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暗淡的星光下找到自己的浪漫主义——双非三跨考生的二战之旅!丨21中央民族大学新传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Cyrus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2级QQ群:41322784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小编 | 娇娇    ◎ 责编 | Aishah


阅读指南 📘


 PART1 Darkest Hour PART2 前方弯路 PART3 公共课复习计划参考   PART4 专业课复习计划参考 PART5 我来飞在你的前


查成绩时的心情,大概就像刚刚表白心爱女孩的初二少年,发完短信坐立不安之余,却又不敢查看上面的内容。而我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瞬间,例如高考,还有两次考研。


PART1  Darkest Hour


2020年初得知可以查成绩时,我立马登录研招网,选好学校之后,344分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我眼前一黑。


原来自以为是了这么久,最后我连国家线都没过,想去B区调剂都还差一分。在疫情笼罩下的中华大地,我隔离在零下十几度的黑龙江泣不成声。


失败后的阴霾让我消沉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决定“二战”。每个人选择考研和二战的原因不尽相同,就我自己来说,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吧。


 其一是“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纠结始终困扰着我,毕竟曾经距离自己的目标那么近,不再试一试很难死心。


 其二是大环境的影响,“一战”结束后,忙完毕业相关事宜已经六月份了,我家距离北京又很近,一直在受疫情防控的影响,草草看了看能碰到的就业机会,也实在提不起兴趣,那就干脆再一次放弃秋招吧。


 最后就是,目前真的很想学习,对这件事很渴望。以前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好像都是浑浑噩噩过来的,如果能读研,就意味着可以继续学习了,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1届考研我做了很多准备和改变,最终顺利上岸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这期间有很多感悟和心得,非常高兴能作为学长与大家分享,希望我曾经的经历和思考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PART2  前方弯路


痛定思痛,我进行了对自己复习的全面复盘,才发现一战失败几乎是个必然事件。


 首先是闭门造车,战术上过于轻视考研本身,对前沿知识、学界热点不够重视。


 其次是拖延,没有足够的毅力支撑学习计划,复习时间太短,导致待完成的计划越拖越多。


 最后是缺少足够的信息支撑,没有足够强大的后援,很多时间浪费在焦虑上,浪费在找资料、对知识的核实上。


我所说的核实,是指个人对新知识领悟的“二次确认”,因为很多时候你可能无法领会书上晦涩的专业术语,更有可能不清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考研也是信息搜集战,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对自己的能力便越自信,不然真的如同黑夜里洗衣服。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真的可以省下无数烦恼。我选择的课程是胡师姐全程班,只能说胡师姐团队yyds。


在这里我的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我的期望都能够得到回应。课程、社群都非常够用,尤其是胡师姐教辅的详尽程度非常的惊人,说是新传考研NO.1的资料也不过分。每月热点详解就不说了,我最爱的蓝皮书系列已经准备永久保存了。


胡师姐蓝皮书YYDS


超全手册系列


关于拖延,可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每个人的毅力深浅不同,决心也不同,而且外界环境的刺激可以轻易地捕获你的注意力。当学习陷入无法愉悦自己的阶段,会非常迷茫,不知道到底学了多少、学的如何,慢慢学习这件事无法迅速带给你满足感,那时焦虑带着自卑就一起来了。


我的解决措施是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并且减少自我贬低,找到建立良性循环的办法。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可以从细微之处练起,比如增加娱乐的阻碍;或者减少学习的目标设定,逐渐进入状态;也可以试着运动、练字;或者在开始学习前沐浴焚香……没开玩笑,仪式感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经过暗示,能让你的大脑迅速进入状态。


另外,还想谈谈健康问题。我在考研后期经常生病,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我的研友凯凯和AA也表示如此。长期久坐、看书、焦虑,不但有可能头秃,还会造成免疫力下降,更严重的也有可能抑郁。


