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条“中非的友谊之路”
10月03号
星期四
2019
喜迎国庆
National Day
坦赞铁路带给非洲人民的好处有目共睹。他们把这条铁路称为“自由之路”和“友谊之路”。因为这条铁路,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非洲人民的朋友,每一个坦桑尼亚人都会说“中国朋友”。这条铁路是中非友好的见证。
笔者对坦赞铁路的最初印象,源自一部曾红遍大江南北的动画片——《海尔兄弟》,该片热播的时候笔者还在上小学,片中海尔兄弟一行来到非洲,山体滑坡掩埋了坦赞铁路的铁轨,克鲁德脱下红色T恤衫蒙在手电筒上,充当信号灯截停火车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海尔兄弟》动画片:坦赞铁路
后来,从各类历史资料中了解到——原来,修建坦赞铁路是上个世纪的一件惊天大事。
坦赞铁路是建国之初中国第一大援外工程,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与非洲民族独立领袖和非洲人民,共同铺就的中非友谊之路。
正行驶在坦赞铁路上的列车
而在非洲人眼里,坦赞铁路,是一条向他们输送着商机和就业机会的大动脉,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城镇、村落、部落的聚集。
铁路沿线数十个大小站点、城镇、村庄的非洲村民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越过“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全长1860.5公里,由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援建。
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坦赞铁路示意图
该铁路于1970年10月开工,1975年6月全线铺通并投入试运行,1976年7月正式移交坦、赞两国政府。
回看历史,这是一段怎样的峥嵘岁月?
1965年,刚刚建国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率代表团访问中国。建国伊始,振兴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要达此目的,必须修建道路,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坦桑尼亚濒临印度洋,有海港可通向世界各地,但内陆交通极为不便。赞比亚是内陆国家,有丰富的矿产却苦于运不出去。
这两个国家想着修一条铁路,然而这一美好想法却屡屡受挫,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曾多方联系他国寻求帮助,对方均以不具备条件为借口加以拒绝。这时,尼雷尔总统想到了当时也并不富裕的中国。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已故)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双方一并向中国提出了援助请求。尽管当时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但本着真诚友好的合作精神,中国政府愿意慷慨解囊,为该项目提供无息贷款。正是中国领导层的战略决策,使得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1970年,第一批中国建设者乘坐”建华“号远洋客轮,从广州出发颠簸大洋14天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参加援建的工人们各个根正苗红,他们在领队的指挥下,挥舞着红宝书,打着”中非友谊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横幅,走下客轮。
第一批援建“坦赞铁路”的中国建设者
铁路工程于1968年5月勘察,1970年10月在坦桑尼亚境内开建,1976年7月全线完成。这项勘察两年、建造六年的铁路,全长1860.5公里,穿越22条隧道,飞越320座桥梁,经停93个车站,耗费约5亿美元。在非洲修建铁路可不像在中国那样容易。铁路沿线九成以上杳无人烟,气候炎热,蚊虫肆虐,蛇蝎横行,疾病多发,有的传染病可以致命。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又十分落后,食品短缺、缺医少药。在这项旷日持久的建设中,数十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长眠在异国他乡。
坦赞铁路带给非洲人民的好处有目共睹。他们把这条铁路称为“自由之路”和“友谊之路”。因为这条铁路,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非洲人民的朋友,每一个坦桑尼亚人都会说“中国朋友”。这条铁路是中非友好的见证。他们在这条铁路中感受到了中国的真诚。
自坦赞铁路建成交工、中国筑路大军班师回国后,为顺利执行中国与坦、赞政府间的铁路技术合作协议,整整30年间先后又有多达近3000人次的中国铁路专家来坦、赞两国工作。如今,在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站的办公大楼里,除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管理者的办公室外,还有一个中国办公室。
达累斯萨拉姆的坦赞铁路局办公楼一楼大厅,悬挂着中、坦、赞三国领导人的肖像。
40多年过去了,火车站主楼依然雄伟,轨道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字样清晰可见,一列列火车还在运行......沧海桑田,时光易逝。但这条伟大的铁路,始终成为中坦、中非友谊的不朽丰碑。
坦赞铁路轨道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的字样。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各行各业都在回顾国家民族艰苦奋斗而逐渐复兴崛起的光荣历史。
值此特殊时刻,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张勇博士团队完成的大型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正式发布,根据此纪录片采访内容辑录而成的著作《中非之路:坦赞铁路沿线访谈录》也正式出版。
张勇博士编著的这本书,采访了涉及坦赞铁路的各个方面群体,包括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的夫人玛丽亚女士、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坦赞建设时期交通部长等大量历史亲历者,以及沿线的居民、乘客、媒体从业者、铁路工作人员,对于中非年轻一代了解坦赞铁路这一伟大工程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中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寄语说,坦赞铁路是一座象征着三国深厚友谊的桥梁,我们继续展望它美好的未来。
《中非之路:坦赞铁路沿线访谈录》介绍
本书基于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摄制期间访谈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从坦赞铁路修建亲历者、坦赞铁路工作人员、坦赞铁路沿线地区民众、坦赞铁路列车乘客、坦赞铁路精神传承者、坦赞铁路研究者、媒体人等角度全方位、跨时空展现坦赞铁路发展全貌。通过坦赞铁路沿线人物独特的感知和发声,用真实客观的镜头语言,以异文化视角和各时期、各行业坦赞铁路亲历者感知去解读中非人民的交流,展现当下中国的发展和包容,引领更多的人读懂中国,读懂非洲,读懂世界。
此外,此书还附属了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的拍摄批文、解说词、主题曲歌词等,提供有关纪录片的”见证“资料。
作者简介
张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教授,非洲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电影学院2015届电影学博士,主要从事非洲影视研究与创作工作,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导演创作的《我从非洲来》《重走坦赞铁路》等系列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四达时代、旅游卫视、北京纪实频道等平台播出,荣获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对外传播“金鸽奖”一等奖、尼泊尔非洲电影节二等奖等荣誉。
名家推荐
张勇博士主编的这本书,采访了涉及坦赞铁路的各个方面的群体,包括坦桑尼亚建国后的首任总统尼雷尔的夫人玛丽亚女士、坦桑尼亚前总理萨利姆、坦赞铁路建设时期的交通部长等大量历史亲历者,以及沿线的居民、乘客、媒体从业者、铁路工作人员等,对于中非年轻一代了解坦赞铁路这一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中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坦赞铁路是一座象征着三国深厚友谊的桥梁,我们继续展望它美好的未来。
——姆贝尔瓦·凯鲁基 现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驻华大使
《中非之路:坦赞铁路沿线访谈录》(平装带彩色插页)
(央视纪录国际频道、学习强国APP新播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主题图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书!】
- end -
本期作者:包灵灵,俞锟
编辑:俞锟
来源:《中非友谊的不朽丰碑——六七十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中非友谊之路”的现状——坦赞铁路运转记》
《重走坦赞铁路》预告片发布!带你领略新中国第一大援非工程的前世今生》
你也可能喜欢:
Culture无界
Culture always connects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