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回,扒一扒新闻传播大佬的博士论文都研究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乐知传播学 Author 浮生浅语



乐知传播学


有人说博士论文是一个学者人生的巅峰时刻;

可也有人说博士论文只是一个学者学术道路的开始;

但是所有人都说,博士论文令人头秃……

好吧,突然对大佬们的博士论文产生了兴趣,决定撸起袖子扒一扒。(以下内容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1. 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深圳晚报


论文: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

关键词:当代中国;消费时代;传媒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董天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文艺学

导师姓名:曹顺庆

学位年度:2006



董天策老师是文学专业出身,对文字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且善于思辨。在这篇博士论文中,董天策老师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的学理性梳理,并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在消费时代的价值嬗变及其影响作了新的探索,富有理论内涵与深度的阐释。其中,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几种文化形态便体现在传媒文化中。喜欢文化研究的同学,可以深入学习一下。


2. 杜骏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新闻记者


◎ 论文:媒介素养、角色呈现与行动模式——当代中国知识阶层的传播学分析◎ 关键词:媒介素养;角色;行动模式;当代中国;知识阶层;公共知识分子◎ 作者:杜骏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社会学◎ 导师姓名:周晓虹◎ 学位年度:2007



杜骏飞老师最近从南大到浙大的职位调动引起了广泛瞩目,有新闻报道称他为“真正的知识分子,眼望天、有傲骨的那种”。杜老师的博士论文似乎也如其人,着眼于知识阶层,论文论述的核心议题是:



 1、知识阶层具有哪些媒介素养意义上的传播学指标?

2、知识阶层是如何在媒介传播中呈现的?3、如何从社会符号和传播意义上理解当代“知识分子”中的某些典型类型(例如“媒体知识分子”、“文化名入”、“公共知识分子”)4、知识阶层如何通过传播来行动--媒介素养与角色呈现如何转化为社会行动的功能?


这些问题与论文章节一一对应,其中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并给出了由传播分析带来的基本结论。


3. 郭建斌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新闻记者


◎ 论文: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数民族社区;民族志;阐释◎ 作者:郭建斌◎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传播学◎ 导师姓名:张国良◎ 学位年度:2003


郭建斌老师的这篇博士论文可以说非常有名了,文笔十分灵动,读起来有文学的味道,在研究方法上完成了用“民族志”进行传播社会学研究的尝试,被视为民族志的榜样之作。后来这篇论文经过编辑出版成了独立著作《独乡电视》。时隔多年后的今天,当他再度和人分享做博士论文调查时与独龙族乡亲们的故事,仍然会哽咽,觉得自己没有为老乡们的生存境况改善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独龙族聚居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本来偏僻,但因为郭老师的研究被世人所知,我们相信未来独龙族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4. 胡翼青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商务印书馆官网


◎ 论文: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谱系◎ 关键词:经典社会学理论;芝加哥学派;早期传播研究;传播学研究;结构功能主义;传播思想◎ 作者:胡翼青◎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社会学◎ 导师姓名:周晓虹◎ 学位年度:2006

传播学史一直是胡翼青老师耕耘的领域,而这篇博士论文选择以芝加哥学派入手深耕,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作品了。和别人不同的是,胡翼青老师是站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交汇点,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芝加哥学派的历史地位、评价其价值贡献,并对当前传播学主流观点进行批判和反思,为传播学面临的学科危机寻找救赎之道。


5.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图片 | 人民网


◎ 论文: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关键词:共有媒体;公共领域;个人表达◎ 作者:胡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政治学理论◎ 导师姓名:程虎啸 张鸣◎ 学位年度:2007

胡泳老师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因此,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进入中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这篇博士论文为胡泳老师挣到了政治学博士学位,但在我们看来讨论的却是传播学问题——这也深刻体现了传播学的“交叉性”。

