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孙立平:城市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不能一味追求高端化

2017-11-16 孙立平 凤凰财知道


来源:孙立平社会观察(ID:thslping888)


在11月15日的财新年会上,我讲了大体以下的内容(仅根据记忆整理)。


我今天想谈谈城市社会生态的概念。


为什么谈这个概念?具体点的背景,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有许多其他的大城市,都在进行整治疏解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不符合城市核心功能定位的人口被驱离。


从更抽象点的背景来说,有这么几点:


第一,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相当的财富,这个财富现在怎么用?是让我们的城市更光鲜漂亮一点,还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实惠一点,舒适方便一点?


第二,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结构明显开始固化的背景下,如何形成一种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机制?仅仅用政府的再分配是否够用?


第三,面对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如何从根上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是压制,还是创造人们安居乐业的条件?


但在谈社会生态这个概念之前,我想先说前几天读到的两篇文章。


一篇是谈上海的,说上海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丰富性正在消失,上海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无聊的城市。还有一篇是讲北京的,说北京的王府井、前门、西单,商店越来越少,多的是快递小哥,走街串巷。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篇文章?因为我们今天主题是讨论城市的问题。那首先的问题,城市是什么?我觉得城市首先是人在这生存、居住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要安居乐业,在这里要解决他的最基本生存的问题,衣食住行的问题,吃喝拉撒睡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城市应当是什么样的?若干年前,我提出一个城市社会生态的概念。当时还想做一个研究,假设能够在一些地方实施,当然就更好了。但后来也没做成,因为我兴趣老变,就变到别的地方去了。


按照当时的构想,我们想把它做成一套指标体系,社会生态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大体是由三个维度构成,包括九个变量。


第一个维度就是机会结构维度,这里主要讲的是,人们在这里能够谋生,能够安家立业。这里有三个变量,一个是就业,一个是社会结构,一个是人口流动。


 第二个维度是社会秩序的维度,包括社会治理、安全、参与。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支持的维度,包括人们的交往、互助,还有他的组织,市民的组织。


我曾经期待,能够使这个东西成为一个指标体系,成为人们在心目当中衡量一个城市的标杆,而且在更现实意义上成为衡量一个官员政绩的标准,一个指标。


当然后来没做成,但是我想这样一个理念还是应该在今天这个场合来强调一下。


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理念,首先意味着我们如何来看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我觉得从生态的角度来说,打个比方说,应当是一种肥沃的土壤。种了一棵树,或者是一朵花,在这个肥沃的土壤当中能够茁壮成长。也就是说,人们在这里比较容易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同时这种生态又是一种多样的、互惠共生的系统。现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治理整治,刚才说叫整治疏解,正在越来越多消灭这个城市的多样性。


生态这个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在城市当中要有一种合理的、好的社会结构。


今天我在这里讲这个问题,从更现实意义上来说,要警惕的,就是追求城市的高端化,对城市进行改造过程当中,导致对社会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社会生态系统不断恶化,尤其是对于这当中的穷人、弱者、底层,他的生存生态的破坏。


这里我捎带说一句,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在议论低端人口的概念。我稍微解释一句,这个概念好像最早是顾宝昌教授在媒体上说出来的。顾教授原来也是我在北大时的同事,算不上好朋友,他离开之后我们这些年基本上都没有联系,所以不是说从人情角度给他解释。从原文看,他是反对这个做法的,只不过无意中用了这个并非是他创造的词。但我想他不至于说,你们是低端人口,我是高端人口。我觉得稍微有点自知之明的教授都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在权力者看来,教授其实也是低端人口。这有点像我们在陆地上看建筑,有高楼大厦,有低矮的平房,坐在飞机上看,低矮的平房和高楼大厦没太大区别。在权力者看来其余的都是低端人口。我想顾教授应该不会这么想。


但我想强调的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警惕,在城市改造过程当中,对社会生态的破坏,特别是它给穷人、弱者、底层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大家居住在这个城市当中,我们当然都愿意这个城市能够漂亮一点、整齐一点,这没错。但是,城市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像老北京,一条街上既有达官贵人,也有拉洋车卖豆浆的,他们互相需要,互相依存。这样才构成一种食物的链条,构成一种生态。


我要特别强调一句,我们往往都有点忘恩负义。


各位可以想,如果没有城乡接合部,没有脏乱差,卖菜的都住在很高档的公寓里,你用什么价格来买菜?如果建筑工人不是住在工地里,不是穿的脏兮兮的,他住高档的三居室里,那个房子的价格会是怎样的?


