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者 | 蔡宁


编者按

每年毕业季,不少博士生选择进入高校工作。面对着条件、地域、待遇等差异明显的不同平台,求职者该如何选择?

 

针对该问题,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蔡宁认为,平台的差异,体现在资源多寡。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才资源,而资金设备的差距并非不可逾越。

 

对此,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学术新人选择平台层次的时候,应量力而为。可以先选择相对较低的平台,待5年以后个人有了进步,再换到更高层次的平台。先打下一定基础再来到高水平平台,适应起来会容易得多。以下为全文:




平台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平台的作用,对不同的人不一样,因为层次不同,需要的资源不一样。个人层次越高,平台的限制效应就越显著。


对于本科生来说,平台好坏,对于个人学习效果不见得有什么必然影响,大部分资源还涉及不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平台的制约已经开始显现。对于教授来说,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之间的鸿沟非常明显。而如果自身已经达到了学者大咖的层级,还想有进一步成就,则会对平台高度敏感!


即使只是从一流大学跳槽到顶级大学,甚至仅仅是从一所一流大学跳槽到另一所同档但学科更强的大学,都可能体会到鸟枪换炮、如虎添翼、做起事情顿感顺畅的感觉。


平台的差异,体现在资源多寡。资源包括有形的人、财、物和无形的声誉,有形无形资源相辅相成。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才资源,而资金设备的差距并非不可逾越。


平台好坏的关键,在于能否不断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引才聚才,共同发展。在这方面,不同层次平台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985大学的某一个博导门下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所形成的学术力量,常常足以秒杀一个省级科学院的研究所,甚至能跟整个省科院PK都不足为奇。




落实到学术新人博士毕业如何选择平台的问题,则应辩证地看问题,不可拘泥于一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原则上首先应有利于个人发展,其次还应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并非更好的平台,就一定在任何时候都有利于个人发展。


平台档次越高,则考核晋升的压力越大。


学术研究需要一颗自由纯粹的心灵,避免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过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变成阻滞学术发展的负能量。学术新人在高水平的平台,很难独当一面,自成一家,往往需要跟一个资深教授团队。


参加别人的团队,对于新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其两面性。好处是分配资源有保障,经费和招生方面操心少。坏处是受制于人,缺乏灵活度自由度。


如果团队带头人是德艺双馨的学者,非常懂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懂得尊重,懂得宽容,大家的学术理念契合得非常好,那么团队青年教师一定会受益匪浅,能很快发展。可是现实中不一定会遇到理想的带头人。


有的人不像学者像老板,成天热衷于到外面跑业务接活,能弄到什么项目是什么,不能挑,导致团队成员不得不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有的人管理水平不高,比较pushy,缺乏平等意识,强行贯彻自己的学术理念乃至工作作风,认识不到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差异。这样以来,进步就会大打折扣,还不如独立发展。


在比较低层次的平台,天花板太低,低到一进校就看得见,每往前迈一步都会像脚底灌了铅一样吃力。教学课时量大,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面很受挫。科研方面,不会有实质性的团队,一切琐事全都得靠自己亲力亲为,单打独斗。


即使评上硕导,研究生也很难为自己的科研带来有效的助力。获得项目要比在重点大学困难得多,无论纵向横向,而且项目全部工作都得靠自己一个人一点一滴完成。领导缺乏眼光,不但不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支持,反而时有阻碍,这样的事例非常普遍。


因此需要强大的意志,像岩缝里的种子一样顽强地发芽生长。唯一的好处是生存压力小,容易获得一些荣誉和资源,可进可退。




综上所述,学术新人选择平台层次的时候,应量力而为。


可以先选择相对较低的平台,待五年以后个人有了进步,再换到更高层次的平台。先打下一定基础再来到高水平平台,适应起来会容易得多。


国家是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人才的有序流动,对双方单位都有好处。所以对跳槽不必有顾虑。但是,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避开太低的平台和太高的平台。


平台太低,做事情太困难,很多事做不了。平台太高,则压力太大。


根据个人的感觉,对于比较优秀的、有抱负的博士毕业生来说,较理想的平台档次大致是中西部地区的三流大学(中下等211)或者东部沿海地区四流大学(顶级双非)水平。学位点齐全,本科生源质量有一定保障,研究生能招满,单位学风良好,导向正常。




至于跳槽的难度,这方面涉及要素很多,比较复杂。最影响求职难度的要素还不是目标平台的层次,而是地域。


如果目标单位的地域位于一线城市或南京苏杭等热点二线城市,则求职竞争难度很大;反之目标单位的地域越是偏远,则求职越容易。同一个人,获得一线城市二本大学教职的难度有时比获得西部985大学、中科院等高层次单位的难度还大。


商品定价原则是经济学的最根本原理,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一件商品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关键看供需关系,看该商品对于需求方的稀缺程度,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人才市场也是市场,也遵循经济学原理。站在用人单位立场看问题,很多事情就明白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蔡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13429-1240682.html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华园

不想错过科学网的推送?

关注并将我们星标吧!

方法如下 ↓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喜欢本文?点赞 + 在看 支持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