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新闻模式 : 无界时空的全民狂欢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推荐语
新闻作为新闻传播考研的一个重要领域,与技术的融合是考察的重点。
新闻不再是对事实的直接纪录, 变成沉浸式体验、参与式创作, 变成全民直播的狂欢。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沉浸新闻”,马上要参加复试和2019级考研的同学要好好记下来哦!
出版源 : 李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 , 39 (7) :141-147
当VR新闻、AR叠加新闻、机器人写作、网络直播、360度全景视频等开始走向主流新闻制作的中心, 传统新闻的形态、内容、呈现时空、制作主体、制作过程等都发生着巨变。新闻不再是对事实的直接纪录, 变成沉浸式体验、参与式创作, 变成全民直播的狂欢。第三媒介时代的沉浸传播生态系统, 产生的是深度彻底的融合媒介, 即把所有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媒介形态融为一体, 引发新闻体制和社会传播的大变革, 使新闻真正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成为一种新新闻, 笔者将之命名为“沉浸新闻”。本文在泛在沉浸传播语境下, 分析沉浸新闻出现的原因、特征, 并进而尝试建构沉浸新闻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VR新闻; AR新闻; 机器人写作; 网络直播; 沉浸传播;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发展基金项目“基于融合媒介的新闻采写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第三媒介时代的沉浸传播技术, 特别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正在引发新闻体制和社会传播的大变革。克莱·舍基在《人人时代》中已经发现了新闻正在开始的深层变革。“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种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组织和众多的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然而, 这还只是道出了新闻参与的泛众性, 而泛在时代沉浸传播的出现, 将人人参与的生态推向更深层次的进化。在沉浸媒介的系统中, 各种媒介从浅层融合变成深度彻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媒介与人、与环境融合为一。沉浸新闻跨越融合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时空, 新闻的生产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步进行、互为沉浸。
这样的沉浸生态系统, 产生的是深度彻底的融合媒介, 即把所有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媒介形态融为一体, 超越时空及任何界限, 是融合媒介的最高形态。笔者基于之前所做的沉浸传播研究, 将这种媒介形态命名为“沉浸媒介”, 进而命名相应产生的新闻为“沉浸新闻”, 即基于泛在连接和沉浸传播,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新新闻。这里将试图来描述“沉浸新闻”的特征和模式。
一、 『 新闻即体验, 所见即所发生——沉浸新闻的总体特征』
“沉浸新闻”是基于沉浸传播的一种新闻模式。所谓“沉浸传播 (Immersive Communication) 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它是使一个人完全专注的、也完全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的传播过程。它所实现的理想传播效果是让人看不到、摸不到、感觉不到的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
传统新闻主要是纪录事实、复原现场, 强调客观、真实性。沉浸新闻则像是一个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创作过程。沉浸新闻的发生像有个画师或摄影师, 画出或拍出所见所闻, 而此所见所闻, 即所发生。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个画师或摄影师。沉浸新闻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沉浸。你沉浸其中, 你体验。而所有各种技术工具, 都是为了帮助你体验:VR全景视频呈现给你新闻的各个角度, 你见你所看。人工智能根据你的兴趣, 帮你选出呈现在你眼前的领域、细节。所谓读新闻、看新闻, 其实是进入到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里, 仿佛身临事件的发生地。
