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传专硕复试第一:有人在摸鱼考研,而我却很“佛系”|21北大新传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阅读指南📖
一、个人情况
二、择校
三、备考过程
四、经验总结
❶专业课
❷公共课
❸复试
五、最后的话
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某新闻学院,一战北大MJC。初试总分380+,最终总分前十上岸。
由于本科在帝都学新闻,报考北大MJC是一个相对“匹配”的选择,“理论上”在专业学习方面相比于其他跨考的同学可能要轻松些。但最后事实证明,胡师姐班上许多来自非新传专业的同学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专业课考的比我好很多,我也一路见证了被他们一点点拉开差距的过程。所以这篇“经验贴”,既是介绍我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些许所得,也是对自己“痛失”专业优势的反思,希望我走过的“捷径”与“弯路”都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发。
择校
我在2月份便决定考研了,而且一开始便决定考北大MJC。其实上大学以来我一直做的是出国的打算,但因为“拖延症”一直到大三也只考了一次雅思,连真正的实习经历都没有。2020年初疫情的爆发,又让出国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最后在家人以及女友的劝说下,决心加入2021考研大军。
这个阶段我主要是尽可能地搜集和考研相关的信息,而最终选择考北大MJC其实和选择胡师姐是差不多的心路历程与机缘巧合。在我对考研以及择校还几乎一无所知的时候,恰巧认识一个非常优秀的师哥Edward考上了清华的国际新闻专业,而他选择的正是胡师姐的课程。他在经验贴中所描述的“孤独求索”的感觉彻底击中了中二的我:试问哪个少年没有做过“默默变强然后惊艳所有人”的美梦呢?好吧,反正我是有的,而且对于考研真正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兴趣(在此之前考研对我而言还是一个完全被迫的选择)。在综合比较了北京的各个名校之后,我发现北大新传的名声可能不是最响亮的,但北大丰富的跨学科资源、优质的师资力量以及相对低一些的竞争压力还是让其成为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之一。虽然事实证明“竞争压力小”是我天真了,但我在择校这方面的确没怎么纠结。做出决定后,我也顺理成章地联系了Edward师哥推荐的胡师姐,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学习。
备考过程
3月-6月
由于本科学校向来更加注重实践,我自己在本科阶段也是以校园媒体、社团活动为主,对于传播学等专业知识的确了解不多,所以我首先报了胡师姐的带读课,包括郭书、彭书、风书等等必读书目。暖姐非哥生动又细致的带读让我迅速“上了道”,让我对考研所需的专业知识有了初步但全面的了解。除了跟着带读记笔记,这一阶段我主要利用margin note3这款软件对《传播学教程》这一本书做了脑图式的梳理。一方面让我对传播学知识有了整体的框架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通过链接回到原文,方便反复记忆。
笔记示意图
但随着网课的开始,我被迫“卷”入了大三下学期紧张的学校课程中。这直接导致在六月份之前我基本忙于做作业和做pre,完全错过了胡师姐的五一班(后来集训的时候我才发现,很多大佬在五一班时就已经崭露头角),在别人专业课一轮复习已经结束的时候我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忙了一学期的作品最终也没得奖。学业、考研双失利让我清醒过来,必须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做打算,所以转头报了胡师姐的全程班,想赶紧一口吃成个胖子。但因为疫情一直在家,我本就不多的自律几乎消耗殆尽,学习状态持续低迷,我也陷入迷茫之中。这时候,我看到了胡师姐暑期集训的介绍,梦回高中一般的封闭式学习、集体住宿的大House、紧凑的时间安排……我立刻明白,这是一个我不能错过的机会。
7月-8月
来到集训营的第一天,我就找到了我求而不得的那种“备考状态”。我是全营倒数第二个抵达的(我的舍友鑫哥紧随其后),到的时候已是傍晚。一进教室,所有的同学都安静地坐在那里伏案学习。我紧张地大气不敢出,找了个位置坐下后更加尴尬,因为我的学习用品只带了电脑、平板和台灯,而很多人的桌上摞满了半人高的书,而且正在翻看密密麻麻的笔记。我一下子就为自己的无知和怠慢感到羞愧,想到第二天一早的开营考试更是焦虑。那天的晚自习我一直在出冷汗,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以怎样的散漫怠惰进入到了这场激烈的竞争之中。
