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风化雨润无声 ,课堂深赋诗文情 | 初中部语文科组教研课


语文赋予人性灵、诗意与美好。


广外增实语文科组的老师们,用性灵开启灵性,用诗意渲染生活,用美好激发情怀。他们的教研是扎实的,理念是前沿的,课堂是多彩的,成绩是瞩目的。他们是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团队,有情怀有梦想,如明星般璀璨耀眼,引领着学生,走向诗和远方。


教学相长,行者无疆

张卫红老师——《昆虫记》


在中高考改革推进的当下,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张卫红老师就八年级名著阅读作品《昆虫记》上了一堂精彩的校级公开课。
 
本堂课以学生们前期的自主阅读为基础,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教师引导点拨,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感悟到仔细观察,描写细腻的好处,启发学生在阅读时重视观察和描写。最后张老师结合法布尔的生平经历与书中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以及对法布尔的理解。



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信地展示自己,大方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他们眼中的昆虫世界!在这节课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学会敬畏生命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在教育改革深度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既面临着挑战也有着无限的机遇,探索的道路上“行者无疆”。




放手成就学生的精彩

郭亚男老师——《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也是老师们教学的痛点,初中部语文组为了寻求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由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郭亚男老师以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为例,做了一次文言文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郭老师的这堂课设计精巧,教法灵活。充满诗情画意,贮蓄灵思妙想,课堂提问环环相扣,富有启发性。在众多的教学点中,郭老师选择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一点来教学挖掘内容:通过探究“闲”的含义,来把握苏轼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复杂的心境,继而领悟其豁达人生态度。把重点定位在赏析景语,体会情语上。



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用语明确简洁,幽默有趣,一言一语,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出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语文教师的魅力。学生们在品读美文的过程中,提升了感知、鉴赏优美散文的能力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感悟师徳,再塑生命

韩中香老师——《再塑生命的人》
 


美国盲聋哑女作家与教育家海伦.凯勒,当她幼年还迷失在黑暗又寂寞的世界时,一位温柔善良的老师牵起她的手,引导她寻找光明与爱!初中部韩中香老师在707班的研讨课《再塑生命的人》,带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位传奇老师。
 
韩老师充满诗意的语言、饱含情感的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同学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在韩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一起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一起探讨文中的难点、疑问。韩老师紧紧围绕考点,训练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放手让学生概括人物的主要事件和分析人物形象。


在分析课文时,韩老师安排了一个简洁的情景剧,让学生蒙住双眼,体验失明的感觉,真正将莎莉文老师的体验式教学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在探究文中的难点“为什么生命要再塑”时,韩老师从文章的标题含义入手,将难点分解,渐进式地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答案。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韩老师的这节课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后,初中语文组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老师们各抒己见并对部编教材自读课文的教学进一步交换了意见,研讨气氛活跃而热烈!




静心修德,惜时读书

占俊义老师——《诫子书》
 


《诫子书》这篇课文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86字),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占俊义老师进行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这是一封老父写给幼子的家书…… 这是一封传承了近2000年之久的智者的家书……让学生不同角度体会,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教学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朗读——读出味道;译读——读懂深情;赏读——读明道理。
 


在译文时,发现虽然这篇课文不足100字,但是不管是在文言字词的解释上,还是在读文本的深层理解时,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占老师课前让学生“读”,在学生翻译后再次出示译文,让学生再读一遍,把握文意。同时采用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在弄清文章意思的基础上,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让心灵插上翅膀,让文章神采飞扬

朱江老师——《发挥联想和想象》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初中部语文科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由朱江老师和曾昭游老师执教,课题是“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指导课。本次教研是借班上课,这对两位执教的老师来说更是多了一份挑战,但他们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给听课的老师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课堂。



朱江老师以“童年”的话题导入,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怎样发挥联想和想象让自己的作文神采飞扬。


接着朱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学生感兴趣而又熟悉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梳理了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出在写作时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随后,又进行了实战演练:故事接龙,让一位同学描写一个开头,然后其他同学按顺序参与续写,每个人自由发挥想象和联想,构思一段剧情接着上一段剧情发展,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接龙的教学环节,点燃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火花,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整节课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表现力和生成力,充分体现了我校高效课堂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开发思维写作课

曾昭游老师——《发挥联想和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而言,最难教的莫过于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莫过于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现代的初中生,许多孩子害怕作文的首要原因就是“总感觉没什么可写的”。君不见作文课上眉结川,嘴角翻船笔朝天,怎一个愁字了得?勉强写来大多也是搜肠刮肚的凑写篇。


听曾昭游老师别开生面的作文课,作文从此不用枯!一堂名为《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文指导课,如同给孩子们开启了思维的闸门,装上了想象的翅膀。


曾老师首先巧妙地以《龟兔赛跑》为引子,设想不服气的兔子与乌龟进行第二次比赛还是输了。那么乌龟是如何再次赢得比赛的呢?曾老师用平缓而又幽默的语言开设出一个意趣横生的情境,一下子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与往常为作文而发愁的状况截然不同,孩子们有各种奇思妙想,纷纷举手表示有话要说,课堂沸点提前到来!


趁着孩子们兴致正高,曾老师用《天上的街市》为例,指导学生区别“联想”与“想象”。然后再抛出一个趣味环节:“故事接龙”。曾老师给了学生几个充满无穷可能又极具奇趣的故事开头让学生讨论,可尽情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接龙讲故事。比如以“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为开头的;比如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为开头。这下可完全把学生那颗猎奇好怪的心给调动起来了,讨论交流时纷纷把自己脑子里各种稀奇古怪的情节构想说出来,一个个双眼放光像是打了鸡血似地兴奋。


待到展示接龙时,你一段,我一句地说开来,或让人忍俊不禁,或引人惊叹连连,各种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赢得阵阵掌声。


曾老师发话了:“故事接龙还不尽兴,可以把他写下来,你是作者,你的故事你作主,尽情合理地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让精彩的故事从你的笔下诞生!”





广外增实语文人,
一直心怀远方,脚踏实地。
内向修炼  外向交流
有梦想,有激情,
有活力,有个性
有担当,有坚持……




精彩回顾



2020届校招 | 广外增城实验学校约的就是你!强强联合:广外教育集团与罗伊教育携手为国际化学校教师赋能广外增城实验学校首届运动会开幕式精彩来袭

疯狂“魔法课” | 为我校科技节再添光彩


编辑:黎晓

供稿:初中部语文科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