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3级QQ群:53608193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小编 | 拾伍 ◎ 责编 | 雕雕
申博季来临,很多人都在“观望”,到底要去哪里读博。可能山大是你的一个选择,但是目前来说不是最后选择。那,请你看完这篇报考分析,我们再做决定。
以下考博分析包括六部分:学校和学院介绍,招生目录、计划和团队,导师介绍,招生方式,报考相关内容(报考条件、报考程序、复试录取、学制学费),其他内容。
老牌985+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20岁的老校再者,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文史哲在全国排名靠前,大家都知道,学新传不能只学新传,多学科交叉易出成果。所以,在山大,你不仅可以学好本专业的课,还可与去旁听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课程,拓宽个人视野,助力你发刊(跨学科优势)。而且,学校周边设施齐备,交通便利。读博这么累,必须学会调节。周边有大润发、银座、印象城等的商厦,也有小吃街,各种小零食都有。学校出去门口就是肯德基、麦当劳、瑞幸,印象城里有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等等,该有的都有。而且离得宽厚里、芙蓉街等小吃街也不远,外卖也很方便。距离车站、高铁站也很近。公交车非常便利,有空调,完全不用担心济南的热!山大周边小黄车、小蓝车特别特别多;出去门口,扫个码即可穿梭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里;而且停放也很便利。最重要的是,山大百余年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而这些,都是你的校友。2020年获得菲列兹·伦敦奖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是校友,前短时间火爆全网的主持人大赛中的龚凡也是校友,而且国产美妆护肤品牌珂拉琪的联合创始人应邵峰也是山大的学生哦。当然,这仅仅是几个例子而已,还有很多。(colorkey/图源于搜狐平台搜狐号“福布斯”)如果说你想在山东发展,那你选择来山大读书,等于获得了一笔丰富的人脉资源。工作后,跟你领导成为校友的机率及其高!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的学院,很舒服。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确立的全国10所与地方宣传部共建的高校新闻院系之一,是2013年教育部批准的16个部属高校新闻传播学文科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之一。2010年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目前为为国内新闻传播学2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并于当年成为全国首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授予单位;2014年获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新闻传播学院独立建院,同时山东大学电视台整体划归新闻传播学院建制。其中新闻传播学为中宣部、教育部确立的“部校共建”重点建设专业,设计艺术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十余人;其中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超过60%;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超90%;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者超过53%。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充满发展活力。在学术研究方面,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实力雄厚的良好环境,在新闻舆论工作研究、公共传播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影像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等方面具有比较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目前建有山东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品牌与传播研究基地,以及山东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大数据与精确传播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而且,山大新传在中心校区,在这里你可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本科期间,在“村里”读书的同学不在少数吧。但是,在山大读新传,在中心校区;这里,有体育馆、击剑馆、健身房、游泳馆、音乐厅等等,校内设施很齐全。而且,这里有亚洲第二大食堂哦,食堂里的卤蛋只需要6毛钱,这的确是让我大跌眼镜!别觉得济南很热怎么怎么样,这边暑假放假早,而且每个教室都有空调,绝对冬暖夏凉(在这块,山大绝对不抠门)。这里也有很多出国交换的机会。在国际交流方面,新闻传播学科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家的高水平科研及教学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除了派出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实地考察,以及派出学生进行访问学习或联合培养之外,还邀请高水平的国外教师、资深记者记者等传媒学界与业界知名人士到学院讲学或直接承担研究生课程。
今年,山大预计招生博士研究生7人,采用团队招生的形式进行。具体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专业,涉及考试科目和加试科目相关内容。
➤ 新闻学专业
团队简介:本研究团队主要关注新闻传播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实践,围绕新闻行业生态变革的重要研究议题,致力于探讨在新的技术转型时代媒介形塑日常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形态,在媒介转型的语境下聚焦媒介现象和媒介本质,通过新的理论视角、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路径来审视中国的本土传播实践。在立足当下的同时亦注重探索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衍变,在红色新闻文化、中国共产党宣传史、中国新闻事业史等领域持续深耕,致力于挖掘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价值,实现理论突破与现实观照。本研究团队目前有5名导师,全部为正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学术水平扎实,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导师学科背景多元、学术视野开阔,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分析工具,研究领域涵盖新闻舆论、媒介理论、品牌传播、新闻史论、纪录影视、电视新闻传播、电视符号研究、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媒介史、传播思想史等(具体见各导师研究方向),并取得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一般项目6项,以及多项教育部项目、国家部委及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发表学科权威论文、CSSCI收录论文、智库报告等百余篇。➤ 传播学专业
1、媒介、技术与社会研究团队
团队简介:本研究团队致力于探讨媒介技术如何嵌入社会文化结构并如何形塑后者的过程和样态,在媒介、技术与社会不同维度的勾连中去提出、分析和回答问题,用多元研究路径去展开对媒介和技术问题的跨学科分析和对话。本研究团队目前有6名导师,包括3名正教授和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年龄跨越“60后”至“90后”,梯队合理。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SCI/SSCI/CSSCI期刊论文数十篇,导师学科背景多元化,包括管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并具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雪城大学等海外留学经历。团队研究方法多样化,涵盖定量和定性方法的多种路径。团队成员研究领域涵盖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研究、媒介效果研究、媒介社会学等(具体见各导师研究方向)。2、全球传播与治理研究团队
团队简介:本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全球传播与国际舆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传播实践,对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公共关系与全球舆论生态治理、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传媒经济等相关方向有持续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含青年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3项,还有多项国家部委及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发表学科权威论文、CSSCI收录论文、智库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百余篇。团队成员学历层次高,具有国外留学、访学、任教或合作研究的经历,具备开阔的国际学术视野,年龄结构搭配合理,是一支高水平、有活力、国际化的科研团队。(具体见各导师研究方向)
