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丨这个绝美的千年奇观,保留了茶马古道最原始的血液。
众所周知,
盐在古代是重要的国家资源。
春秋时,管仲举盐而克楚;
唐代几斤盐就能换一头牛,
贩卖私盐更是很严重的罪。
随着时代的发展,
制盐化工厂的兴起,
使得盐变得越来越易得,
相应的,
自古流传下来的制盐技艺,
也在逐渐被遗忘。
而在遥远的澜沧江畔,
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
有一座延续了
千年制盐技艺的盐田
千百年来,
外界早已风云变幻,
这里的人却始终遵循着
古老单一的营生:
汲水晒盐。
▲Tino Leung摄
芒康,
昔日茶马古道入藏的第一站,
尽管漫长岁月已经
抹去了茶马古道曾经的繁荣,
丁丁当当的马铃声
也早已远去,
唯一存活且保留着它原始血液的活景观
就要数这些盐田了。
放眼望去,
盐田顺着河谷整齐排列,
明亮如镜,
倒映出蓝天、白云、山峦,
犹如一个调色盘,
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块。
芒康盐田集中分布在
一段两千米长的S型峡谷之中。
按地势高低,
分为上盐井和下盐井。
得益于澜沧江边自然冒出的盐卤水,
盐田从唐代至今
一直保持着不间断的产盐历史。
澜沧江两岸岩壁上,
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木质晒盐台,
上万根木头架子
支撑无数块紧密相连的方形顶棚,
甚是壮观。
盐田都是由村民们自己搭建,
他们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
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
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
为的是卤水向上可以蒸发,
向下可以渗透,
简单而又实用,
曾有人试图用水泥建盐田,
结果卤水很难干透,
远远比不上传统的盐田,
盐架下面是迷宫般的通道,
可供人通过,
尽管乍一眼看上去杂乱无章,
但每一条道都可直上崖顶。
而那些支撑盐架的木桩,
看起来干瘪又老朽,
却早已在盐卤的浸润下,
变得坚固不催,
且不易生虫腐烂,
用上一百年都不成问题。
▲白英摄
神奇的是,
分布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盐,
结晶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东岸是白盐,西岸是红盐。
红盐也称桃花盐,
白盐也叫雪花盐。
这是由于两岸的土质不同,
东岸盐田用白砂土垫底,
西岸则用红粘土。
在芒康流传着
“白盐百年寿、红盐瘦百年”的说法,
而桃花盐因其颜色艳丽,
在在藏区很受欢迎,
用它打制出的酥油茶格外红亮。
至唐朝开始,
盐田的制盐工作,
就是由女人完成的,
她们也被称为“盐巴女人”,
每天清晨是井里的卤水
最为丰盈的时候,
晒盐女通常一大早
就要到江边的盐井中背盐水,
倒入自家盐池沉淀后
再洒进盐田,
等着日晒风干,结晶成盐。
每天要背60——100桶盐水,
才能灌满盐田。
盐田的盐,
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
春夏两季,日烈风大,
晒盐通常只需一两天,
到了秋冬,
就要花上四五天了,
晒盐女顶着毒辣的太阳,
背着沉重的卤水,
经年累月,
辛苦与不易都化为沧桑
写在了脸上。
晒好的盐,
用刮刀把盐粒刮出,
沥干装袋后背回家。
一般先刮的盐比较洁白,
供人食用;
后刮的盐含泥土较多,
留给牲畜。
女人们负责晒盐,
男人们则负责卖盐,
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
卖盐人常常要奔赴各地,
除了西藏,
还有云南、四川等地,
少则几天,
多则几个月,
卖盐人赶着骡马,
伴随着山间此起彼伏的马铃声,
便开始了风餐露宿的售卖。
如今每到收货的季节,
盐田边都会有收盐商贩,
即产即销,
有些盐农想卖高价,
也会自己出去销售。
盐田产盐,
当地人把它看作是上天的馈赠,
是风和太阳的礼物。
芒康地区的人们,
在海拔2300 米的高原,
远离尘世的喧嚣,
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却在不知不觉间,
为我们描绘除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错落有致的盐田,
就像一条横亘千年的生命线,
随着奔腾呼啸的澜沧江,
向远方倾诉着她的千古传说。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