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正确的废话,你觉得呢?|新传理论update03
前几天,家里汪星人全身发抖。情急之下,打开淘宝寻求帮助,在宠物医生的指导下,把小东西抱在怀里捂了一会儿,就恢复了往常的活蹦乱跳。
上述不就是活脱的“使用与满足”现实案例吗?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这理论是传播学领域里最流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理论(Bryant,2004)。
小董老师说,拿到一个传播理论,首先要知道的是它的核心概念,之后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追本溯源,是跑着马拉松来的?还是坐着高铁来的?
第二件事,向后追溯,这理论是该退休了?还是被迫延迟退休了?
追本溯源
第一阶段:穿上运动装备
跑着马拉松来的“使用与满足”首次出现于1959年,但促成卡茨(Katz)提出这一概念的社会背景,要追溯到二战结束的年代。
尽管日本人在密苏里号甲板上的签字标志着战争的结束,可战火却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留下了种种痕迹,因而“偏见、歧视、迷信及核武器的阴影仍然到处弥漫”。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劝服效果研究本着改变人们态度、化解纷争猜疑、促成社会peace&love等现实诉求诞生了。
(图片来源|草根历史)
随着战后政治选举时代的到来,民意研究成为美国四五十年代的热门题材,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学者们通过对投票行为的调查,发现人际传播的影响力,并使传统的“媒介万能论”逐渐转向“有限效果论”。这一转向,使众多“有志之士”陷入对媒介效果是强是弱的思维困局中,使当时的传播学界尽显疲态。
面对这样的窘境,在1959年,有一“出头鸟”开始抱怨,说“传播学研究正在枯萎”,他就是贝雷尔森(Berelson)。一言激起千层浪,传播学界迎来了学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的“圆桌会议”,“使用与满足”的概念就在此次会议中诞生了。
有一与会者(卡茨)认为传播学界走向衰落的只是劝服效果研究,当我们把关注重点从“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what do the media do to people?)”转向探讨“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what do people do with the media?)”时,传播学便可重新敲锣打鼓起来!(Katz E,1956)。
在使用与满足概念出现之前,传播研究几乎都以传播者为出发点,而“使用与满足”首次站在受众角度,好像是一剂良药,注入到了传播学研究的肌体中。
第二阶段:调整呼吸出发
这位“参赛者”在奔跑途中并未引起诸多“观众”的关注。
主要在于西方当时的社会背景。1960年,美国街头充斥着各种暴力,再加上反战情绪、嬉皮士风潮等因素的结合,小老百姓陷入了不安。与此同时,电视在美国家庭兴起,逐渐成为他们的必需品。继而,在西方政府的支持下,“电视暴力节目如何影响儿童与青少年的行为”成为热点的学术话题,传统的效果研究得以延续。
不好意思,这种延续没过多久就又陷入停滞。在强效果视角下,学者只知道电视暴力如何对人们造成影响,但不知道人们如何利用电视;在有限效果视角下,学者一边论证着“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不如其他社会因素”,一边又无法解释“广告商仍然愿意投入大价钱来购买广告时间”的现实(斯坦利·巴兰,2004)。
这时,“使用与满足”这个苦命的孩子又被人想起,它真是传播学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在“贝雷尔森”式的抱怨中,卡茨与他人正式阐明“使用与满足”理论,他们先后在1973年的论文与1974年的书中,对该理论的理论架构、基本假设、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最终,使用与满足成为70、80年代的美国主流研究理论。
该理论主要关注:(1)由社会和心理根源的(2)需求,产生了(3)对大众媒介或其他来源的(4)期望,期望引发了(5)不同形式的媒介接触(meidia exposure)(或参与其他活动),结果造就了(6)需求的满足和(7)其他非预期的结果(katz,1974)。
在1977年,竹内郁郎对这个理论做了补充,提出“使用与满足”的整体过程:
(图片来源|人民网)
这个过程很好理解:
❶打开手机的目的是为满足个人需求,吃东西-美团外卖,打车-滴滴等,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个人特性。
❷实际的媒介接触行为需要两个前置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手机并且还联网。二是这个媒介能否满足现实需求的评价。
❸根据以往的媒介印象,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你点外卖,肯定不会用“大麦”吧。
❹媒介接触行为的结果有两种,得到/没有得到。
❺个体会根据媒介接触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这个理论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度神化“需求”的作用。
你说那么多人玩《2048》(Gabriele Cirulli出品手机数字游戏)时,是有什么需求吗?按摩虎口吗?
