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古典音乐欣赏》| 诱导期16:《致爱丽丝》

     本系列结合心理发展与音乐才能教育的不同阶段,分为四个部分:诱导期、萌芽期、体验期、欣赏期。跟着我们一起开启音乐之旅吧!


诱 导 期

      启蒙期的训练中大量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体态律动这一科学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体验音乐的力度、速度、音的高低、空间、节奏等诸因素,从而可以达到认识、分辨声乐、器乐,以及进一步认识各种音色的分类、各种不同形态的器乐表现,同时完成了儿童反应敏捷力、注意力宽度与广度的训练课程。      诱导期的曲目都是短小的、形象性强的曲目,曲目内容本身有很强的亲和力,很容易获得儿童的喜爱,曲目的素材充满在儿童生活当中,它们具有音乐节奏、曲调等要素的基本架构,通过听、唱、身体律动、游戏动作,儿童在自然、无意识的情境当中实际体验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久而久之儿童的乐感会愈发敏锐,唱歌的音准也会逐渐正确,动作的感应更加精确,同时通过这些练习,孩子的注意力也会得到持续的提高。




16Beethoven,Ludwig van 贝多芬

For Elise

《致爱丽丝》




音乐

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这首曲子吧!对!它太著名了!好多八音盒、闹钟上的音乐都是它,曲子的名字叫《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写给一位17岁的少女的曲子。你们听到的一遍一遍重复的旋律描写的就是这个美丽、活泼、调皮的少女形象。





作品来历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为数不多的钢琴小品之一,但在他生前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是《a小调巴加泰勒》的别名。可能是作曲家四十岁时(1810)为他的学生——名叫苔莱赛-玛尔法苔伊的十七岁少女所作。后来因为贝多芬的传记作者搞错了,以后以讹传讹变成了爱丽丝。




作品体裁

作品的体裁是回旋曲式。即有一个中心主题,围绕它的不断出现,在遍与遍之间,穿插些其它的旋律,以使听者在听了数遍后不觉得腻烦。如果用字母表示的话,可写成A-B-A-C-A。当然,A可以出现不止三次,也可以在每次出现时稍加上些小变化,使听众总是保持新鲜感。




欣赏指导

A段中的旋律可称得上是脍炙人口了,这条建立在a小调上的清新而朴实的旋律,不知道使多少懂音乐或不懂音乐的人迷醉。这段旋律是为了构成一个美丽单纯而活泼少女的音乐形象的。它在后面被重复了两次。B段在F大调上呈现。这是一个带有莫扎特风格的明朗、欢乐情绪的音调。C段里,在低音部分,始终保持着一个A持续音。这段的色彩较前显得暗淡些,节奏感强,像是在表现孩子气的烦恼情绪。然后通过一串快速音型又回到了A段。











亲子互动时间到啦!




1. 请学会哼唱这首曲子。并说出你听这首曲子的感觉。

目的:音乐感觉训练,同时注意记忆音乐的节奏与曲调,让孩子们说说都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无意注意的一种提升。

要求:这首乐曲的旋律脍炙人口,在准确背唱的基础上,要引导孩子体会其单纯、质朴的美感。




2. 请你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这首曲子的缘由。

目的: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免去第一项要求。

帮助:像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对他的介绍应该相当重视。这种“讲座”可分几次完成,每次介绍的长短应视孩子聆听时的兴趣而定。总之要从小在孩子心中树立伟大的音乐家的光辉形象,让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倾听、学习大师的作品。




3. 讨论一下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如何表达?用什么方式表达?说出自己所喜爱的人。并制作一张感谢卡。

提示:能够毫无障碍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是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之一。不要觉得孩子还小,赶快动“嘴”吧。

帮助:感谢卡的制作纸张要厚一些,并在做之前先打好底稿。





音乐欣赏拓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7366o9kqn▲头回见!特效钢琴版《致爱丽丝》竟这样与众不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330rkopkr▲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致爱丽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381g5yhgr外国男孩两手同时弹两架钢琴,演奏贝多芬《致爱丽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