论文中,胡泳老师提出了“共有媒体”的概念,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着重探讨了网络空间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其中,互联网对于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影响又是文章的重点考量之处。这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博士论文,有着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历史厚重感。

对了,后来很火的那本《众声喧哗》就是基于这篇博士论文成书的。


6.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 论文:20世纪宣传话语与宣传观念的变迁◎ 关键词:传播理论;宣传话语;思想观念;历史变迁◎ 作者:刘海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传播学◎ 导师姓名:郭庆光◎ 学位年度:2008


这篇论文是一部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宣传观念的历史,体量庞大,感觉脑袋不够用了,真想向天再借一个脑袋。言归正传,文章对20世纪以来的各种宣传观念做出了全面的梳理,最后对关于宣传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2020年1月,刘海龙老师出版了《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第二版一书,内容就是来自这篇博士论文。对话语研究以及宣传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这本书你值得拥有,买它!
btw,你有没有注意到,刘海龙的导师是谁?


7. 刘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符号与传媒搜狐号


◎ 论文:意义的争夺:环境传播的话语、修辞与政治研究◎ 关键词:大众传播;话语资源;环境政治;视觉修辞◎ 作者:刘涛◎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 导师姓名:周星◎ 学位年度:2009

刘涛老师的博士论文分了上下两编,简直就是要直接出书的架势。该论文主要从话语与修辞的维度来探讨环境政治,上编从环境话语的角度出发,解析环境政治的权力运作过程;下编从环境修辞的角度出发,揭示环境政治的意义建构过程。环境传播和视觉修辞是刘涛老师长期耕耘的研究领域,内容十分高大上,建议开启学霸模式来学习。


8. 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时尚芭莎


◎ 论文:花环与荆棘——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关键词:网络媒体;历史演变;效果评估;目标规划◎ 作者:彭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新闻学◎ 导师姓名:方汉奇◎ 学位年度:2004

彭兰老师博士论文的价值在于,给后人的互联网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网络媒体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以此说明中国网络媒体的阶段性进步。此外,文章还对网络媒体的发展规模、网络媒体的市场经营、网络媒体与网络舆论、网络媒体的研究教育以及港澳台的网络媒体发展状况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的梳理。


9. 吴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消费日报网


◎ 论文:法意下的表达自由——兼论各国传媒政策的变革◎ 关键词:表达自由;传播法;自由与限制;传媒政策◎ 作者:吴飞◎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传播学◎ 导师姓名:张国良◎ 学位年度:2003

吴飞老师的博士论文关注的话题是表达自由,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法学的核心和基石。在当前建设法治社会的宏观背景下,这一基础性研究更加凸显其现实意义。在文章中,既有对表达自由的横向对比,也有纵向梳理,最后落脚于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如果你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法领域的研究,这篇论文可以成为你迈出的第一步。


10.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 大洋网


◎ 论文: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 关键词:地方报纸;新闻生产;编辑部场域◎ 作者:张志安◎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学科专业:传播学◎ 导师姓名:李良荣◎ 学位年度:2006

张志安老师被学界称为小超人,那惊人的语速和飞快的思维能力,我是现场体验过的。虽然身处学界,但张志安老师与业界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博士论文就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媒体机构的新闻生产,采用了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内容十分详实。2020年1月,张志安老师的这篇博士论文也正式出版了,而且价格美丽,我要忍不住剁手啦。





恭喜大家坚持到最后!


如果你还想了解哪些老师的博士论文,


欢迎在文末留下他们的姓名——


你提需求,我来扒!



10年间,报复社会恶性事件与我们的距离 | 原创数据新闻故事
 乐知传播学  
一群喜欢传播学的孩子愿用学术的慧眼看透花花世界!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JourneyToPolaris@163.com



看到这里,还不赶紧关注我吗?(傲娇脸)更多宝藏内容,敬请期待!



- 文章为乐知传播学原创发布,本文为授权转载。

转载请联系

乐知传播学(ID:gh_3048313176e4)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