也正是因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预设——受众的主体需求,使它面临着种种批评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
(黑粉也是粉嘛!
向后追溯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使用与满足”理论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每当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时,尤其在新媒介的起步阶段,‘使用与满足’总能提供最前沿的解释路径(Ruggiero,2000)。”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基本假设的扬弃
作为传播学研究中应用最广的中层理论,使用满足理论背后有五个基本假设:
❶受众积极主动地选择媒体;
❷用户使用媒介以达成特定目的;
❸媒介技术能满足用户的社会心理需求;
❹用户能清晰认知并准确地表达媒介使用的动机;
❺媒体使用获取的满足源自媒体内容,内容接受技术实现方式和媒体使用的环境。
我们一个个来捋捋。
打开手机,界面上端的一个个弹窗广告,随手点开一个。打开网易云,顺势点开每日歌曲推荐。这时,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吗?将受众视为积极主动的主体却不认真考虑特定环境中技术的一般特点对人本身的规训重构不免挂一漏万,将用户积极性重新概念化为“人与技术在彼此建构关系中有限的积极性”可能更为合适。
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也未必总带有明确功利性。我们可以选择穿梭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中,这种穿梭会带来特殊的审美体验。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溜达溜达,哎!就是玩儿!比起达成工具性目的带来的满足感,网络时空中幽灵般的“游荡”就像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殊途》中提到的“孤独旅人,良久伫立踟蹰……择其一端,选择终定归宿!”
(图片来源|腾讯网)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固有的需要会演变成新的需求。原本没有的需求也会在人与技术新的关联场景中被即使地制造出来。(偷偷告诉你,我每天都在淘宝上领淘金币,现在都快成金主了。媒介技术并不只满足我们的社会心理需求,也会制造社会需求。
我们与技术多样化的关系由话语建构形成。个人对媒介体验的公开表述本身即是对关系的生成,与实际情况间绝非简单的“(被)反映”关系。假如看了一个电影之后,觉得并没那么精彩。但是,当看到豆瓣高分后,你会不会想:是不是因为我没看懂?因此,将使用与满足背后“用户能清晰认知准确表达媒介使用动机”的假设重建为“对媒体使用动机的认知和表述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并反向建构人与媒介技术的关系整体”可能更为合适。
真不想再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了,德布雷和克莱默尔等人早已强调媒介并非只是外在于信息的载体和运输工具:信息内容和媒介本就浑然一体。媒介技术与人们所处环境根本无法分割:媒介(信息)即环境。举个例子,离开电影院,很难空谈电影内容,离开电影内容来讨论电影院环境也是无从谈起。一句话,电影内容与电影院相得益彰。
媒介使用动机的流变
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框架主张,需求是源自本体的、内在的,是人们最基础的认知和情感动机。换句话说,需求是亘古不变的。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需求和由此获得的满足在不断发现新的层次。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是技术在前还是个体的需求在前?
(图片来源|36kr)
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一直被诟病存在功能主义倾向。受众具有主体性需求,这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出发点,但这一前提的合法性存在争论。当你在用诺基亚5300时,会对iPhone12产生使用动机吗?
人们的媒体使用动机是动态变化的,会因情境发生流变,也会因为技术的更迭而不断被重构。受众到底是否具有内生性的需求,需求是源于受众的动机还是被社会制造出来的需求,这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未回答的问题(刘洋,2020)。
就像胡翼青老师说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功能主义技术观,把受众与媒介的关系简化为主客体二元的利用与被利用,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受众的需求可能被社会建构,进而发生变化(胡翼青,2016)。
使用与满足理论,我想问问你,你把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放置何地?
(图片来源|网易云截图)
使用社交媒体时出现的“满足差异”
起床睁眼,第一时间打开微博。等电梯时,打开微博不断下滑。到底是什么在驱使着我们反复打开它?