(注:以下顺序按照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网顺序排列)
➤ 个人简介
目前担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大数据与精确传播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享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职于大众报业集团,历任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经济导报社社长、总编辑,大众日报政教新闻中心主任、经济新闻中心主任、品牌运营中心主任,大众报业集团编委等职务。2003年受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派,赴美国进修半年。200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传播学博士学位,2013年调任山东大学。享有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学术领军人才等称号,担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网络视听行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入库专家,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顾问,“山东百年品牌企业联盟”专家委员,齐鲁品牌建设名家,山东省留学人员协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研究领域:新闻舆论、媒介理论、品牌传播等等。
➤ 教授博士生课程:新闻传播前沿研究、媒介科学理论与方法、品牌传播研究等;
➤ 个人邮箱:lmy_65@163.com
➤ 个人简介:
1996.9—2000.7(本科):山东大学数学及系统科学院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专业2002.9—2005.7(研究生):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传播系新闻学专业2009.9—2012.7(博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2005.7—2018.7: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助教、讲师、副教授2018.7至今: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包括CSSCI多篇),出版著作1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中央高等学校基本业务费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项目等10余项。➤ 研究领域:中华民国新闻史、社会史、媒介史
➤ 教授博士课程:新闻传播思想史
➤ 个人邮箱:yufan@sdu.edu.cn
➤ 个人简介:
1981年生,江苏宿迁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宣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计划入选者,山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特聘专家,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山影”)剧本评审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先后在南京政治学院、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接受新闻传播学教育,2010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同年进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工作。曾任教于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干过兼职记者,在山东大学中国史学专业做过博士后研究。2013年评为副教授、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2018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9年遴选为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2020年晋升为教授。曾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中国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转摘。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十多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 研究领域:新闻史论、纪录影视、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 教授课程:《纪录片研究》《新闻传播史学研究》《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导读》
➤ 个人邮箱:xliren11@163.com
➤ 个人简介:
山东大学哲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山东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企业管理、媒介经营管理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MBA/EMBA、总裁班主讲教师。主要社会与学术兼职:兼任中国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副主任、山东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山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管理学会(市场营销分会)学术委员、山东省比较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担任CSSCI期刊《外国经济与管理》、《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安徽大学学报》的匿名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媒介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品牌与创意传播、企业文化与管理伦理、管理哲学与领导艺术、媒介战略与运营、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等。
➤ 联系方式:0531—88361298
➤ 个人邮箱:wdesheng@sdu.edu.cn
➤ 个人简介:
1984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12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获工程硕士学位。2019年3月,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2021年,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副局级),分管数字出版研究所、标准化研究所、工程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参与新闻出版业科技“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相关规定的起草与修订工作。直接主持了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和“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程的研发工作。连续数年参与了科技部“现代服务业”和“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评审工作。在科研方面,连续主持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格局与投资观察年度报告、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系列课题;主持了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在出版领域的垂直应用研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应用面临的新问题研究、新媒体运营模式研究、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研究、出版业融合发展课题、我国点播影院现状与技术管理措施研究等。➤ 研究方向:数字出版、数字版权保护、知识服务等
➤ 邮箱:zhangli@bqpmo.com
➤ 个人简介:
1986年生,籍贯山东省青州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7年担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并在信息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2011年担任广州日报记者。2019年8月起,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任访问学者一年。已发表CSSCI/SSCI类刊物论文约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10项。➤ 研究方向:媒介效果、媒介社会学、中国新闻业。
➤ 个人邮箱 fq2017@sdu.edu.cn
➤ 个人简介: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系系主任。2017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博士,现已发表20余篇SSCI/CSSCI学术期刊论文,所发表的论文期刊包括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ternet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论文连续多年被国际传播学会(ICA)和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年会会议接收。此外,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学术兼职: SSCI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编委成员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等国际SSCI期刊的审稿人 曾担任SSCI期刊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助理编辑3.博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前沿(新媒体部分)、媒介生态研究➤ 研究方向:健康、环境与科技传播,媒介效果,新媒体,青少年媒体使用
➤ 个人邮箱: yangxiaodong@sdu.edu.cn
➤ 个人简介:
传媒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电视台智库首批特聘研究员、CCTV国际视通社智库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市网管办微博客管理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传播》编委、《现代广告》杂志顾问。长期从事互联网环境下境内外舆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为各级决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基于数据的舆情研判与决策支持;长期关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和传播格局的变化,对文化产业和品牌传播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善于在大格局中把握传媒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多家国家级媒体提供战略咨询;擅长以实证方法研究国际传播效果,并通过有效的测量指标进行比较研判,为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长期从事广电传媒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对广播影视产业及国家规制有深入研究和整体性把握。➤ 研究方向:传媒经济学、国际传播、舆论与社会治理
➤ 个人邮箱:daiyuanchu@sdu.edu.cn
男,1975年生,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被确立为山东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普渡大学传播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传播学院高级研究学者,荷兰莱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并曾挂职山东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新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和公共关系学等。
➤ 个人邮箱:mail:lixinren@sdu.edu.cn
➤ 个人简介: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博士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中国外文局科研项目两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及济南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两项、山东省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山东大学校级教学科研项目三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在《现代传播》、《编辑之友》、《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国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国际传播案例库》、《“上星”后的山东电视台》、《电视创意产业》及译著《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并参与多部学术著作的撰写。荣获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大学“教学能手”奖和山东省优秀图书奖。➤ 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广播电视研究
➤ 个人邮箱:qiuling@sdu.edu.cn
(注:以上所有导师照片均来源于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网)➤ 招生方式:
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是指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提交申请材料,校内各招生单位在材料审核的基础上,对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进行考核录取的招生方式。普通招考是指由学校统一组织初试,符合初试成绩要求的考生由校内各招生单位进行复试录取的招生方式。普通招考仅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报考。➤ 考核录取时间:
考核时间暂定4月中下旬,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外语水平考核、专业课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考核具体时间和考核方案另行通知。➤ 考核方式: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博士研究生考核工作全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对有特殊情况、无法满足远程网络考核要求的考生,须由考生本人提出申请,报学校审核,以确定合适的考核方式)。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考试科目,包括外国语、专业课、加试课,以及复试阶段的综合素质考核等,全部由网络考核方式进行(根据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如改为线下考核,另行通知)。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初试考试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 录取办法
学院根据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成绩进行排序,按博士招生计划200%以内拟定参加“申请-考核”名单,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在学院网站公布。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将综合“申请-考核”考生的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考核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
➤ 以普通招考、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❷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留学人员届时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❸ 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的人员,须自2018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不含会议论文和论文集),且被CSSCI或SSCI、AHCI、SCI、EI收录,或取得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含论文)不少于3项,按硕士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四)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上述(一)(二)(四)(五)各项的要求。(三)须为在编在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骨干。报考人员需经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四)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满3年。(五)年龄不超过45周岁,即197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须为少数民族考生,并满足教育部关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相关规定、本章程第八条中的各项要求以及报考专业的报考条件。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专业均可招收该专项计划考生。该专项计划仅通过普通招考方式进行招生。