10月去民大打卡散心,保安不让进T T


可以试着跑步,打球,做瑜伽,哪怕每个星期放半天假出去玩,出去看看电影和朋友party一下都可以,总之不要像我一样24*7的在家里。请大家务必保持健康,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真的比考研重要。多和爱你的家人朋友们聊聊天吧~如果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胡师姐团队的师哥师姐也是专业的树洞。


考研期间我先后结识了凯凯和AA两个研友(她俩也顺利上岸了,在这里恭喜两位~),对我的帮助很大,直到现在也是很好的朋友,如果大家没有结识研友的渠道,胡师姐会给大家分小组结识小伙伴的机会,大家在一起学习之余,互相鼓励打气、抱团取暖的过程也会结下深厚的友谊。


PART3  公共课复习计划参考


先说公共课吧,我非常反对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论调,比如非常流行的政治不着急学,临考背两套肖四等等。任何战术都是因人而异的,或许别人是专业课可以考到270,公共课考两个及格分就够呢?不要给自己留短板,知道自身的缺点并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才是王道。


例如很多同学对英语没信心,可能是因为四六级没过等原因,或许是从小便反感英语等等,这很正常,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这门学科,但只要能坚持下去,经过系统科学的复习,英语二60分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英语方面,如果已经通过了四六级,不用太过担心。但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知道,单词才是王道。现在时间还比较充裕,但也容不得再拖了。如果基础词汇都还没背多少,什么做题技巧都是纸上谈兵,答不好的。我个人推荐APP来背单词,除非你特别钟爱纸质书,或者辨认电子产品上的单词有困难,不然用手机背是最方便的了,而且还有一种“我在玩手机休息”的错觉,很奇妙。我用的是墨墨背单词,要氪,我花了88买的数量足够用到考研结束了,优点太多了,大家自己慢慢发掘吧。


如果真的基础很差,我认为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可以放弃部分语法,因为考研英语没有中译英,大小作文的语法我认为多背背作文或许可以应付一下。但这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不适合想考70分以上的同学,是给基础比我还差得同学的建议。


如果基础较好,那建议大家在保证专业课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冲一冲英语高分,这方面看看名师的规划课程就好啦。


 政治方面,参考网上大部分人的经验贴大家心理大概可以有个底了,大家的复习方法差不多的。我的体会是不要太狭隘。我最喜欢的老师是腿姐,强推,但肖老今年押题的水准,你们敢不看?另外选择题可以多做,绝对不嫌多的,因为客观题怎么背分数都是大差不差,由其北京上海等区域,但选择题如果拿高分,总体分数不会低。我今年的选择题还是不够好,希望学习学妹们能吸取我的教训。


上腿姐的课有点像上胡师姐的课,非常的专业、细心、一切就那么恰到好处,很有安全感。时间安排,我认为分基础部分和热点部分,由于政治这门学科及其看重时效性,往往是在每年的11月分才能整理出全年备考热点,所以可以晚点开始。但基础知识是不会变的,能早背还是最好,不然到最后可能忙不过来,基础知识我认为最晚9月开始背,最基础的1000题到9月也要起码刷完一两遍。


然后公共课就没有太多指点了。因为不论是高考、四六级还是考研,我的英语分数都不高,都是刚好够用的水平,为避免贻笑大方,大家可以看看其他英语高分同学的经验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央民族大学地处北京,不少同学反应主观题会压分,但无论压分与否,客观题才是王道。“得阅读得天下”不是一句玩笑话。还是那句话,近两年新传MJC的国家线要求我们不能有短板,无论英语还是政治,太低的分数可能会拉专业课的后腿。


PART4  专业课复习计划参考


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需要投入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的备考计划大致可分为框架搭建的基础部分、输入+输出的提高部分


大多数经验贴的同学们都会把阶段性的时间安排写好,我个人还是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复习节奏,我不会给出详细的时间安排,因为这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没有客观评判标准,一切听胡师姐团队安排也好,比较省心。


 基础知识部分,对跨考同学来讲尤为重要,中央民族大学新传MJC的专业课涉及知识面比较广,参考书目大概在10~12本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前期阅读大量书籍搭建基础知识框架。篇幅所限,参考书单和历年真题就不放在文中了,同学们有需求可以私聊胡师姐团队小助手获取。