虽然有些迟,但终究是摆正了态度。从集训营的第一天晚上开始,我彻底沉下心来,从“传播学101”开始追赶复习进度。可能是我的无知无畏让我反而话很多,开营考试的结果意外的还不错。而随着集训同学之间的”破冰“,我收获了比”信心“更加珍贵的友谊。海哥、凡哥、鑫哥、tida、柯基、耳朵······直到现在,我还几乎能叫上所有同期同学的花名,而我们”维也纳学派“(我们集训小组的名字)也一直保持着联络,甚至还在线下相聚。如果没有大家在集训期间以及初试、复试阶段的交流与陪伴,没有大家无私的分享与真诚的鼓励,我真的很难想象我会有上岸的一天。
友谊也不只是在“战友”之间。不仅是博学的非哥,各个师哥师姐都对我们倾囊相授,每天都用知识与人格魅力“轰炸”我们。看着师哥师姐,我终于明白,“考北大”绝不只是一场做题的竞赛,它意味着我要走上一条自我不断成长的道路。即使不能考上心仪的学校,但沿着这条路走,我一定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看到更好的风景,也能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师友的督促之下,我几乎每天都准时早起,学到深夜,也几乎不觉得累。这段时间我除了跟着师哥师姐过完了一遍考研所需的大部分专业课基础知识,还啃完了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与王维佳老师的《媒体化时代》。这两本书为我打开了专业学习新的大门,前者丰富了我对新传学科发展与基础理论的认识,后者则是我尝试理解北大老师出题思路的起点。在剩下的考研时间里,我时常翻阅这两本书,常看常新,大部分章节都看了不止两遍。在日后做题与看论文时,我的思路也会习惯性地回到这两本书去寻找理论资源。
十四天真的过得好快。海河送来的湿润的风、与研友们、哥姐们的彻夜长谈,再加上我来自高考大省的“做题家”血统,集训营成为了我在备考阶段最美好的回忆,甚至是在本科四年里都稀有的金子般的日子。在高密度的输入、输出之后,结营时我居然取得了总分第一的成绩。惊喜之余更多了底气,彼时我对新闻学、传播学、广电、广告等基础知识都有了大体的框架,做题也稍微总结出了点方法,似乎离“上岸”只有一步之遥。回到家的第一晚,连我爸妈都觉得我“精神面貌大不一样”。
可这份从容与底气很快又被回到家的我消磨殆尽。八月份理应是巩固提高的黄金时间,我却始终停留在读论文、做专题的初始阶段,迟迟不得窍门。但在考研小伙伴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开始关注新闻传播期刊的动向,对学界热点趋势有了大致的把握,并且开始系统性地阅读北大与其他学校老师的论文。但很难说对论文有什么更深的理解或精准的提炼,更多时候还处于复制粘贴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我在快速提升后又来到了一个瓶颈期,尤其是脱离集体生活后又陷入了无用的焦虑与迷茫。现在反思起来,其实我到此时的进度都是严重偏慢的。如果可以重新安排,我希望可以在3月份到5月份就阅读完几本必读书目(尤其是《范式与流派》与《媒体化时代》),在暑假之前就开始接触新传的期刊论文,这样我在集训时就可以不只是填鸭式的吸收,而是有意识地反思理论知识与总结做题经验。
9月-10月
九月份回到校园里,我的备考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我开始了公共课的学习,另一方面我也开始整理专业课的专题并适当做题。
因为我高中学的是文科,而且英语基础尚可,所以公共课一直到九月份才正式开始。但可能许多师哥师姐的经验是会更早地开始准备英语和政治,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应该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具体来说,我认为政治的准备不必早于暑假,过早地开始可能只是多听了些涛涛或腿姐的段子,到后期很容易遗忘;但也不应迟于九月份,因为专业课的学习到这一阶段也会愈发紧张。听倍速在我看来其实效果也会打折扣。无论是涛涛还是腿姐,很多重难点部分我都听了不止一遍,正常速度理解起来的确更加容易。
政治的学习更多还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按照听了多少课或者听了多少遍作为每天打卡的一个目标,这很容易就陷入对表面指标的“攀比”,变为“无效学习”。基本上我每听完一节或几节涛涛的讲解,就会把精讲精练上的习题做一遍,如果有做错甚至不明白的,立刻会去书里找答案或者回头听网课,直到理解这一节课的每个考点为止。我的政治进度其实一直很慢,到最后1000题也没做完,但重点的马哲、政经、毛中特部分的题目我却做了两遍。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有两刷甚至三刷,但最后还是应该以自己是否理解、是否能做对作为标准。
英语学习则应该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尤其对于自己基础没那么自信的同学,我建议从现在就学,立刻学,因为词汇积累和对长难句的理解都很难速成。而且英语二本身难度不大,仅仅看平时练习的分数其实每个人都还不错,很难发现自己的薄弱项。在这一阶段我只做了英语一的真题,因为英语二的真题很少而且做起来很快,我希望留到最后阶段保持做题的手感。但我的确忽视了作文部分的练习,不管是背别人模版还是自己写,其实拖到11月份之后都有点来不及了。这一点也成了我英语没有达到理想成绩的原因之一,选择题部分只错了一个阅读,但最后却没有上90,在考上的同学中也是很一般的成绩。这自然是一个警示:考北大就不能只满足于查漏补缺,而应该是精益求精。没有谁比谁在某一个学科上有真正的优势。高手过招,比的就是谁会犯错、谁先犯错,因此任何一处都不敢怠慢。