新闻的时效性被“即时性”所取代, 一切都在直播中, 传统围绕“截稿时间” (deadline) 建构的整个新闻运作机制, 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1. 纪录与创造同时进行, 传播与接受过程相互沉浸散
新闻一般指对事实的纪录, 但VR新闻呈现的方式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沉浸新闻之所以可以创造, 主要由于信息在时空中的变化。360度VR全景视频, 将一切都记录下来, 以待呈现。但这原有的纪录, 因为不同人的参与, 会出现不同的呈现内容和呈现方式。每个人的观看过程不同, 体验也不同。有人从左边看起, 有人从上面看起, 有人转着圆圈看。你观看的过程, 是你解读新闻的过程;而你观看中的互动, 则是一种对新闻的再创造。
记录下来的新闻, 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并不是只在沉浸新闻中才有。媒介环境中存在着至少三种现实:客观现实———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媒介现实———媒介所呈现出的情景;受众现实———受众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媒介现实具有双重性:“对于传播者而言, 媒介现实是传播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对于受众而言, 传播中经过符号化的媒介现实, 是相对于受众主体的客观现实。”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世界, 大众传媒创造了第二个世界, 那么沉浸传播则创造了第三个世界———一个融通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无界时空。与以往新闻再解读过程不同, 由于沉浸新闻是动态的、多可能性的呈现, 每个人接触到的“同一条新闻”实际是不同的。而且每个新闻最终呈现出来的内容形态也不同。
美国传播学者托尼·施瓦茨将电视喻为“第二个上帝”, 沉浸媒介与传统电视所呈现的世界有何不同?传统电视是先制作再播出, 观众在收看过程中重新还原现实。而沉浸媒介则是制作与播出同时进行, 节目的制作与被解读也是同时在进行中, 甚至可以相互影响。如果还以电视为例, 那么沉浸新闻包含有电视的进化版———网络直播, 而且是网络直播4.0版本, 即纪录与创造同时进行。
沉浸新闻模式, 是一个传者与受者共同创造的过程。传播与接受, 不再是一前一后的两个过程, 而是变成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且是由传者与受者双方共同来营造。
沉浸新闻在自媒介公民新闻的基础上, 强化媒介的社交功能, 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全面融合, 成为一个创造与交流的过程。伴随着网络2.0兴起的公民新闻, 已经让传统的“受者”变成“传者”, 可以依据自己的关注点参与策划新闻报道。从最初始于社区新闻, 到现在强势“入侵”各报道领域, 特别在抢现场突发新闻上, 往往胜过专业记者。与此同时, 专业守门人和社会守门人也凭着自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 将自媒介中最具新闻价值的部分再加工, 重新推送给用户, 用户在转发收到的新闻同时, 会加上自己的情感表达, 或进行摘要、编辑、评论, 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可同时进行, 或不按次序出牌。
☉2. 感性与主观占据要位, 人性与个性相互沉浸
你如何想象, 新闻就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你如何观看, 沉浸新闻就呈现出相应的形态。传统新闻的理性和客观性受到挑战。以前, 只是通过媒介想象或传播效果对心理产生影响, 来实现对现实的改变;现在不仅可以通过想象再塑媒介, 还可以进而塑造和再塑现实, 然后反过来影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这种可能性, 让人类的客观现实, 面临着机遇与危机的并存。
沉浸新闻是偏重体验、偏重描述性的新闻。它的媒介形态是无形无象的电子形态。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大脑的经验。“一方面, 印刷机有利于左脑, 以及左脑处理信息的线性、序列方式;另一方面, 新媒介及其伴生的信息爆炸又要求大脑有描绘信息的能力, 这又是右脑的特征”。沉浸媒介具有与生俱来的感性气质。
