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童古典音乐欣赏》| 体验期12:《魔笛》


体验期

是以有特点的曲式、代表性器乐、节奏、曲调、和声及音的形态表现与风格不同的曲目组成的部分。让孩子通过自身原有的体验来感受音乐魅力的一个阶段。“我们不会凭空得到世界,我们借持续的经验、分类、记忆、再连接来感知这个世界。”这正是一种元认知内省式的记忆训练课程。而通过这个课程孩子能轻松感受记忆的四个阶段提升:

A:内隐记忆无能:对记忆力根本无概念

B:外显记忆无能:知道自己该记住哪些确记不住

C:外显记忆胜任:有意识地运用记忆技巧迅速完成记忆

D:内隐记忆胜任:自动应用各种记忆技能。



12Mozart,Wolfgang Amadrus 莫扎特

The Magic Flute KV620

《魔笛》

Symphony Orchestra Baden-baden





音乐故事

《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最深受全世界儿童喜爱的歌剧。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埃及有一个叫塔米诺的王子,爱上了一个叫帕米娜的少女。可是帕米娜却陷入伊西斯和奥西里斯祭司萨拉斯特罗的掌中。王子决定去营救她。王子得到一支可以驱邪的魔笛,而伴他前往的捕鸟者帕帕盖诺则得到一串魔铃,塔米诺到达寺庙后发现萨拉斯特罗是明智善良的人,夜后才是邪恶之辈。塔米诺和帕米娜经历种种神秘考验,终于结为夫妇。夜后想加害他们也无能为力了。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1)选段之一“我是一个捕鸟人”

美丽的大森林里,一位身着猎装的捕鸟人帕帕盖诺背着一个塞满了鸟的大鸟笼走了过来,他拿着一支笛子,开始吹奏起来,“我是粘鸟汉,生来就快活,男女老少无人不晓,粘鸟人帕帕盖诺就是我。”

2)选段之二“帕帕盖娜,帕帕盖诺”

这个选段是描写帕帕盖诺以为自己已经失去帕帕盖娜,决定要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时,在小仙童的提醒下使用了“魔铃”,结果又重新看到了帕帕盖娜后两人在喜悦的心情下共同演唱的一首快活而热烈的二重唱。



❂ 作品简介

《魔笛》,这部莫扎特的两幕歌唱剧(带说白的歌剧),剧本系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所编,1791年9月30日作曲者去世前两个月在维也纳首演。这部歌剧集语言、幻想与哑剧于一体,多处影射共济会精神和当时的奥地利政局。这部歌剧具有大歌剧的庄严和喜歌剧的明快的双重特点,它的音乐把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和谐而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让听众时时感到惊讶,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的享受。

作品体裁:歌剧,大歌剧,喜歌剧,二重唱。


❂ 剧情概要

夜后之女帕米娜的肖像使塔米诺王子坠入情网。王子出发,前往营救陷入伊西斯和奥西里斯祭司萨拉斯特罗掌中的帕米娜。他得到一支可以驱邪的魔笛,而伴他前往的捕鸟者帕帕盖诺则得到一串魔铃,塔米诺到达寺庙后发现萨拉斯特罗是明智善良的人,夜后才是邪恶之辈。塔米诺和帕米娜经历种种神秘考验(最后是水与火的磨炼)终于结为夫妇。夜后欲加害于他们而无能为力。帕帕盖诺也得到帕帕盖娜为妻。

1)选段之一“我是一个捕鸟人”——“De vogelfanger bin ich ja”:这段发生在歌剧第一幕中的第二场的开头。场景是美丽的大森林,一位身着猎装的捕鸟人帕帕盖诺背着一个塞满了鸟的大鸟笼走了过来,他拿着一支笛子,开始吹奏起来,还唱了一首由三个段落组成的爽朗、愉快的德国民谣;“我是粘鸟汉,生来就快活,男女老少无人不晓,粘鸟人帕帕盖诺就是我。”这段音乐中很有特色的是粘鸟人吹奏的笛子声——由乐队中的高音短笛实际吹奏,在一片充满森林气息的音乐中,这由五个音组成的短小动机因为演奏乐器的音色与其音区的独特性,在整个乐队的交响声中间,脱颖而出,每次都以独奏姿态出现,与木管乐器形成对答的状态,像是在描写森林中的鸟叫声的此起彼伏。人声歌曲部分是用分节歌的手法创作的,即同样的旋律配上多段(这里是三段)歌词。这段音乐有前奏和尾奏。

2)选段之二“帕帕盖娜,帕帕盖诺”——“Papagena, Papageno”:这个选段是在第二幕第二十九场的后半时演唱的。旋律爽朗跳跃,节奏明快轻捷,加上生动活泼的舞台表演,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气质,与宗教的庄严肃穆相比,这段咏叹调洋溢着世俗的温暖和热情。这段音乐是在帕帕盖诺以为自己已经失去帕帕盖娜,决定要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时,在小仙童的提醒下使用了“魔铃”,结果又重新看到了帕帕盖娜后两人在喜悦的心情下共同演唱的一首快活而热烈的二重唱。在弦乐器轻盈、和谐的前奏之后,帕帕盖诺开始用“帕,帕,帕,……”来呼唤帕帕盖娜,而帕帕盖娜也用同样的字头来回应帕帕盖诺。莫扎特用“帕”一语在两个恋人间传递,来表现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乐曲总是用“你一言,我一语”(一人接唱一句)的方式来安排两人间的对答,经常出现的快速的说唱式十六音型加休止符,恰如其分地表达出音乐轻松愉快的情绪。最后,音乐在一片“帕,帕,帕,……”的呼声中消失了。



亲子互动时间到啦




1. 这部歌剧除了包含歌词、对白、语言外,还有哪种表现手法?

目的: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音乐理论知识扩展及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提示:先要让做题者明白什么是“手法”、“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法”。在此前提上,让孩子说出平时看到过的各种“表现手法”有哪些?这是对瞬间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的资料整理,通过这一程序,那些被提及的内容将进入到大脑中枢并被永久记忆住。

附加练习一:请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解释上面提到的表现手法是指什么,还在什么艺术形式中被用到过?

附加练习二:歌剧是什么?请使用“自我复述记忆法”让孩子进行记忆力训练。

注意:题目仅适合于小学三年级以上儿童进行练习。





2. 请讲述故事梗概。

目的:语言与记忆力的训练,加深对这首音乐的了解。

建议:请采用“延时强化记忆法”练习此题,可将时间拉长至四——五天内完成。

辅助练习一:能否请孩子为故事画插图?还可以按照每天发展的剧情预估出后面的可能性并作画以表达出来。

辅助练习二:能否为剧中的某个你喜欢的角色制作面具?

辅助要求:有可能的话,能否带你的孩子去看这部完整的歌剧的演出,或是买回好版本的视频版让孩子欣赏,这可是全球最受孩子欢迎的歌剧之一,你的孩子也不会例外的。




3. 请哼唱《我是一个捕鸟人》。

提示:这种练习前面已做过多次,对于这首旋律性极强的歌曲来说,难度不会太大的。

注意:听音乐时,要对竖笛声有所觉察,当它响起时,务必手做“吹”状。

帮助:一开始,孩子对“竖笛”声可能不够敏感,可稍作提示,然后让孩子听音乐,出现“笛”声时举手,数数举了几次,从而得知“笛”的动机出现的次数,为下道题中的完整的表演做准备。




音乐欣赏拓展


▲魔笛序曲 魔笛 莫扎特


▲莫扎特:《魔笛》(Pa-Pa-Pa-Pa二重唱)


▲经典花腔女高音莫扎特《魔笛》选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