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7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减重代谢手术一年减掉400斤,你敢做吗

健闻毛晓琼 八点健闻 2019-10-01

    中国肥胖人群超过1亿,进行减重代谢手术的一年只有1万例。体重管理,一个摸不到天花板的市场。

 


人们常说“心宽体胖”,而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快乐的胖子很少。

 

对于曾经体重达到210斤的刘家荣(化名)来说,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莫过于2017年接受了一次袖状胃切除手术。时隔两年,在说起当初全家老少争相反对的情景时,这位在湖南省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知识分子脸上还浮起了些许的得意之情。

 

2016年年底,36岁的刘家荣在单位体检中查出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症”,医生初步判断与过度肥胖有关。一向爱惜健康的他,上网查找了“三高症”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吓得接连三晚失眠。在身边医生朋友的建议下,2017年1月3日,他来到当地的湘雅三院接受减重代谢手术。

 

手术耗时不到两个小时。7天后,刘家荣顺利出院;1个月后,开始正常进食;2个月后,他的体重迅速下降到180斤,各项身体指标回到正常范围之内;两年后的今天,已经习惯了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的刘家荣,体重控制在130斤上下,“三高症”得到显著控制。从相片看,与过去的自己已经判若两人。

 

△图片来源:yestone


“最大的变化就是整个人轻松了很多,像重新活了一遍。我后来又推荐了一个朋友,比我还重,240多斤,也去医院做了这个手术,他现在跟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刘家荣告诉八点健闻。

 

1994年,同样出生于湖南的摇滚歌手张楚披着满头碎发,在《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中唱到,“请上苍保佑吃完了饭,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里,人民以吃饱穿暖为首要目标,全中国找不出多少胖子。

 

20多年后,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肥胖中国的阴影悄然而至。2017年发布的《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显示,中国肥胖人群已经突破1亿,其中,城市体重超重者比例超过40%。

 

“对于轻中度的肥胖人群,可以靠管住嘴,迈开腿来减重。但对于达到一定肥胖程度以上的病人,只有医疗手段才会有持久的减重效果,这是我们圈内的共识。”湘雅三院减重代谢外科医生孙许龙告诉八点健闻,以他所在的湘雅三院为例,一年的减重代谢手术体量超过300例,“去年全国大概做了1万台。

 

肥胖也是一种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减肥”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但老百姓所理解的“减肥”与减重代谢科的医生们所理解的“减肥”是两回事。

 

从字面上来看,肥胖指的是体内脂肪过多堆积而导致的一种状态。虽然对于肥胖的主观判断各有不同,但在临床上,医生会用体质指数,即BMI来评估肥胖程度,它的计算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比如一个成年男性身高1.75米,体重75公斤,则他的BMI=75/1.75/1.75=24.5。BMI数值是目前肥胖分级的常用指标,BMI在25到27.5之间为超重,在27.5到32.5之间为一级肥胖,32.5到37.5之间为二级肥胖,37.5以上为三级肥胖。如果按照这套标准,在中国,超重以上人群已经突破3亿,其中一、二、三级肥胖人群超过1亿。

 

“以前,我们通常把肥胖看作是影响人体健康的诱因之一,但现在业界已经普遍达成共识,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一位长期研究食品行业的中国社科院专家向八点健闻表示,早在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将肥胖定性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并把它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起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而肥胖在很多情况下,又是其它三种病症的本体。

 

以2型糖尿病为例,对于肥胖者来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5倍。而糖尿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其它神经的并发症,疾病终末期常常致残致死。

 

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孙许龙告诉八点健闻,2017年,曾经400斤的“湖南第一胖”杜勇,因为重度肥胖导致心肺肝功能衰竭,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救治无效去世。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下肢水肿渗液天天打湿床单,饱受痛苦。医生数次试图对他进行抢救,几进几出ICU,最后还是因为多项器官严重衰竭而死亡,时年21岁。

 

“这虽然是个极端案例,但我可以说,BMI超过35的人,平均折损寿命20年很正常;BMI大于40的人,活到60岁都很难。我见过很多的大胖子,四五百斤,早期不进行治疗,到器官功能衰竭的时候,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孙许龙这样说。

 

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张忠涛同样提醒患者,要重视肥胖的隐患。他表示,除了常说的2型糖尿病、器官衰竭外,还应该特别关注到肥胖会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余体重和体内脂肪堆积是增加发生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时间的呼吸暂停会引发猝死。

 

减重代谢手术,一年减掉400斤

 

肥胖治疗有多种方式,包括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四大类,前三类治疗方案被统称为传统减肥方法,安全性高,但容易反复,效果不理想。而手术治疗,虽然比较激烈,有一定的风险,但效果很好。尤其对于很多中重度肥胖的患者来说,传统减肥方法几乎无效,手术是唯一方案。


△图片来源:yestone

 

曾经的“中国第一胖”、山东小伙王浩楠,就是减重代谢手术的受益者。2018年7月,668斤的王浩楠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了长达6小时之久的袖状胃切除术,切除了80%的胃部组织。而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了艰苦的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今年7月11日,王浩楠再次回到齐鲁医院复查。结果显示,他的体重为268斤,一年时间,整整减掉了400斤。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可以弯腰绑系自己的鞋带,衣服的大小从过去的7个X减到了3个X,同时还在健身房收获了爱情。

 

“我希望再努力,争取减到200斤以内。”面对镜头,这个曾经多次在睡梦中暂停呼吸而险些猝死的大男孩,露出了羞涩舒心的笑容。

 

减重代谢手术,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历经了60多年的发展后,技术手段已经非常成熟,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美国医学报刊《外科学年鉴》在1995年就发表了关于减重代谢手术治疗效果的论文。根据术后多年的随访,接受减重代谢手术14年之后,患者平均能减去50-60%的多余体重,且长期有效。