但我们常常忘恩负义,我们用了比较便宜的价格买了这个菜,一转身就说这么乱,怎么还不治理。


所以我想,我们希望城市漂亮、整齐、越来越现代化,但是不能让这个追求走向极端。


附读——孙立平:如何看待和对待房子里面的那些财富(修改版)


1、 纯粹居住的房子是不是财富?

 

过去20年的时间,是房地产超常规发展的时期。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是一个居民大规模集中置业的时期。通过这一段时间大规模置业,老百姓手里已经积累了相当一笔以房子为载体的财富。

 

这个财富有多少?几年前,我有个估算,大体约200万亿。其中,农村50万亿,城市150万亿。现在的数字应该更大一些,大约能有300万亿。


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也由此,中国从一个真正无产的社会,进入一个稍微有点财产的社会。

 

但房价高地方的人不爱听我这么说。比如在北京就有人说,虽然我的房子值800万,但是我就这一套房,还得自己住,不可能卖,这个不能算做财富。我的看法是,即便你不能卖,它也是对你有意义的财富,因为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你退休了,把这房子800万卖了,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花100万买一套房子,你手里还有700万可以养老。一个在房价比较低的地方有一百多平米房子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吗?假如你的孩子要出国留学,需要一百万现金,你手里没有这个钱。你把房子卖了,到一个稍远的地方,用600万再买一套。孩子拿100万去留学,你手里还有100万现金。一个在房价比较低的地方有一百多平米房子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吗?

 

所以,就是这一套房子,价格对你也是有意义的,也是财富。

 

2、房子里的财富是真实的财富还是泡沫?

 

那么接着的问题就是,这个财富是真实的财富还是泡沫?如果说其中有泡沫的成分,这个泡沫的成分究竟有多大?我的看法是,泡沫确实有,但不能夸大这个泡沫。


下面我说这当中的道理。

 

经常有人说,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那么快。于是人们质问,差的那块财富哪去了呢?这里当然有种种原因。比如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比如权贵的掠夺等。但我觉得,除了这些,有相当一部分是沉淀、转移、渗透到了土地和房子里。

 

比如20年前,北京五环有个房子,50万没人买,20年后的今天,500万买不下来。这多出来的450万是从哪来的呢?除了通胀、泡沫等因素之外,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这些年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甚至公共服务投入的钱转移渗透到了这房子里。就是说,这房子现在值500万,这里包括了这些年修马路的钱,建公园的钱,搞绿化的钱,甚至包括公共服务的钱。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这样的房地产格局,特别是中国的楼市,与中国的发展模式有关,特别是与其中的分配方式有关。第二,通过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实现的财富转移,是在过去国民财富分配过于向国家倾斜背景下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国民财富再分配的过程。而这个财富是老百姓本来就应当得到的。其中的房改房,即居民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的原来的公房,可以视为对低工资时代劳动者的一种补偿。第三,除了廉价的房改房之外,民众得到这笔转移过来的财富,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有的是多年节衣缩食的代价,甚至是多年负债的代价。


3、房子里的财富与贫富差距

 

当然也要看到,通过这个转移渗透实现的财富再分配是极为不均衡、极为不公平,甚至有时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比如一个家庭在某个地方买了个100万的房子,另一个家庭同时在另一个地方也买了个100万的房子。但是几年过去,这边开通了地铁,并且在小区旁边有一站,这个时候,这套房子的价格可能就涨到了150万,另一套房子还是100万。这多出的50万是哪来的?可以理解为修这条地铁的钱转移、渗透到了这套房子里面。而另一个家庭的房子因为没有临近地铁的优势,他就没得到这五十万。这有道理吗?没有,但现实就是如此。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们也就知道现在的贫富差距是怎么回事了。这些年贫富差距在急剧拉大。但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收入差距起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财富的因素。这一点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代际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城乡差距,这些年在急剧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固然是个重要原因,但更重的是,这些年来城市居民绝大多数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转移过来的财富,而农村居民的绝大多数没有得到。

 