我是阅读比较慢的类型,这样会导致拖慢复习进度,跟不上师姐的课程。所以大家看书不必完全吃透,也很难吃透。第一遍看书并不需要背下来,以快速理解为主,逐渐深入了解这门学科。比如传播学,看完了郭书等基础书目,可以从各大学派、研究范式入手,搭建对这门学科的框架,你的学科体系会非常的清晰。


而且,有些同学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必须认为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项,这样会更加拖慢进度。我并非在鼓励大家按照同一个节奏学习,和其他人比进度没有太大意义,但有可能会出现“大家都是说说,只有我当真”的焦虑,所以既不能攀比,也不能太慢。像我自己的进度就非常慢,到了七月份参考书也没看几本,当然我也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因为后期是真的心累。


“大家都是说说,只有我当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你论文、课程看多了,理解自然就深入了。但有很多时候你还是会迷茫、不自信,就是之前我提到的“二次确认”,很可能会贯穿你学习新传的整个过程,这时候如果有专业团队的辅导会事半功倍,让你能放下担子沿着自己的方向继续冲。


 前面说完了基础知识部分,下面讲讲如何提高对新传的深入理解,我认为输入和输出都要做好。


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央民族大学新传不但看重基础知识,近些年也会关注前沿热点的,这部分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了,除了基础知识,前沿热点和答题训练也要按部就班进行。


提高对社会热点的了解,新闻是要看的,微博是要刷的(玩手机玩的理直气壮)。因为作为一名新传学子,关注热点是我们的基本素养。每年网上都会涌现出无数鲜活的案例,不但能用在答题里,还可以作为实务写作的素材。多看多思考,生活中处处有传播学~


输出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举个栗子吧。去年第一次参加完胡师姐的模拟考试,我望着两门总共130分的334和440陷入了沉思……那种感觉真的是“废物竟只剩我自己”,好像没咳出血来。


而这样的考试在胡师姐课程里每个月都有,还有几次正式的模拟大考。除了模拟考,答题班的训练也能够让你的备考期非常充实,这些平日输出和定期检验,不但可以随时检查自己学习成果、警醒自己,也能让你逐渐的孰能生巧,明白答题的逻辑。


PART5  我来飞在你的前面


学习专业课的过程可能会很迷茫,有可能会出现对书本上的知识停留在表面的情况,无法以点带面,也有可能不知道答好不好、答的对不对自己很难“核实”知识点)。不用太过担心,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我能理解你的焦虑和担忧,你只是需要强大的靠山,和坚定的支持。


如果说选择胡师姐课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我想一定是所有考研学子都趋之若鹜的安全感。就是那种让你踏实、稳定、心无旁骛专注于学习的安全感,它不一定能缓解你所有的焦虑,但一定会让你有了铠甲。


回顾自己的考研经历,我好像集满了所有不利条件,那些不利于考研的标签,我像集邮一样齐全。但在其中,平凡才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个,这也是我再次选择考研的初衷。


并非成为研究生就摆脱了平凡的出身,但做自己想做的事真的非常浪漫。相信考研对我们来说means a lot,我也相信你能做自己想做的,最终得到你想要的。


加油,云上见~



不少刚开始备考的22级同学跟我们反映,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里,也做不出细致的时间规划,并且还有严重的拖延症,自制力差,缺乏监督,同时自身又特别渴望一战上岸名校。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再一次向大家推荐这个“一对一”的课程,并且这一次赠课升级,帮助大家再次系统性的学习和巩固,我们将这次的赠课升级,在原来的基础上赠课翻倍,从原来的赠送4节班课升级到赠送8节班课。


详情见下方海报,早报名早安心,赶紧添加下方助教老师咨询吧!


北清人中及985院校考研一对一


👇


  

保研一对一


👇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2级考研交流群

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

和珍贵资源分享


(已有的切勿重复添加)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