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学姐应该“社死”吗?

文文&白也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小编 | Aishah    ◎ 责编 | 北北
◎ 封面图 | Dribble@Paul Garland


这两天一提起清华,恐怕大家和我一样,第一反应不是“Top2”高校,而是会想到那位将自己置身于舆论漩涡的“清华学姐”。



 01 

“先让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


“小东西我不能暴打你一顿,但我先让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这是11月17日,清华学姐唐某发的朋友圈。


清华学姐暴露学弟的个人信息
图片来自微博@北京人北京事


唐某系清华美院的一名学生,在食堂打饭时,觉得好像有人摸了她的屁股,于是认定是她身后的男生蔡某(比女生小一级,所以有了学姐、学弟的说法)在对她实施性骚扰。她让这位疑似性骚扰自己的学弟交出学生卡检查其个人信息。此后,唐某在朋友圈公开了学弟的个人信息,并要求纸面道歉,让其同学与家人知晓此事,以此让他“社会性死亡”。


但此后经监控录像表明,男生蔡某并没有做出不当行为,只是在转身的时候书包碰到了女生的臀部。查明真相后,唐某经中间人转告向男生道歉,并表示“提醒姐妹们注意安全”“那么这个事就此了结”。



真相揭开后唐某的回应和解释

图片来自微博@北京人北京事


几经波折,“清华学姐”相关话题升上微博、知乎热搜榜首。从对学弟的指责到掉转矛头分析学姐的种种不对之处,网友们的评论风向也随之发生改变。


在这件事中有个可怕的关键词:“社死”,即社会性死亡。虽然是今年的网络热词,不过最早来源美国作家托马斯·林奇的《殡葬人手记》。


托马斯·林奇将死亡分为三种:“一是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肌体死亡;二是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叫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性死亡。”肌体死亡和代谢死亡没什么好说的,都是生理层面的死亡,“社会性死亡”无疑将人的最终死亡延长了更多时间。


死亡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断裂,它不只是个体的私事,也不是远离社会的,死亡涉及到生者,涉及到许多的社会关系。如果世界上没有人还记得你,你就会彻底消失,最终死亡,也就是“社会性死亡”。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社会性死亡”,才是真正历经了死亡的全过程。


图片来自电影《寻梦环游记》截图


与众多网络流行词一样,和最初含义有所不同,今天的“社会性死亡”并不再指在死后被人们所遗忘,主要有两种解读。



 02 

“公开处刑”与“社交自闭”


2020年3月,豆瓣用户糕卡娜创建“社会性死亡”小组,至今该小组已经有23万成员。将尴尬夸大为“死亡”,把“社会性死亡”的人称为“尸体”,该小组也由此获得“尸组”的昵称。


豆瓣“社会性死亡”小组

图片来自豆瓣截图


对社会化死亡的第一种理解是在公众面前出丑,尴尬丢脸到生不如死,恨不得马上找条地缝钻进去,原地去世的状态


根据事件的尴尬程度,小组讨论分为“尸体火化”“尸体搬运”“尸体默哀”和“临终遗言”四个板块。


“尸体火化”是指当事人已经经历了社会性死亡,现在只想尽快“解脱”;“尸体搬运”是指把别人的社会性死亡事件以他人视角进行讲述;“尸体默哀”则是当事人感到愤怒或不幸,希望得到开解和安慰,这种帖子不允许用“哈哈哈”回复;而“临终遗言”则是当事人即将社会性死亡,希望找到能减轻尴尬的处理办法,试图“死而复生”。


经过“尸组”管理员的打理,“尸组”已经成为豆瓣“闲趣”分区中排名前三的小组:有人将躺在沙发上的老奶奶的一头银白色短发认成博美犬,还上去摸了两把;有人由于太着急下车而被卡住无法动弹,吸引了来往路人们的目光;有人不喜欢理发师推荐办会员于是装作聋哑人却最终被识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设置了搞怪的微信“拍一拍”却被长辈领导抓个现行,还有更多人在疫情期间的视频会议中忘记关麦克风或者摄像头,各种怪异行为被“全场直播”……


“社会性死亡”小组的讨论

图片来自豆瓣截图


“尸组”为社会性死亡的网友们提供了一个“公开火化”的平台。“尸体”们把一些不够“体面”的生活场景进行分享,观众的评判标准则是“有趣”。不够好笑的帖子会被回复“这算什么”甚至被删帖,发帖者便也悻悻觉得“这不算丢人”从而释怀。


而特别爆笑、令网友们感同身受的社会性死亡瞬间则富含戏剧性的不幸与巧合,种种因素下最终成就了“编剧都写不出来”的滑稽场面。这种精华帖往往能获得一千到两千的讨论热度。对社会性死亡事件中喜剧成分的挖掘,不仅能令观者捧腹,发帖的“尸体”也能在一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中把丢人事一笑了之。


