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摩旅西藏 | 十月继续浪!我们骑上踏板车去西藏解毒

摩旅在线 深度摩旅 2022-05-19
远方不远-机车之旅
就在车轮滚动的一刻



1

在7月份的甘孜星河之旅中,我重新找到了摩托旅行的乐趣——踏板车。我记得当时川西正值雨季,每天跟雨水和烂路斗智斗勇,搞得我精疲力尽,怀疑人生。可是当我中途骑上了赛科龙RT3,占道的母牦牛似乎都变得妖娆了起来。

不用挂挡了,也不用把大腿跨来跨去,我把双腿夹紧,像个家庭主妇去买菜一样坐在踏板车上,感觉就很妩媚。


坊间有一种观点:踏板车是玩摩托车的最终归宿。但很多爱好者强调,不跨骑、不挂挡是没有灵魂的。在小众文化领域,观点中一但谈到灵魂,可能就容易占据辩论高地。所以我一夸踏板车有多好,往往会输得一败涂地。
 
我说:“摩托车这方面,我只愿意骑踏板了,很香。”
他说:“踏板车没意思,感觉跟去买菜一样。”
 
作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休闲买菜摩旅爱好者,从川西回来后我就开始憧憬,什么时候能再骑踏板车去远方买个菜。


很快机会就来了,这一次我将骑三阳机车的巡弋150踏板车,从昆明出发前往拉萨。活动为期一个月,主题是公益之旅,我们将在藏区沿途做一些服务性的公益行动。

2

▲三阳巡弋150


我第一次进藏,是2017年从新疆骑摩托车走219国道去拉萨。那一次途经阿里地区的苦旅,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世界屋脊的屋脊”。它让我气喘吁吁心情压抑,变得又黑又丑,还胖了十斤。



因而之后我对西藏便有了一些抵触心理,感觉去过一次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去受虐。可是每当感觉周遭平淡,除了出国,就会想到那片高原。
 
也许西藏确实是会让人上瘾的,而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大都带点毒。我的两位搭档分别是《摩旅在线》的火炬兄,和摄影师汪汪老哥。2005年至今他们已经骑行西藏三十次,仍然对藏区充满激情。

▲摄影师汪汪-摩旅在线torch、远方不远超哥

在三人间里,穿着红内裤的汪汪老哥(老哥稳的那种老哥)就强调:每次去西藏看到那些宝石般的湖泊,就想要找个有牦牛味道的藏族女人云雨一番。弗洛伊德说性是一切的原动力,所以我大胆猜测,想象中的那个牦牛味道的女人,是汪汪去三十次西藏的动力。


火炬则说:在西藏你会经历最虐心、最极致的骑行,那些湖在海拔5000米以上,那些山更高,而你承受着高反的压力,这在全球其他地方是都没有的。所以,你只能去西藏。
 
而对于我来说,西藏的吸引力是我还不够了解西藏。我曾经听一位朋友说,西藏过于单调,一路走下来就只是蓝天白云、牦牛藏民、寺庙经幡。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认为西藏很单调,更喜欢新疆的沙漠戈壁。但其实是我对藏区的了解太少了,我不知道黑白帐篷的区别,不知道藏传佛教的流派,尤其是不知道什么是密宗双修。

3



我们这三个对西藏有不同向往的老司机,在昆明集合后喜提3台三阳巡弋150



以小排量踏板车的方式进藏,会是一场返璞归真的体验。很多人觉得进藏是挑战,还搞出了什么进藏勇士之类的称号。其实进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不是什么挑战,也不是勇气的象征,只是骑行者的一次出行。


进藏可以是艰苦的,也可以是悠闲的,骑什么车都可以,小踏板自然也行。在转寒的十月进藏,肯定谈不上轻松,但踏板旅行有其慢和闲的意境。

不用把精力耗费在驾驶机器上,获得更多享受沿途风景和安静思考的机会。以去买菜的心情,五六十码的速度,与人无争的心态,晃晃悠悠就到了拉萨。


其实灵魂这种东西经常被人提及,但又没有标准和定义。如果摩托旅行有灵魂,灵魂应是只要你去骑,你就有灵魂。踏板车和西藏都让人上瘾,一个月的旅程中,期待更好地认识沿途,认识自己


·  END  ·

福利时间(敬请期待)




扫描抽奖(领奖请添加小编微信:13799412007)



我们的视频号,欢迎扫描关注!



福建厦门《摩旅时光》摩友接待站:
联系人:火炬 13799412007(微信同号)
摩友接待站公众号《摩旅时光》,敬请关注。
我们主要接待摩友、驴友和朋友……欢迎环球(环华)路上的驴友入住。
客栈提供:摩托车救援、停车住宿、摩托车出借、摩托车证培训,旅游咨询……等服务。
今后我们将会在《摩旅时光》介绍一些小众的旅行,和入住者的旅行故事。
您在摩旅路上吗?欢迎来稿,分享您的精彩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