由于沉浸新闻是纪录与创造同步进行的, 客观与主观也因而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包含主、客观的虚拟环境。托马斯公理指出:“如果人将某种状态作为现实把握, 那状态作为结果就是现实”。如此下去, 就符合默顿所说的“预言的自我实现”。默顿借用曼海姆和索罗金的研究方法, 形成功能主义分析模式, “预言的自我实现”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失范。
“人们习惯于把媒介折射的现实当成现实本身, 而对实际存在中的现实却默然不知”, 并且根据媒介期待来行事, 沉浸式的社交媒介更容易起到如此功效。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 可看作是被媒介预言引导的一次集体行为。在媒介渲染的脱欧前景蛊惑下, 51.9%的选民投票支持脱欧。谷歌数据显示, 投票截止到结果出来前的7小时内, 英国用户在谷歌搜索量大增, 问得最多的是:“离开欧盟意味着什么?”“欧盟是什么?”“哪些国家在欧盟?”大批英国人投了脱欧却不知何为“欧盟”, 然而心态却早被无处不在的新闻环境给掌控了。感性冲动所形成的最终事实, 就变成了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的结果。
沉浸新闻, 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播, 是人性与个性的交融。以前的媒介报道尊崇“内容为王”, 沉浸新闻则强调“以人为中心”, 用户为王, 在新闻生产与传播中, 强调个性与人性的融入。
传统新闻讲究客观性, 沉浸新闻却无法忽视传播者个性化的主观表达。当然, 不管人与人、事与事有多少差异, 有些共性和品质永远存在。如网络直播视频, 此类节目因主持人不同、围观者不同, 对同一主题的表达, 会呈现不同的个性化、人格化、人际化等基本人性特征。沉浸新闻从传统媒介注重宏大叙事, 转向微观人生, 更注重人性的融入、真情的传递, 也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人类共同的兴趣点和关注重心。
同样, 围观者通过点赞、打赏、评论, 来表达情感好恶;通过转发中只言片语的点评, 来表达对某条新闻的主观看法。由于类似微信朋友圈这样的平台, 被人当成交流和展示自我形象的平台, 对转发新闻的选择、评点, 也都是个性的塑造与表达。
☉3. 信息制作与社交定位彼此渗透, 虚拟与现实相互沉浸
沉浸新闻是定位传播导向的内容制作, 是基于每个个人为中心的传播, 因此在决定新闻内容和相应媒介形态时, 以定向定制为主要特征。
沉浸传播是一对一精准定位传播, 在这个动态的传播过程中, 不断对所传播的对象进行定位, 即时调整信息内容。沉浸新闻的定位, 不只是LBS地理定位, 更是基于社交媒介和社交圈用户所做的信息定位, 包括购买能力、消费习惯、家人爱好等。这个过程在云计算电子大脑中只一瞬, 且在常人不知觉中发生, 因为沉浸传播的媒介功能隐在周围环境中, 像空气一样。沉浸新闻突破了传统“在场”的概念, 从“遥在”发展到“泛在”, 即无处不在。人们随时随地连接在一起, 传统媒介让人们面对面的直接经验被中介化或媒介化的间接经验所取代, 但沉浸技术解决了虚拟面对面的问题, 全景摄像、全息成像, 让天涯比邻。
正因此, 沉浸新闻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彻底打通、融合。虚拟现实传播逻辑中媒介价值从媒介本身向受众转移, 沉浸新闻以基于位置的服务等技术手段, 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精准把握每个受众的信息需求, 将个性化定制融入新闻的采编制作全过程, 时时调整, 使受众价值与媒体价值充分融合, 实现价值叠加升级效应。
网络直播, 是这个定位社交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融合的表现形态, 新闻与社交功能合为一体, 形成移动社交网络新闻直播客户端。2015年美联社推出视频直播平台AP Live Choice, 调动世界各地记者, 每月提供上千个全球或地区事件的直播视频, 被采用率增长至60%, 全球共16亿人次通过各种平台观看了其生产的直播内容。
☉4. 产品与工具合二为一, 新闻与娱乐相互沉浸
新闻产品与新闻工具, 在沉浸新闻中, 常常分不清彼此, 依据媒介产品内容来选择工具, 媒介产品的工具形式又反过来决定产品内容。
沉浸新闻, 是基于多种传播工具和媒介形态的可塑性报道。当一切都可能自动进行, 未来新闻业者的主要工作是选择合适的工具, 组织合适的人工智能团队。
可用于沉浸新闻的技术不断更新, 相应设备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VR摄像机等, 都用于完成写作、摄影、摄像、定位、发送、即时通讯等工作。未来, 设备会变得更为时尚和强大。2017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 新亮相的AR手机采用类肤质材质, 安置有Project Tango AR所需的摄像头与传感器, 适配AR头戴设备。观看AR新闻, 更像在玩VR/AR游戏。制作新闻就是用各种工具创造出最有趣、最震撼的呈现, 如充分用好各类出镜及传播工具, 以形成相融合的媒介产品, 写作、拍摄、制作、播出的过程与媒介工具同步升级。