“尸组”为生活中尴尬瞬间提供了一个疏解途径,把各种糟心事转换为独一无二的好故事,甚至让当事人觉得“要是再尴尬一点才更有趣”。哪怕是极丢人、极尴尬的场面,当事人还会想着“我要在尸组火啦!”然后兴冲冲地加入小组来分享讨论。


网友们对“在大庭广众下出糗”的桥段乐此不疲,从各种摔倒、操作失误的动图到“社会性死亡”分享,网友们还把目光对准了明星。


《吐槽大会》便是这样一档节目。2017年3月开播至今,百余位明星名人在这里被“公开处刑”。从王祖蓝的身高到张绍刚的身材,从李佳琦的嗓音到袁咏仪的年龄,从王岳伦的家庭地位到凤凰传奇组合的分工……大小丑闻、调侃和热点话题,被吐槽嘉宾们用犀利的言辞当面一一指出。这时也往往会给当事人来一个面部特写镜头,而当事人往往佯装恼怒被“揭了老底”。一来一回,观众即使知道是预演好的,也照样乐在其中。而明星们在安排好的“社会性死亡”中,不仅能委婉巧妙地回应各种热议话题,让“自黑”变“自白”,也能借此获得一定的热度。



回到事件本身,清华学姐想要表达的好像不止“公开处刑”这么简单。这里不得不提上次引发对“社会性死亡”讨论的罗冠军事件。


罗冠军的自白和呼吁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L倔强青铜10431


罗冠军被前女友梁颖编造嫖娼约炮、拍摄裸照威胁等,他曾发文称自己半年搬家3次,工作换了3个,“现在完全社会性死亡,声誉尽毁”。


“社会性死亡”的另一种解读便是指某人在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失联”,是活该自找的或是被外界强加的社交自闭,其背后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嘲,而是自闭,也更接近“社会性死亡”本身的字面意思。结合“清华学姐”发朋友圈的语境,其原意应该更接近这种内涵,她想让这位学弟在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和社交关系中受到指责,无法抬起头。


如果没有监控还原真相,学弟要如何自证清白?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被安上性骚扰的名号,网络中无尽的谴责,他是否会像网传一般做出“自杀以证清白”等极端行为,我们不得而知,但能够肯定的是,他会因此事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性死亡”,而这种“死亡”是不可逆转的



 03 

反噬的“社死”:清华学姐做错了什么?


网络舆论随着真相揭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开始的谴责学弟转变为对学姐的网暴,恐怕清华学姐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没有想到“社死”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清华学姐”的姓名、专业、照片等个人信息被网友一点点曝光,“她明明这么普通,但为什么这么自信?”“本科生和艺术生的差距”,不少网友已上升至对其外貌、家庭背景的攻击和质疑,甚至认为清华大学应该开除她。


网友对此事的“调侃”

图片来自微博@娱乐圈巡察员


任何时候不论对谁进行人肉搜索、外貌攻击的网络暴力都是不可取的,“清华学姐”现在的遭遇可悲,然而事情的起源却是她自己。本是一场误会,如今已变成一场关于性别议题的网络狂欢,舆论的力量是她个人无法控制的,何况是“性骚扰”这种敏感话题。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扬言要对方“社死”,而在真相水落石出后,表示自己也不是无中生有,学弟应该注意平常的举止。这种敏感过激的处理方式和高高在上的傲慢语气很难让人对其产生同情。


尽管从此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对安全保护和权益维护意识的提高。个人保护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采取方式方法是否合理,特别是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维权,事件的真实性一旦无法保证,便会遭到舆论的反噬。


监控视频揭开了此事件的真相,也让公众看到自己的同情心和伸张正义的信任值被再次消费,和当初“罗冠军事件”“华南理工教授王雨磊涉嫌性侵案”如出一辙,此类反转事件不断上演,社会信任会被逐渐瓦解。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真正的受害者或是被诬陷者,在没有监控视频等确凿证据的情形下,不仅不会被人相信甚至会被当作笑话看待,就像当年“扶老人”的问题一样。因为社会信任是一种极易被消耗的社会资本,建构的过程非常缓慢,破坏它却只需要一个瞬间,并且一旦破坏,便再难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参考资料
[1]社会性死亡小组[EB/OL].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687707,.
[2]孙源南,吴玥,钱兵.反转中的社会信任——基于新闻接触与受众特性的实证研究[J].新闻记者,2019(12):38-48.
[3]周德新.论死亡本质及其社会性[J].社会科学辑刊,2010(03):71-74.
[4]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社会性死亡”了[EB/OL]2020-07-09-https://mp.weixin.qq.com/s/fIl-bT0R3O1YihQkw_bgug
[5]社会性死亡:一群人的社交货币,另一群人的社交自闭[EB/OL]2020-10-27-https://mp.weixin.qq.com/s/6ozR-mluwEred_1Y8xIi2A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模考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