在我的设想中,这一阶段的专业课应该是“看论文——做专题——练题——总结”这样从输入到输出的良性循环。胡师姐的八月班、十一班和答题班的确都对我的一头一尾有很大的帮助,保证了我最后专业课可以拿到一个基本的分数。但偏偏是只能自己完成的部分,也就是从输入到输出的关键环节——专题,我很长时间里都不能总结出一套很好的工作流程。这一个问题我其实一直到考研初试结束后还在反省,目前得到了两个答案:
❶输入时“合并同类项”。这一点是我在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时候领悟到的。其实我相信大家在读论文时也会发现,不同的学者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方向与立场可能大相径庭。完全不同的视角也就全当是积累了两种角度,而有些老师的观念虽然相似,但其解释路径却很难融入同一个框架。这一点对当时的我来说真的很崩溃,以至于我一个专题可能做了几个版本,但却很难共存。其实这一点在刘老师的《范式与流派》中就已经给出了提示,你不能勉强两个不同范式的学者一起为你答题,即使他们本身关系还不错(比如拉扎斯菲尔德和阿多诺)。因此选择你喜欢的就好,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专题框架。“偏见”是一定存在的,我们考研不是要一统传播学界,只要答题中“正反合”皆有且比例适当,不至于“偏颇”,我相信北大老师有度量接受你的“一己之见”,何况我们答题本身就是站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❷输出时“为我所用”。相比许多师哥师姐,其实我也不敢说读了很多论文,但总体来看也不算少。除了必读的各位北大老师与耳熟能详的彭兰、喻国明、陈力丹等等著名学者,我也广泛阅读了胡翼青、白红义等青年学者与潘忠党、李金铨、胡正荣、郭镇之等老前辈的著作。这些学者的论文涉猎甚广,其实未必都对最后的考试有直接帮助,但的确于我是智识与心灵上的双重滋养。我自然不后悔在考研期间能够读到这些作品,但仅从效率而言,我输入的论文转化成答题语料或素材的比例实在是太低,还是贪多嚼不烂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考研只是一个敲门砖,注重方法与效率会带来更直接的成绩。
但我认为“专题”的积累不应该在考完研就结束。我是在notion上做的专题笔记,这个软件的优势之一就是非常方便进行不断地补充、更新与迭代。我在研究生阶段应该还会不断地往里面扔东西,如果有感兴趣的师弟师妹也欢迎一起交流。
11月-12月
这一阶段其实更多是保持手感、稳住心态。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都是如此。我基本每一天都会按照考试时间安排自己的学科复习,例如政治就在上午,英语就在下午。但下午的考试时间的确太早了,我在备考阶段每天写英语阅读时就会犯困,一直到考试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写阅读的时候真是昏昏欲睡,所以第二天下午考440之前我特地喝了一杯红牛,一直保持清醒到结束。希望大家也引以为戒。最后两个月可以少睡午觉,调整作息,保证午间时段的清醒。
如前文所说,到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每天保持手感,分数如何并不是特别重要。政治同样也是如此,我并没有很看重表面指标和自测成绩。在发现1000题距离真题风格还是有很大差距后,我就果断放弃了追赶1000题的进度,而是主攻腿姐的30天计划和各个老师的押题卷。网课部分也只看腿姐的技巧、冲刺与押题班,其他老师就每天浏览一下他们公众号的内容。
押题卷我的成绩也是惨不忍睹,但我或许就是太“佛系”了,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屡做屡错,屡错屡做,保证每一个题的错误和相关考点都会搞清楚。在小程序上刷完了几乎所有老师的押题卷后,我在做最后出的几份押题卷时,开始能够保持一个比较低的错误率。除此之外,其实微博上也有许多考研博主会分享整理好的老师讲义以及最后的背诵提纲。最后的大题我相当于以腿姐的方法论,背了肖秀荣、腿姐与徐涛的结合版。虽然今年的政治大题以肖四就完全可以cover(毕竟今年考点实在太突出),我的大题部分还扣了17分,但我不后悔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得到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专业课的冲刺就是练答题手感与查漏补缺。答题这一块,我基本就是跟着胡师姐的答题班,并且和研友相互出题。靠谱的哥姐和研友真的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必须再次赞美人美心善的西瓜师姐和维也纳学派的各位,让我在最自我否定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其实不管是历次月考还是最后的模拟考,我的分数都不是很理想,但只要不是最后一次考试,任何错误就只是成功的垫脚石。稳住心态,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一时得失,一切都是为最后的考试积蓄力量。
