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日华人“网络相亲”被骗200万日元

日中資訊 2020-08-26


在日华人“网络相亲”被骗200万日元




最近,一位在日华人女性同我们分享了她所亲身遭遇的网络诈骗经历。


2020年6月28日,我跟一个自称叫谢作楠的人通过微信相识。


根据自我介绍,他今年34岁,单身,目前住在澳大利亚,是做国际贸易的。


言语中透漏出他是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黄金单身汉。




在后来聊天的过程中,他慢慢表露出对我的好感。因为态度谦和、言语幽默,我也挺喜欢他的。


不久后,他便开始向我分享他的投资、理财和日常的收益,渐渐地我也开始动心了。



7月4日,他通过网址分享给我一个叫HB trading的软件,告诉我说先下载软件,然后通过what's app来添加平台客服,就可以使用这个软件来开始跟他一样的投资理财了。


联系上客服之后,我被告知还需要提交我的个人信息。为了能够正常开始投资,我便将自己的国内身份证和日本在留卡的信息发给了客服。


接下来,我的“投资”便开始了。


▲与软件客服的转账交流


随后我在这个HB平台上的投资都是通过和所谓平台客服间的交流,把钱转到他们所提供的日本账户来进行的。

每转一笔账,我在平台上所显示的余额便会相应增加,令我认为所转的钱确实充值了到这个平台上我的名下资产里。

▲平台当时所显示的我的名下资产


在他的引导下,我在一个月内先后给平台提供的不同日本账户,转账了总共201万日元,平台上也会显示收益。

每天保持着日常聊天关怀的同时,他也会一直跟我分享投资上的心得,还会时不时给我看他在平台上的收益动向。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我们有共同好友,之后一切都浮出水面了。

我过生日的那天,他给我发了祝福,还唱了生日歌,一度让我很感动。



然而,转天在他发的一个朋友圈里,我发现给他点赞的,竟然是我认识的好友,也是一个女生。


随后,我先跟好友私下聊了一下,她说他们是在一周前通过日本的相亲软件认识的。
最关键的是,在好友的描述里,他变成了一个在日本的“黄金单身汉”。我这才意识到,我应该是被骗了。

▲好友发来的他在日本相亲软件里的信息


在同我好友的聊天中,他从身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变成了住在东京丰岛区,兴趣爱好丰富的“黄金单身汉”。




好友同他认识的时间还不长,多亏及时发现了这场骗局,我把即将深陷的好友从受害的边缘拉了回来。


在意识到受害之后,我向警方报了案。


为何当初没有多一份警戒、多一份疑心?后悔已于事无补,只希望通过我的遭遇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避免受到同样的伤害。

来源:在日华人圈




【阅读延伸】


2名在日中国留学生,涉嫌盗刷80多人的信用卡被日本警察抓捕,涉案金额超过2250万日元


信用卡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也面临很多风险。用卡被盗刷的新闻屡见不鲜,受害者少则被盗刷数千元,多则被盗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而最近日本出了一件信用卡盗刷大案子!犯罪分子是中国的留学生!


信用卡被盗刷80张


日本警视厅近期破获了一宗涉嫌欺诈的案件,抓捕了2名中国留学生,一男一女,涉嫌非法盗取80多人的信用卡信息,并查获了一张盗刷了超过2250万日元的信用卡。





被逮捕的两人分别是就读于東京海洋大学大学院中国籍留学生閔睿,以及早稲田大学大学院中国籍留学生韓朋。




被捕的时候,嫌疑人閔容称:这是因为新型肺炎的原因,想赚点学费。



哎,疫情之下大家都很困难,但是做点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犯法呢?



其实这已经不是日本第一次出现这种类型的信用卡犯罪了。

去年9月的时候,日本警方就逮捕了一名在东京的一家商场做收银工作的34岁的日本男性,他是靠惊人的记忆力记住了1300多张信用卡的信息,用别人的卡来网购。



在惊异于这些人的记忆力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自己的财产安全捏一把汗。

在日本网上刷卡支付的时候,几乎是不需要密码的。商场里买东西大部分时候也只要签名就行了,所以信用卡安全问题真的必须要提高警惕。



平时我们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隐私,设置复杂密码 。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时,注意遮挡卡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及三位验证码等信息,以防犯罪分子用微型摄像机偷窥。


还有一定要重视安全码(VISA卡的安全码叫做CVV2)。



就是我们信用卡的背面(签名栏)都会有三位数字,即安全码。安全码主要用于证实交易,与信用卡密码同样重要。

在非实卡消费场合,通过电话或网络预订机票或境外的酒店时,只需提供卡号和验证码,核对个人信息后即可消费,这是信用卡使用的国际惯例。

此外,像开卡激活等关键操作。也会用到安全,这三个数字可以说是信用卡的“防火线”。所以务必要重视。



除了守住密码,这几招也要学会,谨防信用卡被盗刷!

如何在境外安全使用银行卡?


首先,使用芯片磁条复合卡。根据技术规范和相关检测,芯片卡能读取出的信息非常有限,无法用来制造伪卡,卡片被盗刷的可能性极低。

中国国内已基本完成由磁条卡向芯片卡的升级,但其他一些国家仍在升级中,可能无法受理纯芯片卡。因此,一张芯片磁条复合卡是出境游的必备品。

其次,注意保护隐私,尽量设置复杂密码。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时,注意遮挡卡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及三位验证码、身份证号等信息,以防犯罪分子用微型摄像机偷窥。

第三,重视签名。免密交易是一些国家的支付习惯,比如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就算是设有密码的信用卡,在这些国家消费也可能无需输入密码,而是签字确认。

信用卡背面的签名栏一定要填好。在境外,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收银员会仔细核对签名,哪怕并不认识汉字。如果发现签名不符,商家有权拒绝交易。


被盗刷后怎么办?


持卡人应开通账户金额变动等短信提醒,一旦银行卡被盗刷要及时上报。身在境外,也应保持手机畅通。

各银行都有盗卡保护机制,但该机制设有时间限制。盗卡保护时间一般是挂失前48小时,最长不超过120小时。

目前国内多数银行提供的失卡保障最高额度不低于5000元,通常在1万元至5万元之间。

如果遭遇盗刷,应在收到消费短信提醒后,立刻向银行挂失、冻结账户和报案。

来源:网络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