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口罩看房价,你要效率还是要公平?

蓝白argentina 蓝白观楼市 2022-03-21

买口罩


大家都知道现在买个口罩有多难。


家里的口罩只剩几个了,正好小区超市的老板说,18号会到货一批口罩,一包40块,我顺手订了两包。


今天超市老板把钱退给我,其他业主们都说他发国难财,卖假冒伪劣口罩,这帽子太大,不敢卖了。


超市老板发过来的60秒微信语音里,全是愤怒。


我并不知道他的进货渠道,也不知道他的成本是多少,更不关心这位老板是否资质齐全。


我的考虑是:就算他卖的口罩是假的,抬头不见低头见,80块钱的试错成本,对我个人来说,大不了以后不买他家的东西了。


口罩到底定多少钱是合理的?界限又在哪里?在一片慌乱的氛围下,没人讲的清楚。


在湖北洪湖,一药店因将进价6毛的口罩1块钱售卖,被罚没5.68万元,现在已经重启调查。


有人说这个价堪称良心,有人说要罚他个倾家荡产。


在同一件事上,出现如此极端的两种情绪,这就是我们对待“稀缺品”的态度:要么得到,要么毁灭。


供给与需求


但是,这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


有人支持高价,因为涨价可以抑制需求,大家都省着戴口罩了,企业看到有利可图,千方百计扩产能,供增需减,价格自然回归正常。


问题是:企业想扩大供给,没那么容易。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产业研究部负责人季建兵说,“加上临时新建、扩产的产线,全国口罩日产量肯定会大于2000万,就算以3000万计算,眼下每天需求达到了一个亿,每人每天一个口罩,是不可能的”。


这并不是动动嘴,让工人返工、物流通畅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平时需求量并不高的物品,原料才是最大的瓶颈。


2018年,全国熔喷无纺布产量不到10万吨,现在1个工厂2条产线,24小时无间断运转,每天产1吨的熔喷无纺布,还是不够用。



新建一条生产线,则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们等不起,这是一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题。


戴口罩需求暴增-上下游涨价-加速生产-产能遇瓶颈-口罩价格继续涨-调控出手打压-限渠道、划定价格红线-保公平-误伤刚需。


房子和口罩


房子和口罩是一样的道理。


一二线资源稀缺,地价上涨传导至房价,各大城市加速卖地,如同口罩有利可图后,厂家千方百计扩大产能,完全是一个路数。


以2019年为例,2019年全国50大城市合计卖地共4.41万亿,同比上涨19.33%,刷新了历史纪录。


部分城市的卖地收入超过2000亿,其中属杭州最多,达到了2836亿。其余像上海卖地1992亿,广州1864亿,苏州1850亿。


与口罩供应存在同样的问题:中心城区的土地,永远都不够,无解。


要保证房地产的效率,需要继续加大卖地的力度。


有了土地收入,才能更快速的更新基建,吸引人才,高校、医院、高铁、地铁才能更多更快的上马。


要保证市场的公平,需要设定“房票”的门槛。


个税、社保、摇号、抽签、排队,新房不准涨价,买到手里不准卖,降低流动性。


调控之手


你看,我们最熟悉的名词出现了:限购、限价、限售。


对天天浸泡在楼市调控的城市来说,这些手段是看家的本领,简直不要太拿手。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房价倒挂,摇号寻租,捆绑车位装修,新房供应减少,刚需拿不到房票。


当然,市场至少表面上稳定下来了。


这与目前口罩的价格体系几乎一模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稀缺品来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来分配,都不是万能的。


之所以成为“稀缺品”,就是因为拼尽全力都没办法扩大供给。


想让口罩达到供需平衡,问题根源不是产能,而是新冠能否被消灭。


想让房价不这么离谱,不是卖地、做大都市圈就能解决的,而是教育、医疗资源能否下沉。


至于限购、限价等调控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刚需群体能享受到“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公平”。


打压or自救


有时调控是为了打压,有时是为了自救。


今天看到报道说,仅2月12日一天,就有上海、浙江、西安、无锡、南昌五地发文,为房企纾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省市出台了各类涉房政策。


无锡17条,西安10条,杭州提及可以顺延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开竣工时间,上海未能按期缴付土地价款可申请延期。


图示来自亿翰智库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说:现在市场预期下次MLF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利率较大概率会下行。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1个月,类似的政策会越来越多。


救市的效果能有多大,完全取决于疫情的进展,而非降息降准、买房补贴、减税降费之类的措施。


要公平还是要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说,口罩调控和楼市调控,都是“安慰剂”,改变不了“稀缺品”供不应求的现实。


投机情绪高涨时出手打击,给刚需以希望。市场低迷时力挽狂澜,给房企留下一丝生机。


西方名言说,“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说的是效率。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说的是公平。


相对来说,我更希望公平,尽管知道短期很难实现,但谁还不能有点梦想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