对于不同的媒体平台的适用性, 以前总是强调重新定位和定制。但是沉浸新闻解决了这个多次“改包装”的问题, 其新闻制作与形成的过程, 本质上就是基于对不同媒介设备和平台的适应性, 基于制作与观看同时创造的新特征, 沉浸新闻内容形态因而具有自然延展和收缩适配性。
沉浸新闻, 正是将新闻融入人们娱乐需求的无处不在的动态即时报道。泛在时代生活、工作、娱乐融为一体, 人们看电视、看手机, 更多是为了休闲娱乐的需求, 资讯与娱乐的界限正快速消失。在新闻App中加入游戏成分, 在娱乐节目中添上资讯推广, 在娱乐社交中产生新闻性评论, 像弹幕视频的盛行就是一例, 人们在观影时通过弹幕互动。另外, 新闻以免费赠送的形式出现, 如变成手游的赠送品, 变成社交App的附属品, 这是个趋势, 尽管专业新闻人士讳谈莫深, 甚至感叹全球人民将无聊当有趣。
然而, 当Pokemon游戏像病毒传销般漫延, 当人们在游戏中完成全部新闻信息获取和传送时, 沉浸新闻需要研究对“无聊”的利用, 就像研究对碎片时间的利用一样。沉浸新闻就是要将信息渗透进一切时空之中, 形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报道。
☉5. 新闻“即时”传播,“虚拟时间”取代“媒介时间”
传统新闻所强调的“时效性”被“即时性”所取代, 所有的新闻发生过程都是直播的形式, 人人可以参与。数百年来基于“Deadline” (截稿期限) 来组织的新闻运作体制, 正在变革。
统治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媒介时间”, 曾经重新定义了“社会时间”, 但其前提是在现存社会的基础上, 而不是媒介造出的一个社会。
沉浸媒介的时间是“虚拟时间”, 沉浸传播中的信息没有预设时间, 传播与接受都即时进行, 如不删除, 信息永远在那里。所谓新旧媒介的区别, 就在于时间维度在传播中的角色和意义, 按约定时间运行的媒介, 至今是一切旧媒介的特征。沉浸传播, 既有过去形态, 也有现在形态;既有虚拟形态, 也有现实形态。沉浸媒介以其“无时不在”, 将自己与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所研究的印刷、广播等旧媒介区分开来。
沉浸新闻时代, “虚拟时间”开始取代传统的“媒介时间”。虚拟时间是对过去空间的重复与再造。当然, 虚拟时间也不是凭空造的, AR的创造者是基于过去经验的虚拟性呈现。虚拟想象也是基于我们记忆的再现, 现实影像都有其“镜像”, 即潜在影像。生活的每一时刻都有两面:既是现实的, 又是潜在的, 一面是感知, 一面是回忆……能意识到其现在感知和回忆连续分解的人类似于自动扮演角色, 倾听或观看自己表演的演员。沉浸新闻对世界的创造是基于已有认知的创造。人们在AR新闻中, 只有沉浸感, 失去了对时间的意识, 因为现在、过去、未来都可随意穿越。
二、 『自媒体人、打赏者与吃瓜群众的“泛众生产”与“泛众传播”———沉浸新闻主体的特征』
在沉浸新闻中, 专业媒体人, 与自媒体人、打赏者和吃瓜群体这三类人一起, 成了一个合作生产群体。“受者”与“传者”的界线消逝, 人们超越时空地参与新闻报道, 在“传”的同时也在“受”。“新闻的社会权利发生变革———共同创造成为新逻辑”。
CNN实施“移动先行、数字第一”新媒体发展战略, 一举拿下全美市场单月表现6个第一, 包括多平台独立访问量第一、视频播放次数第一、社交媒体总量第一等, 其中多平台总浏览量达16亿。CNN将没有传统的电视岗位, 人们成为既为电视又为新媒体提供内容的全媒体记者。而全球更多的自媒体人、各类非专业人士, 也都在忙视频直播。“未来媒体将成为连接新闻叙述者和新闻制作者的桥梁。媒体工作者要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技能是, 选择最好的设备”, 让机器来干活, 让全社会来干活。
传统媒体人群结构会转为以“全媒体人”为主, 并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成为“自媒体人”;当自媒体人占据主体, “自媒体人”的概念将取代“媒体人”;进而“自媒体人”这个概念会消失, 重新变回“媒体人”。然而, 此“媒体人”非彼“媒体人”了, 就如同媒介形态的轮回进化, 每次重新回来的旧媒介, 已不完全是以前那个旧媒介, 而是用着原来名字的新生事物。
沉浸数字技术的混合升级, 传播模式的变化, 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把关流程。全民参与的“泛众生产”, 成为沉浸新闻的主体特征。
☉1. 帮你打仗的, 不一定是你雇的兵
帮你打仗的, 不一定是你雇的兵。帮你生产的, 不一定是你请的员工。帮你打仗的, 还有自带干粮的, 更有损了夫人又折兵、还乐此不疲的。为了打赏主播, 缺钱的粉丝竟以身试法。
沉浸新闻时代, 是个非职业选手时代, 也是信息渠道多元多层次的时代。用户帮助媒介生产内容, 帮助企业生产数据。传统媒介的内容生产和编辑两大功能, 受到严重的社会化挑战。内容生产过程日趋社会化, 不再由传统媒体垄断经营。媒体使用者发生了角色转换。传统的新闻消费者变成内容生产的参与者, 甚至主导者。