 

中国的减重代谢手术刚起步不久,但也逐步趋于成熟。以湘雅三院为例,从2006年实施首例手术以来,总共只出现过两例并发症,并且都在后期恢复过程中出现,手术致死病例为零。

 

目前,减重代谢手术以胃旁路手术和袖状胃手术这两类为主。这两种手术的原理各有不同,简单来说,袖状胃手术是把胃的80%组织切除。在减少胃容量的同时,也去除了更容易扩张储存食物和分泌饥饿素的胃底,从而达到减少进食的目的。而胃旁路手术则是通过改变肠道结构,使大部分胃的功能空置,让食物通过“抄近道”的方式减少被吸收的概率。这两种手术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减少人体对物质的吸收。

 

更值得一提的是,减重代谢手术对于肥胖引发的慢性并发症,疗效极为显著。根据相关的临床案例数据分析,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后,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得到完全缓解,血糖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患者摆脱终身服药。2013年底,著名的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公布了2013年十大医疗创新,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位列榜首。此外,70%以上的患者高血脂得到了改善,7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高血压症状。肥胖患者5年内死亡率降低89%。

 

一年1万台,不及美国1/30

 

尽管中国有巨大的肥胖人群,减重代谢手术的技术手段也比较成熟,但从数据上来看,减重代谢手术在国内的普及度还很低。在美国,每年减重代谢手术的数量超过30万台,仅次于阑尾切割术。但在适应症人群更广泛的中国,这一数字仅为1万台。

 

12年前,北京协和医院曾经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3.5%,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当年,整个北京一年的减重代谢手术还不到100台。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病,也不知道其危害。有的人想治病,但不知道有减重代谢手术的存在。还有的人知道减重代谢手术,因为害怕风险不愿意尝试。这些原因,归根到底是肥胖疾病教育的缺失。

 

孙许龙觉得,这个情况目前在慢慢变好。“我们经常会碰到来咨询的病人,咨询完以后,两三年没有声响。然后突然有一天,他又找上门了,说我关注了很久,觉得效果很好也安全,所以想来试试。”孙许龙打了个比喻,“有点像投资买房子,你已经看好了这个楼盘,但不着急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观望。

 

一位不久前刚刚在广州接受了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告诉八点健闻,她就属于这一类观望者,观望的方式是在医院科室建的微信群里潜水。“一个群200多号人,大概有20%是像我这样的,每天就看别人往上传照片,一天天地瘦下去,各项指标都好起来,这个鼓励作用还是挺大的。


△图片来源:yestone

 

相比于大多数人的保守,也有一种更为激进的情况出现。孙许龙曾经在网络上碰到一位来咨询的患者,说自己想做减重代谢手术,一问对方的身高体重,测算出来的BMI还不到20。“后来才知道她是个模特,做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变美变瘦,这个我们肯定是不提倡的。

 

孙许龙说,减重代谢手术有明确的临床指征。目前认为,BMI在27.5,即一级肥胖以上,且有严重并发症,都建议通过手术治疗。二级肥胖以上的患者强烈推荐,因为这种情况不用问,肯定有并发症,而且靠自己几乎减不下来。比较值得探讨的是BMI介于25和27.5之间,也就是占城市人口40%左右的超重人群,对于这部分人,孙许龙的建议是,原则上不推荐,但如果本人强烈要求手术,又有严重并发症,可以经医院评估后谨慎进行手术。“减重代谢手术,一定是从减重起步,但最后成熟会是在糖尿病等代谢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种慢病快治的方向。

 

体重管理,一个摸不到天花板的市场

 

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在国内刚刚起步不久,但其背后暗藏的巨大市场已经吸引了资本的关注。

 

长期留意体重管理领域的投资人李弋告诉八点健闻,自己近期就有可能启动对某个项目的投资,该项目的模式是:前期从减重手术术后病人的营养咨询、健身管理切入,后期引入优质的医疗资源完成手术这一闭环,最终形成以“体重管理”为核心的全链条服务。

 

“减重代谢,其实类似于医美和牙科,既有医疗属性,又有消费属性,入不了公立医院的法眼。大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很多三甲医院,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减重代谢专科体系。而医疗体系以外的,那些整天宣传‘3天瘦10斤,一个月减20斤’的减肥机构,缺乏科学依据,难以让人信服。如果我们把这个事做起来,能解决很多问题。”李弋这样分析。

 

事实上,类似的体重管理机构在国内已有先例。201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的减重代谢外科团队,从医院体系中分离出来,整体改制为佑道医生集团。佑道医生集团实行包干模式,打包提供减重代谢手术以及术前术后的短期健康管理服务,做一次手术的价格比公立医院贵出两万元左右。

 

“我们也观察过佑道,他的运行状况很好,但不好复制。原因是它转制于三甲医院,有多学科的医疗技术支撑,这点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太难了。”理性分析的话还没说完,李弋马上又向八点健闻表达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在他看来,尽管体重管理这件事的目标很单一,但营养、锻炼、手术,每一块都有可以延伸商业的可能。所以,这件事值得做。“这个市场的天花板基本上是摸不着的,一个技术如此成熟,市场需求又那么大的东西,商业把它贯穿起来只是时间问题。”(感谢许龙提供选题)

 

毛晓琼|撰稿

微信号:234379189

子木|责编

微信号:19898989




宿迁再建多家公立医院:回头路还是多元化


最难挖的慢病管理“金矿”,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王吉陆|授权转载

微信号:wangjilu006

商务合作

上海:leslee 13916263824

北京:Jessie 13911125922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