在探究用户为什么频繁使用社交网络时,不应只看受众获得的满足,而应考虑每次使用中寻求的满足与获得的满足之间的差异(Rokito,2019)。
上述观点可被视为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满足差异”,此概念指用户对媒介的期待与使用媒介中获得的回报存在差异。该概念强调,引导一个人使用媒介的动机并不总是与所获得的满足相同。
本打算打开微博,随便浏览浏览新闻,看看有什么实时动态。
“嚯!这赵丽颖离婚了,看我早说的吧。”
“星巴克做活动,拿个杯子就可以免费喝咖啡。竟然还有此等好事!”
从“满足差异”概念出发,有研究以Facebook为例,发现极度不满足和过度满足都会导致用户频繁访问Facebook。
一方面,当使用Facebook实现了比预期更多的满足时,愉快的使用体验会使人们反复使用它,对它也更满意。这很好理解。
另一方面,在用户的满足程度远低于预期时,Facebook的使用频率反而更高。这什么情况?受虐倾向吗?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不断访问Facebook代表一种努力,以缩小期待和现实的差距。
研究还发现,人们在发布内容前后在该网站上的活跃度有所增加。促使其访问Facebook可能是人们期望从发布内容中获得社交满足感,而这种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会更频繁地访问Facebook(腾讯传媒,2020)。
标题党满足了环境监测与社会参与需求
为什么我们一边痛斥着标题党,一边又控制不住地点开它呢?
有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认为标题党满足了人类两种进化需求-环境监测需求和社会参与需求。
前者是发现周围潜在威胁的需求,以便我们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增加生存的机会。后者是展示我们与他人的联系,表现出亲社会(利他主义、合作、捐赠)倾向。
(图片来源|搜狐网)
“不得了……”“这篇文章打死也得看……”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这主要在于,我们认为这些新闻可能会影响生存机会和基因繁殖。
此外,新闻消费可以满足社会参与需求。与他人保持关系有效的方法是表现出友好的态度,当耸人听闻的新闻中呈现出一种亲社会性(prosociality),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度(Yu-LeungNg,2018)。
理论争议=理论发展
使用与满足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发轫以来,就处在毁誉参半的学术境地,理论批评者们曾对该理论提出过许多直捣要害的批评。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直接否定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观,他们认为受众所意识到和表述出来的需求不过是一种伪需求,受众的需求是被决定的(霍克海默等,2006)。“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问题的。社会所依凭的每个人,都带上了社会的烙印。他们看似自由自在,实际上却是经济和社会机制的产品。”
再如胡翼青老师认为用该理论解释受众的行为,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完全正确的废话”。就像当人类的一切行为归因于本能时,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为人类列出来18000中本能。功能与本能一样,不能成为归因的落脚点。
但遭遇批评绝非坏事,有时候批评言论反而成为促进理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处于无菌环境反而会伤害孩子长久的健康,不出所料,围绕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和辩论在以后仍会持续着,该理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Jennings Bryant,DorinaMiron.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Journalofcommunication,2004,54(4):662-704.
[2]Katz E.Mass communication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culture:An editorial note on a possible future forthis journal[J].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1959(2):1-6.
[3]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60.
[4]Katz E,Blumler J G,GurevitchM.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3,37(4):510.
[5]Ruggiero T E.Uses and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J].Mass Communication&Society,2000,3(1):3-37.
[6]潘霁.恢复人与技术的“活”关系: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6,38(9):75-85.
[7]刘洋.使用动机、错失焦虑与社交媒体沉迷——常态社会与危机情境中的比较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0(10):57-67.
[8]胡翼青,张婧妍.功能主义传播观批判:再论使用满足理论[J].新闻大学,2016(1):44-50+86+147.
[9]Rokito S,Choi Y H,Taylor S H.Over-gratified,under-gratified,orjust right?Applying the gratification discrepanc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recurrent Facebook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9:76-83.
[10]腾讯传媒.传播学新解:当2020年的互联网“遇见”使用与满足理论[EB/OL].[2020-07-24].https://mp.weixin.qq.com/s/xjNcrWmJQSb4tBTDuuK7_g.
[11]Yu-Leung Ng,Xinshu Zhao.TheHuman Alarm System for Sensational News,Online News Headlines,and AssociatedGeneric Digital Footprints: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J].CommunicationResearch,2018,47(2):251-275.
[12]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0.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2级考研交流群
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
和珍贵资源分享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