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修“著作权法”!自媒体洗稿的末日,新闻付费的春天?

暖暖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小编 | 小邱    ◎ 责编 | 北北  


前几日,著作权法大变动,“时事新闻”和“视听作品”的著作权都得到了明确。


这份新修改的著作权法将于明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图源:中国人大网)


媒体圈的朋友们一阵欢呼,咱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权利了!


初入胡师姐团队,小编还难以理解,为啥胡师姐公众号的稿子要严格到一张随手从网上扒下来的图都要注明出处,随手粘贴的一句话文末都要附个参考文献,今天看到这个法律的出台,我终于理解了师姐教导的正确性!


啊这……随手转的一个图片竟然一不小心就触犯法律了。


那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有哪些变动?小编这就给大家上科普!


新修改的著作权法规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对于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可以适用赔偿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难以计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对于我们新传人来说,这部法律最大的变动在于将原法中“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改为“单纯事实消息”不适用。


这意味着什么,以前自媒体抄袭文章可以义正言辞地为自己辩护:“我只是个新闻搬运工,搬运时事新闻不算侵权。”现在,除了那种单纯的事实消息,比如“某地新增XX病例”,其他的新闻报道你再引用就是抄袭。


同时,新修改的著作权法还对“作品”的定义作出了调整,将现行法律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表述修改为“视听作品”。这意味着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网络短视频等新类型作品将获得有力的法律保护。


也就是说包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在内的内容创作领域上出现的侵权问题,也能通过著作权法寻求法律的解决途径。




1
 自媒体洗稿是怎么开始的?


什么是“时事新闻”?


这个概念纷纷扰扰了20多年,争论不休。新闻传播学界将“时事新闻”分为时事新闻作品(如通讯、特写、新闻调查、新闻评论等) 和消息两大类,并认为前者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消息也并非都不享有著作权,只有“单纯事实消息”,即仅包含新“4W”要素的消息不受著作权保护。(然鹅除了研究这个领域的大佬以外没有几个人知道时事新闻是这样定义的……)


模糊的定义给了自媒体洗稿人机会,于是,随着今日头条、百家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网上各种“自媒体写作日入上万”的流言到处传播,大面积的自媒体洗稿爆发了,同时掀起的还有针对今日头条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侵权诉讼……


➤ 2014年6月,搜狐宣布对今日头条的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提起诉讼,要求对方立刻停止侵权行为,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1100万元。


➤ 2016年11月,凤凰新闻以今日头条恶意劫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流量,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2017年4月,腾讯和搜狐近日以涉嫌侵犯其所属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今日头条诉至海淀法院。

今日头条:为什么背锅的总是我?


(图源:佛山市正奇知识产权的博客)


修改著作权法,等于明确了新闻不可以随意搬运,也意味着针对自媒体洗稿乱象终于有了法律的维权武器。


自媒体乱象和整治这个问题,是众多院校青睐的考点。去年,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的《甘柴劣火》一文就曾被指责抄袭、洗稿,但“呦呦鹿鸣”创始人黄志杰进行了回应,公布了《甘柴劣火》中所引用的全部信源,表明此文“没有不规范引用或者过度引用的问题,这是一篇述评文章。”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甘柴劣火》是否涉嫌“洗稿”、是否侵犯了财新网付费阅读作品的版权问题的热议。


➤ 今年因为这个法律的出台,自媒体的问题说不定又会出现在大家的考卷上。让我们来看看真题是怎么考的!


❶ 简述自媒体新闻侵权的常见形式和预防措施(2020东华大学440真题)

❷ 咪蒙经营自媒体成功,但也遭到了专业质疑,请用传播学理论分析(2020厦门大学703真题)

❸ 罗一笑事件和另一个假捐钱事件,分析自媒体的负面影响和应对措施(2020东华大学334真题)

❹ 根据自媒体整治现象分析材料,分析整治自媒体的六个方向。(2020陕西师大440真题)

 结合社会传播模式,讨论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近期整顿和关闭部分自媒体的合理性。(2019湖南大学714论述题)




(图源:高航网“国家首次提出打击洗稿,’剑网2018’行动”)


所谓“洗稿”,就是将他人的原创内容通过语句删减、变换顺序、同义词替换等方式进行拼凑形成新文本。网络洗稿成本低、产量高、传播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炮制出10W+的文章,不仅能带来巨大流量和更多广告,而且能带来巨大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形成产业生态链。同时,当今社会大众版权意识普遍淡薄,维权成本较高,降低了版权侵权在道德和法律层面的约束力度,导致自媒体“洗稿” 乱象日益猖獗。


虽然内容生产平台服务商对保护知识产权做出了不少努力,但还不完善,仍然不能填补网络洗稿中的各种漏洞。比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了侵权投诉系统,增设了“原创”声明等,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护了公众号的著作权。但是,它只能杜绝自媒体内容被恶意复制、随意转载等,却很难识别某些自媒体隐蔽而高级的洗稿行为,如抄袭思想、形散神聚的表达方式。


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到明年的六月,区块链技术+著作权法这两大武器,或许可以让洗稿现象彻底消失。



2
新闻付费的春天?


新闻付费为什么在西方可以推行,在我国实践成功的案例却很少?


除了读者付费意愿不强以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国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制度仍旧不健全。


正因为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网站内容被轻易复制转载,其他网站只要注明出处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就可以乱搬乱用,且一经被发现便立即删除,全身而退。


新闻收费确实不失是一个有效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内容起保护作用,但由于对一些新闻乱象缺乏可行的审查依据和严格的惩罚制度,阻挡的力度之小远不能彻底杜绝此现象,对侵权平台的围追堵截也只是无奈之举,并不能给其侵权行为定性并有效遏制。


著作权的修改,也是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现,这或许会给新闻付费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时评:明确时事新闻著作权,向“新闻搬运工”说不 [EB/OL].2020.11.11

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11-13/9337282.shtml

[2]传媒茶话会.《人民日报》.重磅!修改著作权法决定全文来了![EB/OL].2020.11.11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6870796/rmh16870796

[3]卢海君.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J].政法论坛,2014,32(06):48-58.

[4]邵鹏,童禹婷.呵护原创:基于互联网规治视域的网络洗稿现象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2):50-53.

[5] 陆蓓.新闻付费模式的缘起、困境与变革[J].传媒,2020(02):94-96.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模考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