Web 1.0的时代, 网站强调所有东西都自己生产, 各大门户的新闻, 都是编辑苦干出来的。Web2.0时代,Google、百度、腾讯都不自己生产内容, 全由数以万计的网站和用户创造。沉浸时代, 是全平台挑战时代, 企业实现从生产者到平台的转变, Facebook、Google、百度、腾讯、淘宝等, 都是媒介平台。企业与用户, 突破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线, 形成一种“娱乐与共”的关系, 你让我玩爽了, 我让你平台火。生产, 隐在消费中。消费, 也是生产。娱乐也是生产, 也是消费。
而且生产大部分由别人做了, 由机器人做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写作, 机器人通过大数据推算出未来趋势, 比人的思考快得多, 写稿速度也比人快。机器还会赚钱, 会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数据获得经济利润。
当机器人学会人干的活, 人能干什么?人类可以做社交、娱乐。微博、微信、各种APP社交应用, 织起网络状社交关系。随着社交网络尤其是移动社交的发展, “粉丝经济”经历了用户生产内容的众包、用户消费产品的众消, 又发展到用户募集资金的众筹。这是个万众同欢的时代, 人们在同一个时空中沉浸。
☉2. 围观, 也是生产力
沉浸传播时代, 新闻内容的产生、制作和再加工过程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就算看似围观的人群, 也在消费信息的同时, 生产信息, 或“哄抬”信息的价格。
沉浸新闻是一种泛众生产与传播, 每个人都形成一个中心, 各个中心又与其它中心发生千丝万缕的连接。从不同的专业阶层转移出来的能力到了公众手中, 有划时代意义, 它建筑在出版商蒂姆·欧内利 (Tim O’Reilly) 所称“开放参与的架构” (Architecture of Participation) 之上。“当我们改变了沟通的方式, 也就改变了世界”。
网络直播, 也可称社交流媒体直播, 是明显的例证。仅Facebook Live用户已创作了67.5万段直播视频, 观看次数超过85亿次。一发不可收的“泛众生产”机制, 使网络直播成为全新的新闻媒体报道形式;而且,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网络直播, 将成为未来“沉浸人”的生活常态。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当你在直播中互动时, 感觉用了更人性的方式与人进行连接, 这是在沟通上的重大进步, 也创造了人们相聚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机构利用Facebook Live平台进行网络直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2016年水星凌日直播, 吸引21.2万次观看。美国新闻资讯整合平台Buzzfeed报道, 亚特兰大电视台WSB-TV气象预报员Brad Nitz的气象直播, 收获7.7万次浏览, “比电视台通常的网络观众多很多”。BBC进行欧洲杯和英国脱欧的直播;路透社2016下半年比上半年的直播猛增十倍;仅2016年3-6月间,BBC和纽约时报在Facebook上直播就超过99次。
2016年也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 除了自媒体平台的热闹景观, 主流媒体也纷纷将网络直播引入新闻报道。新华社2012年起在Facebook、YouTube、Twitter上开设账号, 2016年全力主攻海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 不到一年Facebook上NewChina主页粉丝升至1400万。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25亿, 占网民总体的45.8%。“网络直播平台对‘日常生活’前所未有的观照和呈现, 以及对传播主体和内容宽广的包容性, 使之有望再现微博平台曾经的辉煌”。无界时空的网络传播, 超越国界、种族、地域地吸粉, 成为最适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沉浸的传播方式。
在沉浸新闻模式中, 专业新闻在理解新闻价值时, 也要综合考虑传播效果;反过来, 传播效果也会决定新闻选择。以前进行新闻选题时, 更多关注能否成为第二天报纸或电视的头条, 或在网络新闻平台重点推荐能挂多久。而沉浸新闻模式会更多考虑:能吸引多少大众共同参与和共同创作?社交媒介转发量多少?社交评论热度如何?全媒介延展性是否强大?各媒介的融合度如何?并据此来不断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向, 推动泛众沉浸其中, 共同打造新闻热点和新闻景观。
三、 智能定制:机器人为你特供, 大数据及专属定位———沉浸新闻的内容及形态模式
