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传界第一红人,2年考20多次不奇怪

WINSHINER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小编 | Aishah   ◎ 责编 | 北北

◎ 封面图 | http://lijiangang.online



麦克卢汉

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更是——中国新传界第一红人。


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0年各主要院校考察麦克卢汉20次。其中,2020年考察10次,主要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2021年,麦克卢汉带着《理解媒介》,在考卷上和你微笑打招呼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会和你畅聊——做好论述题战斗准备。


(图片来源:popmatters.com)



备考秘籍❶ 基础知识点掌握要点,不要轻易展开,防止出错,拿到保底分;
对麦克卢汉的人物评价重点掌握,拿到平均分;
 补充对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的论述。这一点,无论在简答题或在论述题中,一定要答出,这是拿高分关键!


麦克卢汉

作为名词解释出现时,答出三部分:基本概况,基本观点,主要著作


注意:

❶ 名字Marshall McLuhan,生卒年1911~1980,宁可不写,不要写错。

❷ 媒介三论中的“媒介即讯息”,必答出。说明其理论观点的特点——媒介与社会文化相关联。

❸ 主要著作必须写出《理解媒介》。

❹ 在名词解释中,因为对麦克卢汉的评价比较复杂,所以涉及评价不要多言。


➤ 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


加拿大传播学者,多伦多学派代表人物。生于阿尔伯达。早期研究文学批评。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涉足现代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主要致力于传媒技术对社会和心理的影响,接受哈罗德·英尼斯将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轴心位置的学说,形成其强调传播技术革新对社会变动的促进作用和对人类知觉影响的传媒理论。


1951年出版了《机械新娘》,考察广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60年代媒介理论走向成熟,接连发表专著《谷登堡星汉:印刷人的诞生》、《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和《媒介即讯息》,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媒介理论。其主要观点还有“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区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地球村”“部落化”“脱离部落化”“重归部落化”等。



《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封面照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
译林出版社, 2011年版



➤ 要点:特殊的地位


1964年出版,由于其新颖而富有争议性的论断,在西方社会引起了震荡,也确立了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杰出的媒介思想家的地位。


这本著作出版后,立刻在西方社会引发震荡,它的盛行促使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宣告其作者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普洛夫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


在这本书里,他阐发了“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冷媒介热媒介”等被后人称作是“奇思妙想”的媒介三论。


➤ 要点二:特殊的风格

《理解媒介》中全新的资料和观点达到全书的75%,编辑甚至为是否要出版此书捏一把汗。麦克卢汉不但观点超前,“万物皆媒”“看门狗”隐喻和“媒介物种”隐喻都是极富想象力的洞见;而且文风华丽,比喻晦涩,用典艰深,对警语、格言、典故、暗喻的使用几乎到了滥用的地步。


《理解媒介》第一章的标题是“媒介即信息”,这是麦克卢汉最为知名的警句,也是他的媒介三论当中最令人费解、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观点。


➤ 要点三:常常被误会的“地球村”

今天的“地球村”,到底是不是麦克卢汉的“地球村”?


大家常常使用“地球村”理论,但也常常与麦克卢汉的本意有所偏差。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寄予了他对电子科技击垮中央集权的期待,但如今——“互联网也有主权”,互联网已成为主权国家之间的新战场,技术成为斗争的武器。所以大家对这个理论要清晰认识,合理使用。


麦克卢汉设想的“地球村”有三个特征——


❶ 在电子传播时代,生活在地球村的整个人类合为一体,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传播媒介在此过程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❷ 麦克卢汉认为,这种变化使民族、国家等概念瓦解和重构。“地球村”里民族和国家不再具有空间上的界限,因为“地球村”消除了时间和空间。“地球村”里的人类面对的是全球责任,而不再是自家门前的那小片菜地。


❸ 在电子技术塑造的时代,人们对整体合一的需求就是对人类整体无限和谐的追求。这一点被今天的“互联网”映证。“互联网”世界宣称自己的潜力就在于击垮中央集权,协助形成一个整合的社区,因为“电子技术将会使个人主义过时,迫使人们相互间彼此依赖”。


麦克卢汉对“地球村”满怀憧憬地描述和推崇,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形态的价值判断。以技术为决定性因素,以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为基本判断标准,麦克卢汉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个阶段——前文字时代,或者说是部落阶段。这是一个口头语言和耳朵统治的阶段。


个阶——古登堡时代,也就是部落被瓦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眼睛和印刷文字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分析这个时代时,以拼音文字和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为中心,麦克卢汉又分两个阶段论述了该阶段的性质与特点。请注意,这里的文字,指的是拼音文字,而非象形文字。


个阶段——电子时代,或者用麦克卢汉的话说,人类重新部落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所有感官深入参与的时代。


➤ 要点四:麦克卢汉与新媒介


总结麦克卢汉的著作,他曾从3个方面论述了新媒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


❶ 媒介形式变化改变了人类感官在感知时的比例关系,而麦克卢汉认为这种变化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影响。


❷ 通过提出“冷媒介”“热媒介”概念,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形式的变化改变了受众的民主参与程度。


❸ 媒介新形式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的时空观, 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



麦克卢汉的方法论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不解释,我只探索。


这是对他的方法论的最好概括。他不注重逻辑推理,而是采用艺术创造式的方法来提出观点。


麦克卢汉特别推崇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马拉梅(Stephane Mallarme)的名句:


定义就是杀戮,暗示就是创造。


意为过早地限定边界,会损害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理解。暗喻的目的,就是要引发充分的讨论,显然麦克卢汉提出观点的方法与传统的学术的期待背道而驰。


"

麦克卢汉是个预言家,严格说不能算是社会科学家。他没有严谨的理论,只有思想的火花。他喜欢玩弄文字游戏令人难以捉摸他的意思。他又鄙夷研究证据,认为这是印刷媒介的偏见。所以如果想认真地用实证方式检查他的论据,常是徒劳无功的。

——李金铨 

"


他的方法论使传播学者宁可将他归为诗人、预言家而不是学者。


在经验主义的研究中,衡量一个理论的实用性的方法是测量该理论的实用范围,而这只有在该理论非常清晰且可以被检验的基础之上得以完成。但是,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却不在这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之内。他对被媒介影响的感官环境的关注胜过逻辑的关注。


近年真题链接:

2020厦门大学703-论述题

2020暨南大学707-简答题

2020暨南大学440-简答题

2020中国海洋大学440-简答题

2020苏州大学440-名词解释

2020华南理工大学440-简答题

2020华南理工大学823简答

2020上海大学334-名词解释

2020华侨大学334-名词解释

2020南京师范大学-名词解释

2019同济大学-简答题

2019安徽大学-简答题

2019上海交通大学-简答题

2019上海大学-简答题

2019华中科技大学-简答题

2018北师大-论述题

2018中山大学-简答题

2018华东师范学-简答题

2018浙江传媒学院-简答题

2017上海交通大学-简答题

2017广西大学-名词解释

2011中国传媒大学-名词解释

2006中国人民大学-简答题



参考资料: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5.
[2]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06):25-31.
[3]何道宽.媒介环境学:从边缘到庙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3):117-125.
[4]胡翼青.理解麦克卢汉:写于麦克卢汉的百年诞辰[J].国际新闻界,2011,33(07):13-18.
[5]金惠敏.理解媒介的延伸——纪念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发表50周年[J].中国图书评论,2014(11):29-31.
[6]熊澄宇.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23-37.
[7]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理解麦克卢汉的新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38-44+93-94.
[8]童兵,陈绚.新闻传播学大辞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试听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