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副市长宣布新举措:“此时不来大湾区奋斗,更待何时?”
“此时不来大湾区奋斗,更待何时?”5月25日,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2019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上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尤其是基础科研发展,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研究学者来到深圳、扎根深圳。
王立新透露,2019年,深圳科技研发资金预算规模123亿元,比5年前增加了84.13亿元,增长了500%,其中基础研究安排45.36亿元,占科技研发资金比重36.87%。
深圳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去年实现GDP突破2.4万亿元,增长7.6%,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深圳累计建成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2196家,其中国家级116家,省部级593家,总数比2012年增长2倍。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资助金额近亿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王立新坦言,深圳科技创新仍存在高端顶尖人才紧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大创新平台缺乏等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了可持续创新发展。截至2018年底,深圳全职院士总量41名,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12611人,较北京、上海等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特别是跟研发产生链相关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不足。
目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北京有116家,上海有44家,广州有20家,深圳仅有6家。大科学设施建设起步晚,缺乏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王立新透露,深圳将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为突破口,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撬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发力,在关键领域下真功夫,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据了解,深圳将确保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不低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30%。打好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机构建设的组合拳,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鹏城实验室和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做大做强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机构,积极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1月至3月,深圳继续保持科技支出力度,市财政科技累计支出82.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
日前,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财政部发布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王立新对出席峰会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学生感叹,这是对人才真金白银的支持,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希望他们早日学成归来,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南方网+张光岩
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
如何调适融合以突破发展瓶颈?
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支撑一流湾区建设?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会上透露,
深圳大学目前有计划
在香港建立研究生院或研究院,
以充分利用香港在税收、
出国交流、研究生招收等方面的政策优势。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出席并作题为《变差异性为合作新优势,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精彩演讲。他在演讲中首先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指明高等教育在大湾区发展的三个共识:
一是大湾区必须要有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原创科技成果的生成能力,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群来支撑;
二是大湾区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够,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显现,大湾区高等教育亟待协调发展;
三是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湾区内外高等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前提。
一直以来,
三地的政策差异
是制约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因素之一。
李清泉认为,
三地在客观上的确存在
教育政策的不对等、人员交流
和经费使用的限制,
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大型设备进口、
信息共享、国际交流、税收标准
等方面的政策差异。
高等教育该如何利用差异性来促进融合发展?
李清泉以新颖的角度提出将三地的政策差异转化为合作优势,进一步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让差异性转化为合作的机会和机遇。
5月25日,参加论坛的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打好“科技牌”,必须在培养产学研创新生态上出实招。
马化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已经出台,腾讯将积极地投入数字湾区和科技湾区的建设。“我们感到,大湾区要打好‘科技牌’,必须在培养产学研创新生态上出实招。”
他表示,深圳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企业,在科技湾区的建设中处在关键位置。科技企业要不断深化与大湾区内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马化腾指出,作为粤港澳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的高校资源优势不是很明显。与此同时,尽管湾区内有很多很好的高校资源,但相互联动不强,湾区的高校与企业的联系程度也不够,未来还需要强化相互间的联系。
“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很多优势,但也要弥补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短板。”
马化腾建议,深圳还需要重视医学院、医疗机构的引进,“一个医疗不够发达的城市,怎么可以吸引很好的人才?”
“好的城市还要有人文方面的发展,仅有科技也是不够的,科技人才的家属也需要人文艺术,才能长期留下来。”马化腾补充说。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马化腾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科学迷弟”。
马化腾透露,过去一年,
腾讯联手多名知名科学家,
共同发起了“科学探索奖”,
专门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年轻科研人员,
这与未来科学大奖
对大科学家的成就表彰形成了互补。
正如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所说,
“此时不来大湾区奋斗,更待何时?”
你,准备好了嘛!
来源:深圳商报、南方日报
延伸阅读
5月25日,2019年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在深圳举行。王立新出席论坛并致辞。
王立新指出,深圳今年40岁,已经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是一座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动力、充满创新力的城市。深圳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4万家,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时获批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了一大批基础研究机构。
王立新讲到,过去深圳以“四个90%”而著称,研究人员、研发资金、研发成果、研发机构主要在企业,政府主要支持成果产业化和产业发展,投入到基础研究较少。市政府对此进行了重大调整,每年拿出不低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近两年,深圳相继成立了两个省实验室,一是鹏城实验室;二是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了10个诺贝尔奖实验室和13个基础研究机构。系列基础研究机构的成立,将成为吸引全球科学家,特别是年轻科学人才来深圳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王立新强调,当前深圳正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新定位,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在此背景下,深圳将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忧患意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研发+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他指出,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来源:南方+、深圳商报、深圳科技创新
深圳科技牛(微信ID:SzTechNews )
关注深圳科技牛人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