沉浸新闻的内容与形式紧密相关, 乃至形式即内容。当然, 不是说专业媒介人在安排制作与传播工具外, 就无所作为。皮埃罗·斯加鲁菲猜想了未来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多元新闻流来自人或机器, 通过人工智能和算法来判断是否为新闻, 随后上传到所有人可以访问的云端。记者对信息进行组合, 人工智能写手对新闻进行报道, 同时社交媒介也会生成新闻。信息组合在一起得到“文章模板”, 并依据平台需求、变现需求等因素对文章进行个性化创作。
未来有没有一种新闻形式, 适用于所有的媒介形态?又适应于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这正是沉浸新闻模式的核心特征, 以人为中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报道。就算全是机器人生成, 也是以“你”为中心, 人工智能和算法会算出你的需求。你可以享受天下独此一份报的待遇, 人人都可以。你获得个性内容、发表评论, 经社交媒体在云端生成更多内容, 再让记者去分析是否就话题做后续报道。
沉浸新闻是一种定位传播导向的内容采集、制作与传播的模式, 其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具有沉浸性, 在信息形态、语言形态、视觉形态上, 具有如下具体形态模式:
☉1. 信息形态:物理与虚拟叠加, 信息呈现简短精准
新闻形态会越来越多, 360度全景视频、全息成像、社交+直播……新闻变得无处不在, 像AR图片动态性叠加到现实场景中, 以增强整体信息。无限的数字化信息“叠加”到有限的浅层叙事上。受众通过移动终端APP“扫描”或“识别”后, 海量的背景信息、深度内容便会以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被“唤起”。VR/AR沉浸新闻延伸用户感官功能和认知空间, 增强用户感知信息的身心体验。
沉浸新闻模式要求核心内容精简, 用词精准, 关键词突出, 易于让不同媒介快速分解出有用的data (信息) ,新闻传播从Broadcasting到Datacasting和Bitcasting, 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 数字化的未来, 一个方法是看媒介的本质能不能相互转换, 看我们能否开发出能过滤、分捡、排列和管理多媒体的电脑。这种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收者两端。
沉浸报道的信息呈现, 应该是适应人脑与电脑共同学习的信息, 增强人机互动、机与机的互动。皮埃罗·斯加鲁菲预测说, 未来, 机器人为读报道的机器人和将报道变现的写作机器人。
虚拟信息与现实物理景物相映衬, 一起呈现。未来, LBS和AR技术的应用, 过去的景物会精准叠加到现实的场景中, 你会在今日长城上看到明长城当年的风貌, 看到古人是如何一砖砖垒积起长城城垛。也会看到今人加上去的文字说明, 像印在城墙上, 仿佛有生命般会自己生长、消失、再生长。
☉2. 语言形态:回归口语时代, 生动易传播
声觉空间取代视觉空间, 口语文化的回归, 越来越像古久的口语时代, 微信中的语音对话和广播的回归, 代表着听力空间的回归。
旧的媒介不会消失, 在新的媒介的外壳中又回来了, 如口语文化占据广播的声觉空间。在人们将广播看作衰落的传统媒介时, 由真实新闻事件改编的广播剧《太平洋大逃杀》, 收听点击率超过500万。泛在融合给了旧媒介重新回归的机会, 广播以新电子媒介姿态, 重新包装上阵。
以日常语言, 生动讲述。传统平面媒体的书面语气将根据广播电视的需求而调整, 以短句子组成, 朗朗上口为佳。口语化的表述, 也适应网络原著民的交流习惯, 促进信息在不同媒介间的自然传递, 形成网络热词。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相比, 网络直播适应社交网络的生产传播特点, 自由报道方式代替了具体固定的编辑计划, 也适应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专业新闻机构需要在促进内容创意和监管创新上下功夫, 以平易生动带动泛众参与。
沉浸新闻是一种实时的对话, 一切新闻都在进行网络直播, 不管是以什么形态, 文字、图片、视频, 还是现场秀, 或是人与机器的对话, 或机器与机器的对话。人工智能, 也在工作中不断“人性化”自己。
☉3. 数据形态:信息自我选择加载, AR标题引人入深
由于沉浸新闻的信息以叠加方式组成, 深层信息由用户自我选择加载, 所以信息标题就成了一种标签, 与用户的阅读习惯、兴趣的信息预设吻和, 就会立即被自动程序选中, 传送给用户。
碎片化阅读依然是未来的主流信息接受方式, 小信息有了机会, 必然产生标题党。调查表明, 多数网络新闻用户只是不时浏览新闻标题和略读新闻报道, 而传统媒体受众常选择一个固定时间读新闻。碎片浏览的人, 根据标题迅速做出是否点击看细节的决定, 因之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能否一目传神, VR/AR来帮忙。
