归于人们的视野。材料中所蕴含的粗野被保留,设计师们多选择用植物与其相搭配而强调自然与古朴之美,或是通过特殊技艺进行打磨,呈现出于材料本质完全不同的矛盾美学。


清水混凝土是现代日本住宅中被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与木质相搭配,既能柔化混凝土作为室内材料的冷感,也能减轻房屋重量。


清水混凝土和深色木料的搭配,再加之光影调和,能赋予传统以现代美。


作为现代建筑中最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边角废料也造就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浪费问题。所幸,设计师们已经开始着手再开发这些“废弃物”,以此来探寻设计的可持续性。


中国原创设计品牌本土创造在2016年推出的“浪”系列,

用混凝土和建筑回收废渣打造出这套装饰系统。


2019年的作品“梁”系列也采用混凝土、建筑回收废渣和废弃陶瓷所制成。



-


大规模粗野主义时代虽然结束,

但带给了后世设计师们无穷的灵感财富。

锁定HarmonyArt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艺术设计故事吧!


关于Harmony Art 


Harmony Art作为英国顶级豪宅设计集团HWCD的艺术分支品牌,自2018年创办以来,以“艺术新体验”「New Art Experiences」的崭新理念和「Live With Art」生活愿景,通过当代艺术促进文化交流,在艺术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提高公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


品牌同时携手策展人、设计师、建筑师、艺术经纪人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创意、跨界和策展的新思维方式打造公共空间、生活艺术美学空间和私人豪宅设计等项目,将每一处空间如艺术品般雕琢,展示着多样性的艺术生活品位。致力于为每一位对艺术有独特鉴赏力的客户提供品牌跨界的私人定制和艺术顾问服务。


关于 HA Design Centre 


HA Design Centre作为HWCD旗下的艺术展览中心,近2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中拥有独立展厅、艺术商店、咖啡书吧以及可容纳30人的多媒体影视厅。平台整合了艺术、设计、品牌和展览,与全球先锋艺术家密切合作,探讨设计的演变与风潮。以多元化、多视角、多功能的形式带给公众沉浸式的独特观展体验。通过建立完善的导览体系,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研讨、传播的艺术平台。托于丰富的藏品与资源,HA Design Centre致力于推动艺术文化的发展,让艺术生活真正走进每个人的日常。


*欢迎点击标题查看过往文章*


波普艺术:庆祝还是批判?


为什么人人都爱世纪中叶现代主义?


斯堪的纳维亚:来自北欧岛国的温柔献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