虽然我很佛系,但我也不是完全不为应试做准备。例如在专业课方面,我早早整理好了历年真题,并且分析了每个题的考查重点与可能的出题老师,并且预测一些出题规律。这一个表格我也是放在notion里,在考研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回看,因为通过读论文、听讲座,对于北大老师如何出题慢慢会有更深的认识。所谓的“出题规律”其实就是希望能透过题目和老师形成对话,更加准确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在334考前一晚,我给自己画了个大概率出题范围,最后也的确没有特别大的偏差。
但334的成绩的确不是很理想,我觉得一方面是我的书写很吃亏,另一方面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也没有答得很满意。其实从分数的卷面分布以及答题时间来看,简答题是性价比最高的题目,名词解释与论述则更应该控制好时间。
经验总结
一、专业课
❶把握好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备考时间也有限,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应该以应试答题为导向,不应贪多。
❷把握北大老师命题方向与学界热点。总体而言,应注意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以及北大老师对批判理论的偏好。
二、公共课
❶不要执着于表面指标,而是关注自己的核心知识体系的搭建。
❷政治复习懂得取舍,英语学习长期规划。
三、复试
总体而言,复试的考查分为“个人材料”和“现场答题”两个部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老师能更多地认识你。所以我个人觉得,在复试中应该更多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不论是材料集的准备,还是中英文的回答,和笔试时的思路有很大的不同。就目前这一个阶段而言,大家还是应该专注于初试的答题。但我也会列出一份书单,这些书有的是在我考研前读的,有的是在初试后读的,但对于我的复试甚至初试都有很大的帮助。可能看起来并不全是以新闻传播为主题,但这种跨学科的思路也正是北大老师的一个特色,也一定会成为你不同于他人的一个优势。
注意:这些并非基础或必读书目,希望学有余力的同学量力而行,不要贪多。
最后的话
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总结自己的考研经历,应该是“佛系”:一方面我的确有时候过于怠惰甚至消极,这可能源于对困难的逃避情绪,但是越逃避只会越难;另一方面,我在整个考研过程中的心态虽然不断有起伏,但都很快释然了,始终保持着一个自己的节奏,而没有为自己进度快了沾沾自喜或进度慢了整日焦虑。
其实看了很多经验贴就会发现,每一个能上岸的同学都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很多师哥师姐就真的准备得又充分又努力,在背景、智力和精力上都全方位碾压我等普通人,让人既仰慕又绝望;但同样,我也认识很多考研的同学不愿意说自己备考有多辛苦(甚至看起来也真的不那么辛苦),“只花了三、四个月就一战上岸”。
这种矛盾让很多人对考研的难度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甚至徒增焦虑。但或许,所谓的“天赋”不过是别人在被你发现前就进行了长久的积淀,而“努力”也只是因为别人找到了更轻松的方法。在考研这条赛道上,我还极少见到“绝对”的事情。以我为例,暑期集训总分第一,平时月考一次比一次拉垮,最后初试侥幸通过,复试又拿了第一。如果我每次都拿别人作为参考系,可能我对自己的认知早就彻底凌乱了。但只有在和自己比较时,我才知道自己到底出了什么状况,在别人都还看不到成果的时候能够坚定自己的方向,在别人都给予正面评价时能及时修正自己的策略。
考研,是和自己较劲,也是为未来扎根。
下面这句话,是kerwin师哥在集训结束时送给我们的,现在,也送给大家:
不少刚开始备考的22级同学跟我们反映,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里,也做不出细致的时间规划,并且还有严重的拖延症,自制力差,缺乏监督,同时自身又特别渴望一战上岸名校。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再一次向大家推荐这个“一对一”的课程,并且这一次赠课升级,帮助大家再次系统性的学习和巩固,我们将这次的赠课升级,在原来的基础上赠课翻倍,从原来的赠送4节班课升级到赠送8节班课。
详情见下方海报,早报名早安心,赶紧添加下方助教老师咨询吧!
👇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2级考研交流群
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
和珍贵资源分享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