未来的数据新闻会AR化, 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上, 利用数字化手段捕获、再生或合成各种来自外部世界的感官输入, 强化一种身临其境的极致沉浸感。数据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但数据常让文章枯燥难读, 可视化AR数据新闻是对数据的生动呈现。AR数据新闻, 海量图片、视频都在云端等待着被激活。用户用手机或穿戴设备扫描突发新闻图片, 即可在移动终端看到新闻现场视频, 跟该新闻相关的各类数据、背景、社交圈点评等也会一一跳出。2017年春节在中国兴起的AR实景红包, 采用的也正是“LBS+AR+红包”的方式, 抢红包需同时满足地理位置和AR实景扫描两个条件。
☉4. 视觉形态:动态画面感、全景式视频众览无遗
全景视频, 全息成像, 全程直播, 全无边界, 全部时空……沉浸新闻是在一个无边界时空中的信息传播, 视觉形态也是全无边界、无形无像。
大量的沉浸式内容, 如各种VR视频, 全景式的视频可以将一切都收入镜中, 将所报道物事的全部细节照单全收, 供用户自由选择观看。呈现出的视觉在各人眼中却不尽相同, 不过因为人的主动参与, 一切都在动态中, 显出极强的鲜活性, 最直观的体现是新闻语言的画面沉浸感。
而这些的内容呈现是以用户的需求来决定的, 并随时进行调整。BBC资深主持Ros Atkins认为, 把传统电视报道的思路用在网络直播上是致命的错误:“最好不要提前制定详实的、理想的编辑计划, 在直播中最重要的是关注观众的想法, 保证直播内容由受众主导”。
☉5. 全媒介形态:从多屏到无屏, 优化图文音视频组合
沉浸新闻无处不在, 所有环境都是它所呈现的地方, 从占领一切屏幕, 到无处不是屏幕, 没有边框的时空, 是沉浸新闻的“无屏”之屏。
印刷媒介属于机械文化, “随着机械文化的终结, 新的电子文化开始逆转印刷机开启的分割和抽象过程, 并用电子媒介的深刻效应取而代之。”如今的年轻一代远离甚至完全抛弃传统媒体, 不再看报, 只从手机App中看新闻, 甚至不再“看”新闻, 只是需要时主动“搜”新闻, 曾经有调查说, 最受欢迎的新闻形式是图片+文字。而未来, 新闻更不是用来“看”的, 是“体验”新闻, “沉浸”新闻, 所以必须提供丰富逼真的图文视听感受和虚拟环境。
沉浸新闻将适应并轻松占据所有环境空间。对于无处不在的视频传播, 最大的挑战还有寻找到适合所有媒介形态的镜头表达, 不仅适合于大屏, 也适合小屏, 更适用于无屏;不仅适合于大众传媒, 更要适合于社交媒介。沉浸新闻以动态的画面感贯穿始终, 并在传播过程中体现自然融入性。英国BBC和新闻平台Reported.ly进行Live Blog (直播博客) 新闻直播, 多屏同时呈现。相信未来沉浸技术可以让文字、图片与视频都在无界时空中动起来, 让受众将自身形象植入新闻动态画面, 无时无处地参与交流。
☉6. 背景形态:随手点击跳转, 虚拟与物理无缝对接
纸媒介不再是电子媒介的背景形态, 虚拟世界也不一定是物理世界的再现, 都只是整个沉浸新闻的呈现方式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1999年开发AR系统“情境纪录片” (Situated Documentary) , 开始探索“沉浸式”的新闻叙事系统。AR情境纪录片基于VAI图层叠加理论和GIS地理信息系统, 用户戴上“透视型”头戴设备, 沉浸在360度虚拟环境中体验新闻事件。
呈现在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时空的AR沉浸新闻, 其无限延展的立体背景里将布满感应器, 如一个个虚拟超链接精准植入, 用户“扫一扫”, 或用带着感应器的手点一下, 将可以跳转到另一个时空, 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
所有事实、正在发生的新闻, 都可以被连接成另一条新闻的背景。由于这是个泛在连接的世界, 所有的人、物、事件都相连, 都有传感器传送信息。在任何一处随手一点, 跳转过去的可以是一个直播现场、一个虚拟场景、一个正在创造中的新闻。一个新元素进入, 将再次改变一个新闻事件。从虚拟世界的变化, 再反馈成物理世界的变化, 事实上, 很多事物已很难明确区分出哪个是虚拟, 哪个是物理。
本质上说, 新媒介是融合了多媒介内容和多传播平台的综合体, 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功能。成功实现媒介融合的关键在于, 人们不应该把新媒介技术当成另外一种新闻工具, 而是一种能够为新闻业创造更大行业空间和更多职业机会的全新的新闻概念。沉浸媒介包容一切新旧媒介, 沉浸新闻模式是开放性的系统, 带来的是在无界时空中的全民狂欢。
注释
(1) (13) [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胡泳、沈满琳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第14、46页。
(2)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43页。
(3) 张克旭、藏海群、韩纲、何婕:《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年第2期。
