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八场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姚俊萍:
《山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经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是省委、省政府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出的重要工作安排,也是在全国范围率先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统筹部署推进的先行探索,对于全省转型发展蹚新路,实现“十四五”时期重要阶段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编制背景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期间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出了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文化强省、技能富民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政策制度安排,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指引、奠定了基础。
二、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是省级重点专项规划,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成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高规格专项规划编制领导组,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人社厅共同牵头,统筹协调20多个省直部门和各市开展相关工作,保障了规划编制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二是坚持开门引智,采用“省级团队+国家级专家”模式组成规划编制团队,通过召开研讨会和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多次向省直部门、各市征求意见和建议,并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会诊把脉,提高规划编制质量。
三是做好规划衔接,贯彻落实我省“十四五”规划《建议》《纲要》,深度衔接国家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并加强与我省医疗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规划对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规划主要内容《规划》共有十四章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为核心,对未来五年全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进行全面部署。
一是围绕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这一核心目标,立足我省实际,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主要目标,同步构建了28项量化指标,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二是围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两大支柱,完善任务体系、制度体系和平台体系建设,构建涵盖以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为核心,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为有益补充,具有山西特色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体系。三是围绕“七有”、军人褒扬优抚和公共文化体育九大领域,提出4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37项工作措施,设立6个领域重点工程专栏,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对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作用。四是围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各方责权、部门统筹协调、规范资金使用、人才队伍建设、监测考核评估5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各方资源,落实规划各项任务和保障措施,切实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记者
问答
问
人民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请问和“十三五”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在公共服务方面有哪些重点考虑和安排?
省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姚俊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定位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年来,我省社会领域民生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在 “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民生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提高全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同时积极拓展服务范畴,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我省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强化政府在基本民生保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制度,优先保障低收入人群、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实现“十四五”时期我省基本公共服务目标人群全覆盖、服务全达标。加强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围绕规划确定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九大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促进“十四五”时期我省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可及性显著提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政策制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精准度。
二是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重点围绕婴幼托育、学前教育、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实施普惠托育工程、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等系列工程,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试点示范、改革创新等举措,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有效降低服务成本,为人民群众提供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
三是生活服务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导向,推动健康、养老、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在品牌化建设、新业态发展、服务规模化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今后公共服务提质升级蓄势储能。
规划将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既注重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方向;又强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加大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答
问
山西日报记者:“养老”和“育小”服务一直是社会民生领域的热点,特别是在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请问在规划中对“一老一小”工作有何安排?
原省委政研室一级巡视员加年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规划》高度重视“养老”和“育小”领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集中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两个章节对重要任务、保障举措和重点工程进行了安排。
在幼有所育方面,全面落实国家优化生育政策。
一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通过落实生育保险、产假和哺乳假、保障妇女劳动和社会权益等制度,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二是加大提供妇幼健康服务,推进全省母婴安全行动,推进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十四五”期间进一步严控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超过90%。
三是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在各县(市、区)全面推进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到2025年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5个。
在老有所养方面,加快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社区养老服务“1251”工程,推广太原社区居家嵌入式养老模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能力。
二是实施公办养老机构能力提升工程、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达标工程,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我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超过60%。
此外,《规划》还将“一老一小”工作贯穿于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如在公共教育领域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和慢性病等服务质量;在公共住房方面加快“适老化社区”建设;在社会救助与福利方面加强扶老、爱幼工作,特别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等困境儿童和老人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保障;在公共文化体育方面依法保障儿童和老人文化体育权益,促进适宜儿童和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答
问
山西广播电视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记者:《山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升社会领域民生保障能力。我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处长师振坤: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8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山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全力做好社会保险工作。
一是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深入开展参保扩面行动,对与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办理参保手续,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网上申请,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有序推进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十四五”期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力争达到2661万人、485万人、640万人。
二是推进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通过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全面规范省级统筹制度运行,落实省级统筹激励约束和基金缺口责任分担机制,完成省级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做好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关工作。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向省级统收统支过渡,推动省级统筹提质增效。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逐步配套规范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基金互助共济能力,增强基金保障效应,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作用。
三是确保社会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力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在实现社保费应收尽收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和中央调剂金支持,扩大基金投资规模,拓展基金筹资渠道,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工作。强化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的分析研判和及时预警,加强收支管理和运行监测,不断提升基金的支撑能力。
四是持续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全省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实施精细化管理,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山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社会保险服务“跨省通办”。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行告知承诺制,统筹推进线上线下服务,实现社保经办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办”,进一步提高全省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
答
问
黄河新闻网记者: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庞大的民生体系。请问如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保障《规划》任务实施?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处长赵霞: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完成预期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规划落实工作安排部署,制定规划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对规划确定的28项主要发展指标和47项重点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分阶段进度要求。同时强化部门协同,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大对全局性、综合性和跨部门重大事项协调力度,推动同一领域内不同部门间和不同领域制度间相互衔接,互相配套,确保规划落实。
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作为我省各级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人民群众享有相应权利的重要依据。标准内容涵盖规划确定的“七有两保障”九大领域,明确81项基本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负责单位,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规划任务的进一步落实落细。
三是推动社会领域重点工程建设。《规划》设立了6个领域21个类别若干项重点建设工程。我们将围绕《规划》布局和民生领域需求,实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保护传承、社会服务兜底、养老托育、全民健身等重大工程专项,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深度谋划储备项目,补齐我省民生短板弱项,通过项目实施推动我省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四是加强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的监测评估。根据实施规划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开展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相关评估工作,同时加强对地市规划实施的业务指导,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目标任务、重大改革事项、重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推动我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答
摄影:何光晖
来源|山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