举例说,80年代和90年代,北京一个市民的家庭,边远地区一个农民的家庭,这两个家庭的财富是差不了太多的。那个市民家庭可能有个冰箱彩电,农民的家庭没有,只有一个黑白电视。但市民家庭的房子是国家的,农民的房子是自己的。农民的房子再不值钱,两千块钱,三千块钱,但是自己的,也可以抵得上那个冰箱彩电了。但仅仅20年的时间过去,这个市民的房子800万了,农民的房子还是3-5万、10来万,差了多少倍?尤其是在劳动力流出比较多的地方,有些房子请人来住都没人住,房子已经不值钱了。

 

地区之间、代际之间,也是这个道理。50后、60后、70后,甚至部分80后,赶上了房地产红利,那时你多买一套房子,在北京就是千八百万。但是,大部分80后,没有房子的90后,就惨了。你一辈子的收入可能都不够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在财富上赶上上几代人,希望非常渺茫。

 

4、善待善用房子里的财富

 

既然说房子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既然说这个财富中包含了国家财富再分配的过程,那是不是就应该打土豪分田地?或者动用行政力量消灭这份财富?或者像一些人主张的那样征收房产税?

 

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理解。而且可以说,正确地处理这种财富,是对未来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大问题。

 

对此,要考虑到如下几点。

 

(1)尽管这笔财富以及这笔财富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种种的问题,但要看到这是中国老百姓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积累的唯一财富。尤其对于年老的一代而言,长期低工资、低保障,他们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买了房子,这些房子在这些年间有了可观的增值,可以部分地视为对过去低工资低福利的补偿。

 

(2)尽管在住房的拥有上很不平均,但要看到,城市居民绝大多数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真正的无房家庭,少之又少。在一二线城市,真正的无房户主要是新市民。因此,可以说,过去30年间积累的这笔以房子为载体的财富,涉及千家万户。

 

(3)对于拥有两三套房子的家庭而言,在整体社会保障很不健全的今天,那实际上是他们为自己购买的一份社会保障。尤其是考虑到由于一孩化导致的未来严重的养老问题,那些房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养老基金的含义在里面。

 

(4)中国目前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时刻,这个消费的台阶要能够上得去,必须要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问题。要看到,在社会保障很不健全的情况下,现在有人还能敢花点钱,还敢消费点,是因为手里有两套三套房子,心里有点底。如果你把这个再给弄没了,这个消费升级的台阶是上不去的。

 

(5)中国的未来应当是建设一个有产的社会,而不是一个无产的社会。有恒产者有恒心。从更现实的角度说,这几年很多有钱人跑了,财富转移出去了。现在留在国内的很多是中产阶层,有的好一点的,有两三套房子。我们应当保护他们的财富。

 

有鉴于此,可以考虑如下思路:

 

第一,以稳定预期稳定房价。从去年开始,一些地方的房子又热了起来,房价大幅度上涨。其直接原因并不是大量刚需的涌现,也不能简单归之于炒房,而是源于对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恐慌所形成的心理共振。于是,无房的人急着买房,有房的人又开始急着投资保值。要抑制房价大幅上涨,关键是消除这种预期。


第二,以渐进的方式消除泡沫。中国的房地产有无泡沫?如果有,泡沫多大?要准确判断。我个人的看法,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主要在一二线城市。而且这个房地产泡沫是在近些年来货币大量超发,实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发生的。稳妥的办法,是稳定房价,在实际收入提高和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双重作用下,降低收入房价比。以苏州为例,去年到今年,房价翻番(原因如上)。但在此前五六年中,房价上涨很慢,泡沫已经很有限。


第三,培养规范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住房自有率高,有利有弊。好处是安居乐业,减少后顾之忧,弊处是导致社会流动的成本更大。在许多国家,住房的自有率并不高,但房屋租赁市场规范,能保护租房者的权益。发达的房屋租赁市场,既能减缓年轻人的购房压力,也有利于方便社会流动。


但现在社会中有一种可怕的想法:这些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泡沫,应当刺穿或消灭这个泡沫。这个看法是很可怕的。一定要看到,过去几十年中民众创造出来的财富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分配,通过房地产的转移渗透过程老百姓间接获得了一部分,而这种获得相当一部分是老百姓节衣缩食得到的。而且这也是改革开放30年老百姓积累的唯一的一笔财富。特别是在中国正在面临以消费升级为基础的经济转型的时候,这笔财富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果在民粹情绪裹挟之下,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凤凰财知道(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

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觉得文章不错?扫描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