➤ 在上述各项条件基础上,我校各招生单位将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特点、人才培养要求、团队招生需求等情况,制定本单位或相关专业的其他报考条件或特殊招生要求。考生报考前应仔细查看招生专业目录备注说明和校内各招生单位发布的相关通知。
申请-考核的报考程序包括网上报名、材料审核、校内招生单位考核录取等。
报名时间:2021年12月16日-30日或2022年3月16日-30日,具体报名时间段由各培养单位确定。考生登录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办法另行通知。报名时需交纳报考费。1、考生在网上报名的同时,须将以下报名申请材料提交到校内招生单位。材料提交方式与截止日期以校内各招生单位的安排为准。
(1)《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简况表》,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等。
(2)攻读博士学位科研计划书。主要阐述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从事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科研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
(3)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4)反映本人科研能力的原创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奖励、专利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初稿或概要)。
(6)研究生阶段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毕业生也可由考生档案所在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
(7)专家推荐书。须由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分别签字出具。
(8)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和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或在学证明)。获得境外学历或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9)《山东大学报考博士研究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10)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另提交相应的报考审批表。
(11)校内招生单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考生简况表、专家推荐书、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专项计划报考审批表等相关表格请从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常用下载”栏进行下载。
考生应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无论何时,一经发现存在伪造报考材料、违背学术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等行为,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及学籍等,相关后果由考生承担。
2.校内招生单位将组织材料审核专家组,结合考生的报名材料、科研背景、科研潜力等进行审核,并给出审核成绩。校内招生单位按照材料审核成绩,结合招生计划,确定参加考核的人选。
校内各招生单位根据属地和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采用合适方式组织考生进行考核。考核前,将对考生的报考材料原件和报考资格进行复审。考核内容包括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外国语、第三门考试科目,以及综合素质考核。其中,综合素质考核不合格(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百分制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根据相应报名时间段,具体考核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以校内各招生单位安排为准,请考生报名前登录校内相关报考单位网站查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考程序包括网上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
➤ 复试内容
复试由校内各招生单位组织,考核内容包括材料审核、综合素质考核等。其中,综合素质考核不合格(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百分制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具体要求参照申请-考核的相应程序要求。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至少3门硕士生主干课程(含思想政治理论),部分专业对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及其他人员要求加试。具体加试科目详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加试在考核或复试阶段进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不计入录取总成绩,但加试科目有一科成绩不合格(百分制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录取
学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考核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学校统一将所有拟录取考生信息上报并进行录取检查。录取检查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学制学费
本科直博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所有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须交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型各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领域)每生每年16000元。我校已构建较为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新传专业学生每月补助4250元,累计发10个月。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根据评选条件申请校长奖、学术之星奖、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实践成果奖、道德风尚奖、创新竞赛奖、优秀研究生干部奖以及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各类奖学金。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可享受或申请助学金、“三助一辅”津贴、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及其他专项资助。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要求以当年学校通知为准。招录港澳台地区考生研究生招生简章将根据国家规定另行发布。因招生计划有限、招生方式多样,考生报考前请与招生团队联系,以确定招生团队是否有招生计划以及采用何种招生方式。为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工作安排与要求如有调整,以学校或校内各招生单位的正式公告或通知为准。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咨询(监督)电话:0531-88364334;官方网站:http://www.yz.sdu.edu.cn。福利Time🎁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山东大学”即可获得相关导师论文!
(图为福利内容/小编供图)
👇🏻 步骤来啦!👇🏻
step1:复制如下口令
山东大学
step2:发送到公众号后台
即可领取
「相关导师论文」啦!!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3级考研交流群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和珍贵资源分享」
(已有的切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