(4) (20) [加]理查德·卡维尔:《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 何道宽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中文版序。
(5) [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 张国良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213页。 (6) 石磊:《“我靠虚像生活”---媒介环境的影像阐释》, 《思想战线》, 2006年第3期。
(7) 陈绍伟:《解读美联社2015年年报:从现在看未来》, 《今日头条》, 2016年5月10日,http://210.45.210.34:8000/rwt/GIZUM9DIPS4HAPSQF74G87LVNFRX8LUDN7XB/i6283025340172337666/。
(8) [美]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 (第二版) 》, 何道宽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第7页。
(9) [法]吉尔·德勒兹:《电影2:时间---影像》, 谢强、蔡若明、马月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第106页。
(10) 李沁:《“第三媒介时代”新闻价值的定位与建构》, 《当代传播》, 2015年第4期。
(11) 杜毓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的新媒体转型之路》, 《南方电视学刊》, 2016年第4期。
(12) [美]皮埃罗·斯加鲁菲:《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 新浪网, 2016年10月24日,http://210.45.210.34:8000/rwt/GIZUM9DIPS4HAPSQF7YGK75UF33XT5UBF3SX85JPMNYA/2016-10-24/doc-ifxwztrt0308410.shtml。
(14)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2016年。
(15) 李黎丹:《网络直播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南方电视学刊》, 2016年第4期。
(16) 史安斌、张耀中:《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新闻记者》, 2016年第1期。
(17)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胡泳、范海燕译, 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第31页。
(18)Siapera.E., &Veglis, A. (2012) .Introduction:The Evolution of OnlineJournalism.In E.Siapera&A.Veglis (eds.) , The handbook of global onlinejournalism, 1-17.Malden, MA”Wiley-Blackwell.
(19) 汤宇时:《社交直播开启视频报道新阶段》,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第7期。
(21) 竺承苑:《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的变化---美国媒体给我们的启发》, 《视听纵横》, 2014年第6期。
(22) Baym,N., Campbell, S.W., Horst, H., Kalyanaraman, S., Oliver, M.B., Rothenbuhler,E., Miller, K. (2012)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Eesearch in the Age of NewMedia:A Conversation from the CM Café.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79 (2):256-267.
(23)Robinson, S. (2011) .Convergence Crises:News Work and News Space in theDigitally Transforming Newsroo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1 (6):1122-1141.Doi:10.1111/j.1460-2466.2011.01603.x.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 推荐阅读:
北大MJC初试380 | 备考必看期刊+微信微博账号良心推荐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